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畫(2017年2月刊)

書與畫(2017年2月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立翔 編
圖書標籤:
  • 藝術
  • 繪畫
  • 書籍
  • 文化
  • 藝術史
  • 收藏
  • 鑒賞
  • 藝術評論
  • 書畫
  • 藝術品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書與畫》編輯部
ISBN:9771000621175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601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8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書與畫(2017年2月刊)》主要內容包括:藍瑛《澄觀圖冊》、宋剋《行書論書尺牘》、鑒藏視野、二〇一六年鞦拍億元繪畫成交意味著什麼?、凡人都看得懂的書畫鑒定過程——任仁發《五王醉歸圖》的真僞鑒定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專題
孫煜峰與弘一齋書畫鑒藏
雞年話雞之海派名傢畫雞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簡說李煜和項聖謨兩位屬雞的書畫傢

風采
墨韻情結
我畫十六歲

品鑒
經典寫真
藍瑛《澄觀圖冊》
宋剋《行書論書尺牘》
鑒藏視野
二〇一六年鞦拍億元繪畫成交意味著什麼?
凡人都看得懂的書畫鑒定過程——任仁發《五王醉歸圖》的真僞鑒定

論道
開捲有益
筆墨說的經典解讀——讀《王季遷讀畫筆記》劄記
藝壇縱論
傳古藏真蘭桂齊芳——淺述廣州十三行潘氏傢族所輯印譜
品畫論道
淺析《五倫圖》

傳法
名傢講座
閑話印譜九百年(二)
傳移摹寫
曆代名傢臨《石門頌》集匯(下)
課徒畫稿——黑背鶲

資訊
展事推薦
展覽資訊、書訊
輝煌足跡——滬港澳紀念長徵勝利八十周年書法篆刻邀請展小記
《書與畫》(2017年2月刊) 藝術的交織,文字的對話 《書與畫》2017年2月刊,是一期深入探索文字與圖像之間微妙而深刻聯係的特刊。本期雜誌以其獨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將文學的精妙筆觸與繪畫的視覺張力巧妙融閤,為讀者呈現一場跨越媒介的藝術盛宴。 封麵故事:字裏行間的色彩 本期封麵聚焦於“字裏行間的色彩”這一主題。我們邀請瞭多位當代知名作傢與藝術傢,通過訪談、創作手記以及獨傢作品展示,揭示文字如何喚起讀者的視覺想象,色彩又如何賦能文字,使其更具感染力。從詩歌中流淌的意象色彩,到小說中人物情緒的色彩描摹,再到藝術評論中對畫作色彩語言的解讀,本刊將帶領讀者一同品味文字與色彩的和諧共鳴。 作傢專訪: 著名作傢李曉(化名)將分享他創作過程中對色彩運用的心得體會,闡述他如何通過文字的“調色盤”來塑造人物、構建場景,營造獨特的閱讀氛圍。 藝術傢對話: 備受矚目的青年畫傢張宇(化名)則會暢談他的作品如何受到文學作品的啓發,以及他如何將文字的節奏感和意境轉化為畫麵中的色彩與筆觸。 跨界閤作賞析: 本刊特彆收錄瞭一組由文學作品改編而來的插畫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忠實於原著的精神內核,更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賦予瞭文字全新的生命力,展現瞭文學與繪畫之間無限的可能性。 專題報道:那些因書而生的畫,與因畫而起的文 本期雜誌的專題報道將深入挖掘那些因書籍而誕生的繪畫作品,以及那些因繪畫而引發創作靈感的文學文本。我們將迴溯曆史,探尋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插畫傳統,分析這些插畫如何加深瞭我們對文本的理解,甚至成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我們也關注當代藝術領域,展示那些從文學敘事中汲取養分,創作齣具有強烈故事性的繪畫作品的藝術傢。 曆史迴眸: 文章將帶領讀者走進古典插畫的世界,品味古典名著中那些精美絕倫的插畫,瞭解插畫師如何用畫筆解讀文學巨匠的內心世界。 當代觀察: 本刊關注當代藝術傢的創作實踐,他們如何從不同風格的文學作品中尋找靈感,將文字的意境與情感轉化為視覺語言,創作齣具有獨特風格的畫作。例如,對畫傢王明(化名)最新係列作品的深度解讀,該係列作品靈感來源於一部著名長篇小說。 評論視野: 藝術評論傢陳靜(化名)將撰寫評論文章,分析幾位當代藝術傢是如何通過繪畫語言來迴應和重塑文學經典,探討這種跨媒介的對話如何拓展瞭藝術的邊界。 特彆策劃:紙上的風景,筆下的世界 本期雜誌還包含一係列特彆策劃內容,旨在呈現“紙上的風景”與“筆下的世界”之間的奇妙聯係。 旅行文學與風景畫: 我們將探討旅行文學如何描繪旅途中的風景,而風景畫又如何定格那些令人難忘的瞬間。本欄目將精選幾篇描寫自然風光或人文景觀的文學片段,並配以與之相呼應的寫實或寫意風景畫作,讓讀者在文字與畫麵中暢遊。 人物肖像與內心獨白: 肖像畫不僅是外形的描摹,更是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本期將呈現一組人物肖像畫,並配以作者為畫中人創作的內心獨白或傳記片段,讓讀者在視覺與文字的雙重維度中,深入瞭解畫中人的故事與情感。 抽象藝術與詩歌意境: 對於抽象藝術,我們常感睏惑卻又被其深深吸引。本刊將嘗試將抽象畫作與現代詩歌進行“對話”,解讀抽象畫作中的情感綫條與色彩張力,並將其與詩歌中跳躍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相連接,引導讀者感受抽象藝術與詩歌在錶達上的共通之處。 名傢寄語與讀者互動 本期雜誌還收錄瞭幾位文學界和藝術界的資深人士的寄語,他們對文字與繪畫的融閤錶達瞭獨到的見解。同時,我們也邀請讀者分享自己與書籍、繪畫相關的經曆與感悟,期盼在字裏行間,在色彩斑斕中,與讀者一同構建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精神傢園。 《書與畫》(2017年2月刊),是一次關於視覺與文字、想象與現實的探索。我們希望通過本期雜誌,能夠激發您對藝術更深層次的思考,讓您在閱讀中看見色彩,在畫作中聽見聲音。

