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讀書指南》收入《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兩種。《國學入門書要及其讀法》介紹國學入門書籍,簡明扼要。《要籍解題及其讀法》選齣中國幾種重要的經書和子書,提示其內容大旨,指齣讀每一種書的特殊方法,更足見讀書的方法,不但隨人而異,而且隨書而異。這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啓發意義。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史學傢、文學傢。其著作閤編為《飲冰室閤集》。 目錄
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序
(甲) 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係書類
(乙) 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丙) 韻文書類
(丁) 小學書及文法書類
(戊) 隨意涉覽書類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自 序
論語 孟子
史記
荀子
韓非子
左傳 國語
詩經
楚辭
禮記 大戴禮記
附 錄
最低限度之必讀書目
治國學雜話
治國學的兩條大路
評鬍適之的“一個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 前言/序言
梁啓超先生(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飲冰室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他的一生橫跨政治與學術兩個領域,並且都留下瞭光彩奪目的成就。他早年以一支健筆橫掃專製統治, “舉國趨之,如飲狂泉”;晚年從事教育學術事業,與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先生並列為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著述宏富。
無論鼓吹變法和啓濛,呼喚“新民”,還是從事學術活動,梁啓超都超越瞭爭權奪利的狹隘境界,孜孜不倦為中國的進步而努力。他曾拒收袁世凱二十萬元的銀票,以《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一篇雄文痛批袁的野心,被譽為有再造共和之首功。梁啓超晚年曾這樣評價自己:“沒有袁世凱,中國的曆史不是如此;沒有梁啓超,中國的曆史也不是如此。”梁先生之於近代中國,是辛亥革命的“精神之父” (埃德加?斯諾語),是“珍貴的靈魂” (伊藤博文語)。今天,我們還不應忘記,他是提齣“中華民族”稱謂的第一人,也是國內介紹馬剋思與社會主義的第一人。有趣的是,他還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最早對蘇俄社會模式進行反思的學者之一。
民國十二年(1923)春, 《清華周刊》記者嚮梁啓超先生約稿。四月下旬,梁啓超先生花瞭三天時間,寫齣《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一文,五月十一日於該刊第二百八十一期之“書報介紹附刊”第三期發錶。該文將中國古代基本典籍做瞭介紹,說明各書特點、讀法,文字淺顯簡明。
同年鞦季,梁啓超先生在清華學校教授“群書概要”課程,其講稿結集為《要籍解題及其讀法》。講稿初刊於當年十月至次年三月《清華周刊》第二百八十八至三百零五期之“書報介紹副鎸”第五至九期,後由清華周刊叢書社於民國十四年十二月齣版單行本。本書對中國最基本的典籍諸如《論語》、《孟子》、《史記》、《左傳》、《詩經》等進行瞭比較係統的介紹,對諸書的作者、成書年代及過程、內容真僞及篇次、價值及讀法、校釋書優劣等相關問題一一深入細究,予人以翔實有用的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在印行單行本前,就已經“各處紛紛函索傳鈔”,深受青年學生歡迎。如今國傢圖書館所藏梁啓超《群書概要講義》,其版心題有“雲南省立第一中學校講義”字樣,應是講稿齣版前的傳抄本。本書齣版後曾印行過多次,也說明瞭它的價值。
梁啓超先生在《自序》中說: “我想,一個受過中學以上教育的中國人,對於本國極重要的幾部書籍…… 最少總應該讀過一遍。但是,生當今日而讀古書,頭一件,苦於引不起興味來;第二件,苦於沒有許多時間嚮浩如煙海的書叢中埋頭鑽研;第三件,就令耐煩費時日勉強讀去,也苦難得其要領。…… 想救濟這種缺點,像‘要籍解題’或‘要籍讀法’一類書,不能不謂為適應於時代迫切的要求。我這幾篇雖然沒有做得好,但總算在這條路上想替青年們添一點趣味,省一點氣力。”正是齣於幫助青年讀者的目的,梁啓超先生在講稿中談瞭許多切身的讀書經驗。這些經驗,直到今天仍然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啓發意義。
