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式编程已呈席卷之势,赶紧开始学习一门函数式编程语言吧!
√Swift有作为一门函数式语言的先天优势,iOS开发也可以函数式!
√objc是全球知名iOS教学网站,其精品图书更是惠及无数开发者!
√Swifter一书作者喵神王巍组织翻译objc系列精品图书将相继问世!
Swift是一门有着合适的语言特性来适配函数式编程方法的优秀语言,对于国内的不少开发者来说,Swift可能是我们**次真正有机会去接触和使用的一门函数式特性语言。Swift在语法上更加优雅灵活,语言本身也遵循了函数式的设计模式。本书是一本引领你进入Swift函数式编程世界的优秀读物,它让更多的中国开发者有机会接触并了解Swift语言函数式的一面,是广大程序开发者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王巍 (onevcat) ,《Swifter(第2版):100个Swift 2 开发必备Tip》作者,来自中国的一线 iOS 开发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校期间就开始进行 iOS 开发,拥有丰富的 Cocoa 和 Objective-C 开发经验,另外他也活跃于使用 C# 的 Unity3D 游戏开发界。曾经开发了《小熊推金币》,《Pomo Do》等一系列优秀的 iOS 游戏和应用。在业余时间,王巍会在 OneV's Den 撰写博客,分享他在开发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另外,王巍还是翻译项目 objc 中国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为中国的 Objective-C 社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很喜欢为开源社区贡献代码,是著名的 Xcode 插件 VVDocumenter 的作者。现在王巍旅居日本,并就职于即时通讯软件公司 Line,从事 iOS 开发工作,致力于为全世界带来更好体验和功能的应用。
1 函数式Swift基础 1
第1章 函数式思想 2
1.1 案例:Battleship 2
1.2 一等函数 7
1.3 类型驱动开发 11
1.4 注解 11
第2章 案例研究:封装Core Image 12
2.1 滤镜类型 12
2.2 构建滤镜 13
模糊 13
颜色叠层 13
2.3 组合滤镜 15
复合函数 16
2.4 理论背景:柯里化 17
2.5 讨论 18
第3章 Map、Filter和Reduce 20
3.1 泛型介绍 20
顶层函数和扩展 24
3.2 Filter 24
3.3 Reduce 26
3.4 实际运用 29
3.5 泛型和Any类型 31
3.6 注释 32
第4章 可选值 34
4.1 案例研究:字典 34
4.2 玩转可选值 37
可选值链 37
分支上的可选值 39
可选映射 40
再谈可选绑定 41
4.3 为什么使用可选值 43
第5章 案例研究:QuickCheck 47
5.1 构建QuickCheck 49
生成随机数 49
实现check函数 51
5.2 缩小范围 53
反复缩小范围 54
5.3 随机数组 55
5.4 使用QuickCheck 58
5.5 展望 59
第6章 不可变性的价值 60
6.1 变量和引用 60
6.2 值类型与引用类型 61
结构体与类:究竟是否可变 63
Objective-C 64
6.3 讨论 65
第7章 枚举 68
7.1 关于枚举 68
7.2 关联值 71
7.3 添加泛型 72
7.4 Swi?中的错误处理 74
7.5 再聊聊可选值 75
7.6 数据类型中的代数学 76
7.7 为什么使用枚举 78
第8章 纯函数式数据结构 79
8.1 二叉搜索树 79
8.2 基于字典树的自动补全 85
字符串字典树 91
8.3 讨论 93
第9章 案例研究:图表 94
9.1 绘制正方形和圆形 94
9.2 核心数据结构 97
9.3 计算与绘制 99
9.4 创建视图与PDF 105
9.5 额外的组合算子 106
9.6 讨论 107
II 函数式Swift进阶 109
第10章 生成器和序列 110
10.1 生成器 110
10.2 序列 115
10.3 案例研究:遍历二叉树 118
10.4 案例研究:优化QuickCheck的范围收缩 119
10.5 不止是Map与Filter 123
第11章 案例研究:解析器组合算子 127
11.1 核心部分 127
11.2 选择 131
11.3 顺序解析 131
改进 133
11.4 便利组合算子 138
11.5 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143
第12章 案例研究:构建一个表格应用 148
