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星荣 著
图书标签:
  • 钢结构
  • 连接节点
  • 设计
  • 参考图集
  • 结构工程
  • 建筑工程
  • 施工图
  • 节点设计
  • 钢结构设计
  • 图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9613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83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30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由具有丰富结构设计经验和结构软件操作经验的一级注册结构师李星荣根据自己多个工程设计实例和结构软件操作经验编写而成。《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强调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必须做到安全可靠、受力明确、构造合理。这样在钢结构设计中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表示各种普钢、轻钢、薄钢所组成的框架、刚架、排架、屋架、钢梯等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主要表示节点构造与做法。图集后还附有图形编辑与打印、钢结构设计计算用表等。《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可供钢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普钢连接节点
1.工字钢框架连接节点
2.柱托梁连接节点
3.梁托柱连接节点
4.管柱与框架斜梁连接节点
5.角斜梁连接节点
6.框架斜柱连接节点
7.滑动支座及相关连接节点
8.框架-剪力墙结构连接节点
9.钢混结构连接节点

二、轻钢连接节点
1.双跨刚架连接节点
2.轻型刚架连接节点
3.刚架框架混合结构连接节点
4.框架结构连接节点
5.框架排架混合结构连接节点
6.大型刚架连接节点
7.檐口小柱与刚架连接节点
8.墙托与刚架连接节点
9.坡屋顶结构连接节点
10.轻钢屋顶墙架连接节点

三、薄钢连接节点
1.薄钢别墅结构连接节点
2.薄钢房屋结构连接节点
3.薄钢屋架连接节点
4.薄钢办公楼连接节点

四、斜拉杆连接节点
1.斜拉杆套筒连接节点
2.斜拉杆螺栓连接节点
3.斜拉杆花篮螺栓连接节点

五、轻型钢楼梯连接构造
1.轻型钢楼梯-1
2.轻型钢楼梯-2
3.轻型钢楼梯-3
4.轻型钢楼梯-4
5.轻型钢楼梯-5

附录A 结构施工图编辑与打印
一、CFGT图编辑与打印
1.鼠标的操作功能
2.画精确透视图的方法
3.修改字体的方法
4.杀毒软件的操作
5.建立文件夹
6.T图插入Word文件的方法
7.虚拟内存扩大操作
8.在屏幕中设大字体的方法
9.加密锁闪动操作
10.在T图中清理多余图案的方法
11.图形编辑时图形意外丢失的处理
二、Word文件操作
1.调、储DWG文件的方法
2.DWG文件转T文件
3.抓图软件的安装
4.抓图的操作方法
5.在Word文件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三、文件打印操作
1.设定打印机的方法
2.T文件的打印操作
3.清除打印文件的操作
4.打印文件编辑及乱码处理
5.佳能ix4000喷墨打印机清洗磁头

附录B钢框架层高及柱底标高的确定
附录C构件截面表
附录D钢结构设计计算常用表
一、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热轧等边角钢花纹钢板规格及质量表
2.热轧不等边角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3.热轧普通工字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4.热轧轻型工字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5.热轧宽、中、窄翼缘H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6.轻型焊接H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7.高频焊接轻型H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8.热轧普通槽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9.冷弯等边角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0.冷弯槽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1.冷弯Z型钢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2.薄壁矩形钢管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3.焊接圆钢管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4.热轧无缝钢管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15.普通C级螺栓规格、尺寸及重量表
1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规格、尺寸及重量表
17.胀锚螺栓型号及承载力表
18.常用不锈钢材料规格表
19.压型钢板规格及截面特性表
20.花纹钢板规格及重量表
二、钢结构连接承载力设计值表
1.一个普通C级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表
2.一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表
3.一个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表
4.Q235钢、Q345钢锚栓选用表
5.钢格板承载力标准值表

