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3
《〈营造法式〉解读》是一本原创力作。历多年深入研究,作者提出 “‘营造法式’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这一新颖且更贴近史实的观点,其研究方法多维,行文平实,图片精要,附录丰富,对研习《法式》助益良多。
此书第一版2005年出版,2007年第3次重印发行5000册,带动《法式》的相关研究,这些在专著出版中是不多见的。
2007年,此书入选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列于自然科技类第5位。
作者谦和严谨。每每编辑中遇不解处,先生总不厌其烦地讲解;文字、版式的修改与编者一一推敲;每一次重印前,作者都备好修订样书,将发现的问题逐一标明。此次新版,距初版3印已近十载,作者对文意表达作了补充与完善;纠正了图片、文义、文字方面的一些错误;增添了图片;完善了图片目录,增加了表格目录;并补充若干图文前后互见的注释,以利前后对照阅读。
制版印制方面:因软件更迭,修整造字等排版工作颇费周折;作者对1版1印的线图和1版3印的彩图效果较为满意,希望新版集二者所长,后潘先生赴悉尼,且眼力不济,故彩画部分请陈薇老师代为把握,线图部分请石宏超、李新建等老师指导研究生一一修改到位,版式等调整遥请潘先生逐幅过目。先生耄耋之年,仍修订不辍,其“止于至善”之精神感染着编、排、印各环节同仁,用心协作,力求理想。
内容上的修改之外,修订版从更加易于阅读理解的角度,对全书重新编校整理;装帧设计上亦作相应改善:内页选用色泽柔和的哑粉铜版纸,更具质感的环衬纸及灰色布面精装,以提升该书的品质,便于读者查阅收藏。
《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严谨系统的建造专书之一,翔实全面地记载着宋代建筑的制度、做法、用工、图样等珍贵资料,被历代匠师奉为圭臬,对研究中国建筑,理解其理念和精神意义深远。
《营造法式解读》是关于《营造法式》所录13个工种(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的系统研究。不同于梁思成先生《营造法式注释》(上卷)之注疏,亦有别于陈明达先生《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之专论,潘谷西先生和何建中先生历二十余年研究与实践,结合现存古建实例、考古发现、区域间文化与技术传播等方面的成果考量成文,见解独到。作者从工程、功能、艺术、技术等多维视角介绍、剖析了《营造法式》诸工程作法,并以现代语言及图示方法表述,帮助读者跨越古代文字和术语之障碍,进一步解读《营造法式》的丰富内涵,探究宋代建筑和《营造法式》的性质和本源。
书中文字平实晓畅,辅以多年积累之照片、精心绘制之大量线图及彩画复原图等;附录部分亦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含“《法式》版本、校勘及检索表” “宋代建筑术语解释” “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十个问题的讨论”等, 是对《营造法式》相关问题的拓展研究。
其中校勘表是按照东南大学所藏陶本上的眉批编录而成,为刘敦桢先生当年根据故宫本及四库本等相互参校后转抄而成,弥足珍贵。
本书可供建筑史学者、建筑师、文物保护工作者、考古工作者、风景园林建设与管理者、舞美工作者等研读、查阅,亦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潘谷西,1928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后改称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系),其后任教于该系,历时52年。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史、建筑设计等课程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建筑史》《元明建筑》《曲阜孔庙建筑》《江南理景艺术》等专著;并有古建筑保护与复建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地方风格建筑设计等作品数十项。
何建中,1943年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2年于南京工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江苏省建筑园林设计院从事古建园林设计,为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曾参加安徽涡阳天静宫设计,主持安徽安庆迎江寺规划、江苏无锡泰伯庙复原、澳大利亚墨尔本牌楼及诚园等设计。发表《营造法式材份制新探》等十余篇论文。
