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

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学鸿,金藓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
  • 传统文化
  • 健康
  • 养生
  • 哲学
  • 思维
  • 简化
  • 复杂系统
  • 医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00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90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4
字数:17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对中医感兴趣的老百姓阅读思考。
评判一位医生的医疗水平如何,有一个方法是看看同行找他看病的是不是很多。樊大夫就是这样一位同行眼中的“神医”,临床疗效很好。他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解中医,从古典中医而来,还具有时代感,可谓是“新古典中医”的代表。

内容简介

本书提出中医的核心基础为气,并创建气的建模假设,从而推导出中医通过治气来治病的具体方法。将抽象的中医理论以简单形象的模型来展示,演示出了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以及中医治病的方法。同时,将健康的观念传递给读者,告诉大家不要乱用药,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改善自己的体质,将疾病防患于未然,才是健康的根本。
本书适合对中医感兴趣的老百姓阅读思考。

作者简介

樊学鸿,北京市源本中医研究院,院长,自2000年开始从事互联网相关的医学传播和教育工作,致力于清晰、快速、高效的医学内容表达。
2012年开始研究古典中医,并设立过养生机构和中医诊所,和一些专家一起为患者提供医学诊疗、医学教育等工作。经过这几年的潜心研究,把古典中医理论,借助模型结构化,生动的表达出来,希望为对中医感兴趣和中医的专业人士提供理论梳理,并深入掌握临床实践能力提供帮助。

