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人”在儒傢中,或指有位者,或指聖賢而有位者,大人啓濛也可以理解為“大人之學”的啓濛。本書作者餘東海先生,站在儒傢中道立場談如何為人,同時願意與各傢辯明。本書主體是孔子語錄,同時對管子、商鞅、韓非、墨子、《世說》《呂氏春鞦》,尤其是對照《老子》部分章節的肯定與批判,可以幫助讀者厘清許多似是而非的認識。
天地萬物,乾元使然。乾元,就是天道,就是本性,就是仁。能體證這個“仁”的“人”,就是“大人”。大人啓濛即“大人之學”,學“天”,學“大”。喚醒你我原本具足的“乾元”的精神。本書作者站在儒傢中道立場談如何為人,同時與各傢辯明,厘清瞭一些錯誤的觀念,希望大傢往大人之道上走。在本書中,作者始終堅持說真話、說真理的原則,在講理論道和啓濛開昧時,從心所欲,率性而言,並以之為自己的文化責任和道德使命。
作者簡介
餘東海,原名餘樟法,當代儒者。作者站在儒傢中道立場,旗幟鮮明地弘揚儒傢精神,其思想多有有經典依據,彆具特色。同時汲取瞭佛傢、道傢的營養,古今薈萃,中西閤璧,歸結於仁本思想之下。已齣版《春鞦精神》《四書要義》等儒學係列。
目錄
編者前言 . .......................................1
第一章 走路就要走大路 ...........................1
第二章 大人之憂 .................................9
第三章 應擔心什麼,不擔心什麼 ...................16
第四章 人不要工具化 .............................25
第五章 隻要努力,就有力 .........................34
第六章 無欲則剛 .................................41
第七章 難得的是真情流露 .........................50
第八章 以孔子為榜樣 .............................72
第九章 孔子以天為榜樣 ...........................86
第十章 做行動的巨人 .............................101
第十一章 這輩子是來做什麼的 .....................108
第十二章 不要做和稀泥的老好人 .................. 115
第十三章 常懷敬畏之心 ...........................121
第十四章 大人“三戒” ...........................150
第十五章 以人為本,人以何為本 ...................157
第十六章 人之所以成為大人 .......................172
第十七章 天下之德此最美 .........................180
第十八章 責己從嚴,責人從寬 .....................192
第十九章 下學,纔能上達 .........................199
第二十章 做好你自己 .............................205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走路就要走大路
【有問必答】
【答初學】
或問: 像我這樣一個對國學有興趣,但根基幾乎沒有的人,不知如何學習纔能一日韆裏?答: 儒學是國學主要代錶,但勿把儒學看成什麼門派。儒學即“良知學” ,人人有良知,即人人都是天生的儒傢,都能辨識基本的是非善惡。若你現在不能,隻因為良知不明。要明良知,讀儒傢經典、嚮聖賢學習是捷徑。
【答初學】或問: 想係統地瞭解儒學,應從什麼典籍開始?答:《論語》 《孟子》 《大學》 《中庸》 《易經》和王陽明《大學問》 、熊十力《新唯識論》必讀,五經中的《詩經》 《尚書》 《禮記》 《春鞦》及其他儒學經典可根據愛好選讀。東海的《論語點睛》 《大良知學》也值得一讀。讀書隻是一方麵,要邊學邊踐履。
【答友】或說: 儒學無論怎樣偉大,隻是中國傳統遠古文化之一部分,雖有其巨大價值,也因其時代性而失其普世指導意義。答:儒傢重“時中” ,儒聖為“聖之時者” ,時代性正是儒傢特性之一。儒傢精神雖傳自三代,卻萬古長青。就像韆萬年後,自由主義也會成為遠古文化,但自由的核心價值不會喪失……
【孔子語錄】
子曰: “誰能齣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 《論語·雍也》 )
孔子說: “誰能外齣不經過門?何不走這條大道呢?”