自序
说明
修订说明
第一章 总论
一、《营造法式》的性质与特点
(一)“营造法式”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二)李诫《营造法式》的编写体例
(三)编写工作紧密结合实际
二、《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的关系
三、《营造法式》的内容取舍
四、宋代官式建筑分类
五、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一章 注释
第二章 木构架
一、宋代官式建筑木构架的基本类型
(一)柱梁作
(二)殿阁式木构架
1.柱框层
2.铺作层
3.屋盖层
(三)厅堂式木构架
(四)楼阁木构架
1.层叠构架楼阁
2.混合整体构架楼阁
二、材、契、分模数
三、定“地盘”——木构架的平面设定
四、定“侧样”——木构架的剖面设定
(一)下份
(二)中份
1.柱高
2.铺作高
(三)上份
1.架深
2.檐出
3.举折
五、再谈定“侧样”中的架深
六、定“正样”——木构架的立面设定
(一)影响房屋立面的八种因素
(二)关于间广和柱高的讨论
(三)屋顶端部处理
1.四阿毆脊轉增出
2.不厦两头(两下、两厦)造屋顶的出际
3.厦两头造与九脊殿
(四)屋顶转角做法
1.角梁后尾支撑结构
2.角椽布置
(五)制图学上的创新——“变角立面图”
七、大木构件
(一)柱
(二)梁
(三)额
(四)角梁
(五)摶及撩檐枋
(六)椽
(七)蜀柱、叉手、托脚
(八)串、襻间
(九)替木
第二章注释
第三章 铺作
一、概说
(一)出跳承檐
(二)计心造、偷心造、影棋
(三)补间铺作的布置
1.朵数
2.间距
3.合理性
二、厅堂铺作
(一)单斗只替
(二)把头绞项作
(三)斗口跳
……
第四章 小木作
第五章 瓦作
第六章 彩画
第七章 石作
第八章 墙与砖作
第九章 其余工程
附录一 《营造法式》的版本、校勘与内容检索
附录二 宋代建筑术语解释
附录三 对《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中十个问题的讨论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后记
出版后记
第一章 总论
一、《营造法式》的性质与特点
(一)“营造法式”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法式”二字在宋代用得相当普遍,有律令、条例、定式等含义,凡是有明文规定或成法的都可称之为法式,从以下数例可以得到说明:
其一,《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八册,职官一:“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一日诏:‘……以事因贴奏,诸称奏者,有法式上门下省,无法式上中书省;有别条者依本法’”;
其二,《宋史·职官志》:“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所上有法式事,皆奏覆审驳之”;“中书省,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事,……凡事干因革损益而非法式所裁者,论定而上之”。
可见“法式”二字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它的性质是政府所制定的法令与成规。由此推论,《营造法式》应是政府对建筑工程所制定的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照执行的法规,而不是没有约束力的技术性著作。再从李诫《营造法式》的序和劄子来看,宋朝政府要求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用它来节制各项工程的财政开支。梁思成先生的《营造法式注释》序中说:“《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它的性质略似于今天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这个定性虽然也有道理,但从根本上说,两者还是有区别的。为了说明这一点,首先来看看营造法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北宋时,特别是北宋中晚期,建筑业弊端丛生,腐败日甚。一些负责修缮京师房屋的官员在工程开始之前往往多估工料,虚报项目;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监守自盗;工程结束后又谎报结余,邀功请赏。