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姚大中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895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911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姚著中国史(全五卷)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84
字数:4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1.工匠精神雕琢,台湾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生平精力创作的一部恢弘巨著。

2.繁体版由台湾三民书局出版,被列入台湾大学参考丛书,首次在大陆推出简体字本。

3.汇聚大陆台湾两岸学者和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突破了传统中国史由中原向外层层推演的藩篱。

4.打破王朝循环体系,世界史视野展示大中华文明中那些卓越向上的力量。

5.详尽梳理民族史、边疆史里面的恩恩怨怨,当前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可以从书里观照。

6.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

7.《芈月传》历史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的成立》展示了宋以后中华民族诸成员全部登上舞台的场景,及中国的重新整合。

十世纪中国,是个历史的大转捩时代。因此,横的方面,汉族朝代与征服朝代并行或交替存立;纵的方面,近代社会以宋朝建立为标志而设定。

欧洲曾经历漫长的中世时代,但短短约三个世纪的近代欧洲,十八世纪后半以来便以产业革命成功,快速转换现代社会。中国领先欧洲快速通过中世时代,近代中国的历史分期,时间却停滞十个世纪,清朝之末,才在痛苦的、被迫的形势下勉强向现代化举步。本书便以如上诸课题为中心,说明“什么”以及探讨其“为什么”。

《姚著中国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毕生精力创作的著作。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作者具有罕见的理性概括能力,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姚著中国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毕生精力创作的著作。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作者具有罕见的理性概括能力,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姚著中国史》的“汉族中国主声部”非常清晰,同时与之相配的其他“次级声部”的声音也相当丰富。它们大致可以按照地缘来划分,除了作为主声部的中原核心中国这一区域外,其他的次级声部大致有以下几种:西方声部、东亚声部、中国西部边疆声部、南海声部,所有这些主次声部都有自己的声音。作者对东亚声部中的越南、朝鲜、泰国,北西边疆中的匈奴(蒙古高原、甘肃、新疆)、氐羌、吐谷浑(青海、甘肃)、西藏、西夏(宁夏、甘肃)也被给予了细致入微的考察。

姚大中先生耗尽毕生精力,写下了这本恢宏巨著。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找到了中华文明中卓越向上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也许可以借此书来思考一个强盛大国真正的生命力源泉何在。


作者简介

  姚大中,一九二四年生于江苏省吴县。中央大学(南京)法商学院政经系毕业,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做政治经济研究,台湾东吴大学历史系教授。

目录

中华民族大舞台全成员登场
亚洲内陆世界霸权推移
北亚细亚突厥巨潮
苍狼的子孙——文字的后期游牧国家
突厥时代最后荣光
回纥与游牧社会文明化
中亚细亚突厥化
大西南地区民族运动
吐谷浑三百五十年
吐蕃兴衰
西藏佛教与喇嘛法王支配
云南五个世纪独立时代——南诏、大理
模写汉族中国两范本
“海东盛国”渤海
西夏“君子”
征服朝代成立
契丹·辽朝——二元支配体制的创始
女真·金朝——中原化快速变容者
世界史的最大征服
从蒙古帝国到大元帝国
元朝身份制社会与蒙古至上主义
东西交通·文化交流最盛期
北元以来草原封建制的成熟
十七世纪后的清朝蒙古

汉族中国的近代化
绝对主义的时代
宋朝历史的近代要素
外侮最剧的汉族朝代
文治主义与君主专制绝对化
科举·学校·士大夫
汉族光辉的明暗
……
主要参考书
后语

精彩书摘

宋朝历史的近代要素

宋太祖结束五代离乱统一天下, 系纪元九六〇年。其后两年的九六二年, 欧洲神圣罗马帝国创立, 西洋史进入中世封建社会的发展时代,中国则以宋朝的天下再统一而也步上新时代之途, 意义却已是近代社会。

中国史的时代区分, 迄于唐朝乃中古、 中世抑或古代? 宋以后乃近代、 近世抑或中世, 甚或近古? 由于历史观与立场而意见不一。 但经过唐末五代时代转换的过渡期, 唐与宋之间, 时代式样已相迥异, 则历史界意见为一致。

