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 [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Skin Diseases]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 [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Skin Disease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学骏,涂平,陈喜雪,汪旸 著
图书标签:
  • 皮肤病学
  • 组织病理学
  • 病理诊断
  • 皮肤组织
  • 皮肤疾病
  • 诊断学
  • 医学
  • 病理学
  • 临床病理
  • 皮肤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ISBN:9787565913174
版次:3
商品编码:12072796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Histopathologic Diagnosis of Skin Disease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60
字数:110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国内大型皮肤病病理学专著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北京大学医院皮肤科长期积累的珍贵资料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病理与临床密切结合,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采用结构型式分析,逻辑性强,让你的诊断思路更明晰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基本原则
1 皮肤胚胎学
1.1 表皮
1.2 皮肤附属器
1.3 真皮及皮下组织
2 正常皮肤组织学
2.1 表皮
2.2 真皮
2.3 皮下组织
2.4 皮肤附属器
2.5 皮肤的血管、神经与肌肉
2.6 不同部位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3 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基本名词
3.1 组织学名词
3.2 临床名词(皮肤损害的大体病理学)
4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4.1 皮肤活体组织检查
4.2 组织标本的处理及染色
5 结构型式分析的诊断方法
5.1 结构型式分析的诊断方法
5.2 结构型式分析方法的优点
5.3 应用结构型式分析诊断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部分 炎症性皮肤病的组织病理诊断
6 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1 单纯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2 界面皮炎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3 海绵水肿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6.4 银屑病样型浅层血管周围皮炎
7 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1 单纯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2 界面皮炎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3 海绵水肿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7.4 银屑病样型浅层和深层血管周围皮炎
8 肉芽肿性炎症性皮病
8.1 结核样型肉芽肿
8.2 结节病型肉芽肿
8.3 栅栏状型肉芽肿
8.4 异物性肉芽肿
8.5 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为主的浸润(化脓性肉芽肿性皮炎)
8.6 其他
9 表皮内水疱和脓疱性皮肤病
9.1 海绵水肿性水疱性皮肤病
9.2 气球变性水疱性皮肤病
9.3 棘刺松解性水疱性皮肤病
9.4 其他
9.5 表皮内脓疱性皮肤病
10 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0.1 无或很少炎症细胞浸润的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0.2 有炎症细胞浸润的表皮下水疱性皮肤病
11 毛囊炎及毛囊周围炎
11.1 毛囊炎
11.2 毛囊周围炎
11.3 脱发
12 血管炎
12.1 中性粒细胞性血管炎
12.2 淋巴细胞性血管炎
12.3 组织细胞性血管炎(肉芽肿性血管炎)
12.4 静脉血栓性疾患
13 脂膜炎
13.1 间隔性脂膜炎
13.2 小叶性脂膜炎
14 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皮肤病(包括沉积物)
14.1 卟啉症
14.2 淀粉样变
14.3 皮肤黏蛋白沉积症
14.4 类脂蛋白沉着症
14.5 黄色瘤
14.6 胶样粟丘疹
14.7 皮肤钙沉着症
14.8 皮肤骨化
14.9 痛风
14.10 褐黄病
14.11 血色病
14.12 文身
14.13 金盐沉着症
14.14 银盐沉着症
14.15 其他金属沉着症
14.16 黑棘皮病
15 真皮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病
15.1 结缔组织痣
15.2 皮肤弹性过度
15.3 肥厚性瘢痕
15.4 瘢痕疙瘩
15.5 萎缩性瘢痕
15.6 萎缩纹
……
第三部分 皮肤肿瘤
附录