用戶評價

評分

《書與畫(2017年2月刊)》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藝術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生活、關於人生哲學的啓迪之書。我特彆被其中一些篇章所吸引,它們通過藝術作品,來解讀人生的各種況味。比如,有一篇文章,它選取瞭幾幅描繪日常生活的畫作,然後從這些畫作中提煉齣生活的智慧,告訴我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如何去體會平凡中的不平凡。讀來讓人心生溫暖,也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還有一些篇章,則探討瞭藝術與情感的關係,藝術傢是如何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又如何通過作品與觀者産生共鳴。這種對情感的細膩描繪,讓我感受到瞭藝術的共通性,它跨越瞭時空的界限,連接著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不僅僅是高雅的殿堂,它也深深地植根於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理解世界、認識自我的一麵鏡子。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與智者對話,讓我獲得心靈的寜靜和智慧的增長。

評分

坦白說,我通常對這類結閤瞭文字與視覺的刊物抱有一種審慎的態度,擔心它們會流於錶麵,無法真正觸及藝術的靈魂。然而,《書與畫(2017年2月刊)》卻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所呈現的內容,無論是對經典畫作的挖掘,還是對當代藝術的探索,都充滿瞭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洞察。有一篇文章,它沒有直接去贊美某幅畫有多麼“偉大”,而是從畫作的色彩運用入手,層層剝繭,分析瞭色彩如何構建齣畫麵的情感張力,以及藝術傢為何會選擇這樣的色彩搭配,這讓我瞬間領悟到,原來藝術的魅力遠不止於我們肉眼所見的錶象。另一篇關於某個特定藝術流派的文章,則深入淺齣地剖析瞭該流派産生的曆史背景和社會原因,並將其與當時的文學思潮進行對照,這種跨學科的分析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看到藝術與社會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整本書的編排也十分用心,文字與圖片的呼應恰到好處,既突齣瞭文字的敘事性,又彰顯瞭圖片的視覺衝擊力,構成瞭一場視覺與思想的雙重盛宴。

評分

這次能讀到《書與畫(2017年2月刊)》真是太幸運瞭!一直以來,我對藝術和文學的交融都充滿瞭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種融閤的無限遐想。翻開它,仿佛踏入瞭一個由文字構築的色彩斑斕的國度,又像是置身於一幅幅流動的畫捲之中。每篇文章都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不同作者、不同畫傢的內心世界。有的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瞭對某幅畫作的深度解讀,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技法和色彩,更能挖掘齣作品背後隱藏的情感、曆史脈絡和文化意涵,讓我對熟悉的畫作有瞭全新的認識。有的文章則以詩意的語言,將文字的意境與視覺的美感巧妙地結閤,讀來如品茗般迴味無窮。更讓我驚喜的是,其中一些篇章探討瞭跨媒介的藝術創作,例如文學作品如何啓發繪畫,又或者繪畫如何激發文學靈感,這種多角度的審視讓我看到瞭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也拓寬瞭我對藝術理解的邊界。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或圖片展示,它更像是一個思想的碰撞場,讓我不斷思考,不斷感悟,每一次翻閱都能帶給我新的啓發和驚喜。

評分

收到《書與畫(2017年2月刊)》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對藝術感到有些迷茫的時期。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盞明燈,重新點燃瞭我對藝術的熱情。它其中的一些內容,以非常人性化的角度,探討瞭藝術創作中的睏惑與掙紮,以及藝術傢如何在創作中尋找自我。讀到那些藝術傢分享自己靈感枯竭的時刻,或是如何剋服技術難題的故事,我感到瞭一種強烈的共鳴,仿佛他們也是和我一樣,在生活中不斷探索和前進的普通人。書中關於藝術教育的討論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隻是紙上談兵,而是提齣瞭許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如何讓更多的人,特彆是年輕一代,愛上藝術,理解藝術。這種貼近生活、關注現實的視角,讓整本書充滿瞭溫度和力量。我還會反復閱讀其中一些關於藝術欣賞方法的介紹,它們幫助我學會如何更有效地去觀察、去感受、去理解一幅作品,也讓我對藝術的理解進入瞭一個新的層次。

評分

《書與畫(2017年2月刊)》給我帶來的感覺,是一種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閱讀體驗。它不像某些藝術評論那樣高深莫測,讓人望而卻步,而是用一種更為親切、更貼近讀者的方式,引導我們去感受藝術的魅力。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篇章對於藝術傢的訪談,那些藝術傢用最真實的語言,講述瞭他們的創作理念、生活經曆以及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這些訪談讓我感覺離那些偉大的靈魂更近瞭,也讓我明白瞭藝術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源於生活,源於對世界的獨特觀察。書中的一些版塊還著重介紹瞭新興的藝術形式和青年藝術傢的作品,這讓我看到瞭藝術的活力和未來的方嚮,也為我打開瞭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不得不說,這本刊物的編輯團隊功力深厚,選取的文章既有學術價值,又不乏文學性和故事性,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流暢自然,引人入勝。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藝術的關係,也更加珍視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