工程质量也因此大受影响,房屋多不坚固。为此,早在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三司(总管国家经济财政,位次宰相,下设盐铁、度支、户部三使)就提出要加强工程主管官员和都料(设计施工负责人)、作头(各工种的工头)的责任制,严格工程项目的立项以及工料估算的检查,并要求各司“……将见修三、五间舍屋,以所破功料,须委监修,相度日用功力,计定功限,永为定式”(1)。这里所说的“计定功限,永为定式”已具有估算定额的性质,是营造法式的雏形。不过三司提出的办法似乎并未很好执行,建筑业的积弊也远未消除,所以到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又下诏:“比闻差官修缮京师官舍,其初多广计功料,既而指羡余以邀赏,故所修不得完久。自今须实计功料申三司,如七年内损堕者,其监修官吏工匠并劾罪以闻。”(2)诏令归诏令,实际是实际,官吏们上下勾结,虚报冒估,偷工减料的行为仍很猖獗,例如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修建感慈塔,主管部门估工34万余工,后来朝廷派人重估,只需原估数的1/5,工程完毕后,重估工料之官员还因此得到升迁(3)。宋神宗是一个锐意改革很想有一番作为的人,他任用王安石等一批改革派,积极推行新政,对建筑业的这种腐败状况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在熙宁年间(1068 —1077年)敕令将作监编出一套营造法式来加强对各项工程的控制。可是将作监的编写工作做得很不得力,拖拖拉拉,直到十余年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才完成,第二年颁布(4),由于这第一部营造法式编得很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行不通,到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又敕令将作监重编。这一次是由将作监丞李诫承旨办理,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巨著,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营造法式》。
从以上沿革可以看出,不论哪一部营造法式,其目的都是为了对建筑工程中虚报冒估、偷工减料等侵吞国家财富的行为作出反应,提供对策,企图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料估算方法来控制工程预算,它的针对性是很强的。对此,李诫在他的《劄子》中说得很明白:第一部营造法式就是因为控制不了工料而被废止不用的,而他的这部法式则是“关防功料,最为要切,内外皆合通行”。他对自己的成果充满信心,深信一定切实可行,应在京师内外推广应用。从书的内容来看,他确实也在“功限”和“料例”两部分下了工夫,不仅规定了按工艺要求高低分上、中、下三等工和按季节分长、中、短等工的计算标准,而且还根据材料容重、搬运距离和材料使用情况规定了不同的估工方法,其条章之精细明确,令人叹服。
(二)李诫《营造法式》的编写体例
以上为《营造法式》(以下或简称《法式》)定性,说它是一种估算工料的定额,只是历史地、客观地阐明问题,丝毫没有贬低它的意思。在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文人士大夫不屑涉足工匠技艺的社会里,能出现这样一部反映当时建筑工程实况的巨著,是难能可贵的。加之李诫自身的条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勤奋努力的品格,使《营造法式》的编修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愧为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建筑专著和不朽的杰作,也是后世打开宋代建筑科学和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
在李诫之前面世的那部《营造法式》编得很不成功,被李诫称为:“只是料状,别无变造用材制度,其间工料太宽,关防无术”,“只是一定之法,及有营造,位置尽皆不同,临时不可考据,徒为空文,难以行用,先次更不施行。”(5)由于该书已经失传,无法详究它的内容,但从以上指责来看,问题主要在于:一是体例不当,书中只是一大堆用料规格的罗列,没有变通使用的办法,而实际工作千变万化,基址布局各不相同,临时难以对照应用。很可能当时采用的办法就是上文说到的天圣元年三司提出的措施:以若干种房屋算出的用工、用料为定式,套估拟建建筑物的工料(后来清代官修《工程做法》的体例也与之相似);二是定额订得过宽,无法控制工料,结果就成了一纸空文,不久就被搁置不用了。