唐宋间的时代变貌, 非似汉朝向唐朝转换以系社会、 经济总崩坏又重建,而其历程延长至四个世纪。 五代离乱仅约五十年, 推前至黄巢之乱仍只约一个世纪过渡期, 乃以社会、 经济基盘未受摧毁, 相反, 新时代、 新社会种子且早自唐朝中期以来便已萌芽, 经过五代所代表武人军阀势力抬头的政治力冲击最猛烈期, 隋唐已加剥夺政治、 经济、 军事诸方面特权, 惟留最后与形成根本的世族社会底子也被根拔, 而一个全新的时代乃于宋朝宣告完成。 对照唐朝中期以前, 两个时代完全明朗化了的差异, 所表现是:

——世族残余历史影子消灭, 庶民法律的私权、 公权范围扩大, 法理上且均已平等与天子直结, 相对, 天子至尊的意识也从而彻底确立。 学德才能者脱颖为官吏的机会也相均等。 因之, 于社会方面, 一类职业化了的读书人, 以经国济世为己任, 所谓士大夫或士人的社会层面新形成; 政治方面, 读书人学而优则仕, 天子左右手便都是如此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才俊之士, 也已规制化,文治主义的君主专制政治由是成立。 中国历史上, 绝对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也便自宋朝起始, 以后的朝代只是其扩大强大过程。 却是, 尚文的相对定必偃武, 汉族重文轻武观念由是铸定。

——役使部曲经营庄园已系历史陈迹, 地方上独立的自耕农之外, 新兴地主层依凭系其乡党声望, 也以此资望而愈拥有广大庄园, 从事耕作者则一概都已是佃户。 农村支配者→地主·实际生产者→佃户的新的生产关系结合下, 生产跃进, 商工业发达, 纯系货币经济的时代展现, 非只铜钱, 银的使用与纸币利用习惯, 也已在民间普及。 唐朝发生简单的商业组织, 陪伴社会生活进化而向复杂化进步, 类似今日银行性质的钱庄也已自都市出现。 海外贸易非限广东, 各个国际港口益益向东南沿海伸展, 商税与海关税岁入, 发展为国家大税源之一。

——商工业活跃的结果, 都市繁荣, 市镇兴起, 都市住民游兴、 娱乐的消费生活向上, 以汴京为背景, 有名的 《 清明上河图》 是现实写照。 便以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变异, 特别是江南开发奋进, 国际性的唐朝文化一变而为国粹的。 也自唐朝已兴起的白话文学、 通俗文学基盘, 文学革命意味, 庶民的代表都市文明的新的文化展开。

——社会政治指导原则的儒学, 自枯燥无味的经书训诂研究, 倾向于注重思索功夫的、 哲学的、 心理学的宋学或理学、 道学, 乃宋朝学问方面一大转变。 而同时所加味, 其一是对应辽、 金征服朝代兴起, 汉族已各别生活于自身宋朝与征服朝代两个环境的形势, 乃有朝代正统论的开始被提出。 其二则呼应主义的君主政治, 忠君思想发扬。 宋朝以前的中国政治道德所重视, 毋宁在 “ 义” , 后汉气节之风系其最高表现。 从未提倡 “ 忠” , “ 忠” 被鼓吹便始自宋朝读书人。 其三, 忠臣与烈妇同称, 所谓忠臣不事二主, 烈妇不嫁二夫,男、 女的社会主从地位肯定, 程颢 “ 失节事大, 饿死事小” 之语也可亘于君臣与男女关系双方面解释。 社会意识的重男轻女, 因之与重文轻武配当成立。

——宋朝成立, 汉族中国正值外族入侵而历史上征服朝代最早出现。 中国前此朝代均属国际性格, 历史主役的汉族又自最初形成便具开放性, 无歧视的欢迎外族同化加入, 汉族范畴乃得不断扩大, 血统成分不断更新, 民族生命力也因而始终保持旺盛, 文明创造力续续升高。 宋朝以来, 汉族朝代与征服朝代两相对立, 抑且是汉族屈辱, 汉族严重被压迫的刺激下, 正面作用是激发汉族的民族意识, 鲜明划清汉族与异民族侵略者的界线。 负面意义, 则自此关闭了心胸的开放之门, 汉族不再是历史的民族大熔炉, 停止再成长后的民族性格也渐渐倾向于保守。

