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頻考點速記(高級中學)》是中公教育教師資格考試研究團隊在深入研究曆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及新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精心編寫而成。本書從考試大綱齣發精心提煉考點,設置高頻考點提要幫您明確復習重心;閤理安排緊密契閤考點的高頻考點速記,幫您全麵掌握相關復習理論;完美結閤精彩的考題再現,助您零距離體驗考場;適時搭配考點強化練習,全麵滿足您的復習要求。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頻考點速記(高級中學)》是在教師資格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的基礎上提煉齣基礎、核心、凝練的精華部分,構架起以物理學科與教學知識、物理教學設計、物理教學實施、物理教學評價四個模塊有機結閤的知識體係,是一本專門針對國傢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的考點速記小開本圖書。本書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基本、重要的考點齣發,深入淺齣地嚮考生講解各個知識點,使考生能透徹地理解知識點,從而爛熟於心。
目錄
第一章物理學科專業知識/2
第一節力學/2
高頻考點提要/2
考點強化練習/48
第二節電磁學/54
高頻考點提要/54
考點強化練習/93
第三節熱學、光學、近代物理理論/96
高頻考點提要/96
考點強化練習/126
第二章物理教學知識/130
高頻考點提要/130
第一節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130
第二節物理教學的基本理論/162
考點強化練習/175
第一章高中物理教學設計過程分析/178
高頻考點提要/178
第一節物理教學設計概述/178
第二節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和方法/179
第三節教學設計注意事項/183
第四節中學物理教材分析/187
第五節學習者的分析/191
第六節教學目標的確定/197
第七節中學物理教學重、難點的設定/201
第八節中學物理教法學法的選擇與應用/205
第二章物理課堂教學設計/218
高頻考點提要/218
第一節物理概念課教學設計/218
第二節物理規律課教學設計/222
第三節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224
第四節物理實驗課教學設計/227
第五節物理習題課與復習課教學設計/234
考點強化練習/237
第一章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組織及學習指導/246
高頻考點提要/246
第一節課堂教學的策略/246
第二節課堂教學的指導/257
第二章中學物理實驗教學實施/263
高頻考點提要/263
第一節演示實驗教學實施/263
第二節學生實驗教學實施/269
第三章物理課堂教學技能/279
高頻考點提要/279
第一節課堂導入技能/279
第二節教學語言技能/287
第三節課堂提問技能/289
第四節教學闆書技能/295
第五節物理教學演示技能/302
第六節物理課堂實驗技能/306
第七節物理課堂結束技能/309
第八節物理課堂強化技能/313
考點強化練習/317
第一章中學物理教學測量與評價/322
高頻考點提要/322
第一節中學物理教學測量與評價的基本概念/322
第二節新課程所倡導的評價方式/333
第三節教學反思/339
第二章中學物理學習評價/345
高頻考點提要/345
第一節學習評價的分類/345
第二節學生學習的評價方法/357
第三節物理學習評價的實施/359
考點強化練習/366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372
精彩書摘
節力學
1.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綫運動規律以及牛頓運動定律。2.平拋運動。3.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4.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5.角動量守恒定律和定軸轉動定律。6.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7.機械振動和機械波。8.波的疊加原理、波的乾涉和衍射。
一、運動的描述、勻變速直綫運動的研究
(一)運動的幾個基本概念
1.質點
用來代替物體質量的點叫作質點。一個物體能否被看做質點,取決於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它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計。
2.參考係
描述物體的運動而被選作參考的物體稱為參考係。
3.路程和位移
路程:質點運動實際軌跡的長度。
位移:從初位置指嚮末位置的一條有嚮綫段。
路程和位移的比較:
4.速度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嚮。在國際單位製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是m/s或者m·s-1。
(瞬時)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叫作(瞬時)速率。它是標量,隻有大小,沒有方嚮。
平均速度:隻能粗略地描述運動的快慢,錶達式為v=。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嚮,是矢量。其方嚮與一段時間Δt內發生的位移方嚮相同。
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精確地描述瞭物體運動的快慢及方嚮,是矢量。一般情況下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瞬時速度。
速度的微觀錶示:
v==vxi+vyj+vzk
vx=,vy=,vz=
5.加速度
加速度等於速度的改變量跟發生這一改變所用時間的比值,即a=。它是錶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矢量,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嚮。在國際單位製中,加速度的單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號是m/s2或m·s-2。
加速度的微觀錶示:
a==
加速度在直角坐標係中的分量式為
a=axi+ayj+azk
ax==,ay==,az==
6.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間的計算關係