前言/序言

  钢结构工程具有钢材强度高、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造型方便、工厂化程度高、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是钢结构整个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必须是安全可靠、受力明确、构造合理、方便施工、造价经济。钢结构连接节点选择是否得当,对钢结构工程的设计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方便钢结构设计、加快钢结构设计进度,本人根据自己过去设计的钢结构工程,编辑整理成这本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供广大钢结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设计施工参考。
  本图集着重介绍各种普钢、轻钢、薄钢所组成的框架、刚架、排架、屋架、钢梯等各种结构连接节点设计的连接构造与做法。在连接方法上,仅述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栓焊连接、自攻螺钉连接等。在节点设计方面,主要展示上述连接方法对应的连接节点。
  节点图集所述及的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主要包括:普钢多高层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与连接、轻钢屋盖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与连接、薄壁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与连接。
  现在也有设计人员采用绘图软件进行节点设计,可以加快设计速度。但程序做出的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图是比较多的,而且比较乱,必须经过规并、编辑、校审以后才能正式出图。为了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出图工作量,本人通过设计实践经验的总结,编辑整理了一套结构施工图编辑与打印的操作方法和钢结构设计计算常用表供读者参考。
  本图集是建筑结构设计工具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加工制造、施工安装人员使用。在编制过程中,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图集中的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钢结构以其高强度、轻质、易于加工和安装等优点,在各种大型建筑、桥梁、高层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钢结构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连接节点的可靠性。连接节点的设计、构造与施工,直接影响着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尽的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以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切实的指导和便利。 第一章:钢结构连接节点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1 连接节点的定义与作用 连接节点是钢结构中承受荷载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将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如梁、柱、桁架、支撑等)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实现荷载在结构内部的合理分配与传递。一个设计得当、施工规范的连接节点,能够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钢结构安全的重要保障。 1.2 连接节点的主要功能 传递荷载: 连接节点是实现构件之间荷载传递的桥梁,能够将轴力、剪力、弯矩等各种内力有效地从一个构件传递到另一个构件。 保证结构整体性: 连接节点将分散的构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其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抵抗外力。 提供结构刚度与稳定性: 节点的设计直接影响结构的刚度,从而影响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 适应施工与安装: 节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的便捷性和安装的精度,方便现场连接。 考虑耐久性: 节点区域往往是钢结构易于腐蚀的部位,其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防腐蚀措施。 1.3 连接节点的分类 根据其在结构中所承受的内力特性,钢结构连接节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3.1 按连接方式分类 焊缝连接: 利用焊接将构件连接起来,具有连接强度高、密闭性好、整体性强等优点,常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部位。 螺栓连接: 利用螺栓将构件连接起来,具有连接方便、易于拆卸和调整、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场合。 普通螺栓连接: 主要依靠摩擦力传递荷载。 高强度螺栓连接: 主要依靠螺栓的抗剪和构件间的抗滑移来传递荷载,承载能力更高,可靠性更好。 铆钉连接: 历史上曾广泛使用,但因其连接强度较低、施工效率不高,在现代钢结构中已较少使用。 1.3.2 按受力特性分类 梁柱连接: 连接钢结构中最常见的连接形式,承担梁传递的荷载到柱上。 铰接: 允许绕连接点转动,主要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 刚接(或称框架连接): 能够传递剪力、轴力及弯矩,是实现框架结构整体抗侧刚度的关键。 半刚接: 介于铰接和刚接之间,能够传递部分弯矩。 梁梁连接: 连接两根梁。 等高梁连接: 两根梁的下翼缘在同一高度。 不等高梁连接: 两根梁的下翼缘不在同一高度。 柱脚连接: 连接钢柱与基础。 铰接柱脚: 主要传递轴力和剪力。 刚接柱脚: 能够传递轴力、剪力和弯矩,对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侧能力至关重要。 桁架节点: 连接桁架的杆件。 单面角焊缝节点: 适用于连接受力较小的杆件。 双面角焊缝节点: 适用于连接受力较大的杆件。 螺栓节点: 适用于桁架杆件较多的节点。 支撑连接: 连接斜向支撑与主体结构。 1.3.3 按节点构造形式分类 节点板连接: 利用节点板将构件连接起来,是常见的梁柱连接、梁梁连接等形式。 翼缘连接: 直接将构件的翼缘进行连接。 腹板连接: 直接将构件的腹板进行连接。 角码连接: 利用角码辅助连接。 斜腹板连接: 适用于特殊形状的构件连接。 第二章: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原则与计算 2.1 设计总则 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节点应能安全可靠地传递各种内力,不产生整体破坏或局部屈曲。 保证结构整体刚度: 刚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抗弯刚度,以保证框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考虑延性与耗能: 在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下,节点应具有一定的延性,能够吸收和耗散能量,避免脆性破坏。 便于施工与安装: 节点的构造应简洁明了,便于现场加工、运输和安装,并能保证连接的精度。 经济性: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经济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材料。 耐久性: 考虑节点区域的防腐蚀、防火等要求。 2.2 连接节点设计计算要点 2.2.1 焊缝连接设计计算 焊缝形式的选择: 根据受力方向、构件厚度、焊缝组数等选择角焊缝、坡口焊缝、角焊缝等。 