民國二十五年(1936)三月,中華書局將《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含三篇附錄文字)和《要籍解題及其讀法》閤為《國學指導二種》齣版。現在我們將之重新整理標點推齣,定名為《讀書指南》,以饗讀者。此次齣版,新增梁啓超先生的一篇講演《治國學的兩條大路》,與原書三篇附文一並置於書後,希望有益於讀者。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整理盡量保存原貌,但對個彆字詞及引文之訛誤,如“邵雍”誤為“邵雄”、《鮚埼亭集》的“埼”誤為“琦”、“詩經”一節所誤引詩句等,皆予以訂正。
梁啓超先生的作品還有: 《中國曆史研究法》、《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閤集》等。
《薪火傳承:國學經典深度精讀》 引言 泱泱中華,文脈悠長,國學經典,光耀韆古。從諸子百傢縱橫捭闔的思想盛宴,到唐詩宋詞婉轉細膩的情感抒發;從《史記》的史筆如椽,到《易經》的玄機妙算,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脈,塑造著我們的精神氣質。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漸行漸遠。許多人雖心嚮往之,卻不知從何入手,即便觸及,也常常因語言的隔閡、時代的距離而望而卻步。 正是基於這樣的時代背景,我們匯集瞭一批深耕國學數十載的學者,傾注數年心血,精心打造瞭這套《薪火傳承:國學經典深度精讀》。本書並非簡單的經典匯編,更非淺嘗輒止的導讀,而是旨在搭建一座連接古今的橋梁,引領讀者穿越時空的藩籬,與先賢對話,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其中蘊含的深刻智慧,點亮人生前行的道路。 本書特色與價值 《薪火傳承》係列,顧名思義,力求將國學經典的“薪火”真實地傳遞給每一位讀者。我們深知,要真正理解和傳承,絕非易事。因此,本書在策劃與編纂過程中,始終秉持以下核心理念: 精選經典,代錶性強: 我們不求包羅萬象,但求精益求精。本係列從浩如煙海的國學典籍中,遴選齣最具代錶性、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內核的經典篇章。這包括但不限於先秦諸子(如《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經學(如《詩經》、《尚書》、《周易》等)、史學(如《史記》的部分篇章)、文學(如唐宋詩詞、元麯等)以及哲學、倫理、養生等重要領域。每一本分冊都經過審慎考量,力求展現中華文化多姿多彩的麵貌。 深度精讀,而非淺嘗輒止: 很多導讀類書籍往往止步於對經典的簡要介紹和概括,難以觸及精髓。《薪火傳承》則緻力於“深度精讀”。我們聘請瞭在各自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專傢學者,對每一部經典進行深入解讀。解讀不僅限於字詞的訓詁,更深入到其曆史背景、思想淵源、核心概念、藝術特色以及對後世的深遠影響。我們力求讓讀者在理解文本本身的基礎上,更能洞察其背後蘊含的時代精神與哲學思想。 名傢解讀,權威可信: 本係列邀請的專傢學者,不僅學識淵博,更具備齣色的錶達能力和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們用清晰、流暢、富有洞察力的語言,將晦澀的古文轉化為易於理解的現代闡釋,同時又不失古文的韻味和原有的精神。每位學者都以其畢生所學,為讀者提供最權威、最可靠的解讀。 原典與解讀並重,構建完整閱讀體驗: 本書的結構設計,充分考慮瞭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每一本分冊都會包含精校的原文,並配以詳細的注解。注解力求精準、全麵,既能幫助讀者剋服字詞障礙,又能引導讀者理解文義。緊隨其後的,便是深入的解讀部分。這種“原文+注解+解讀”的模式,能夠讓讀者在第一時間接觸到最純粹的經典文本,隨後通過學者的引導,逐步深入,形成一個完整的閱讀閉環。 穿越時空,對話先賢: 我們的目標是讓讀者真正“走進”經典。通過對曆史背景的還原,對作者生平的勾勒,以及對思想産生的時代語境的剖析,讀者仿佛能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先賢們在那個時代的情懷與思考。在解讀中,我們會著重探討經典的思想如何跨越時空,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啓示意義,引導讀者在當下的生活中,如何藉鑒和運用這些智慧。 精裝品質,傳承之選: 考慮到國學經典的收藏價值與傳承意義,本係列采用瞭高品質的精裝設計。典雅的書殼,優質的紙張,精美的排版,無一不體現著我們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誠意。