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学巨擘,与夏目漱石并称为"明治文学双璧"。所有学习日本文学的人,都无法绕过森鸥外和夏目漱石。森鸥外的文体洗练刚劲,深得三岛由纪夫的崇拜和追随。
《舞姬》依照岩波书店版《鸥外全集》译成,遴选了森鸥外的十三部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涵盖了他浪漫奔放的青春三部曲、忧思深敛的中期现代小说和回归东洋的晚年历史小说。
森鸥外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不仅是小说家、翻译家、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陆军军医,官至一等,可谓明治时代名副其实的精英知识分子。他的小说,辞藻华美奔放又不乏理性,行文克制又通篇氤氲着浪漫抒情。
他思考西方思想冲击下的日本:"站立在十字路口频频脱帽",但那并不是他的精神家园,既不能解决日本的文化身份问题,也不足以使他本人得到心灵的安宁,他"遇到了很多位'师',却没有遇到一位'主'"。
思考功名利禄:"若说茶道仪式是无用的虚礼,那么国家大礼、先祖祭祀便皆是虚礼;若是皆以功利之念来看待事物,则世上便没有尊贵之物。"
也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将粉墨涂抹的脸洗干净,从舞台走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我,看一眼藏在背后的那物事的真面目。心里虽这么想,舞台导演的鞭子却落在背上,只能一个角色又一个角色地演下去。"
《舞姬》是森鸥外小说精选集,收录了"《舞姬》三部曲"、《沉默之塔》、中篇小说《雁》、心灵自传色彩《妄想》、《鱼玄机》、历史小说压卷名篇《高濑舟》《寒山拾得》等十三部中短篇小说代表作,佐以万字导读,立体呈现一代文豪的创作生涯。
《舞姬》《泡沫记》《信使》并称为"《舞姬》三部曲"。三部小说均源于森鸥外的留德经历,是数年西洋生活带给他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礼物,开启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
《舞姬》中,森鸥外设想了一个与自己经历相似的青年精英,探讨近代自我在此一时代中的实现可能性。主人公太田丰太郎在西方近代自由思想的熏染下,省察到以前那条刻苦勤勉、学而优则仕的"正途",实则是压抑自我、埋没个体的被动的人生道路。他与异国舞女相爱,逸出了体制的轨道,但西洋也并非任由"真正的自我"张扬的桃花源。"获得纯洁恋情的快乐,远不足以补偿生计无着、前途茫然的巨大失落感。"
《泡沫记》取材于日本画家原田直次郎的一段经历,以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离奇的溺水死亡事件为背景,描绘了日本画家巨势与德国少女玛丽的奇妙因缘与情愫,在青春的甘美与惆怅中,流露出浮生宛如泡沫的无常。
《信使》则源于鸥外的亲身经历,艾达小姐也实有原型。鸥外留德期间,曾到德累斯顿近郊观摩军事演习,顺便造访德本城堡的朋友,在城堡中逗留时遇到的奇事。
《雁》以鸥外的大学时代为背景,以明治十年代的东京大学周边为场景,主人公小玉、冈田、末造皆可以从鸥外的青春记忆中寻得模糊的原型。年过半百的鸥外忆及往事,满怀眷恋地描绘无缘坂、不忍池、岩崎府、仲町旧街等昔日风光。"无缘坂"上那段若有若无的爱情,看似偶然地终结于寒冷的冬夜,正如看似偶然地丧生于不忍池残荷败叶间的"雁"的命运一般。
作者
森鸥外
もりおうがい
1862.2.17-1922.7.9
出生于石见国津和野(今岛根县津和野町)
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又别号观潮楼主人、鸥外渔史
日本文豪、翻译家
188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
1890年,发表处女作《舞姬》,一举成名。后发表《泡沫记》和《信使》,统称"《舞姬》三部曲",开创日本浪漫主义文学之先河。
1909年,重启创作之途,不到四年间,创作了《修葺中》《沉默之塔》等四十余部现代小说。
从1912年至1921年的十年间,创作了《高濑舟》《寒山拾得》等13部历史小说和11部史传,名篇迭出。
1922年7月9日,60岁的森鸥外病逝于观潮楼。弥留之际,鸥外谢绝了一切政府赠予的荣衔。
译者
赵玉皎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14期生,北京大学日本文学博士
现执教于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者
代表作:
专著《森鸥外历史小说研究》
小说《猫生十年》
译著《罗生门》、《窗边的小豆豆》系列、《阿信》等
导读
舞姬 まいひめ
泡沫记 うたかたのき
信使 ふみづかひ
修葺中 ふしんちゅう
游戏 あそび
沉默之塔 ちんもくのとう
妄想 もうそう
雁 がん
兴津弥五右卫门的遗书 おきつやごえもんのいしょ
佐桥甚五郎 さはしじんごろう
鱼玄机 ぎょげんき
高濑舟 たかせぶね
寒山拾得 かんざんじっとく
译后记
从出生直到今日,自己在做什么?自始至终,自己都像被某种东西驱赶着,对学问汲汲以求。他一直认为,那将对自己起到某种作用,将成就自己。这一目的或许达成了几分。但是自己做的事,似乎无非是演员在舞台上扮演某个角色罢了。那扮演的角色背后,定然有某种别的事物存在。自己一直被鞭策、被驱赶,所以那事物无暇觉醒。从勤勉的孩子,到勤勉的学生、勤勉的官吏、勤勉的留学生,都是扮演的角色。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将粉墨涂抹的脸洗干净,从舞台走下来,静静地思考一下自我,看一眼藏在背后的那物事的真面目。心里虽这么想,舞台导演的鞭子却落在背上,只能一个角色又一个角色地演下去。
他走在人生的下坡路上,既不畏惧死,也不向往死。
伫立在十字路口的人,遇到了很多"师",却没有遇到一位"主"。而且他明白,结构再精巧的形而上学,也不过是一首抒情诗。
对女人来说,有的东西虽然想要,却还没到要买的地步。像手表啊、戒指啊,摆在商店的玻璃窗里,女人每次路过会看看,却不至于特意跑去。不过,若因为别的事经过店前,则必定要看一下的。"想要"的期望与"反正买不起"的认命感合为一体,产生了一种并不深切的、隐约而甘美的哀伤之情。女人愉悦地品味着这种哀伤。但是,与"想要"不同,"想买"的东西却会使女人感到强烈的痛苦。她为那件东西烦扰,坐立不安,哪怕明知道再过些时日,就可以轻松到手,却也等不及了。一旦心血来潮,她立刻就要去买,哪怕严寒酷暑、雨雪黑夜,都在所不辞。那些假作购物、顺手牵羊的女人,也并非什么怪木头刻出来的,她们不过是混淆了"想要"和"想买"的区别罢了。就小玉而言,以前她对冈田只是"想要",如今却忽然变成了"想买"。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但这种震撼不是来自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源于作者对特定社会背景下个体精神世界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它像是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那种撕裂般的痛苦。我特别喜欢作者使用的那种略带疏离感的冷峻笔调,这种风格反而加深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让人在为人物的遭遇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命运的无常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其中关于“坚持与妥协”的讨论,贯穿了整本书,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将选择的重负抛给了读者自己去体会。我发现自己竟然会不自觉地开始对照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思考自己的立场。而且,这本书的语言富有音乐性,即使是描绘最灰暗的场景,读起来也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每一个句子都被打磨过,读完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翻阅研究一番它的文学技巧。