内页插图

目录

引子:20年的鼻炎,10分钟起效/001
第一章利用物理知识重新认识中医科学
“气”在中华文化里面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符号,汉语里有很多词提到“气”,脾气、正气、生气……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节看不见、摸不着的气——复杂中医的极简钥匙/007
灵感:从甲骨文看气和水的关系/009
线索:从《黄帝内经》看气和水的关系/011
气的体验:从人体水代谢感知中医的气/014
气与鼻炎:用气来重新理解疾病/017
第二节气的阴阳五行——不只是哲学,更是物理学/019
气化:气的同化作用/020阴阳:装载不同能量的气/025
五行:气的五种运动状态/028
五行生克:五种状态气的制约关系/031
六气:六种不同性质的气/037
第三节气在人体的运作机制——能量代谢的秘密/041
气在人体流动的通道/041经络真实存在/046
营气和卫气,如妻与夫,分主内外/051
营卫调和才不生病/057
病例讨论:1.为什么针刺入的同时,牙痛消失了?/061
2.脱发竟然是因为头皮不出汗:营卫调和的价值/063
第四节中西医原理的差别——缺失对气的认识/063
能量的生命还是肉体的生命/063
器官之间是联网运作,还是独立运作/065
环境异常还是物质异常/069
治疗的差异:治“病”,还是治“人”/078
第二章什么是疾病?气化异常和气运行受阻
疾病和症状的发生,说明人体的气机气化出现了问题。只有搞清楚病机,才能精准地设计治疗方案。
第一节气量过大过小——虚实类症状/083
气量为什么会变化?/083
气量过大过小——落实到营卫的虚实/092
针灸和药物对气量问题的治疗原理/093
第二节气化太过不及——寒热类症状/095
气化的细节——落实到营卫的气化/095
针灸和药物对气化问题的治疗原理/098
病例讨论:1.针灸30秒,突发哮喘停止了/101
2.三周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101
第三节气机堵塞——压力类症状/102
气机的正常运行模式/104
气机堵塞的类别和后果/107
气机堵塞——落实到营卫的堵塞/109
针灸和中药对气机堵塞的治疗原理/110
第四节外气致病——天人合一的秘密/113
天气气化致病/115
地气气化致病/118
月经:人体的月度潮汐/119
五运六气预测疾病发生——大医必备的天文数学知识/127
第三章如何诊断疾病——关于气状态的判断
中医基于望、闻、问、切四诊来对人体的气进行判断,检查气的状态。六经六气模型是一个非常简捷有效的诊断治疗体系,就像截拳道一样,用最简捷的方式将敌人击倒。
第一节四诊皆为气——有诸内必形于外/134
望:看一看就知道疾病之“望而知之谓之神”/134
闻:听声音就知道疾病之“闻而知之谓之圣”/143
问:提问题就知道疾病之“问而知之谓之工”/145
切:把把脉就知道疾病之“切而知之谓之巧”/155
第二节六经模块化诊断——截拳道式诊断/159
病例诊断示范:青春痘是怎么回事儿/163
第四章如何治疗疾病——将气调回平衡状态
药物简洁、效果快是古典中医经方派的重要特征。认为中医复杂、很玄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中医,中医恰恰是把复杂的疾病简单化。
第一节治什么,怎么治,用什么治/166
第二节六经六气,模块化治疗/167
六经六气的治法/167
六气疾病的治法/170
桂枝苓胶汤/170
黄连丹皮汤/171
柴胡芍药汤/171
术甘苓泽汤/172
百合五味汤/172
苓甘姜附汤/173
第三节六经六气治法的原理在于调和营卫/173
营气郁而生热,则汗出,用桂枝汤/174
卫气郁而生寒,则无汗,用麻黄汤/176
桂枝汤与麻黄汤:营卫分治的理论框架/177
病例示范:1.一天治愈的新发高血压/178
2.非典型红斑狼疮/180
第五章古典中医的传承与创新
系统地展开对古典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加以应用,真正发挥古典医学的巨大潜力,对于当今医学和医疗服务的发展都是极大的好事,可能需要几代医者的不懈努力。
中医系统化、模块化、标准化/185
问诊结构化示例/186
中医医疗设备和可穿戴设备/191
根据气候特点治未病/193
疫病预防和治疗/194
疑难病治疗/197
尘肺病可能还有希望/198
埃博拉古人有方案/201
艾滋病可以放入六经框架考虑/205
盖茨的梦想,疟疾的“古老解决方案”/207
肿瘤君可以滚蛋吗?/211
基于气逻辑的中医大数据/213
《医道精微:中医思维的简明透析》 本书并非探讨复杂病症的深奥理论,也非罗列繁多药方的应用指南。它着眼于中医那古老而精妙的智慧内核,试图以一种更为通俗、更具启发性的方式,剥离繁杂的表象,直抵中医认识世界、理解生命、调理健康的根本逻辑。 我们常常被中医的望闻问切、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所困扰,觉得它们晦涩难懂,难以掌握。然而,这些看似复杂的体系,实则构建于一系列简单而强大的思维模式之上。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去繁就简”的医学世界,去探寻中医最核心的思考维度。 一、 洞察生命的动态平衡:从“形”到“气”的流转 中医并非孤立地看待人体器官,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流动的、充满能量的生命场中。本书将从“气”的视角出发,解释为何中医认为生命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整体。我们将探讨“气”的运行不止是简单的血液循环,更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是维持脏腑功能、抵御外邪、修复创伤的无形力量。 “气”的化生与运行: 读者将了解到,身体中的“气”是如何通过呼吸、饮食、情与外界交换而来,又如何在体内形成一个精密的循环网络。我们将用生动的比喻,而非枯燥的解剖图,来阐释“气”在经络中的运行图景,以及它如何滋养全身、驱动生命。 “气”与“形”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身体的“形体”发生了什么病变,却忽略了“气”的失调。本书将阐明,疾病的发生往往源于“气”的阻滞、虚损或亢逆,而身体的形态变化只是“气”失衡的显现。这种理解,将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把握疾病的发生机制。 二、 理解疾病的本质:从“病因”到“病机”的辨析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并非简单地归咎于单一的病原体或损伤。它更注重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身体内在机制变化的探究。本书将聚焦于“病机”,也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机制,来解析疾病的本质。 “六淫”的深层含义: 风、寒、暑、湿、燥、火,这些被称为“六淫”的外在致病因素,在中医看来并非简单的外部环境影响。本书将深入剖析它们如何渗透人体,如何与人体的“正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气”的运行失常,引发疾病。 “七情”的心理与生理关联: 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看似虚无缥缈,却能深刻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本书将揭示“七情”如何通过影响“气”的升降出入,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身心疾病。这种视角,将为现代人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独特的解读。 “饮食、劳逸”与“病机”: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这些看似日常的生活方式,如何潜移默化地破坏身体的内在平衡,引发“病机”?本书将一一解析,让我们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持“气”的充盛与运行顺畅的关键。 三、 把握治疗的要义:从“治标”到“治本”的智慧 面对疾病,我们常常急于“治标”,希望快速缓解症状。然而,中医的精髓在于“治本”,即调整身体内在的失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现长久的健康。本书将引导读者理解中医“治本”的哲学思想。 “辨证论治”的精髓: 什么是“辨证”?它并非简单地识别症状,而是通过对人体整体状态的深刻洞察,把握疾病发展的内在规律,找到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本书将通过实例,展现“辨证”的艺术,以及它如何指导“论治”的方向。 “扶正祛邪”的策略: “正气”是身体抵抗疾病的力量,“邪气”是致病的因素。中医的治疗,就是围绕着如何增强“正气”和清除“邪气”展开。本书将深入解析“扶正”与“祛邪”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疾病阶段采取不同的侧重,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未病先防”的理念: 中医并非只在疾病发生后才介入,更强调在疾病尚未发生时就加以预防。本书将阐释“未病先防”的深刻内涵,以及如何通过调理生活方式、养护身心,来构建强大的“正气”,抵御疾病的侵袭。 《医道精微:中医思维的简明透析》并非是一部“秘籍”,而是一扇窗户,它为你打开一扇通往中医智慧殿堂的门。通过本书,你将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更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身体,理解疾病的发生,并掌握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实现真正的健康。它希望帮助你培养一种“慢”的智慧,一种对生命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一种深刻理解身体内在逻辑的能力。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健康观,一种尊重生命、顺应自然的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常常被中医深厚的底蕴所吸引,但同时也被其看似难以逾越的理论体系所困扰。那些关于“气血”、“经络”、“五行生克”的描述,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般。因此,《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痛点。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带领我穿越中医的迷雾,找到那条通往理解的捷径。“极简思考”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炼、一种提纯,一种能够触及本质的方法。我期望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的核心理念,用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概念进行一次“解构”和“重塑”。我希望书中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能提供一些“工具”,让我在面对具体健康问题时,能够运用书中提供的“极简思考”方法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当我感到疲倦、失眠或者消化不良时,我能否通过书中简单的方法,找到一些潜在的原因,并采取一些初步的调理措施?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辨证”的简化模型,让我们能够用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去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而不是被一大堆专业术语弄得不知所措。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非常有意思,起初吸引我的是“复杂”和“极简”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汇。我一直觉得中医博大精深,许多概念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等等,都充满了复杂性和深奥性。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望而却步,感觉自己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而“极简思考”则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似乎预示着这本书能用一种更通俗易懂、更易于掌握的方式来解读中医。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将那些繁复的理论拆解开来,提炼出核心的逻辑,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中医的魅力,甚至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梳理,更能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让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看到中医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如,书中能否分享一些常见病症,如感冒、失眠、消化不良等,如何用“极简”的思路去分析和调理?我希望作者能用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就像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娓娓道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就领悟了中医的智慧。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提到一些关于体质的简单区分方法,以及针对不同体质的人,有哪些基础的养生建议?这会是非常实用的内容。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中医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但往往因为其理论的复杂性,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也阻碍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这个书名,可以说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矛盾。作为一名渴望了解中医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读者,我最期待的就是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将中医的“复杂”转化为“清晰”,将“深奥”变为“浅显”。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中医的各种理论,而是能够通过一种“极简”的方式,提炼出中医最核心、最根本的思维模式和方法论。我期待作者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最生动的比喻,甚至是最具象的图示,来解释那些抽象的概念。例如,能否用现代科学或者生活中的事物来类比经络、脏腑的功能?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用一种“中医的眼光”去看待健康问题,如何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人体的运行规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症下药的层面。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能够立即应用的“极简处方”或者“极简调理建议”,让读者在读完书后,就能立刻感受到中医的益处。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非常吸引人,因为它直接点出了很多人在学习中医时遇到的两大难题:一是中医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学习者希望找到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理论体系庞大而深奥,要真正理解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让许多对中医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所以,当看到“极简思考”这几个字时,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通往中医智慧殿堂的一条更平坦的道路。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打破传统中医教育的模式,用一种更加现代化、更加符合现代人思维习惯的方式,来解读中医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将那些繁复的理论进行“瘦身”,提炼出最精华的部分,让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中医的精髓。比如,关于“辨证论治”,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简化的模型或框架,让我们能够快速地根据身体的症状,判断出可能存在的“证型”,并给出相应的调理思路。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递,更包含一些实践性的指导,例如,如何通过简单的食疗、穴位按摩或者运动,来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分享一些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极简思考”解决复杂病症的案例,这会非常有说服力。

