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者之言:《墨子》选读(中华根文化 中学生读本)
原价:18.00元
作者:丁鸣选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309089882
字数:128000
页码:1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墨子》内容丰富,为社会底层利益发声,其最具代表性观点是“兼爱”。
天理、地律、人伦,他用“爱”来阐释;安民、利民、为民,他为“爱”而奔命。
《墨子》名句摘录: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
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尚贤上》)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尚同上》)
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节用上》)
爱民谨忠,利民谨厚。(《节用中》)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
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仁者之言也。(《非命下》)
农事缓则贫,贫且乱。(《非儒下》)
兼相爱,交相利。(《天志上》)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法仪》)
民无仰,则君无养。(《七患》)
使人各得其所长,天下事当;钧其分职,天下事得;皆其所喜,天下事备;强弱有数,天下事具矣。(《杂守》)
内容提要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影响最大、势力最强、门徒最多的首推儒墨两家。有关儒家及其创始人孔子的记载可以说汗牛充栋,已经非常详细;而关于墨子的就极其简略了,有关的遗迹也难以寻觅。《史记》没有墨子的专传,只在《孟子苟卿列传》的最后附记了寥寥24个字:“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日并孔子时,或日在其后。”这24个字,并没有准确交代墨子的身世背景;至于墨子是否做过“宋国的大夫”,后人也颇多争议;只有“善守御”、“为节用”6个字确凿无误,反映了墨子擅长防守之术、力行节俭之道的显著特点。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对新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应用指导上显得非常保守和滞后。对于当前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自密实混凝土(SC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现浇结构中的应用细节,规范的覆盖面非常有限。它似乎更侧重于传统的振捣密实工艺和普通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例如,对于SCC这种对流动性和粘滞性要求极高的材料,规范中关于模板密封、振捣替代方案(或根本不振捣)的特殊要求几乎没有提及。这导致我们在使用这些先进材料时,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说明,而无法从国家层面的权威文件中找到足够有力的质量控制依据。这不仅限制了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使得质量控制的依据来源不够统一和权威,希望未来的版本能与时俱进,增加对这些现代材料的专门章节。
评分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其中关于预应力钢筋张拉和锚固的章节,发现其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分析得极为粗略,几乎是点到即止的态度。比如,对于在低温环境下进行钢筋张拉可能导致的强度波动和早期收缩裂缝的风险预警,规范中给出的应对措施显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明确的纠偏流程指导。作为一个现场工程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当环境温度低于X摄氏度时,必须采取何种保温措施,并在张拉过程中每隔Y小时进行一次应力复核”这类具有实操指导意义的条文。目前呈现的内容,更像是对理论知识的简单罗列,而非一套真正能指导复杂、多变现场施工的技术文件。这使得我们在面对极端天气条件或特殊结构部位时,不得不自行摸索和制定补充的控制方案,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和潜在的质量隐患。
评分这本书在关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的篇幅安排上,明显重量不足。虽然规范的主要目标是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但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比如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顺序、脚手架的搭设允许偏差、以及临时用电的防护要求等,阐述得过于简略,更像是附带的提醒而非核心的控制要求。与国内其他安全规范相比,此书中对高风险作业的风险等级划分和相应的强制性安全措施的描述力度明显不够。这可能会让一些不太注重细节的施工单位产生误解,认为这些安全环节只需达到最低限度即可,从而忽略了预防性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一本指导施工的技术文件,理应将工程质量与人员安全同等重要地对待,并在技术要求中充分体现出来,这一点上该规范的侧重点略显偏差。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不敢恭维,封面那种老旧的、仿佛是从上个世纪直接搬过来的设计风格,着实让人提不起阅读的兴趣。纸张的质感也偏薄,油墨的味道在初次翻阅时还有些刺鼻,翻阅多了感觉很快就会出现磨损的痕迹,对于一本需要频繁查阅的规范性书籍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加分项。内页的排版也显得拥挤,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处理上缺乏现代印刷品的舒适度,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图表和公式,在当前的排版下显得格外吃力,常常需要眯着眼睛才能分辨清楚那些细小的标注和符号。更别提索引部分的编排,逻辑似乎有些混乱,想快速定位到某个具体的条目时,往往需要花费比预期多得多的时间去摸索,这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总而言之,从拿在手上的第一印象到实际使用的体验,这本规范在“物理属性”上给读者的感受是相当不佳的,完全没有体现出国家标准应有的专业和严谨感。
评分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不同章节间术语和参数定义的不一致性。比如,在基础施工的章节中对“最小配筋率”的表述和在梁板施工的章节中对同一概念的描述,虽然数值上可能恰好吻合,但其背后的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的界定却不够清晰。这在交叉检查不同专业工程师的图纸会审阶段,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和返工。此外,许多关键的构造节点的详图,例如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节点,虽然提供了示意图,但关键的配筋间距和锚固长度的标注过于简化,常常需要反复翻阅附录中的其他通用图集才能完全理解其意图。这种信息分散和定义模糊的做法,极大地增加了理解和执行的难度,使得“规范”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大打折扣。
评分可以可以,肯定是正版
评分可以
评分工地使用,正版,稍贵,没别的
评分不错,以后还会购买
评分不错,以后还会购买
评分工地使用,正版,稍贵,没别的
评分便宜、、、、、、、、、、、、、、、、不错、
评分便宜、、、、、、、、、、、、、、、、不错、
评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