(1)已知質點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係r(t),可由公式v=,a=分彆求齣速度、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係。
(2)已知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係a(t),可由積分v=a(t)dt,r=v(t)dt以及初始條件,分彆求齣速度、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係。
(3)對於一維運動,已知加速度隨路程s的變化關係a(s),利用公式a(s)==·=v,解齣v=v(s);同時利用公式v(s)=,解齣s=s(t),再利用(1)中公式求解v(t),a(t)。
(4)對於一維運動,已知加速度隨速度v的變化關係a(v),利用公式a(v)=,解齣v=v(t);同時利用(1)(2)中公式分彆求解s(t),a(t)。
【2016年上半年真題】一質點沿x軸正方嚮運動,其速度按v=k的規律變化,式中k是正常數。當t=0時,質點位於原點O處。求該質點的速度及加速度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
【參考答案】
由v=k,v=可知:
=k,
=kdt對該式進行積分
dx=kdt初始位移和時間都為0
2=kt
x=t2x=x(t)
v==tv=v(t)
a==a=a(t)
(二)勻變速直綫運動
1.基本規律
(1)沿著一條直綫,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作勻變速直綫運動。
(2)速度公式:vt=v0+at,位移公式:x=v0t+at2
速度與位移的關係公式:vt2-v02=2ax,平均速度公式:=
2.勻變速直綫運動的幾個常用的結論
(1)xm-xn=(m-n)aT2
(2)v=v==
v=(不等於該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2016年下半年真題】探究物塊沿斜麵勻加速直綫運動的規律,他們將一塊物塊自O點由靜止釋放一段時間後,用頻閃照相機記錄下物塊相同時間間隔的圖像a、b、c、d(如圖),測得ab=2.5m,bc=3.5m,cd=4.5m。由此可推知Oa之間的距離為()。
A.0.5mB.1.0m
C.1.5mD.2m
【答案】D。解析:由勻變速直綫運動推論Δx=aT2,由ab=2.5m,bc=3.5m,cd=4.5m,可知Δx=1m,aT2=1m。設Oa=x,運動到a點時時間為t,則at2=x,a(t+T)2=x+2.5,a(t+2T)2=x+6,解方程組可得t=2T,x=2m。答案為D。
3.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隻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作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綫運動。g的方嚮總是竪直嚮下,在地球上的不同地點,g的大小略有不同,赤道處的重力加速度小,兩極處的重力加速度大。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為:v=gt,h=gt2,v2=2gh。
二、相互作用
(一)力及常見的幾種力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存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有兩種作用效果: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嚮、作用點。
1.重力
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即G=mg。重力的方嚮總是竪直嚮下。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另一個分力提供物體隨地球自轉所需要的嚮心力,在兩極處重力等於萬有引力。一般情況下近似認為重力等於萬有引力。
《名師點撥·2017國傢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精析》(高級中學) 産品亮點: 緊扣考綱,精準提煉: 本書以2017年國傢教師資格考試大綱為根本依據,深度剖析考試要求,將考試重難點、高頻考點進行精準提煉,幫助考生直擊考點,高效備考。 名師智慧,深度解讀: 匯聚一綫資深名師和考試研究專傢的教學智慧與經驗,對物理學科知識及教學能力進行係統、深入的解析,提供獨到見解與解題思路,助您全麵掌握應試技巧。 內容全麵,結構清晰: 全麵覆蓋物理學科知識(如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等)的核心概念、原理、定律,以及教學能力(如備課、說課、課堂設計、教學反思等)的關鍵要素。結構邏輯嚴謹,條理清晰,便於考生係統梳理知識體係。 點撥精要,直擊考點: 摒棄冗餘繁雜的內容,精選最核心、最關鍵的知識點進行闡釋。采用“點撥”式講解,直指命題核心,化繁為簡,讓考生快速理解並記憶重要考查內容。 精選例題,深度分析: 精選曆年真題及模擬題中的典型例題,對解題思路、方法技巧進行詳細剖析,幫助考生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策略,提升答題準確率和得分率。 教學設計,範例參考: 提供高質量的物理教學設計範例,展示如何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有機結閤,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組織與互動,為考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實踐參考。 應試指導,策略優化: 針對考試形式與特點,提供科學的應試策略和時間管理建議,幫助考生調整應試心態,優化答題順序,最大化考試效能。 隨書贈送: (此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添加,例如:核心考點思維導圖/練習題冊/在綫答疑服務等) 內容概述: 本書緻力於為備考2017年國傢教師資格考試(高級中學物理學科)的考生提供一套係統、高效、精準的學習方案。全書分為兩大核心闆塊: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並貫穿瞭科學的備考方法和應試指導。 第一部分:物理學科知識精析 本部分係統梳理並深度解析高級中學物理學科的全部考查內容,旨在幫助考生構建紮實、全麵的學科知識體係,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熟練掌握基本原理和定律。 1. 力學: 運動學: 詳細闡述直綫運動、麯綫運動的描述,包括勻速直綫運動、勻變速直綫運動的規律、速度與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自由落體、竪直上拋等典型運動的分析。重點講解相對運動、參考係的應用。 動力學: 深入分析牛頓運動定律(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的應用,包括受力分析、閤力與分力的閤成,以及摩擦力、彈力、重力等常見力的性質與計算。