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生活中的汪曾祺,比寫作中的汪曾祺還要有人情味。
內容簡介
開篇:我們管爸爸叫“老頭兒”
01.汪老簡曆
02.《歲月留痕》——汪朗執筆
03.《往事雜憶》——汪明執筆
04.《我們的爸》——汪朝執筆
05.後記
06.後記之一:“名門之後”個中味
07.後記之二:感懷
作者簡介
汪朗,汪曾祺長子;汪明:汪曾祺長女;汪朝:汪曾祺小女;汪卉:汪曾祺孫女;齊方:汪曾祺外孫女。
目錄
引子
我們管爸爸叫“老頭兒”
歲月留痕
爸爸的身世
上學隻有文科好
“高射”過聞一多先生
“比汪曾祺寫得還要好”
習作得瞭120分
吃飯館泡茶館,苦中有樂
五年也沒撈上畢業文憑
汪曾祺認識瞭施鬆卿
媽媽的檔案
京滬之間的落魄纔子
沒能“混進”革命軍隊
救活沒腿兒的“死馬”
寫過一篇錶揚稿
寫瞭幾句詞兒,認瞭幾個人兒
三生有幸當瞭“右派”
隨遇而安的三年
三篇小說與三個劇本
從《蘆蕩火種》到《沙傢浜》
站在政治漩渦的邊緣
趕進小樓成一統
稀裏糊塗上瞭一次天安門
深受“三突齣”之苦
幾度改寫《杜鵑山》
大亂十年成一夢
賦閑兩年寫閑篇
60歲後又成瞭作傢
寫瞭個小和尚的戀愛故事
老頭兒成瞭“下蛋雞”
一輩子隻會寫短篇
隻寫自己熟悉的事
摟草打瞭隻肥兔子
也寫書評也作序
“老頭兒”三雜
誤打誤撞成瞭美食傢
和京劇較勁,一拳打在城牆上
寫話劇寫電影一個沒上演
集淡泊與執著於一身
“老頭兒”如何看“老頭兒”
往事雜憶
高由艮汪曾祺
生死相依的老鴛鴦
朋友和玩伴
爸爸和“帽子”
國會街五號
後院
“老右派,新錶演”
木盒、語錄及紅太陽
理解萬歲
浸透信紙的父愛
“右派”的影子
妙筆亦有枯澀時
“玉淵潭畔太分明”
“泡”在酒裏的老頭兒
《騎兵列傳》的誕生
曾遭“退貨”的“葡萄”
“西門魚”時期的汪曾祺
不知為不知
君子之交坦蕩蕩
老頭兒與孫女
爸與他的年輕朋友們
我們傢的幾個保姆
不肯麻煩人的爸
最後一日
我們的爸
四
五
後記一
“名門之後”個中味——汪卉
後記二
感懷——齊方
精彩書摘
《老頭兒汪曾祺》:
爸爸的身世
在傢人中間,爸爸愛紮堆,但並不健談。我們海闊天空瞎聊時,他常常湊過來在一旁靜靜地聽,覺得有意思時便抿著嘴偷笑。不過,逢到興緻好時,他也會阱講以前經曆過的事情,繪聲繪色,頗為傳神。時間長瞭,我們漸漸對他的“曆史問題”有瞭一些瞭解。
爸爸齣生在江蘇高郵縣縣城,但是祖籍卻在安徽徽州。汪傢大約是清朝時遷到高郵的,到他齣生時已經是第九代瞭。對於傢中以前的事情,他似乎也不甚瞭瞭,隻知道他的曾祖父曾經在外地教過書,後來做“鹽票”蝕瞭本,傢産幾乎賠光。他的祖父後來幾乎是白手起傢重新創齣瞭一份傢業。到爸爸齣生時,傢裏居然已經有瞭兩百多間房、兩韆多畝地和兩傢中藥店、一傢布店。他的祖父除瞭經商之外,還熱衷於科舉,有小小的功名,按現在時髦的說法,也算是“儒商”瞭。
如何創齣的這份傢業,好像與行醫賣藥不無關係。汪傢世代都是看眼科的,還有祖傳秘方。爸爸的祖父是有名的眼科醫生,置辦下傢業之後,也還給人看病,隻不過不再收錢受禮。爸爸的父親解放後也在縣城當過一段醫生,好像也是憑著祖傳的醫術,因為他並沒有受過專業教育。至於爸爸,小時經常到藥鋪瞎轉,因此多多少少也懂得些中藥的藥性、配伍。他還知道,他們幾個兄弟姐妹齣生後,傢裏人都要從藥店的羚羊角上颳些粉末給孩子衝服,如此孩子便不會上火長瘡,此方頗為靈驗。不過,給人看病開方他是決計不會的,不然也不會當作傢瞭。
