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丛书共计23分册,860余万字,以激光技术的进展为核心,围绕高功率、高亮度激光器,激光束的传输、控制以及在国防中的应用三个领域,系统且重点突出地介绍了现代激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丛书包含现代激光技术的进展、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所有编写人员都是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并获得重要成果的一流研究人员,因此,书中不仅理论系统,还含有大量作者的心得体会、研究成果,实用价值很高,引领性强。
丛书可供从事激光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同时对于物理学、光学、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来说,也是一套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以作者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的新成就,对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注重理论、试验、计算和应用的有机结合,包括工艺试验、性能检测、数值模拟、具体应用等。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共分为7章。第1章为概述,介绍激光束特性、激光与金属相互作用原理以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和分类。第2章为激光先进制造系统。第3-6章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其中第3章为激光焊接技术,第4章为激光打孔技术,第5章为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第6章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第7章介绍了其他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相关应用。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可供先进制造行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机械类、力学类、材料类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使用。
虞钢,研究员,博士导师,从事激光光谱学和激光制造研究,现任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专家组成员,欧洲CLEO激光制造数值模拟专委会中国委员,第六届国际计算力学大会(WCCM6-APCOM’04)分会主席,瑞典Luleå大学、美国Michigan大学、和美国Texas 大学(Austin)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先进制造工艺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发动机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主任。出版专著一部;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拥有相关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第1章 概述
1.1 激光束的特性
1.1.1 激光束的产生与特点
1.1.2 激光束的描述
1.1.3 激光束的传输与变换
1.2 激光与金属的相互作用
1.2.1 金属表面对激光的吸收与反射
1.2.2 激光对金属的热效应
1.3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
1.3.1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3.2 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参考文献
第2章 激光先进制造系统
2.1 激光器系统
2.1.1 基本构成
2.1.2 制造用激光器
2.2 机器人系统
2.2.1 工业机器人
2.2.2 机器人控制
2.3 数字化辅助系统
2.3.1 先进传感器系统
2.3.2 数字化材料输送系统
2.3.3 智能测量系统
2.3.4 高纯度惰性气氛箱系统
2.4 激光先进制造系统集成
2.4.1 硬件系统集成
2.4.2 控制系统集成
2.4.3 专家数据库系统集成
参考文献
第3章 激光焊接技术
3.1 激光焊接原理与方法
3.1.1 激光焊接原理
3.1.2 激光焊接方法
3.2 数值计算方法
3.2.1 热源模型
3.2.2 网格划分
3.2.3 温度场求解
3.2.4 应力场求解
3.3 同种金属激光焊接
3.3.1 不锈钢的激光焊接
3.3.2 铝合金的激光-MIG复合焊接
3.4 异种金属激光焊接
3.4.1 高温合金与钢的激光焊接
3.4.2 钛合金与钢的激光焊接
3.4.3 钛合金与铅的激光焊接
3.5 激光焊接应用
3.5.1 冷却板件的激光焊接
3.5.2 增压器涡轮与转轴的激光焊接
3.5.3 飞行器陀螺马达的激光焊接
3.5.4 火工产品的激光焊接
3.5.5 铝合金车身的激光-MIG复合焊接
参考文献
第4章 激光打孔技术
4.1 激光打孔原理
4.2 激光打孔过程演化
4.2.1 实时观测
4.2.2 演化过程
……
第5章 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第6章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第7章 其他激光制造技术
这本书绝对是激光制造领域的“宝藏”,虽然我拿到手的时间不长,但已经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第一印象就是内容非常扎实,从最基础的激光原理、不同类型激光器的特性,到它们在材料加工中的具体应用,都讲解得十分透彻。特别是关于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表面处理这几个核心技术,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其物理过程和工艺参数,还给出了大量实际案例分析,让我对这些技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激光焊接时,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波长激光的穿透深度和热影响区,以及如何根据材料特性和接头形式选择最佳的激光器和工艺参数,这对于我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书中还触及了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的前沿技术,这部分内容尤其让我兴奋,让我看到了未来制造业的无限可能。尽管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无论是初学者入门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都能从中获益良多。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兼具。在探讨了激光制造的经典应用之后,书中还对一些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展望。例如,关于激光在微纳制造、生物医学工程以及量子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书中都给出了非常精彩的论述。它描绘了激光如何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微观精度加工,以及在基因编辑、药物输送、医疗诊断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而且,书中对智能化激光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激光技术整合等议题也进行了探讨,让我看到了激光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前景。这部分内容对于我们这些希望站在技术前沿、引领行业发展的人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不仅解答了我们当前的疑问,更点燃了我们对未来技术创新的热情,让我对激光制造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坦白讲,最初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想着激光制造听起来就很高大上,但拿到手翻了几页后,发现内容比我预期的还要丰富和实用。书中并没有局限于理论的讲解,而是将大量的篇幅用于介绍激光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实际应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激光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电子工业中的应用章节印象深刻。书中详细描述了激光在精密零件加工、复杂结构件成型、以及微细加工中的独特优势,并列举了许多具体的设备型号和工艺流程。例如,在汽车领域,激光焊接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同时减轻了车身重量,这对于节能减排至关重要。在航空航天领域,激光切割和打孔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复杂曲面加工,这对于制造高性能的飞机和航天器部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读完这些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激光制造的宏观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扇打开行业视野的大门。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介绍激光加工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的书籍,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在强调激光技术强大功能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产品质量的保障。书中专门辟出章节详细讲解了激光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激光辐射的防护、机械伤害的预防以及电气安全等方面,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程。这一点对于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操作激光设备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系统介绍了激光加工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如表面形貌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并阐述了如何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和闭环控制来保证加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这使得读者不仅能够掌握先进的激光制造技术,还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并且最终交付高质量的产品,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负责任。
评分作为一个对新材料和新工艺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激光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让我感到惊喜。它系统地介绍了激光在材料改性、表面处理以及新型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书中不仅解释了激光诱导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激光参数来获得期望的材料性能。例如,书中关于激光表面淬火、激光熔覆以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的章节,都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原理和应用案例。特别是激光熔覆技术,它能够将各种合金粉末熔覆到基材表面,形成高性能的涂层,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这对于解决一些传统工艺难以实现的材料表面强化问题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激光技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工工具,更是实现材料性能飞跃和创新设计的关键驱动力,为我的科研方向提供了不少新的灵感。
评分很好的书,值的一看
评分看上去还行,不过仔细看了,好像可学习性一般般的。
评分看上去还行,不过仔细看了,好像可学习性一般般的。
评分专业用书,正是自己需要的,包含材料机械等知识
评分好呢
评分好呢
评分棒棒的额,值得推荐,,,
评分棒棒的额,值得推荐,,,
评分棒棒的额,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