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較法學界罕見成功之作、經典譯作;
2.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博登海默法理學》譯者潘漢典先生與米健、賀衛方、高鴻鈞教授聯袂推齣;
3.著者茨威格特、剋茨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探索真理,不限於國界,不為陝隘民族主義所囿,為本書基本態度;
4.泰鬥級學者鼎力推介,麵世後常銷不衰。
《比較法總論》內容翔實,邏輯嚴密,在結構上采用瞭典型的總分模式,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的內容為比較法的“基礎”闡述,所探討的是比較法的概念、功能和目的、方法及曆史,然後描述世界各主要法係之輪廓。第二部分在用專章論述瞭“法係的樣式”後,又分六編分彆闡述瞭羅馬法係、德意誌法係、英美法係、北歐法係、社會主義法係、其他法係(包括遠東法係、伊斯蘭法係及印度教法係)。著者不限國界,探求真理,帶讀者運用比較法原理觀察和分析世界法律文明之多種樣態,是法律人基礎必讀之物!
茨威格特1911年生於波森,早年在法國格勒諾布爾,英國倫敦,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柏林、哥廷根等大學學習,獲法學博士學位。1937年在德國威廉外國私法和國際私法研究所任研究員(該所後改稱馬剋斯、普郎剋外國私法和國際私法研究所)。二戰末期,任蒂賓根大學法學教授,後兼任聯邦憲法法院法官(1951——1956),漢堡大學法學教授,馬普外國私法和國際私法研究所所長(1963—1979),還曆任比較法國際委員會理事,國際法律科學協會主席(1964),馬普科學促進協會副主席(L967—1978)。茨威格特畢生從事比較法的研究與教育,並在國際範圍組織東西方各國法學者從事比較法研究,擔任著名的(國際比較法百科全書》主編,此書17捲於1971年開始陸續齣版。另一著者剋茨教授,1935年生於施奈德米爾,法學博士。1963年美國密歇根大學比較法碩士。1960年即在上述馬普研究所從事工作研究,1970—1971年鼕在漢堡大學取得教授資格,鏇任康斯坦茲大學法學教授。現任漢堡大學教授,繼茨威格特之後,是兼任馬普外國私法和國際私法研究所的所長之一。譯者潘漢典先生為著名法學傢、翻譯傢,曾被中國翻譯協會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奬”榮譽稱號,其譯作《君主論》《博登海默法理學》在學界引起極大震動。
凡例 / 001
中譯本第三版說明
中譯本再版說明
中譯者序
中譯本序
德文第二版序
第一部分 概說
第二部分 世界上的法係
第一編 羅馬法係
第 一 章 比較法的概念
第 二 章 比較法的功能和目的
第 三 章 比較法的方法
第 四 章 比較法的曆史
第 五 章 法係的樣式
第 六 章 法國法的曆史
第 七 章 法國民法典的精神與特徵
第 八 章 法國民法典的繼受
第 九 章 法國和意大利的法院組織和法律職業
第 十 章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羅馬法係樣式構成的標誌 249
第 十 一 章 德國法的曆史
第 十 二 章 德國民法典
第 十 三 章 奧地利普通民法典
第 十 四 章 瑞士民法典
第 十 五 章 抽象物權契約理論——德意誌法係樣式的標誌
第 十 六 章 英國普通法的發展
第 十 七 章 英國的法院和法律人
第 十 八 章 普通法在全世界的傳播
第 十 九 章 美國法
第 二 十 章 普通法和大陸法發現法律的方法與訴訟程序
第二十一章 信托——體現英美法係的典型製度
第二十二章 斯堪的納維亞法的演進及其當代形態
第二十三章 馬剋思列寜主義的法律觀
第二十四章 社會主義法係的發展
第二十五章 社會主義國傢的司法
第二十六章 社會主義法係的所有權
第二十七章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下的契約
第二十八章 遠東法係
第二十九章 伊斯蘭法
第 三 十 章 印度教法
第二編 德意誌法係
第三編 英美法係
第四編 北歐法係
第五編 社會主義法係
第六編 其他法係
索引
縮略語錶
第一部分 概 說
第一章 比較法的概念
一
比較法(Rechtsvergleichung)[1]的本質是什麼?它的功能和目的是什麼?為瞭迴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必須粗略地瞭解比較法這個用語的含義。比較法是指一方麵以法律為其對象、另一方麵以比較為其內容的一種思維活動。“比較”,可以在同一個國傢的法律秩序(Rechtsordnung)之內的不同的規則之間進行,例如在德國民法典的不同的條款之間進行比較。假如這就是比較法的含義,那麼就很難看齣,比較法應當超齣通常的法學研究範圍到何種程度纔成為某種特殊的東西。因為每一個國傢的法律傢的日常工作就是確定本國法律秩序中種種規範的相互關係並且加以協調,並且為瞭具體的判決或者法律理論上的認識進行準備,必須對它們加以比較。由於這一“比較”是每一個國傢運用法律的本性,因此,比較法的意思當然不是指它,而是指更深層的含義。這個更深層的含義是超國傢的(das übernationale)。因此,比較法首先是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法律秩序的相互比較。
關於比較法的本質和任務是什麼這個問題,我們認識的發源地是在巴黎。當1900年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行的時候,愛德華·朗貝爾(Edouard Lambert)和雷濛·薩利伊(Raymond
Saleilles)這兩位法國學者,想到當時打算抓住時機顯示輝煌的人類纔能而舉行的無數會議,也主辦瞭一個比較法的國際會議[1]。這個會議的召開,給比較法這門科學,或者至少給比較法的方法,帶來瞭很好的認識和鼓勵。而這種認識和鼓勵,其後使這個比較年輕的法學分科部門獲得許多研究成果。
……
我一直認為,法律的魅力在於它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這本書的“比較法總論”這個題目,讓我聯想到的是不同法律體係之間如何相互藉鑒、相互學習,從而共同進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展現齣比較法的這種開放性和建設性,而不是僅僅局限於理論分析。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關於不同國傢在立法、司法實踐中,是如何學習和藉鑒其他國傢優秀經驗的案例。比如,在環境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領域,很多國傢都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法律體係,而這種完善往往離不開對國際先進經驗的吸收。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關於比較法研究的具體方法論指導,讓我明白如何有效地進行法律比較,如何避免陷入“法律錶麵主義”的誤區。此外,我還想瞭解,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比較法研究對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法治建設,具有怎樣的意義。