這不僅是一套圖書,更是一份值得珍藏的文化遺産,可作為個人學習的工具,亦可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 本書內容體係(以係列總覽為視角) 《薪火傳承》係列旨在構建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國學知識體係,涵蓋瞭中華文化的各個重要方麵: 一、 思想的源泉:諸子百傢 儒傢思想:《論語》、《孟子》精讀: 探索仁、義、禮、智、信的內涵,理解“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學習孔子與孟子的教育理念與人生智慧,如何安頓個體生命,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建構理想的社會秩序。 道傢智慧:《老子》、《莊子》精讀: 揭示“道”的奧秘,領悟“無為而治”的政治智慧和“順應自然”的生活哲學,體驗“逍遙遊”的精神境界,學習在喧囂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超脫。 法傢變革:《韓非子》精讀(選篇): 剖析法、術、勢的君王之道,理解集權統治的邏輯與策略,思考法律在現代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與局限。 墨傢兼愛:《墨子》精讀(選篇): 探討“兼愛”、“非攻”的普世情懷,理解墨傢對和平、公平的追求,以及其嚴謹的邏輯論證方法。 兵傢韜略:《孫子兵法》精讀: 學習“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智慧,以及其在現代商業競爭、人生規劃中的靈活運用,洞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普遍真理。 二、 文明的基石:經學經典 《詩經》的歌吟: 感受先民質樸的情感,理解“風、雅、頌”的藝術形式,體悟古代社會的生活百態、風俗人情,以及其中蘊含的道德教誨與政治諷喻。 《尚書》的訓誡: 探尋夏、商、周三代的政治製度與曆史演進,學習先賢治國理政的經驗與教訓,理解“敬天保民”的政治理念。 《周易》的哲思: 揭示卦象與爻辭的象徵意義,理解陰陽相生、剛柔並濟的宇宙運行規律,學習《易經》中關於變化、處事的智慧,如何在變化的世界中把握機遇,趨吉避凶。 三、 曆史的鏡鑒:史學巨著(精選) 《史記》的人物畫廊: 精選《史記》中影響深遠的人物傳記,如“項羽本紀”、“劉邦本紀”、“孔子世傢”等,學習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的史學精神,通過人物的悲歡離閤,體悟曆史的必然與偶然。 四、 文化的瑰寶:文學藝術 唐詩宋詞的韻律: 精選代錶性唐詩宋詞,分析其意境、格律、語言特色,感受詩人詞人豐富的內心世界,理解不同時代文人的情感抒發與時代背景的交織。 元麯的通俗與跌宕: 賞析元雜劇和散麯的藝術魅力,感受其鮮活的人物形象和貼近生活的語言,理解元麯在戲麯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五、 智慧的傳承:哲學倫理與養生 《菜根譚》的處世哲學: 領悟洪應明在明末亂世中,如何以平和的心態,麵對人生起伏,修身養性,獲得內心的安寜與超脫。 《黃帝內經》的養生之道: 探索中國傳統醫學的根基,理解“天人閤一”的整體觀,學習順應四時,調養身心的養生智慧,為現代人的健康生活提供指導。 閱讀《薪火傳承》的收獲 通過閱讀《薪火傳承》係列,您將獲得: 紮實的國學基礎: 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建立對中華文明的深刻認知。 豐富的精神滋養: 汲取先賢的智慧,提升人生境界,找到內心的安寜與力量。 深刻的文化自信: 瞭解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與價值,重拾民族文化自豪感。 實用的生活啓示: 將古人的智慧應用於當下,解決生活、工作中的睏惑,優化人生選擇。 高雅的審美體驗: 感受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獨特魅力,提升人文素養。 結語 “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重拾國學經典,不僅是對祖先智慧的緻敬,更是對自身精神世界的深度投資。《薪火傳承:國學經典深度精讀》係列,如同一盞盞明燈,指引您穿越曆史的迷霧,感受先賢的脈搏,領悟生命的真諦。我們希望,這套係列能夠成為您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良師益友,陪伴您在國學文化的海洋中,汲取養分,不斷成長,最終實現精神的升華與人生的超越。 翻開《薪火傳承》,開啓一段穿越古今的精神之旅,讓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您的生命中重新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