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秉承了经典结论,同时穿插了一些实践工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编者多年的实践工程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各类系统工作情况,系统性地总结了典型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现过程,便于读者清晰地理解和学习导航知识,领悟导航的内涵,触摸导航系统的真谛,有效地提高专业素养。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及组合方式等方面内容,简明易懂地诠释了惯性导航系统和组合导航系统的构架及实现方式,通过实例再现了各类导航系统的组合过程。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航与导航系统的含义、导航基础知识、平台惯性导航系统及其误差分析、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及其初始对准、卫星导航系统及组合导航系统。本书注重将导航系统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既可作为推广普及导航系统的技术读物和培训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或参考书。
富立:博士,博士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主要工作:承担自动化专业导航方向的理论课程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并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方向科学研究。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导航与导航系统含义 1
1.2 导航系统分类 3
1.2.1 基于获取导航信息方式的分类情况 3
1.2.2 基于确定导航信息方式的分类情况 4
1.2.3 与应用对象有关的分类情况 4
1.3 导航系统发展与应用 5
1.3.1 惯性导航系统发展与应用 5
1.3.2 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与应用 7
1.3.3 其他新型导航系统发展 8
1.3.4 组合导航系统发展 10
1.4 导航系统性能评价指标 11
第2章 导航的基本知识 15
2.1 概述 15
2.2 地球的几何形状与重力场 15
2.2.1 地球的形状描述 15
2.2.2 垂线、纬度和高度定义 17
2.2.3 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18
2.2.4 地球的重力场 23
2.3 导航中常用坐标系 24
2.4 地球导航定位方法 27
2.4.1 基于参考椭球的定位方法 27
2.4.2 定位参数间的变换 28
2.5 坐标变换 29
2.5.1 方位余弦构造法 29
2.5.2 欧拉角构造法 30
2.5.3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 32
2.5.4 坐标变换矩阵微分方程 36
2.6 导航系统基本力学编排方程 40
练习题 42
第3章 平台惯性导航系统 43
3.1 概述 43
3.2 舒拉摆及其在惯导系统中的实现 43
3.3 惯性平台 45
3.3.1 单轴惯性平台 45
3.3.2 三环三轴惯性平台 48
3.3.3 四环三轴惯性平台 50
3.4 平台惯导标准力学编排 52
3.4.1 指北方位力学编排方程 52
3.4.2 游动方位力学编排 54
3.5 平台惯导垂直通道阻尼 58
练习题 61
第4章 惯性导航系统误差分析 63
4.1 概述 63
4.2 惯导系统误差方程 64
4.2.1 位置误差方程 64
4.2.2 速度误差方程 65
4.2.3 姿态误差方程 67
练习题 72
第5章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73
5.1 概述 73
5.2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基本原理 74
5.2.1 捷联惯导系统指北方位力学编排方程 74
5.2.2 捷联惯导系统游动方位力学编排 76
5.2.3 平台惯导系统和捷联惯导系统的比较 77
5.3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姿态表示方法 78
5.3.1 四元数法 78
5.4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计算 86
练习题 97
第6章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 99
6.1 概述 99
6.2 粗对准方法 99
6.3 卡尔曼滤波技术简介 102
6.4 精对准方法 104
练习题 107
第7章 卫星导航系统 109
7.1 概述 109
7.2 GPS的组成与特点 109
7.3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 112
7.3.1 伪码定位原理 112
7.3.2 差分GPS工作原理 114
7.3.3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 115
7.3.4 GPS定位算法 116
7.4 几何误差系数及最佳导航星选择方法 119
7.4.1 几何误差系数描述 119
7.4.2 最佳星座的选择 120
7.5 GPS误差分析和误差模型 121
练习题 125
第8章 组合导航系统 127
8.1 概述 127
8.2 GPS/INS组合导航系统 127
8.2.1 松散组合模式 128
8.2.2 紧密组合模式 129
8.2.3 不同组合模式综合比较与发展 130
8.2.4 组合卡尔曼滤波器 134
8.3 GPS/DR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实例 136
8.3.1 航迹推算系统简介 136
8.3.2 GPS/DR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结构 138
8.3.3 GPS/DR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误差分析 139
8.3.4 组合导航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142
8.3.5 GPS/DRS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实验验证 146
8.4 MIMU/MR/GPS组合导航系统实例 149
8.4.1 MIMU/MR/GPS组合导航结构 149
8.4.2 MIMU/MR/GPS组合导航子滤波器设计 151
8.4.3 MIMU/MR/GPS组合导航系统动态测试 154
练习题 158
参考文献 159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精准地指引我们方向的技术感到好奇,但又觉得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直到我翻开《简明导航系统教程》,才发现原来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神秘。书中的文字充满了温度,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辈在耐心地教导晚辈。它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用最真诚的态度,将复杂的知识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历史的回顾,讲述了导航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这让我对人类智慧的结晶充满了敬意。同时,书中也巧妙地将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融入其中,比如如何利用手机导航规划最佳出行路线,如何理解地图上的各种符号等等,让我觉得导航技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本书让我对导航系统有了更深的感情,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理解,更是对这项技术背后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认同。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类技术性书籍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总觉得会枯燥乏味,充满冰冷的公式和复杂的图表。但《简明导航系统教程》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作者真的太有才了!他将原本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导航系统知识,变成了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书中没有陈词滥调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和充满智慧的提问,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我们主动去思考和学习。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一起徒步,他不仅带我看到了壮丽的风景,还细心地为我讲解了每一种植物、每一处地貌的由来和意义。书中对不同导航系统(比如GNSS、INS、LBS)的介绍,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深入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工作机制、精度限制以及适用范围,让我对整个导航技术的生态有了宏观的认识。读完之后,我不仅对导航系统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对学习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评分我对《简明导航系统教程》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精辟”、“深刻”和“实用”这三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在内容上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平。作者在有限的篇幅内,系统地梳理了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核心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未来趋势。对于各个技术分支的讲解,都做到了抓重点、破难点,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核心要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导航技术之间相互补充、协同工作的分析,这为理解整个导航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清晰的视角。此外,书中关于实际应用案例的介绍,也极具参考价值,为我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逻辑严谨,阅读起来非常顺畅。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导航系统的读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这本书都绝对是首选。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太惊艳了!我之前对导航系统完全是一头雾水,只知道有GPS,但具体怎么运作,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完全没有概念。这本《简明导航系统教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探索这个复杂领域的道路。它没有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读者理解导航系统的核心概念。从最基础的定位原理,到不同导航技术的优劣分析,再到实际应用场景的介绍,书中内容层层递进,逻辑清晰,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穿插的那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实际案例,比如用“追捕犯人”来比喻多点定位的原理,一下子就让我豁然开朗。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阅读体验极佳。读完之后,我对导航系统的理解提升了好几个level,再也不觉得自己是个“技术盲”了!
评分作为一名在相关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市面上关于导航系统的书籍都有所涉猎。然而,《简明导航系统教程》依旧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它并非只是对现有知识的简单整合,而是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分析。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更是对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书中对误差分析、精度提升、以及不同环境下的导航策略等方面的论述,都非常到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一些前沿技术趋势的洞察,比如对融合导航、低功耗导航等方面的探讨,为我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拓展视野的读物,对于想要在导航领域深入发展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宝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