汪傢後來能夠中興,還靠著省吃儉用。爸爸小時,盡管傢境已然說得過去,但是勤儉的習慣依然保留著。他的祖父應該說是傢裏的“功臣”,但是平素喝酒的酒菜隻是一隻鹹鴨蛋,而且一頓隻吃半隻,餘下的一半還要用紙蓋上留待下一頓再吃。
在爸爸看來,汪傢在高郵雖然算是殷實人傢,但還夠不上望族。所謂望族,一要有産業,二要有功名,缺一不可。汪傢的地雖然不少,但大都是貧田瘠地,不長莊稼,隻能種草。傢中幾代人雖然都讀過書,但最高功名不過舉人,所做的官也隻是“教諭”、“訓導”之類的學官,相當於現在的縣教育局長,科級乾部而已。爸爸的祖父汪嘉銘中過清朝末科的拔貢。所謂拔貢,就是從各地秀纔中選拔齣來的“三好生”,12年纔“拔”一次,因此當拔貢也並非易事。拔貢本身還沒有資格當官,隻有從各地“貢”到北京,進入國子監再學習一年多,其間要經過三番五次嚴格的考試,僥幸過關者,纔能步入仕途。盡管拔貢一類的貢生與舉人、進士一樣屬於正途齣身,但當官的起點則很低,外放最高不過七品。因此,比起高郵當地那些中過進士、齣過翰林,門前戳著高旗杆的大戶來,汪傢實在平常得很。
不過,汪傢雖然沒有齣過大官,卻還有些文化,傢裏人大都讀過書,書畫、字帖之類的也不少。爸爸說過,汪傢有幾方田黃印章,有唐朝宮廷的薄胎碗,有李邕的一個什麼碑文的最早的拓本,全國隻有兩份,曾被齣版社藉去製版發行;還有一方有幾十個“眼”的硯颱,當年他都見過。盡管這些寶貝爸爸一樣也沒得著,但傢庭的文化背景對他走上文學之路不無影響。
爸爸生於1920年3月5日,正好是陰曆正月十五。他是傢中的長子,上麵還有個姐姐,是陰曆七月初七生的。傳說這天是牛郎織女分居一年後相聚的日子,過去女子在這一天晚上要穿針許願,謂之乞巧。因此他的姐姐取名巧紋。爸爸那一輩女孩子紋字排行,我們的幾個姑姑都叫什麼什麼紋。他父親的齣生在陰曆的九月。這個月也稱菊月,人們常要飲酒賞菊,所以他父親名為菊生,字淡如。在爸爸以後的不少小說中,人們都能夠看到這位淡人先生的行蹤,隻不過姓上少瞭三點水,改為王淡人瞭。汪傢這一父一子一女,生日都挺有意思。
不過,爸爸的姓名和生日卻沒什麼關係,完全是按族譜的規定取的。他們那一輩男孩中間都有個曾字,然後根據每個人的生辰時日算算命裏的五行中缺什麼,在第三個字中找補一下。他有個堂弟,命裏缺火,因此取名曾煒,他年紀和爸爸差不多,小時淘得厲害,後來成瞭國內有名的心髒外科專傢。爸爸還有個堂兄弟叫曾浚,自然是命裏缺水瞭。爸爸倒是金木水火土什麼也不缺,因此得瞭個祺字,也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不過,這個祺字並沒給爸爸帶來什麼吉祥,他這一輩子苦頭沒少吃。爸爸也沒有藉生日取過什麼字或是彆號。他倒是有個小名,叫小黑子,傢中藥店的夥計們稱他“黑少”,這並不是因為正月十五是燈節,要等天黑瞭纔熱鬧,而是他從小長得黑。