李诫有鉴于此,努力在他的《法式》中加以克服。他采取的措施是:在编写体例上,把定额按工种分类,逐一分解到单个部件,这样就使任何工程项目都能查到所需定额。为了使用方便,又把各种部件的规格汇集成“制度”一项,列于定额之前,作为靠估工料的样板,并附图样加以补充说明,最后还制订出变通使用定额的办法。这就是李诫所创的:制度—定额—比类增减的三步式编写体例,也是编制预算时使用《法式》的操作步骤。其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明确规格 即举出各种部件的有代表性的式样和尺寸,作为功限和料例做单项分析时的样板和例据,这就是书中第三至十五卷所列13个工种“制度”的内容。为了便于使用,这里所举的规格只是有典型意义的一部分,有时只举估算项目中的一种规格,例如石碑只举高度为1丈8尺的例子作为估算依据,这可能是最高等级的一种碑。实际上宋代碑制对公侯及各级品官墓碑高度各有不同规定(6)。
第二步,制订单个部件的工料定额 即按上述“制度”所举的样板,定出单项用工及用料数,就是书中第十六至二十八卷的“功限”和“料例”两部分。由于实际工程变化无穷,不可能罗列所有规格的工料定额,所以这里仍然采用样板的办法。例如大木作斗栱一项,只举第六等材为例定出用工数,其他等级的材就可参照第六等材的定额增减计算,求得所需定额,书中不再一一列出;再如小木作的佛道帐只列出高29尺、宽59.1尺、深12.5尺的一种为例,牙脚帐只列出高15尺、宽30尺、深8尺的一种为例,作为比照估算工料的样板。
第三步,比类增减 即根据“功限”和“料例”提供的样板,对照工程中实际使用的部件式样和尺寸,比较其繁简、大小、难易而增减其工料数,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对于比类增减,卷二的“总例”中有两条规定:
(1)用工——“诸造作并依功限,即长广各有增减法者,各随所用细计;如不载增减者,各以本等合得功限内计分数增减。”其意为:凡“功限”条文中规定了具体增减办法的(如柱础以2.5尺见方素覆盆的用工数为准,3尺、3.5尺、4尺、5尺、6尺见方的依次增加单方用工数,雕花工另加),则按规定计算实际用工数,假如没有明文规定的,则按书中所列样板合计得出用工数后再酌情增减即可。
(2)用料——“诸营缮计料,并于式内指定一等,随法算计;若非泛抛降,或制度有异,应与式不同,及该载不尽名色等第者,并比类增减。”这就是说:各工程计算用料时可在书中选用一种等级,按规定计算,假若式样尺寸和书中所列不同,或书中并没有作出规定,就采用靠估的办法,比照近似的规格酌情增减计算。
有了这两条规定,就使李诫这部《法式》既有统一标准,又能适应不同情况变通使用,其控制工料的涵盖面可及于所有工程项目。虽然,“比类增减”在具体执行中仍会出现漏洞,不免为贪官污吏留下作弊的机会,但和没有《法式》时那种猖狂虚报冒估,甚至像感慈塔那样估工超出实际用工数400%的状况相比,无疑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当时的各级政府如能认真贯彻执行《法式》,必定能达到节制财政开支的目的。
李诫所制定的这三个步骤是环环相扣、前后连贯的整体,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关防工料,节约开支,保证质量。“制度”这一项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这里有必要谈谈对“制度”所含内容的估计问题。过去存在一种有意无意对之要求过高的倾向,似乎这一项应该把宋代官式建筑部件的规格都包括在内,甚至还应该有建筑设计方面的内容。其实,这种期望已经超出了《法式》所承担的历史任务。诚如前面所讲到的,“制度”这一项的任务只是为估算工料提供有代表性的部件式样和尺寸作为样板,以便标出其定额数值,而远非广泛阐明当时存在的各种式样。有关建筑功能和造型等重要设计问题虽然也很重要,但《法式》没有必要去涉及。明确这一点,就会理解李诫为什么没有罗列当时京师通行的所有建筑做法;为什么连房屋的间广(即开间)、柱高、屋深(即进深)也未作出规定;为什么对群体组合、空间处理等方面只字未提(尽管宋代建筑在这些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我们今天研究宋代建筑,确实很希望获得这些方面的资料,《法式》没有对此提供帮助,不免使人感到遗憾。但这难道是李诫的失误和没有尽到责任吗?我想是不能责备这位建筑大师在九百多年前所完成的这项工作的。
如果拿北宋时流行的另一部建筑著作——喻皓的《木经》来比较,也许对《营造法式》的性质和特点能获得更明确的理解。《木经》已经失传,仅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转录了极少几条。这里就拿阶级(踏道)这一条来作对比:
