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画(2017年2月刊)

书与画(2017年2月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立翔 编
图书标签:
  • 艺术
  • 绘画
  • 书籍
  • 文化
  • 艺术史
  • 收藏
  • 鉴赏
  • 艺术评论
  • 书画
  • 艺术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书与画》编辑部
ISBN:977100062117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60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与画(2017年2月刊)》主要内容包括:蓝瑛《澄观图册》、宋克《行书论书尺牍》、鉴藏视野、二〇一六年秋拍亿元绘画成交意味着什么?、凡人都看得懂的书画鉴定过程——任仁发《五王醉归图》的真伪鉴定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专题
孙煜峰与弘一斋书画鉴藏
鸡年话鸡之海派名家画鸡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简说李煜和项圣谟两位属鸡的书画家

风采
墨韵情结
我画十六岁

品鉴
经典写真
蓝瑛《澄观图册》
宋克《行书论书尺牍》
鉴藏视野
二〇一六年秋拍亿元绘画成交意味着什么?
凡人都看得懂的书画鉴定过程——任仁发《五王醉归图》的真伪鉴定

论道
开卷有益
笔墨说的经典解读——读《王季迁读画笔记》札记
艺坛纵论
传古藏真兰桂齐芳——浅述广州十三行潘氏家族所辑印谱
品画论道
浅析《五伦图》

传法
名家讲座
闲话印谱九百年(二)
传移摹写
历代名家临《石门颂》集汇(下)
课徒画稿——黑背鹟

资讯
展事推荐
展览资讯、书讯
辉煌足迹——沪港澳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书法篆刻邀请展小记
《书与画》(2017年2月刊) 艺术的交织,文字的对话 《书与画》2017年2月刊,是一期深入探索文字与图像之间微妙而深刻联系的特刊。本期杂志以其独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将文学的精妙笔触与绘画的视觉张力巧妙融合,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媒介的艺术盛宴。 封面故事:字里行间的色彩 本期封面聚焦于“字里行间的色彩”这一主题。我们邀请了多位当代知名作家与艺术家,通过访谈、创作手记以及独家作品展示,揭示文字如何唤起读者的视觉想象,色彩又如何赋能文字,使其更具感染力。从诗歌中流淌的意象色彩,到小说中人物情绪的色彩描摹,再到艺术评论中对画作色彩语言的解读,本刊将带领读者一同品味文字与色彩的和谐共鸣。 作家专访: 著名作家李晓(化名)将分享他创作过程中对色彩运用的心得体会,阐述他如何通过文字的“调色盘”来塑造人物、构建场景,营造独特的阅读氛围。 艺术家对话: 备受瞩目的青年画家张宇(化名)则会畅谈他的作品如何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以及他如何将文字的节奏感和意境转化为画面中的色彩与笔触。 跨界合作赏析: 本刊特别收录了一组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插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核,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赋予了文字全新的生命力,展现了文学与绘画之间无限的可能性。 专题报道:那些因书而生的画,与因画而起的文 本期杂志的专题报道将深入挖掘那些因书籍而诞生的绘画作品,以及那些因绘画而引发创作灵感的文学文本。我们将回溯历史,探寻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插画传统,分析这些插画如何加深了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甚至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我们也关注当代艺术领域,展示那些从文学叙事中汲取养分,创作出具有强烈故事性的绘画作品的艺术家。 历史回眸: 文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古典插画的世界,品味古典名著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插画,了解插画师如何用画笔解读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 当代观察: 本刊关注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他们如何从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将文字的意境与情感转化为视觉语言,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画作。例如,对画家王明(化名)最新系列作品的深度解读,该系列作品灵感来源于一部著名长篇小说。 评论视野: 艺术评论家陈静(化名)将撰写评论文章,分析几位当代艺术家是如何通过绘画语言来回应和重塑文学经典,探讨这种跨媒介的对话如何拓展了艺术的边界。 特别策划:纸上的风景,笔下的世界 本期杂志还包含一系列特别策划内容,旨在呈现“纸上的风景”与“笔下的世界”之间的奇妙联系。 旅行文学与风景画: 我们将探讨旅行文学如何描绘旅途中的风景,而风景画又如何定格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本栏目将精选几篇描写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的文学片段,并配以与之相呼应的写实或写意风景画作,让读者在文字与画面中畅游。 人物肖像与内心独白: 肖像画不仅是外形的描摹,更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本期将呈现一组人物肖像画,并配以作者为画中人创作的内心独白或传记片段,让读者在视觉与文字的双重维度中,深入了解画中人的故事与情感。 抽象艺术与诗歌意境: 对于抽象艺术,我们常感困惑却又被其深深吸引。本刊将尝试将抽象画作与现代诗歌进行“对话”,解读抽象画作中的情感线条与色彩张力,并将其与诗歌中跳跃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相连接,引导读者感受抽象艺术与诗歌在表达上的共通之处。 名家寄语与读者互动 本期杂志还收录了几位文学界和艺术界的资深人士的寄语,他们对文字与绘画的融合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同时,我们也邀请读者分享自己与书籍、绘画相关的经历与感悟,期盼在字里行间,在色彩斑斓中,与读者一同构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精神家园。 《书与画》(2017年2月刊),是一次关于视觉与文字、想象与现实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本期杂志,能够激发您对艺术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您在阅读中看见色彩,在画作中听见声音。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通常对这类结合了文字与视觉的刊物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担心它们会流于表面,无法真正触及艺术的灵魂。然而,《书与画(2017年2月刊)》却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所呈现的内容,无论是对经典画作的挖掘,还是对当代艺术的探索,都充满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有一篇文章,它没有直接去赞美某幅画有多么“伟大”,而是从画作的色彩运用入手,层层剥茧,分析了色彩如何构建出画面的情感张力,以及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色彩搭配,这让我瞬间领悟到,原来艺术的魅力远不止于我们肉眼所见的表象。另一篇关于某个特定艺术流派的文章,则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该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并将其与当时的文学思潮进行对照,这种跨学科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看到艺术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整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文字与图片的呼应恰到好处,既突出了文字的叙事性,又彰显了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构成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评分