爸爸少孤,三歲便死瞭娘。爸爸的生母姓楊,楊傢是大戶,在高郵很有些影響。他幾次說過,他對於自己親生母親的最深記憶,就是乘船陪她到外地看病,船上到處掛著大頭菜,大頭菜的氣味一直留在他的心裏。人說沒娘的孩子最可憐,但是爸爸小時似乎過得還愉快。他的繼母對他很好,祖父、父親也很喜歡他,他還有個二伯母,更是對他疼愛萬分。
……
前言/序言
我們管爸爸叫“老頭兒”
老頭兒,是汪曾祺在傢中的“彆號”。媽媽這樣叫,我們三個兒女這樣叫,就連他的小孫女也這樣叫。有時外人來瞭,我們在言談話語之間,一不留神也常把“老頭兒”冒瞭齣來,弄得人傢直納悶:這傢人,怎麼迴事?沒大沒小。
沒大沒小,是爸爸自找的。他一嚮主張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平等相處,從不講究什麼父道尊嚴。他甚至還寫過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說什麼“我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充滿人情味的傢庭,首先必須做到‘沒大沒小’。父母叫人敬畏,兒女‘筆管條直’最沒有意思。”有這樣一個爸爸,不叫“老頭兒”實在有點對不起他。
“老頭兒”之稱呼用於汪曾祺,是在他尚未到60歲時。後來他雖然戴上瞭“著名作傢”甚至“著名老作傢”的帽子,參加各種活動被人恭恭敬敬地稱為汪先生、汪老師、汪老,但是在傢人中間,他始終隻是“老頭兒”,平平常常,隨隨便便,還經常受點打擊。孫女小時跟安徽小保姆念歌謠:“老頭子,上山抓猴子。猴子一蹦,老頭兒沒用。”老頭兒湊過來插話:“猴子沒蹦,老頭兒有用。”“不對不對,老頭兒沒用。你這個老頭兒就沒用!”“沒用就沒用。”老頭一縮脖子,笑嘻嘻地走瞭,繼續寫他的文章。
“老頭兒”文章寫得好,全傢人都同意。惟一投反對票的是孫女:“爺爺的文章一點也不好,和彆人的不一樣,沒詞兒!”當時她上小學,老師讓班上的同學從名著中找點花哨的詞藻用在作文中。她很用心地在“老頭兒”的文章中找瞭半天,毫無所獲,於是很惱火。“老頭兒”聽瞭哈哈笑:“沒詞兒,好。”
“老頭兒”成瞭名人之後,寫他的文章有不少,有些我們看瞭直納悶:“這說的是誰呀?這麼高大?是不是還有個汪曾祺?”還有的簡直就是瞎編故事。“老頭兒”在世的時候,對這些故事往往一笑置之,不去計較。可如今,我們做子女的覺得,還是應該讓人知道我們眼中的汪曾祺是什麼樣子,這個“老頭兒”未見得高大,但比較真實。
真的要提筆寫東西瞭,我們兄妹還真的有點怵。在“老頭兒”心裏,我們都不是乾這行的料,藉用他評論彆人的話—不是嗑這棵樹的蟲。這一點,雖然他沒明說,但我們卻心知肚明,不然豈不枉當瞭一迴汪曾祺的兒女。盡管如此,為瞭還“老頭兒”一個真麵目,我們還是盡力把這件事完成瞭。文章大緻分兩部分,《歲月留痕》主要把“老頭兒”的一生簡要梳理一番;《往事雜憶》和《我們的爸》寫的是我們與他生活幾十年中的一些片段。如果有人看過之後覺得還有些意思,我們也就知足瞭。
時間真快,爸爸走瞭十幾年瞭。他要是還在,今年該是91歲瞭。多想當麵再喊他一聲—“老頭兒”!
汪朗汪明汪朝
2011年11月
老頭兒汪曾祺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