焊缝尺寸的确定: 根据设计轴力、剪力、弯矩计算所需的焊缝长度、有效厚度。 焊缝强度校核: 焊缝的强度应按其许用应力与实际应力进行校核。 咬边、气孔、夹渣等缺陷的控制: 焊缝外观质量标准。 疲劳强度计算: 对于承受反复荷载的结构,需进行疲劳强度验算。 2.2.2 螺栓连接设计计算 螺栓种类和规格的选择: 根据连接的受力大小、传递荷载的性质选择普通螺栓、高强度螺栓(如A325, A490等)的直径、长度和等级。 螺栓的承载能力计算: 普通螺栓: 按承压和剪切强度计算。 高强度螺栓: 按抗滑移承载力和螺栓本身的抗剪、抗拉强度计算。 螺栓孔的布置与间距: 保证螺栓的有效受力,避免构件的局部屈曲。 连接板(节点板)的强度与刚度验算: 连接板的厚度、宽度、长度以及焊缝连接节点的尺寸都需要进行计算与验算。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要求: 预拉力、拧紧力矩等。 2.2.3 节点板及其他连接构件的设计计算 节点板的受力分析: 节点板承受来自构件的荷载,其强度和刚度必须满足要求。 节点板的厚度、宽度、长度的确定: 根据连接的构件尺寸、螺栓或焊缝的数量和布置进行计算。 节点板的局部屈曲验算: 节点板在受力时可能发生局部屈曲,需要进行验算。 角码、加强板等连接构件的设计: 根据其受力情况和连接要求进行设计。 第三章:典型钢结构连接节点构造图例 本部分将提供详细的图例,展示各种常见钢结构连接节点的构造形式、主要尺寸参数、连接方式以及关键构造要求。图例将涵盖但不限于以下类型: 3.1 梁与柱的连接节点 刚接梁柱节点: 全焊透坡口焊梁柱节点: 适用于承受较大弯矩的场合,要求高质量的焊接。 带节点板的梁柱刚接节点: 利用节点板将梁的翼缘和腹板与柱连接,常见有节点板伸入柱的内侧或外侧。 翼缘螺栓连接,腹板焊接梁柱节点: 结合了螺栓连接的方便性和焊接连接的整体性。 铰接梁柱节点: 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角柱与工字梁节点。 采用焊接连接的T型钢柱与工字梁节点。 3.2 梁与梁的连接节点 等高梁连接: 节点板连接: 梁端用节点板与一根主梁连接。 直接焊接连接: 适用于腹板或翼缘直接焊接。 不等高梁连接: 上平齐不等高梁连接: 上翼缘平齐。 下平齐不等高梁连接: 下翼缘平齐。 3.3 柱脚连接节点 铰接柱脚: 柱底板与基础螺栓连接,锚栓只承受拉力。 刚接柱脚: 加劲肋柱脚: 柱底板通过焊接与加劲肋相连,再与基础连接。 翼缘外伸柱脚: 柱的翼缘向下延伸,通过螺栓与基础板连接。 全焊透连接柱脚: 柱底与基础杯口或楼板整体焊接。 3.4 桁架节点 三角形节点: 单面角焊缝节点: 适用于细长杆件。 双面角焊缝节点: 适用于受力较大的杆件。 汇交节点: 节点板连接: 多个杆件汇交于一个节点板。 带连接耳的节点: 杆件端部制作连接耳,通过螺栓连接。 3.5 支撑连接节点 角钢支撑与柱的连接: 节点板连接。 角码连接。 钢管支撑与梁、柱的连接。 第四章:连接节点的设计与构造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4.1 连接节点的失效模式分析 焊缝的拉裂、剪切破坏、咬边、气孔等。 螺栓的滑移、剪切破坏、拔出、接触疲劳等。 连接板的屈曲、撕裂、局部屈曲等。 构件本体的局部屈曲、整体屈曲。 螺栓孔周边的应力集中。 疲劳破坏。 4.2 连接节点构造中的常见问题 连接板过薄或过大。 螺栓布置不当,间距过密或过疏。 焊缝坡口加工不准确,焊缝质量差。 构件端部处理不当,影响连接。 防腐蚀和防火措施不到位。 施工安装误差过大。 4.3 设计与施工中的对策建议 详细的应力分析与精确的荷载计算。 遵循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和构件尺寸。 注重连接板的强度和刚度设计,必要时设置加强肋。 合理布置螺栓,避免应力集中。 严格控制焊接质量,确保焊缝的完整性和强度。 加强构件端部的设计和处理。 完善防腐蚀和防火设计。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 对于复杂节点,建议进行有限元分析。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在本章节,将选取若干实际工程中的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与施工案例,对设计思路、计算过程、构造细节以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借鉴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结语 钢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工程中的一项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本文提供的参考图集,旨在为从事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研究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学习和参考平台。通过理解连接节点的基本概念、掌握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并结合图例和案例分析,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的水平,确保钢结构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在实际工程中,还应密切关注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最新更新,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严谨的设计与施工。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收藏了不少关于钢结构的书籍,但真正能让我长期放在手边,经常翻阅的也就那么几本。这本《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翻阅频率最高的那一本。它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需要啃读理论,也不像某些纯粹的CAD素材库那样缺乏灵魂。它的语言是图示化的,但图示背后蕴含着清晰的逻辑链条。最吸引我的是,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枯燥乏味的规范条文“翻译”成工程上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语言——即三维的、带有明确构造意图的节点图。每当我在面对一个新的、有挑战性的结构形式时,翻开这本书,总能从中找到启发性的设计思路,或者验证我初步设想的可行性。它就像一个沉默的、但异常可靠的智囊团,随时准备在我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坚实的设计依据和视觉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真的能看出编者团队在钢结构设计领域耕耘多年积累下来的沉淀。我特别注意到它对“细节缺陷”的警示性说明。在展示标准节点图的同时,它还专门开辟了章节来分析在特定荷载组合或安装误差下,哪些节点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或疲劳破坏的风险点,并且给出了规避这些风险的构造建议。这是一种非常负责任的设计理念,它教会我们不仅仅是画图,更重要的是“思考结构的安全裕度”。对于我这种追求极致安全和性能的结构工程师而言,这种前瞻性的风险提示比单纯的构造展示更有价值。它促使我在进行每一个节点设计时,都要多问一句“如果情况稍微变差一点,这个节点还能撑住吗?”这种深入骨髓的工匠精神,在这本图集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以为这又是一本徒有其表的“花架子”图集,毕竟有些出版物只是把规范条文用图纸的形式重新包装了一下。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实际施工可行性”的极致关注。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现场问题,两个构件的搭接长度在现场空间受限,我翻阅了这本书的某几个相关章节后,发现其中详细描绘了一种利用翼缘加劲和斜撑组合的紧凑型节点处理方式,这个方案既满足了强度要求,又完美解决了空间限制。这种对施工现场痛点的精准把握和对应解决方案的呈现,简直是救了我一命。设计规范告诉你“必须达到什么标准”,而这本书则告诉你“在各种复杂限制下,如何巧妙地达到这个标准”。此外,它对不同连接件的详图绘制,如端板、牛腿、刚性连接的细部构造,都精确到让人惊叹,这对于指导深化设计和工厂预制非常有帮助,极大地减少了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评分