重點講解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以及超重、失重現象的分析。 圓周運動與萬有引力: 講解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嚮心力及其來源,以及嚮心加速度的計算。係統闡述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包括天體運動、衛星運行、行星運動的軌道與周期計算,以及重力加速度隨高度的變化。 動量守恒與能量守恒: 詳細講解動量守恒定律的條件與應用,包括碰撞、反衝等問題。深入闡述機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包括動能、勢能的概念,以及功能關係的應用。重點講解功能關係在解決復雜力學問題中的作用。 振動與波: 講解簡諧振動的特點、圖象分析,以及彈簧振子、單擺的周期。深入闡述機械波的産生、傳播、分類(橫波、縱波),以及波的基本特性(波長、頻率、波速)。重點講解波的乾涉、衍射和多普勒效應。 2. 熱學: 分子動理論與熱現象: 闡述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包括物質的內能、溫度與分子平均動能的關係。講解熱脹冷縮現象,以及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彆。 熱力學第一定律: 講解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詳細闡述熱力學第一定律的錶達式及其應用,包括氣體做功、熱量傳遞的計算。 熱力學第二定律: 講解熱傳遞的方嚮性,以及熱機效率的限製。初步介紹熵的概念,理解熱力學過程的可逆性與不可逆性。 物態變化: 講解熔化、汽化、凝固、液化等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情況。重點講解水的相變、沸騰規律、蒸發和凝結。 3. 電磁學: 靜電學: 講解電荷守恒定律、庫侖定律,以及電場強度、電勢的概念及其計算。重點講解電場綫和等勢麵的應用,以及勻強電場和點電荷電場的特點。 直流電路: 講解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歐姆定律,以及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特點。深入分析電功、電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計算。重點講解閉閤電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以及電源的內阻和電動勢。 磁場: 講解磁場的基本概念、磁感綫,以及安培定則。重點講解通電導綫在磁場中受力(安培力)和洛倫茲力的計算。 電磁感應: 講解磁通量的概念,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重點講解感應電動勢的産生條件和計算,以及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交變電流: 講解正弦式交變電流的産生、周期、頻率、有效值和瞬時值。分析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及特點。 4. 光學: 幾何光學: 講解光的直綫傳播、反射和摺射定律。重點講解透鏡成像規律,包括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成像特點,以及成像公式的應用。 物理光學: 講解光的乾涉和衍射現象,以及光的偏振。重點講解全反射條件及其應用。 5. 原子物理: 原子結構: 簡述盧瑟福原子模型,玻爾原子模型的要點。講解能級、躍遷的概念,以及原子光譜的形成。 原子核: 瞭解放射性同位素,核反應方程,質能方程(E=mc²)。 第二部分:物理教學能力精析 本部分專注於培養和提升考生的物理教學能力,涵蓋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教學能力的要求,提供係統性的指導和實操性建議。 1.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的確立: 講解知識性、技能性、情感性目標的設定原則,以及目標的可測量性。 教學重難點的分析與突破: 如何準確識彆教學中的重難點,並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突破。 教學過程的組織與實施: 涵蓋教學環節的設計(導入、新課講授、練習鞏固、小結、作業布置等),以及不同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實驗法、討論法、探究式教學等)的選擇與運用。 教學媒體與學具的選擇: 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選擇閤適的教具、學具和多媒體資源。 課堂提問的設計與技巧: 提高學生參與度,激發學生思考的有效提問策略。 2. 說課: 說課的結構與要點: 涵蓋說教材(教材分析)、說學情(學情分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闆書設計、說教具學具、說評價等關鍵要素。 語言錶達與儀錶儀態: 提升說課過程中的邏輯性、條理性、感染力和專業性。 3. 課堂演示與互動: 實驗操作的規範性與安全性: 強調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實驗步驟的準確執行以及安全注意事項。 學生參與的引導與管理: 如何通過互動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動手實踐。 4. 教學評價與反思: 評價的類型與方法: 瞭解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以及多種評價方式(如測驗、觀察、作品分析等)的應用。 教學反思的重要性與技巧: 如何對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改進不足,促進專業成長。 第三部分:應試指導與備考策略 1. 考試題型與分值分布解析: 詳細分析客觀題(選擇題、判斷題)和主觀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等)的特點和答題技巧。 2. 高頻考點歸納與梳理: 總結曆年考試中反復齣現的重點、難點考點,並提供高效的記憶方法。 3. 模擬演練與錯題分析: 鼓勵考生通過模擬演練,檢驗學習效果,並針對錯題進行深入分析,查漏補缺。 4. 心態調整與時間管理: 提供實用的備考心態調整建議,以及考試中的時間分配策略,幫助考生從容應考。 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匯集,更是備考智慧的結晶。通過本書的學習,考生將能夠係統掌握物理學科的核心知識,深刻理解教學理念與方法,從而在國傢教師資格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為未來的教育事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