崇贤馆始置唐代太宗朝。1999年,李克先生及志同道合者复兴其宗旨。以积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全新国学体验馆为宏愿。其间,在季羡林、冯其庸等国学大师及著名文史学家傅璇琮、毛佩琦先生指导下,耕注先贤原典,以宣纸线装精品形式呈奉世人。作为一家国学传播机构,崇贤馆始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古籍线装宣纸书的形式,对浩繁的史海巨著进行经典复刻。不仅如此,崇贤馆还延请了傅璇琮、毛佩奇等诸位在国学界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担纲学术顾问,以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面对每一部崇贤馆的作品,使之成为学术史中无尚的精品。也正因这种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使得崇贤馆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美誉,先后被中央领导、国务院、国台办等重要机构选为国礼,国家领导选定崇贤馆宣纸书目作为佳礼赠送给澳大利亚的孔子学院,国台办则将其赠送给连战夫妇,获赠方高度评价崇贤馆系列为难得一见的佳品。崇贤馆正是以这样的努力和追求为中华国学的发扬光大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崇贤馆藏书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材料,徽墨印刷,保证千年不褪色、不腐蚀、久折不断;全部宋式手工装帧,以锦丝为绳,庄重典雅,坚韧耐久,便于翻阅;花绫封面,耿绢包角,广胶粘页,雅致精美,平滑牢固,是值得珍藏的宣纸精品,藏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库精华及历代碑刻书画真迹,既囊括经天纬地之道,又揽集修身齐家之学,全部繁体竖排,极具古书风韵,堪称“中华传世珍本藏书”,具有增值保值特性,如今已成为各地藏家的新宠。目前已形成“家无线装,绝非藏家;书无崇贤,妄称尊者”的流行趋势。
《传习录》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今贵阳市修文县)学习,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儒学的发展贡献尤为卓著。他创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致良知”为实践目标,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影响,不仅及于中国,而且波及日、韩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习录 第一册
传习录 第二册
传习录 第三册
传习录 第四册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套《传习录》,它的包装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崇贤馆藏书这个标识,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底蕴。函装的设计,显得尤为精美,既能妥善地保护书籍,又为打开的过程增添了一份期待。 迫不及待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纸张的质感。那种温润、细腻的触感,仿佛是经过时光沉淀的产物。纸张的颜色是那种自然的米黄色,不刺眼,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阅读感受。字迹的印刷清晰而古朴,每一个字都显得饱满有力,仿佛能感受到写字的力度。 这套书的装订更是让我赞叹不已。书脊的缝合非常牢固,书页翻动起来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的生涩感。我曾接触过不少古籍,深知装订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阅读的体验,而这套《传习录》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让人感到安心和愉悦。 除了内在的品质,外在的整体风格也极其考究。函套、书脊、内页的版式设计,都透着一股子典雅和大气,没有丝毫的繁杂或浮夸。这种沉静而内敛的美,恰好与《传习录》所蕴含的思想相得益彰,让人在翻阅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 我尤其看重书籍的细节处理,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是纸张的边缘,还是印刷的墨色,都显得十分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艺术品。 总而言之,这套《传习录》从包装到内容呈现,都展现了崇贤馆作为一家有追求的出版机构的专业素养。它是一件能够带给人视觉和阅读双重享受的精品,对于喜欢古籍的朋友来说,绝对是值得拥有的。
评分刚拿到这套《传习录》,最先吸引我的,便是它所承载的那份历史的厚重感。崇贤馆的名号,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文人气息,似乎预示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段穿越时空的对话。打开函套,一股混合着旧纸张和淡淡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仿佛能听到先贤们在字里行间低语。 纸张的质感极佳,那种温润而略带韧性的触感,在现代印刷品中是很难寻觅的。它并非那种一触即碎的脆弱,也不是生硬冰冷的合成纸,而是带着一种自然的肌理,仿佛能感受到它在岁月中沉淀下来的生命力。字迹印刷得十分精道,虽然是古籍,但并没有模糊不清的现象,每一个字都显得饱满而有力,仿佛是抄写者在字里行间注入了他们的灵魂。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套书在装订上也是下足了功夫。缝线紧实,书页翻阅起来毫无松散之感,即使是经常翻阅,想必也能保持长久的坚固。书页的切边处理得非常整齐,没有一点毛边,这在古籍整理中是很关键的一点,体现了出版方对细节的严谨态度。 我尤其欣赏崇贤馆在整体风格上的统一性。函套、书脊、书页,都传递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没有丝毫的浮夸或杂乱。这种沉静而内敛的美学风格,非常契合《传习录》本身所蕴含的思想精髓,让人在阅读之前,就能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 对于我这样追求阅读体验的人来说,一本好书不仅在于内容,更在于它能否提供一种愉悦的物理接触。这套《传习录》无疑做到了,它让我觉得,捧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对历史、对文化的一种虔诚致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是太精美了!当我拿到这函《传习录》时,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典雅的外包装所吸引。