由是经过北方民族发展最高潮, 蒙古人蒙古至上主义元朝征服朝代约百年的汉族中国统治, 十四世纪后半明朝回复汉族主权。 而明朝鼓吹民族主义, 重建汉族中国传统,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强化, 庄园佃户制下佃户身份确认与一般农民受同等法律保护, 以及社会、 思想文化诸形态, 莫非都以宋朝传统为基盘而再发展。 明朝的后续朝代清朝又是个征服朝代, 对诸民族各别的支配方式, 于汉族便是蹈袭明朝原型。 所以, 清朝覆亡以前中国政治、 社会、 经济、 文化各方面所有面影, 上溯至七、 八个世纪前的宋朝, 都已存立。 须待西洋势力强力介入, 历史的旧中国基盘全面动摇而现代中国成立, 其间并无根柢变化的改革。 依此了解, 则十世纪后半至十三世纪后半的宋朝, 应得认定中国近代化诸要素均已具备。 简言之, 宋朝已系近代中国的起端, 特别是届抵后半期南宋时代, 近代社会组织已形固定。

——宋朝此一新面貌塑造以来, 迄于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已入二十世纪的清朝末年不变, 为堪正视。

汉族光辉的明暗

宋朝乃是中国历史上“中国人”与“汉族”截然区别的起点,前此的时代 入于中国则中国之,尽管“中国”所指仍是汉族中国,汉族却具有豁达的容含外来民族胸襟。惟其如此,汉族历史两大巅峰期的汉唐,汉族血统并非全行一致,也因而与其狭窄的谓为汉族,不如称之中国人为恰切。 以外侮最剧期的宋朝为划期,汉族于元朝征服统治与种族差别支配为顶点的痛苦压迫下,被动的 也是自动的停止历史性外族同化机能,“汉族”意识才被固定化,自此的历史才真正堪谓汉族历史。明朝推翻元朝,便是汉族强化民族意识后,名实相符的汉族民族革命。

明朝革命成功,激发的已是新的“汉族”精神,“中国人”还原“汉族”四百年,已在萎退中活力回复鼓舞的一次强心针。明初汉族笼罩东方世界的威光下, 东洋史学者形容东方诸国对明朝的态度, 朝鲜是恭事, 日本则媚事。 日本方面的记事: 合一南北朝, 确立室町幕府支配体制的独裁者与太上天皇足利义满, 明惠帝建文三年 ( 纪元 1401 年,日本复小松天皇应永八年) , 以 “ 日本准三后道义” 名义而敬称 “ 大明皇帝陛下” 抬头, 向明朝呈上国书。 翌年 ( 纪元 1402 年) , 明朝复使到达日本, 义满盛大欢迎, 礼拜受领载有 “ 尔日本国王源道义” 文字, 正式册封国王意味的勅书, 以及颁下奉正朔所需的大统历。 同年明朝成祖登位, 义满再上书时,署名已是 “ 日本国王臣源” , 自承于明朝属国之列。 由是每年彼此使者往复,成祖且以封日本 “ 寿安镇国之山” 而颁御制碑文。 日本对明蜜月外交或相对意义的屈辱外交, 迄足利义满死后 ( 明朝赐谥恭献王) , 其子执政期的纪元一四一一年 ( 明朝永乐九年, 日本应永十八年) , 幕府突然的“国交断绝”行动而中止,原因据推测,便是简单的国体耻辱有损颜面。

惟其如此, 如谓汉族民族革命, 驱逐蒙古人时所建明朝, 领土较之蒙古人元朝已缩小甚多, 可知乃是错觉。 明初较之元朝, 声威未遑逊色, 自东北库页岛, 西南越大洋到非洲大陆东岸的大势力圈成立, 为空前所见。 东方从未来入贡的吕宋、 琉球, 以及倭国时代以后的日本, 也都自其时朝贡, 隆盛殆与前此的汉族朝代汉、 唐齐驾并驱。

然而,明朝国威四播,非唐朝以前世界帝国复活的意味为堪注意, 汉族于民族主义本位下也再无凭藉回复旧观。 海禁断行, 私的国际交通全面关闭, 公式朝贡又固定在天朝声威的敬畏基点, 乃是国家闭锁性较之宋朝犹烈的最直接说明。 而待之小中核的政治指导力松弛, 鼓舞汉族奋起的活力激素立形消失,封闭性格限制国力的弱点也立刻暴露, 乃为必然, 伟大的永乐时代由宣德时代接替时, 衰兆由是初见。 征候之一, 越南回复汉族中国领土统治后二十年的宣德二年 ( 纪元 1427 年) , 废交阯布政司, 承认越南民族运动领袖黎利政权, 重建宗主、 属国秩序。 之二, 太祖以来收为内地的开平卫, 原设于今内蒙古多伦, 宣德五年以唇齿相依的大宁卫废弃, 战略形势上太过突出的理由, 而也南移独石口 ( 今河北省沽源) , 并与原正北边所有同由后军都督府直辖的实土卫所, 改隶同年新设置于宣府卫的万令都司。 再次代英宗正统年间, 隶山西行都司 ( 治大同府) 的东胜卫 ( 今内蒙古黄河外侧东端托克托县) , 继永乐时废弃复置又确定废弃。 经过土木之变, 明朝对外已不得不改采消极政策。 所以, 土木之变以前, 河套北、 东的明朝内蒙古直属领土, 几乎已全行放弃。 土木之变, 表象是英宗急躁行军的结果, 实质已是汉族元末以来回升的冲力退潮, 前进高姿态重向保守化逆转时, 弱势于外力考验下的明显表现。 自此, 太祖、 成祖时代意气高扬的蒙古高原进出断念, 从现实变化为政策上的守势, 以及事象上的步步后退,汉族已以北方全边境线处处挨打为结局。