我拿到这本《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参考图集》时,是抱着一种挑剔的心态去审视它的,毕竟市场上类似的图集汗牛充栋,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书在系统性和前瞻性上的表现,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展示“如何连接”的层面,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这样连接”的背后的力学原理和施工便捷性考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新型连接技术的探讨和图示,比如一些高性能螺栓连接的应用实例,以及在特定环境(如抗震、防火)下节点的优化设计。这种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的态度,让这本书的保质期大大延长。我常常带着我的设计稿,对照着图集中的不同构造形式进行比对优化,它提供的多种替代方案,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设计思路。它不是那种死板的“拿来主义”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你身边,用图示的方式,耐心地为你讲解每一种选择的优缺点。这种富有启发性的内容组织方式,是它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简直是专业级别的享受,那种严谨细致的感觉,让人立刻明白这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资料汇编。从我翻开它的第一页开始,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就扑面而来,每一个节点图的尺寸标注、荷载传递路径的清晰勾勒,都体现了编者深厚的工程经验。我尤其欣赏它在选取典型案例时的考量,涵盖了从最基础的梁柱连接到复杂节点的大跨度结构应用,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图集”,更像是一本实战宝典。对于像我这样需要经常处理现场变更的设计师来说,能够迅速找到可靠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节点构造,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信心。那些标注在图上的规范引用和设计要点,像是指路明灯一样,帮我规避了不少潜在的错误。如果你是刚入行的新手,可能会觉得里面的内容信息量有点大,但随着你对钢结构理论理解的加深,你会发现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公式,转化成了触手可及的、可操作的工程实体。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对接,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高度。

评分

是正版图书,支持京东

评分

让他个人同一天如火如荼后该如何

评分

好好好

评分

不错.就是贵了点

评分

很不错,自己用,价格也合适

评分

书不错,性价比OK,很满意。

评分

京东物流的速度很快。这点很好

评分

123

评分

京东物流的速度很快。这点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