崇贤馆藏书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每一册书都像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纸张泛着淡淡的米黄色,触感温润细腻,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字迹印刷清晰,墨色浓淡适宜,古朴而又不失庄重。 我特别喜欢这种函装的形式,它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书籍,也为阅读增添了一份仪式感。打开函套,一股淡淡的书香扑鼻而来,这是纸张和墨水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味,总能勾起我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每一册书的大小也恰到好处,握在手中既有分量感,又不至于过于沉重,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午后,或是某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捧在手中细细品读。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行距、字距都设计得恰到好处,阅读起来流畅舒适,不会感到拥挤或空旷。书页的边缘处理得也很精细,没有丝毫毛糙感。我甚至能想象到,当年工匠们是如何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些细节的,这份匠心独运,让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文字著作,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瑰宝。 从开本设计到纸张选择,再到印刷工艺,崇贤馆在这套《传习录》上的投入,无疑体现了他们对于古籍整理和出版的严谨态度和高标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在翻阅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总而言之,这套《传习录》的装帧和设计,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经典古籍的期待,更在视觉和触觉上带来了一场愉悦的体验。对于喜爱古籍收藏的朋友们来说,这绝对是一套不容错过的精品。
评分我是一位对古籍文献有着浓厚兴趣的收藏者,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函《传习录》(崇贤馆藏书),立刻就被它吸引了。首先,崇贤馆这个名字就代表着一种信誉和品质,他们的藏书系列通常都非常考究。拿到手中,沉甸甸的函套,就已经传递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打开函套,里面的每一册书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玉器,散发着温润的光泽。纸张的质感是让我最为惊喜的一点,它并非现代印刷品中常见的亮白纸,而是那种带有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米黄色的纸张,触感细腻,却又透着一股韧劲。印刷的字体清晰可辨,墨色浓郁而不失古朴,配合着纸张的质感,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沉浸感。 装订方面,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书页的裁剪整齐划一,缝线牢固,翻阅起来的触感非常顺滑,不会有卡顿或散页的烦恼。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这种坚实的装订尤为重要。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完全不必担心书本会损坏,可以更加专注于书本的内容。 更让我欣赏的是,这套书的整体设计风格非常统一。从函套到每一册书的封面,都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内敛的古典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却处处体现着匠心。这种设计,不仅保护了书籍,更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阅读氛围,非常符合《传习录》的思想内涵。 总的来说,这套《传习录》在装帧、用料、工艺以及整体风格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能够满足我对古籍收藏的诸多要求,也让我对崇贤馆的出版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套《传习录》的呈现方式,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它以一种非常庄重且不失雅致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崇贤馆出品,果然有其独特的品质保证。函套的设计,简洁而不失庄重,打开时会有一种仪式感,仿佛是揭开了一段重要的历史篇章。 我尤其在意书籍的纸张。这套书的纸张,那种古朴的色泽和恰到好处的厚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那种光滑得有些虚假的现代纸张,而是带着天然的纹理,触感温润,阅读时不会有任何不适。字迹的印刷,清晰且富有层次感,古朴的字体在这样的纸张上显得格外有味道,让人沉浸其中。 书的装订工艺也值得称道。每一册都显得坚固耐用,书页的翻动流畅,没有粘连或松散的情况。这种细节的处理,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出版机构的专业水准和对读者的尊重。我曾见过一些古籍,因为装订不善,导致阅读体验大打折扣,但在这套《传习录》上,我完全没有这种担忧。 此外,这套书的整体尺寸和重量也设计得相当合理。它既不会显得过于庞大,不方便携带和摆放,也不会过于轻薄,缺乏一种厚重感。拿在手中,总能感受到一种恰到好处的质感,让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 崇贤馆在《传习录》的出版上,显然是用心了。从外在的装帧到内在的纸张、印刷、装订,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文化的敬意和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书籍出版,更像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梳理与呈现。
评分好 优惠力度大也挺贵 但一分钱一分货 比较尽善尽美 评注本是节选 这四本是全集 是中国人的根脉
评分特别好,很棒
评分两层宣纸略显厚和空荡,印刷不错
评分买来送给朋友的,还不错。
评分很好 值得
评分好 优惠力度大也挺贵 但一分钱一分货 比较尽善尽美 评注本是节选 这四本是全集 是中国人的根脉
评分书的质量没的说,好的很
评分国学经典 2.5折拿下,很欣慰
评分不错啊 哈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