《梦溪笔谈》卷十八转录《木经》:“阶级有峻、平、慢三等。宫中则以御辇为法,凡自下而登:前竿垂尽臂,后竿展尽臂,为峻道;前竿平肘,后竿平肩,为慢道;前竿垂手,后竿平肩,为平道。”
由此可知《木经》对阶级坡度的决定是根据宫中的使用要求作出的,其根据是建筑的功能,着眼点和《营造法式》有明显差别。再看《营造法式》石作制度对踏道阶级的阐述:
“造踏道之制,长随间之广,每阶高一尺作二踏,每踏厚五寸,广一尺。两边副子各广一尺八寸(厚与第一层象眼同),两头象眼,如阶高四尺五寸至五尺者,三层;高六尺至八尺者,五层或六层,皆以外周为第一层,其内深二寸又为一层,至平地施土衬石,其广同踏。”
这里只叙述了一种踏道的做法和尺寸(踏面宽1尺,踏高5寸),作为制订功限和料例的一种样板是足够了,然而无法满足峻、慢、平的各种功能要求。再看同书卷十六《石作功限》对踏道的叙述:
“踏道石,每一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安砌功,土衬石每一段一功(踏子石同)……”
这里是在说明每个安砌工所完成的工作量,所以举了0.6尺×2尺×3尺这种广泛应用的石块来订定额,和踏道制度中所举0.5尺×1尺的尺寸又不相同。总之,同为踏道,由于需要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举规格也各异。
(三)编写工作紧密结合实际
李诫以其特有的工作经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资料做得十分到位,为编好此书打下了基础。
李诫并非出身科举,而是由父荫补官进入仕途的。他的官职主要靠工作实绩而步步上升。在将作监,由主簿而丞(中层官员),而少监(副首长),而监(首长),多因完成重大工程而得以升迁。他是一个实干家,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内行。当他接到敕命编修营造法式时,已在将作监工作了8年,主持过像五王府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所以他在《进新修营造法式序》中敢于批评过去那些主持工程的官员往往是外行,“董役之官,才非兼技,不知以材而定分,乃或倍斗而取长。弊积因循,法疏检察”。可笑那些不懂技术的官员,连用“材”来确定房屋尺度这个基本法则都不知道,却用斗来作为长度标准。难怪建筑业的积弊不能消除,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检察。而他自己则“非有治三宫之精识,岂能新一代之成规”?他的丰富经验确是创立一代新规的有利条件。
在编写过程中,他深入实际,以匠为师。书中所收材料3555条,其中3272条“系自来工作相传,并是经久可以行用之法”(《法式·序目·看详·总诸作看详》),占全部材料的92%。其实,如果去掉前面两卷从“经史群书”中抄来的无关紧要的空洞条文之后,几乎100%的有实用价值的材料都来自工程实际,其实也就是匠人的经验。对于所收材料,李诫还召集工匠逐条加以讨论,“与诸作谙会经历造作工匠,详悉讲究规矩,比较诸作利害,随物之大小,有增减之法”(《法式·总诸作看详》)。可见李诫不仅深入实际,尊重匠师经验,而且写作态度之严肃认真,工作作风之深入细致,也是令人钦佩的。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营造法式,何愁不能广泛施行?如果说李诫这部巨著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北宋建筑工程的成就和匠师的智慧与经验,恐怕也并不为过。
正由于李诫创立了合理的体例和密切结合实际的工作路线,所以此书编成后能顺利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在京师地区推出试行。三年之后,李诫又提出要在京师以外地区推广,用小字刻版刊印,作为朝廷敕命通行的文本发至各地遵照执行。这个请求得到宋徽宗的批准,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印了这部《法式》。直到宋室南迁,政治中心易地,平江知府王�;乖谒罩葜匦驴逃〈耸椋�以应工程之需,南
《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还可以,就是没有彩图
评分还可以,就是没有彩图
评分满减购入,囤着慢慢看。
评分非常好的书,非常好的服务,书角一点都没磕碰!感谢大家!辛苦啦!
评分期待已久的好书,趁活动买下 很划算
评分学习建筑的好书,挺不错,适合专业人士的。
评分非常不错
评分小孩他爹超喜欢!小孩他爹超喜欢!小孩他爹超喜欢!
评分营造法式解读,很不错的一本参考书,质量不错,喜欢古建筑的可以买了欣赏。
《营造法式》解读(修订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