评分

我最近刚接触到一些关于中医养生的内容,发现很多书都写得很“玄”,动不动就是什么“精气神”、“先天之本”,听得我云里雾里。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复杂中医的极简思考》这个名字时,简直眼前一亮!“复杂”这两个字,完美概括了我对中医的感受,而“极简思考”则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希望,让我觉得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理解中医的“敲门砖”。我希望这本书能摒弃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用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把中医的道理讲清楚。比如,能不能用一些比喻,把人体的各个脏腑比作我们熟悉的器官或者工作部门?这样理解起来是不是就容易多了?我还希望能看到书中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养生方法,不是那种需要买一大堆药材,或者请人调理才能做到的,而是我们自己在家就能轻松实践的。比如,关于饮食,有没有一些简单的指导原则,让我们知道什么东西该多吃,什么东西要少吃,能帮助我们改善身体状况?或者关于作息,有没有一些和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建议?我不太希望看到一本纯理论的书,而是希望它能真正地指导我的生活,让我觉得中医离我并不遥远,而且还能切实地改善我的健康状况。

评分

书还没看,先发评论赚京东豆

评分

是弹屏的信息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

评分

好看,里面是我想要的。

评分

很好!!!!!!!!!!!!!!!!

评分

留着阅读参考

评分

纸质不错,发货快速,好评

评分

还算可以了,很好,一直以来都是在这里买

评分

好书,618购买,非常划算!

评分

商品很给力继续支持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