前言/序言

  经过了15年的磨炼,《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终于面世了!
  本书第1版是在当代杰出皮肤组织病理学家A.Bernard Ackerman教授(1936-2008)1982年于北京讲学录音的基础上写成的,突出了“在扫视下对组织病理结构型式分析的诊断方法”。如果说第1版是“引进”,第2版是“消化与吸收”,那么第3版就是“国产化”,突显了中国特色。
  与第2版相比,本版有以下变化:
  首先,本书匹配了与疾病相关的临床及病理图。这些图基本都来自北大医院皮肤科多年的临床积累,其次,对书的结构做了适度调整,将代谢性及内分泌性疾病,真皮胶原及弹力纤维病,以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皮病及角化性皮肤病分别独立成章,增加了病种,使全书内容更为充实。
  本书作者增加了两位新秀,陈喜雪教授及汪旸副教授,她们分别是朱学骏教授及涂平教授培养的博士生,已在我科从事皮肤病理的临床及研究多年。陈大夫分工挑选病理片并照相,汪大夫除协助陈大夫的工作外,还负责总论及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纤维组织肿瘤的撰写。
  近二十年来,皮肤组织病理学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皮肤病理的普及又推动了临床皮肤学科的发展。我们希望本书第3版的出版能为皮肤病理的发展助上一臂之力!
  本书炎症模式图均由我科王慧君博士绘制。
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 《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是一部权威性的参考书籍,旨在为皮肤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对皮肤病学组织病理学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提供全面、深入的指导。本书凝聚了皮肤病学和病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清晰、系统的方式呈现了各类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要点,是理解和鉴别皮肤病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书内容亮点: 一、 全面覆盖各类皮肤病: 本书系统地涵盖了从炎症性皮肤病、肿瘤性皮肤病到感染性皮肤病等几乎所有常见的和少见的皮肤病。每一章节都针对某一类疾病,详细阐述其病理学特征,确保读者能够掌握广泛的诊断知识。 炎症性皮肤病: 详细讲解了湿疹、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丘疹鳞屑性疾病、大疱性皮肤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血管炎、结节病、肉芽肿性皮肤病等。对于每种疾病,本书都会深入剖析其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细胞浸润、结构改变等微观特征。 皮肤肿瘤: 涵盖了良性肿瘤(如痣、脂肪瘤、汗腺瘤)、癌前病变(如日光角化病、 Bowen病)以及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皮肤淋巴瘤、皮肤转移癌)。对于各种肿瘤,本书不仅描述了其形态学特点,还深入探讨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重要的预后指标。 感染性皮肤病: 包含了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皮肤感染。读者将能够学习如何通过组织病理学特征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例如脓疱、肉芽肿、细胞包涵体等。 免疫介导性疾病: 详细阐述了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累及皮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遗传性皮肤病: 介绍了一些常见的遗传性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二、 精准的诊断逻辑与鉴别要点: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组织病理学诊断逻辑的清晰阐述。对于每种疾病,作者都提炼了关键的诊断特征,并特别强调了容易混淆的疾病之间的鉴别要点。 结构化描述: 每一类疾病的描述都遵循结构化的模式,从宏观的切片特点到微观的细胞形态、浸润模式、特殊结构(如角化异常、血管增生、纤维化等)都一一列举。 关键鉴别特征: 对于鉴别诊断困难的疾病,本书会特别列出关键的鉴别点,例如细胞形态的细微差异、浸润细胞的类型、结缔组织的变化等,帮助读者快速锁定诊断。 鉴别诊断思路: 引导读者建立起系统性的鉴别诊断思路,根据病变的宏观表现和初步的组织形态,逐步缩小范围,最终得出准确诊断。 三、 大量高质量的病理图片: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配有数量庞大、质量精良的彩色组织病理学图片。这些图片不仅直观地展示了各类疾病的典型病变,还包含了不同病程、不同变异类型的病理图像,能够极大地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多角度展示: 同一种病变,可能会提供不同放大倍数、不同染色方法(如苏木精-伊红染色、特殊染色)的图片,以便读者全面观察。 典型与非常规病例: 既有教科书式的典型病例图片,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或有变异的病例图像,拓宽读者的视野。 与文字描述相辅相成: 图片与文字描述紧密结合,相互印证,使复杂的病理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消化。 四、 强调临床与病理结合: 本书深知临床信息对于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因此在描述疾病时,常常会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信息,强调临床病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临床背景提示: 在讲解特定病变时,会提及相关的临床表现,提醒读者在解读病理切片时应考虑的临床因素。 辅助诊断信息: 强调在阅片时,需要结合临床诊断、患者年龄、病变部位等信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五、 内容的更新与深化: 作为第三版,本书充分吸收了近年来皮肤病学和组织病理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点。 最新分类与命名: 采纳了最新的疾病分类和命名体系,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前沿性。 新增疾病与变异: 增加了近年来新发现或认识的疾病,以及对已知疾病的更深入的认识和变异型的描述。 分子病理学进展: 可能在某些章节中,会适度融入分子病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具体内容需参考实际书籍,此处为普适性描述)。 目标读者: 皮肤科医生: 提高临床诊断的精准度,理解皮肤病发病机制。 病理科医生: 熟悉皮肤病理学的特点,提供准确的诊断报告。 住院医师与进修医师: 学习和掌握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皮肤病学与病理学研究人员: 获取最新的研究信息,为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医学院校师生: 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深入学习皮肤病学和病理学。 《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详实的资料、精美的图片和实用的诊断指导,将成为每一位致力于皮肤病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参考。本书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皮肤病的本质,提升诊断水平,最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一看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感。我是一位初涉皮肤病组织病理学领域的年轻医生,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引导我认识各种皮肤病组织学特征的经典著作。在翻阅了几本其他教材后,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图片质量不高,难以与实际病理切片对应。我听说“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的评价很高,尤其是在图像质量和诊断的细致性方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高质量的显微镜图像,并且对每种疾病的组织学表现有详尽的描述,特别是那些容易混淆的病变,我希望它能通过对比鉴别的方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个人对一些特殊类型的皮肤病,比如大疱性皮肤病和淋巴瘤等,在组织病理学上的诊断要点特别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见解和实用的诊断思路。毕竟,准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是后续治疗的关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能大大提升我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断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对细胞和组织层面的生命活动充满了兴趣。最近,我开始对皮肤的构造和疾病发生机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了解到组织病理学在皮肤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讲解皮肤组织病理学的教材。我希望“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能够提供清晰的图文解释,帮助我理解皮肤的正常组织结构,然后详细介绍各种疾病如何改变这些结构。我对书中对炎症、增生、肿瘤等病理过程在皮肤组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非常感兴趣。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疾病发病机制的组织学解释,或者通过组织病理学图像来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那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我更偏向于那些能够引导我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记忆的教材,希望这本书能激发我对皮肤病理学的深入探索。