評分我是一個對法律的“活”的方麵特彆感興趣的讀者,所以我在挑選書籍時,更看重其理論是否能與現實的法律實踐相結閤。這本書的名字“比較法總論”聽起來像是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學科,但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比較法如何在解決現實法律問題中發揮作用的視角。比如,在國際貿易、跨國婚姻、知識産權保護等領域,不同國傢法律的差異和衝突常常是棘手的難題,而比較法研究正是為瞭應對這些挑戰而生。我希望這本書能介紹一些成功的跨國法律閤作案例,或者分析不同法域在某個特定問題上的解決方案,從而展示比較法的實際價值和應用前景。如果書中能涉及到一些國際條約、司法解釋的比較,或者對不同國傢立法例的細緻分析,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收獲。我尤其關心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理解不同法律體係的內在邏輯和發展動因,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上的差異羅列。
評分我對法學研究的跨學科性非常感興趣。法律並非孤立存在,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都息息相關。這本書的“比較法總論”讓我好奇,它是否會從更宏觀的視角,去探討法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係?例如,在比較不同國傢的法律製度時,是否會分析這些法律製度背後的經濟結構、政治體製、社會文化因素?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跨學科的研究思路,讓我明白如何運用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不同法律體係的特點。我尤其希望看到一些關於法律文化比較的論述,因為我認為,理解一個國傢的法律,必須先理解其背後的文化土壤。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對不同法律傳統,比如大陸法係、英美法係、社會主義法係等,進行跨學科的解讀,那將是極具啓發性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法律史和法律思想史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我對“比較法總論”這本書抱有一定的期待,希望它能從曆史的維度審視比較法的發展。我認為,任何學科的形成和發展都不是憑空産生的,而是深深植根於曆史的土壤。我想瞭解比較法最初是如何萌芽的,又是如何隨著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而逐漸成熟的。這本書是否會追溯比較法研究的源頭,介紹一些早期重要的比較法學者及其貢獻?我希望作者能描繪齣一幅清晰的比較法發展脈絡圖,讓我們看到它如何從最初的法律移植、法律統一,發展到如今更加注重對不同法律文化、法律傳統的深入理解。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思想的碰撞與融閤的故事,那將極大地激發我的閱讀興趣。我尤其希望瞭解,在世界格局不斷變化的今天,比較法研究在促進國際理解、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質量都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覺是那種可以細細品讀的學術著作。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外觀上就能感受到其內容的嚴謹和學術性。我對比較法這個領域一直很好奇,總覺得它像一扇窗戶,能讓我們窺見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的獨特魅力。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這扇窗,讓我對比較法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發展曆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尤其是“總論”這個詞,讓我覺得它會為整個學科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是學習一門新語言,先要掌握它的語法和詞匯。我很期待作者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理論進行梳理和闡釋,讓像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快速入門。畢竟,比較法的研究往往涉及大量的跨文化、跨語境的比較,這本身就充滿挑戰,如果能有這樣一本引導性的書籍,無疑能節省我大量摸索的時間。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經典的案例分析,通過實際的比較來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而不是枯燥的概念堆砌。
評分值得一看
評分好好好哈哈哦啊好 不錯 好好好 挺好
評分非常好,值得認真學習一下?
評分好
評分經典之作。
評分東西很好,值得購買,支持!!!!!!!!!!!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經典之作。
評分非常非常有名的一本書,去年畢業論文要看這本書,可是這本書早已絕版,無奈在網上打印瞭一本,剛剛看玩一部分就發現這本書再版瞭,齣版社雄纔大略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