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体悟人生,一辈子读不尽的心灵之书
《辜鸿铭讲论语》是辜鸿铭向西方读者翻译、讲解论语的著作,是当今值得一看的《论语》讲解本之一,充分展现中国人处事方式和道德风貌。
辜鸿铭:近代翻译家,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辜鸿铭的《论语》译本,用字和造句的深刻和巧妙,真是可以令人拍案叫绝。——原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
目 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学而第一
(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辜译】
Confucius remarked,“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as you go on acquiring,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even when he is not.noticed of men.”
孔子说:“不断地学习知识,并时常温习,然后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仰慕你而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来看望你,则是件更快乐的事。如果一个人即使被人误会,也能不怨恨、不恼怒,而选择泰然处之,便可称得上一位正人君子。
【辜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完全是出自于一个真正有教养人的经验之谈。它表明,要想成为真正有修养的人须有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品格以及什么样的心态。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首先应对其研究的对象倾注全部的、无私的爱。而只有钟情于学,他才能明白其所学。现在人们正大肆谈论着已经声名狼藉的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缺点,可就我根据孔子的经典来看,它还是有其优点的。在古代的教育体制下,某为学生如果能有幸成为一名真正的受过教育者,那么他一定是一名君子,是一名真正具有思想修养的人。而当人们谈及引进到中国的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时,我心中对此表示怀疑。
1898年8月1日
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让它静静地躺在书桌上,感受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我知道《论语》这本经典,很多人都曾尝试解读,从古至今,不乏大师级的作品。然而,我对辜鸿铭的兴趣,更多地来自于他对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独特体悟。他曾以其精湛的英文,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其视角之独特,观点之犀利,至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因此,我非常期待他如何将这种独特的东方与西方视野融合,来解读《论语》中的篇章。是不是会在其中看到他对于现代社会与古代智慧之间联系的思考?他是否会借由《论语》来反思当下的一些社会现象,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我设想,他的语言风格可能不会像传统的学者那样刻板,或许会带有一些他标志性的幽默和洞察力,让原本有些晦涩的儒家思想变得鲜活起来。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论语》的书,更可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一个连接古今的智慧桥梁。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因为它预示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体验。
评分拿到《辜鸿铭讲论语》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朴实无华的装帧所吸引,仿佛一本历经岁月洗礼的古籍。我对辜鸿铭的了解,仅限于他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民国学者,曾以其惊人的学识和独特的主张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而《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内容博大精深,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解读,却又似乎永远说不尽。我最感兴趣的是,辜鸿铭将如何用他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这部经典。他会不会将《论语》与他所倡导的“中国文化精神”联系起来?他是否会从中提炼出一些超越时代的思想精华,来回应现代社会的挑战?我设想,他的解读方式可能不拘泥于传统的学术框架,而是会融入更多他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解读《论语》,更像是辜鸿铭这位文化巨匠,在与古圣先贤对话,并将这份对话的成果,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启示性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领略到孔子思想的深邃,也能感受到辜鸿铭思想的独特魅力。
评分偶然翻到一本旧书,封面上的“辜鸿铭”三个字,带着一股穿越时空的古朴气息,让我不禁停下了脚步。书名是《辜鸿铭讲论语》,光是听着就觉得分量不轻。我对辜鸿铭其人其实并不算太了解,只知道他是晚清时期一位颇有争议的学者,以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论调在西方名噪一时。而《论语》,自然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字字珠玑,千古流传。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论语》,需要一个既有深厚国学功底,又对中国文化有着独特见解的人来解读,而辜鸿铭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选。这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细读,但我已经可以想象到,他一定是用一种极为个性化、甚至可能是带有几分“狂放”的方式来阐释孔子的思想。我很好奇,他在面对那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句子时,会从中挖掘出怎样的新意?他是否会挑战我们对《论语》固有的认知?他的解读会是更偏向于学术的严谨,还是更侧重于精神的传承?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论语》,一个经过辜鸿铭这位“文化巨人”淬炼过的《论语》。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对古老智慧的探索,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我平时对古典文化的兴趣一直若即若离,总觉得《论语》这类经典,虽然名声在外,但对其精髓的理解却显得有些模糊。直到最近,我偶然听人提起辜鸿铭,这位民国时期以其特立独行的思想和“拯救国魂”的抱负而闻名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不羁的色彩,让人不禁想要了解他的思想世界。而《辜鸿铭讲论语》这本书,听起来就充满了探索的价值。我猜想,辜鸿铭在解读《论语》时,绝不会止步于字面意思的解释,他更可能是在探究孔子思想背后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这些道理如何能应用于当下。他或许会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将《论语》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甚至会对比东西方文化,从中找出共通之处或差异。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种全新的、富有生命力的《论语》解读,一种能够激发我思考,让我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这不仅仅是学习经典,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
评分对于《论语》,我一直抱有一种敬畏又略带疏离的态度,总觉得它虽然重要,但要真正读懂,却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事情。直到我看到了《辜鸿铭讲论语》这本书,才激起了我深入了解的兴趣。辜鸿铭这个名字,在我印象中,总是与一种不落俗套、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联系在一起。他曾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能够用西方人理解的语言,向世界阐释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因此,我非常好奇,他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解读孔子的思想。他是否会结合他在东西方文化中的双重体验,来发掘《论语》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深层含义?他提出的观点,是否会颠覆我们对《论语》的传统认知?我设想,他的解读一定不会是枯燥的经文梳理,而更像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对话,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对文化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在我眼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解读经典的读物,更是一个窥探一位伟大思想家心灵世界的窗口,一个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思潮的桥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思想回响。
评分非常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启蒙心智
评分忍不住买这么多书,不能再这样了
评分不错
评分发货快,包装好,刚开始看,纸张、印刷、字体都满意!
评分买了国学大师好几本书
评分京东每年都有图书日。每到这时必定会购买一大批书单上的书,然后一年都可以美美的看书啦。书的装潢纸质都很棒。
评分《道德经(阅读无障碍本)》古典名著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它亮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是通过我们对古典名著的解读、注音、注释、翻译等,让广大的一般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减少一些学习古代经典的障碍。让其在较短的时间里穿透深遂的历史时空,和古人的心灵相接、相励!
评分买了国学大师好几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