正面北方局势的变化, 连锁反应带动汉族势力从四面八方退却。 宣德时尚系直接支配体制的东北奴儿干方面, 正统以后已放弃,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废止。 汉族势力着着向辽河下流域后退, 明朝后期的国防第一线已置诸开原、 沈阳。 接替明朝的清朝始祖努儿哈赤, 便于此一情势形成之际, 由沈阳以东佟佳江方面女真人建州三卫中的建州左卫崛起。 而大长城以山海关为起点或终点,吸收州县制机能的辽东都司辖区孤立于关外的形势, 以及沈阳被建设为关外时期清朝国都盛京的原因, 清朝入关, 辽东汉族聚居地因而被列东北龙兴之地,单独划出于汉族中国的本部十八省之外。

明朝暮运, 与南宋十分相似。 军事上回复仰仗募兵, 重文轻武社会意识却愈益根深柢固, 一方面是军人的士气低落而军纪废弛, 一方面士大夫相互间激烈党争倾轧, 文臣不度时势, 徒逞意见。 情况的与南宋如出一辙, 《 廿二史劄记》 明末书生误国篇曾慨乎言之。 明朝最后命运又是南宋重演, 差异是从逻辑上说, 明朝正统命脉的斩绝系由流寇, 以及清朝君临汉族中国, 天下乃得自流寇之手, 汉族自身内溃时外来的得利者。

十世纪中国,是个历史的大转折时代。一方面,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征服朝代出现,自此,汉族朝代与征服朝代并行或交替存立,一方面,中国近代社会以宋朝建立为标志而设定,以迄十九世纪清朝末年的迎接现代化。

近代中国的成立, 同时也是汉族民族国家形态的明显转变完成期, 中世以前汉族中国世界帝国的时代终结, 国家性格以宋朝为断, 前后时代的对比分明。 而国家性格转换, 又以历史主役者汉族性格的变化为背景。 汉族的形成,开放性原系其特质, 恃此特质而吸收、 混合异民族成分, 一方面是推滚雪球似不断扩大汉族范畴, 另一方面, 阶段式更新血统, 注入新的活力, 而持续保持其旺盛的创造力与生命力, 朝代的世界帝国性格乃陪伴汉族此一开放性而铸定。 宋朝立国期间, 辽、 金、 元征服朝代相续登场, 压力愈施加愈沉重, 外在形势已逼迫国家性格转向内缩, 宋儒强调大义名分而明华夷之别, 内面又强烈的汉族民族意识激发。 汉族民族性格的前、 后期区分由是渐渐明显, 固有的前期汉族开放性丧失, 转向排外的、 封闭的后期汉族变化。

宋朝终于被元朝灭亡, 元朝乃是第一个支配汉族中国全域的征服朝代, 其蒙古人至上主义, 悲愤的被压迫者汉族惟有愈强固其自身族性, 明朝推翻元朝所凭恃便是汉族民族主义大纛。 却是, 宋朝对外关闭尚只正面敌人的北方陆上, 南方盛大海外贸易倒反建立其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朝代地位, 明朝则是对外的全面关闭。 后期汉族拘谨的、 保守的民族性愈凝固一层, 汉族再无机会回复前期原形象, 也确定中止其再成长与再壮大, 接续又正是第二个全面征服汉族朝代清朝君临。