戶,門。何莫,何不。一說,莫,非也,謂何非由此道,即謂人生日用行習無非道,特終身由之而不知。斯道,這條路,指仁義之道。仁如宅室,禮如門戶,修養於個人為仁宅,落實於政治為禮製。《禮記·禮器》雲: “經禮三百,麯禮三韆,其緻一也。未有入室而不由戶也。 ”“何莫由斯道”的“道”指的就是仁義之道。不論是個人還是社會,一旦行不由斯道,就會齣問題,甚至走上邪路。非道遠人,人自遠道。 《中庸》指齣: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又說: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可以遠離而不齣問題的就不是真正的道,那就是“道”有問題。
孔子的境界,人所難能; 孔子的道路,人人可行。因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良知平等,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儒傢。所謂“五常道” ,就是五種最高的普適價值。仁義禮智信, 誰能離得開, 誰又缺得瞭?可惜人人知道齣必由門,但很多人不知道行必由道,從而走上非正、非常的小道和反經、反常的邪道。南懷瑾先生喻佛傢為百貨店,道傢為藥店,儒傢為糧食店。糧食人人不可或缺,就像門戶和道路不可或離一樣。這個比喻的發明權應該是元儒孛術魯翀(chō ng) 。 《南村輟耕錄》記載:“孛術魯翀子翬(huī )公在翰林時, 進講罷, 上(元文宗)問曰:‘三教何者為貴?’對曰: ‘釋如黃金,道如白璧,儒如五榖。 ’上曰:‘若然,則儒賤邪?’對曰: ‘黃金白璧,無亦何妨?五榖於世,豈可一日闕哉!’上大悅。 ”紀曉嵐也有類似比喻:“蓋儒如五榖,一日不食則餓,數日則必死。釋道如藥餌,死生得失之關,喜怒哀樂之感,用以解釋冤愆,消除怫鬱,較儒傢為最捷; 其禍福因果之說,用以悚動下愚,亦較儒傢為易入。特中病則止,不可專服常服,緻偏勝為患耳。 ” ( 《閱微草堂筆記》 )三人都把儒傢喻為糧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黃金白璧,無亦何妨” ,百貨乃至醫藥很重要,但終究不如糧食,糧食是人類不可或缺之物。反儒等於反糧食,比不用百貨不吃藥更危險,無異自絕生路。反儒,人就變成瞭文化道德餓鬼。儒傢是良知良能、常識常理、正知正見最大根據地。打倒正理,導緻歪理泛濫; 打倒君子,終將小人得誌; 打倒聖賢,難免盜賊橫行; 打倒良知,良製、良法、良風、良俗何以可能?
【諸子辨明】
《周易》首乾,乾性陽剛,富有剛健中正諸德。孔子法乾,取義於陽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黃帝歸藏易首坤,坤性陰柔;老子法坤,取義於陰柔,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有人嘲笑道傢之道是“陰之道” ,不是沒有道理的。獨陽不生,孤陰不長,孔子曰: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 ,故儒傢陽中有陰,集陽剛陰柔諸美; 道傢陰中有陽,靜中有動,不乏陽剛之氣,坤卦說“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所以說道傢虛靜也是相對而言。 《老子》對本體的描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尤閤《易經》 “不易”和“性健”之旨。但道傢畢竟主乎陰柔,其本體論畢竟偏於虛靜和歸本虛靜,其經典更多的是對虛靜無為的強調,人生唯重超脫,政治唯倡無為。坤元不能涵蓋乾元,乾元則可以涵蓋坤元也。儒傢乾坤並建,陰陽剛柔圓滿統一,畢竟高於道傢。佛道強調空寂和虛靜,殊不知,空寂的盡頭,是生生不息、至誠無息; 虛靜的盡頭,是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易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天行即天性,即乾元之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不能自強不息,則不能弘道。《禮記·哀公問》記載: 公曰: “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 “貴其不已。如日月東西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 不閉其久,是天道也; 無為而物成,是天道也; 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道傢於道有見,知其“不殆” ,卒歸本自然(道法自然) ,主張守靜任化,以緻廢除、裁成輔相之人能,究不悟“聖人成能”之旨。荀子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其實老莊於天性的認證也不全麵,知其虛靜,不知天性更有健動的一麵。
道傢作為中華文化的三大傢之一, 《老子》作為道傢最高經典,智慧很高,但所見不夠圓滿中正,非“大象”之全,可稱之為“偏激的智慧” 。 《老子》一書頗有道理,又有不少偏激、極端、非正常之處,如果付諸實踐,難免行差踏錯,或者流弊無窮。道傢陰柔,法傢陰毒,雖然性質不同,不乏相通之處。法傢的集大成者韓非,就從《老子》中汲取瞭不少營養。荀子的偏差和老子的偏激,共同培養瞭韓非的陰邪惡毒。 《史記》將老子與申韓閤為一傳,一言申子本於黃老,再言韓子歸於黃老,其意申韓法術淵源於黃老,不無道理(王夫之將老莊、浮屠、申韓並稱之為“古今三大害” ,將佛道與申韓完全等同起來,則過瞭。就像荀子門下齣瞭韓非、李斯,但荀子與韓李的正邪之彆不可混) 。孔子說: “潔淨精微,易之教也,其失也賊。 ”此言用在老子身上,頗為閤適。康有為說,老子偷得易經半部,難免有點“賊” 。然老子畢竟有道,其“賊”有限,學老子有失,進一步“賊”起來,就會流於申韓的慘刻寡恩,為害天下。馬一浮先生說: “老子其失也賊” ,這個賊害就大瞭。馬一浮在《論老子流失》中又說: “周秦諸子以道傢為最高,道傢之中又以老子為最高,而其流失亦以老子為最大。 ” “法傢之不仁,不能不說老子有以啓之。閤陰謀傢與法傢之弊觀之,不是其失也賊麼?”然哉然哉。
……
大人啓濛讀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