收到《书与画(2017年2月刊)》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对艺术感到有些迷茫的时期。然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重新点燃了我对艺术的热情。它其中的一些内容,以非常人性化的角度,探讨了艺术创作中的困惑与挣扎,以及艺术家如何在创作中寻找自我。读到那些艺术家分享自己灵感枯竭的时刻,或是如何克服技术难题的故事,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他们也是和我一样,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前进的普通人。书中关于艺术教育的讨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何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爱上艺术,理解艺术。这种贴近生活、关注现实的视角,让整本书充满了温度和力量。我还会反复阅读其中一些关于艺术欣赏方法的介绍,它们帮助我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去观察、去感受、去理解一幅作品,也让我对艺术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评分

《书与画(2017年2月刊)》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艺术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关于人生哲学的启迪之书。我特别被其中一些篇章所吸引,它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解读人生的各种况味。比如,有一篇文章,它选取了几幅描绘日常生活的画作,然后从这些画作中提炼出生活的智慧,告诉我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去体会平凡中的不平凡。读来让人心生温暖,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有一些篇章,则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艺术家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又如何通过作品与观者产生共鸣。这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共通性,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连接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这本书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高雅的殿堂,它也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理解世界、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智者对话,让我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智慧的增长。

评分

这次能读到《书与画(2017年2月刊)》真是太幸运了!一直以来,我对艺术和文学的交融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融合的无限遐想。翻开它,仿佛踏入了一个由文字构筑的色彩斑斓的国度,又像是置身于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之中。每篇文章都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不同作者、不同画家的内心世界。有的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某幅画作的深度解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技法和色彩,更能挖掘出作品背后隐藏的情感、历史脉络和文化意涵,让我对熟悉的画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文章则以诗意的语言,将文字的意境与视觉的美感巧妙地结合,读来如品茗般回味无穷。更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些篇章探讨了跨媒介的艺术创作,例如文学作品如何启发绘画,又或者绘画如何激发文学灵感,这种多角度的审视让我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性,也拓宽了我对艺术理解的边界。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或图片展示,它更像是一个思想的碰撞场,让我不断思考,不断感悟,每一次翻阅都能带给我新的启发和惊喜。

评分

《书与画(2017年2月刊)》给我带来的感觉,是一种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某些艺术评论那样高深莫测,让人望而却步,而是用一种更为亲切、更贴近读者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感受艺术的魅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篇章对于艺术家的访谈,那些艺术家用最真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的创作理念、生活经历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些访谈让我感觉离那些伟大的灵魂更近了,也让我明白了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对世界的独特观察。书中的一些版块还着重介绍了新兴的艺术形式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让我看到了艺术的活力和未来的方向,也为我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不得不说,这本刊物的编辑团队功力深厚,选取的文章既有学术价值,又不乏文学性和故事性,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流畅自然,引人入胜。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艺术的关系,也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