评分天哪,最近读完的那本小说简直是把我拽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那种沉浸感是久违的。它讲述的不是那种宏大叙事,而是聚焦在几个小人物的命运交织上,尤其对他们内心深处那种微妙的情感变化描摹得入木三分。比如,主角为了心中的某个执念,在现实的泥潭里挣扎,那种无力感和偶尔迸发出的坚韧,简直让人心头一紧。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环境的渲染,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幅生动且富有年代感的画面,让你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特有的尘土和潮湿的气息。更让我赞叹的是,它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挖掘,没有简单地把角色划分为好人和坏人,每个人的选择背后都有其难以言说的苦衷和逻辑,这种灰度的处理,让整个故事显得无比真实和耐人寻味。读完之后,那种余韵久久不散,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想起书中的某个场景,然后陷入沉思,思考如果是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本书无疑是近些年来我读到过最能触动我灵魂深处的作品之一,强烈推荐给那些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读者。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开篇稍微有点门槛,需要耐心去适应它的叙事节奏和多线索的铺陈,但一旦你真正进入了那个世界,你会发现自己完全被它“俘虏”了。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简直到了偏执的地步,无论是服饰的材质、食物的味道,还是建筑的风格,都考究得令人叹服,极大地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和可信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沉默”的描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很多关键的情感交流和重大的转折,都是在人物没有说话的时候发生的,通过眼神、肢体语言和周围环境的反应来传递,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方式,太高明了。它迫使读者必须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和想象力去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阅读体验因此变得非常主动和深刻。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可以用来消磨时间的读物,它需要你全神贯注,但它给予的回报也是成倍增长的。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其精妙,起初还觉得平铺直叙,但随着情节的层层剥开,那种暗流涌动的张力便开始显现出来,让人欲罢不能。我特别欣赏作者构建世界观的方式,它并非依靠冗长的背景介绍,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行动,自然而然地将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悄悄地铺陈开来,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却又信息量十足。其中有一段关于家族内部权力斗争的描写,那简直是一场无声的战争,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下棋,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差点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幸好及时克制住了,想细细品味那些精巧的伏笔和前后呼应的细节。配角们也个个鲜活立体,哪怕只是短暂出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命运线虽然没有主角那么耀眼,却同样承载着沉甸甸的故事。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引人入胜的情节,更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复杂人性的独特视角,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对生活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像一首悠长而复杂的交响乐,每一个声部都有其独特的旋律,起初可能有些混乱,但当所有乐章汇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一种宏大而和谐的整体美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时间跨度时的手法,它能巧妙地在过去的回忆和当下的行动之间自由穿梭,每一次跳跃都恰到好处地揭示了人物行为的深层动机。这本书里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亲情、友情、爱情,都被放在了极端的压力测试下,展现出人际关系中最脆弱也最坚韧的一面。我尤其喜欢它对“选择的代价”这一主题的探讨,没有廉价的救赎或大团圆结局,留下的更多是带着伤痕的成长和对过往的释然。这本书的文字是内敛而深沉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每一个词语都像被精确地放置在它该去的位置,掷地有声。这是一次非常充实和有价值的阅读旅程,它让我看到了人性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时所能爆发出的巨大能量。
评分好书 是正品 很划算 还会回购!
评分京东自营就是方便,送货快,赶上活动很实惠!
评分很不错
评分私以为雁是最佳的一篇
评分不错,期待阅读…………~
评分好书 是正品 很划算 还会回购!
评分装帧看着舒服 纸质相当好 排班也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封面手感很棒,纸质也不错,但书脊有破损,运送太粗鲁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