后期汉族仍然是个大熔炉, 征服朝代统治者除了蒙古人例外, 也仍然都以熔入汉族为结局, 历史路线的外貌似乎与前期汉族时代无异, 实质则全非。 后期汉族代表的已是守旧与衰退, 征服者便以向汉族学习腐化面的享受主义而不自觉同化, 熔入汉族, 转变汉族的意义, 只是加深汉族暮气, 迥非前期似的增大汉族朝气与进取精神。 简言之, 扩大汉族的现象相同, 对汉族素质变换的正、 负面已全行倒易, 辽朝契丹人, 金朝女真人、 清朝满洲人的轨迹, 如出一辙。 特别关于最后全面征服汉族的满清征服朝代, 加诸汉族的高压统治与弱化、 奴化政策的双重打击, 于自身无力拒绝汉式社会生活诱惑, 终也变化汉族的命运, 毋宁为一大讽刺。

辛亥革命成功是振颓起衰, 汉族回复活力与再强壮一新起点, 旧中国也由是向新中国脱胎换骨, 则中国历史的再创新, 也有待对应中华民国国号而成立的中华民族, 完成实质的、 单一的民族内涵, 而非形式的汉、 满、 蒙、 回、 藏“ 五族共和” 复合体。 于此, 重要的是:

——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期有意分割中国领土, 切断 “ 内地” 或 “ 本部”所制造而仍残留迄今的 “ 边疆” 意识, 必须清除。 中国便是中国, 可以区分东、 南、 西、 北、 中部方位别, 领土性质却是统一的。

——汉族本位的历史叙述传统必须修正, 中华民族内诸分子民族站立的地位是平等的, 各别存立于中国历史的位置因之也是同等的。 历史活动遗留资料的丰瘠固影响记录分量, 尊重的态度则须同一。


前言/序言

历史,今日已系人文科学诸分野的共同基础。

我终觉得,传统中国历史的叙述方法与解明方式,对上项需要,尚存有其可待补充处——

其一,中国今日的人与地,须包含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则其记录,应该突破传统“东部十八省”的汉族中国范畴。深一层说,中国在世界非为孤立,应该从叙述空间适度再扩大。传统的历史现象说明,于时间上是悬空的,应该拉下到今日人的立场!传统历史偏向于政治史的叙述,但人类活动非限于政治层面,则同时也应该注视当时人的社会、经济生活。还有,今日发达的考古学,应该可以加以利用,以改变传统专凭文献资料的习惯。同样,社会学、地理学等诸学问,又何妨与历史学结合,对历史解明,应该只有帮助,而不致拒斥。

其二,研究中国历史,今日已非限中国人自身。本国人笔下的本国史,容易主观而作身在其“内”的环顾,观察自有所局限。外国人置身事外,自上鸟瞰的客观性系其长处,但究竟非中国人,透视深度不够或只见屋顶未及屋内,又或存在先入为主偏见时,便非只遗憾而已。于适切今日时代的历史观点之下,调和中外双方的治学方法与态度,又非不可能办到。

基于如上两项构想,乃有这套中国史的撰写。每册分则各自独立,合则成套。

走一个新的方向,自不能必其成功与正确。然而,我的动机,原正不过“只开风气”。

后语

常言道,历史是一面镜子。然而,如果镜面模糊或破碎,反映的已是不明显或不周全的我;如果任令厚积尘埃不加拭抹,便任何面貌都不能反映;再如果镜面乃是变形的哈哈镜,则尤系歪曲历史。

于此,如下立场须得站稳:

第一,历史的立脚点是今日,须以今日立场说明历史(什么?)与解释历史(为什么?)换言之,今日为枢纽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否则历史悬空的,不切实际的——有现实的我,才反映镜中的我。

第二,相对方面,不能以今日基准批判历史,或以今日教条规范历史,否则将全无是处。时代永远在进步,过去毕竟非由今日复制,今日也必不能比拟未来——现实的我,究与镜中的我有别。

人不能十全十美为众所周知,事也兼具其正面、负面因子,历史事件与措置必有需要才存立。只是,任何主义不随时代修正,定必僵化;任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近代中国的成立》展示了宋以后中华民族诸成员全部登上舞台的场景,及中国的重新整合。

评分

我爸这也称得上是灵魂摄手了……

评分

送货速度快,活动买入价格合理,值得一读的好书

评分

质量很好,内容经典

评分

《南方的奋起》描绘了历史的曲线——正统朝代南移与北方民族大融合,熔炼、孕育着一个新帝国;

评分

经典好书

评分

经典好书永远流传,愿书籍带给我们更多充实和完满!

评分

经典好书

评分

好书推荐给大家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姚著中国史5:近代中国的成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