12.1 示例代码 148
12.2 解析器 149
符号化 149
解析 153
12.3 求值器 158
12.4 GUI 163
数据源 163
代理 165
窗口控制器 165
第13章 函子、适用函子与单子 167
13.1 函子 167
13.2 适用函子 169
13.3 单子 172
13.4 讨论 174
第14章 尾声 176
14.1 拓展阅读 177
14.2 结语 178
参考文献 179
译序
随着程序语言的发展,软件开发人员所熟知和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进化。以Java和C++为代表的面向对象编程的编程方式在20世纪企业级的软件开发中大放异彩,然而随着软件行业的不断发展,开发者们发现了面向对象范式的诸多不足。面向对象强调的是将与某数据类型相关的一系列操作都封装到该数据类型中去,因此,在数据类型中难免存在大量状态,以及相关的行为。虽然这很符合人类的逻辑直觉,但是当类型关系变得错综复杂时,类型中状态的改变和类型之间彼此的继承和依赖将使程序的复杂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避免使用程序状态和可变对象,是降低程序复杂度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这也正是函数式编程的精髓。函数式编程强调执行的结果,而非执行的过程。我们先构建一系列简单却具有一定功能的小函数,然后再将这些函数进行组装以实现完整的逻辑和复杂的运算,这是函数式编程的基本思想。
正如上面引言所述,Swift是一门有着合适的语言特性来适配函数式编程方法的优秀语言。这个世界上最纯粹的函数式编程语言非Haskell莫属,但是由于我国程序开发的起步和走热相对西方世界要晚一些,使用Haskell的开发者可谓寥寥无几,因此Haskell在国内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对国内的不少开发者,特别是iOS/OSX的开发者来说,Swift可能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去接触和使用的一门函数式特性语言。相比于很多已有的函数式编程语言,Swift在语法上更加优雅灵活,语言本身也遵循了函数式的设计模式。作为函数式编程的入门语言,可以说Swift是非常理想的选择。而本书正是一本引领你进入Swift函数式编程世界的优秀读物,让更多的中国开发者有机会接触并了解Swift语言函数式的一面,正是我们翻译本书的目的所在。
本书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在第1章至第9章中,我们会介绍Swift函数式编程特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高阶函数的使用方法、不可变量的必要性、可选值的存在价值、枚举在函数式编程中的意义,以及纯函数式数据结构的优势等内容。这些都是函数式编程中的基本概念,也构成了Swift函数式特性甚至是这门语言的基础。当然,在这些概念讲解中我们也穿插了不少研究案例,以帮助读者真正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对在何时使用它们以及使用它们为程序设计带来的改善形成直观印象。第二部分从第10章开始,相比于前面的章节,这部分属于本书的进阶内容。我们将从构建最基本的生成器和序列开始,利用解析器组合算子构建一个解析器库,并最终实现一个相对复杂的公式解析器和函数式的表格应用。这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因为内容抽象度较高,所以理解起来也可能比较困难。如果你在阅读第12章时遇到麻烦,则强烈建议你下载对应的完整源码进行研究,并且折回头去再次阅读第二部分的相关章。随着你对各个函数式算子的深入理解,函数式编程的概念和思想将自然而然进入你的血液,这将丰富你的知识体系,并会对之后的开发工作大有裨益。
本书原版的三位作者都是富有经验的函数式编程方法的使用者或教师,他们将自己对于函数式编程的理解和Swift中的相关特性进行了对应和总结,并将这些联系揭示了出来。而中文版的三位译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试图将这些规律以更易于理解的组织方式和语言,带给国内的开发者们。不过不论是原作者还是译者,其实和各位读者一样,都只不过是普通开发者中的一员,所以本书出现谬漏可能在所难免。如果您在阅读时发现了问题,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或是在本书issue页面提出,我们将及时研究并加以改进。
事不宜迟,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在函数式的世界中遨游一番吧!