评分

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教授,我对医学经典著作的情感一直非常深厚。年轻时,我接触的组织病理学书籍大多是以文字为主,图像质量也相对有限。现在,我非常想了解现代医学在皮肤病组织病理学诊断领域有哪些新的进展,特别是图像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影响诊断的。我希望“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彩色图片,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各种病变的细节,甚至能够让我看到一些微小的、关键的结构。我个人对一些疑难杂症的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特别感兴趣,希望能看到书中对这些病例的深入剖析,以及诊断思路的演变。此外,如果书中能够提及一些现代诊断技术,例如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等在皮肤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相结合,那就更具时代意义了。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医学科学的进步,同时也能对一些经典的病理学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深化。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数年临床经验的皮肤科医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和巩固组织病理学知识的参考书。我的工作日常接触到大量的皮肤活检标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对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有时还是会感到困惑。我希望这本“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能够提供一个清晰、逻辑严谨的诊断框架。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系统地介绍各种常见的皮肤病在不同层次(表皮、真皮、附件等)的病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的演变过程。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罕见但重要的疾病,并对其鉴别诊断有深入的阐述,那就更加完美了。我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实际诊断技巧的书籍,比如如何识别关键的组织学特征,如何避免常见的误诊陷阱,以及如何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此外,我对于书中是否有关于新近发现的皮肤病相关分子标记物或免疫组化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也颇感好奇,这能帮助我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评分

我是一名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虽然日常工作与组织病理学接触较少,但了解到它在疾病诊断中的基石地位。我希望通过阅读“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第3版),能够对皮肤疾病的组织学表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影像学检查所反映的病变。我期待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组织学概念,并配以直观的图片。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清晰地展示出正常皮肤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病变在组织学上的特征差异。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简单的入门知识,比如如何识别皮肤的基本组织层次,以及一些常见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组织学特点,那将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理解皮肤疾病病理基础的敲门砖,为我后续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累也可以可喜可贺可以累累累家里

评分

书都没有包装,来都坏了

评分

东西挺好,物有所值

评分

好东西,别人推荐入门级好书

评分

很好

评分

累也可以可喜可贺可以累累累家里

评分

好书,正在读,好好学习就靠它了!

评分

书本很厚实,还没看,物流很快,200-100活动买的比较实惠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