——陈聿菡杜欣王巍
一直以来,我对追求极致的代码简洁性和可读性有着执着的追求,而《函数式Swift》这本书正好契合了我的这一目标。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的代码常常因为需要考虑各种边界条件和错误处理而显得冗长且不易理解。这本书引入了诸如“代数数据类型”(ADT)和“模式匹配”等概念,这些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但作者通过清晰的解释和丰富的例子,让我迅速掌握了它们的应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Optionals”和“Result`类型”的深入讲解,它们不仅是Swift语言本身提供的特性,更是函数式编程思想在Swift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学习如何优雅地处理可能出现的nil值和错误,我的代码变得更加健壮,也减少了大量的`if let`和`guard let`嵌套。书中对于“函数组合”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我如何将小的、可复用的函数组合成更复杂的逻辑,从而避免了编写大量的辅助函数,让代码结构更加清晰。这本书真的让我体会到了“少即是多”的编程哲学,它鼓励我写出更少、但更有力量的代码。
评分这本《函数式Swift》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在Swift开发这条路上摸索,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数据流和异步操作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很多时候,为了避免副作用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我会陷入繁琐的条件判断和状态管理中,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引入隐藏的bug。偶然间翻到这本书,被它的封面和主题深深吸引。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各种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是从我熟悉的Swift语法和常见问题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入函数式编程的思想。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诸如“纯函数”、“不可变性”、“高阶函数”等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map`、`filter`、`reduce`这些基础函数时的讲解,不仅说明了它们的功能,还通过实际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用它们来简化那些原本需要几行甚至十几行代码才能实现的逻辑。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代码的组织方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优雅、更健壮代码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函数式编程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可以通过理解和实践,切实地提升我的开发能力。
评分我是一名拥有多年iOS开发经验的工程师,工作中经常面临维护老旧代码库和处理复杂业务逻辑的挑战。《函数式Swift》这本书就像及时雨,为我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对于“副作用”的讨论非常深刻,它点出了很多我过去在开发中不经意间造成的潜在问题。例如,在多线程环境下,共享的可变状态是导致bug的温床,而函数式编程强调的“不可变性”原则,从根本上规避了这类风险。书中关于如何利用`struct`和`enum`来构建不可变数据结构,以及如何通过函数组合来避免直接修改状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技巧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惊喜地发现代码的可测试性大大提高,也更容易理解和调试。特别是当需要重构那些“意大利面条式”的代码时,函数式编程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思路。本书的案例非常贴合实际开发场景,例如在处理网络请求返回的数据解析、用户输入的校验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函数式解决方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掌握了一套新的编程范式,更获得了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工具”。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函数式Swift》之前,我对函数式编程的理解仅限于一些零散的知识点,总觉得它和Swift的面向对象特性有些冲突,难以融合。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个困惑。它并没有否定Swift已有的面向对象特性,而是巧妙地将函数式思维融入其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决问题。书中关于“声明式编程”的阐述,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习惯于“命令式”地告诉计算机“怎么做”,而这本书引导我去思考“我想要什么结果”,然后由框架和库来处理具体的实现细节。这在处理UI更新、网络请求回调等场景时尤为明显。通过本书的讲解,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函数式的方式来管理UI状态,如何构建清晰的数据流管道,以及如何更安全地处理异步操作。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Combine`框架的介绍,它将函数式响应式编程的概念与Swift紧密结合,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来构建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虽然`Combine`的理念一开始有些挑战,但作者通过大量实际的、可执行的代码示例,一步步地引导我掌握了它的精髓。这本书让我真正理解了“声明即代码”的强大力量,也让我对Swift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接触《函数式Swift》时,对“函数式编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些畏惧感,总觉得它是学术界才用的高级概念,离实际开发很远。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让我去死记硬背各种函数式理论,而是通过大量通俗易懂的类比和生动的代码示例,将函数式编程的思想一点点渗透到我的脑海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声明式UI”和“状态管理”的章节。在SwiftUI的背景下,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变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函数式的方式来构建声明式UI,如何通过数据流来驱动UI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State`、`Binding`等属性来管理UI的状态。这让我在构建复杂UI界面时,不再感到手足无措。而且,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函数式概念,比如“函子”、“应用函子”等,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抛出这些术语,而是通过与Swift中实际类型(如`Optional`)的关联,让我理解了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Swift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打开了函数式编程这扇全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优雅的编程世界。
评分还好吧,有点烧脑,内容基于swift 2.2的
评分很有用的书,发货速度很快!
评分函数式Swift
评分谢谢京东,便宜,满百减50!!!5折优惠真好啊!!!谢谢强东哥哥!!!
评分还没咋看,基础可以看看
评分正在看 感觉还可以 适合系统性的学习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书本还不错,慢慢去摸索,喜欢!
评分价格太贵了,感觉不值这个价,没几页书,快一块钱一页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