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医案精选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医案精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荣林,姜在旸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医案
  • 广安门医院
  • 中国中医研究院
  • 临床经验
  • 传统医学
  • 方剂
  • 病例分析
  • 中医专家
  • 疾病治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35974
版次:1
商品编码:10179694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5-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18
字数:819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三级甲等医院,人才荟萃,名医辈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本书汇集了广安门医院45位知名专家的中医医案,涉及370余种疾病,收录530余则验案。全书以科室 为纲,以专家为目编拓,医案内容为一般情况、主诉、病史、现症、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法、处方、复诊、点评等。医案所选病例多属于危重疑难病症,处置体现了专家的诊疗思路、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所述医案内容真实,病 种广泛,经验宝贵,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现阶段中医的诊治水平。可供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教学人员及医学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高荣林,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获政府特殊津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

  姜在旸,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内科
一、冯兴华医案
1 类风湿性关节炎1
2 类风湿性关节炎2
3 类风湿性关节炎 3
4 强直性脊柱炎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6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7 纤维肌痛综合征
8 抑郁症
9 颈椎病
10 末梢神经炎
11 肠道菌群失调腹泻
12 神经性呕吐
二 、朱建贵医案
1 老年性肺气肿
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3 脑动脉硬化症
4 血管性痴呆
5 风湿性关节炎
6 口腔溃疡
7 腹痛
8 劳淋
9 纳呆
10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11 水肿
1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13 头痛1
14 头痛2
15 头痛3
16 头痛4
17 头痛5
18 头痛6
19 头痛7
三、任俟杰医案
1 肠梗阻
2 血管神经性头痛
3 咯血血脱
4 膈肌痉挛
5 胃下垂
6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
7 萎缩性胃炎
8 糖尿病
四、刘志明医案
1 高血压病Ⅲ期脑出血
2 脑血栓形成
3 冠心病心绞痛
4 急性心肌梗死
5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
6 肝硬化
7 慢性肾盂肾炎
8 慢性肾炎
9 猩红热合并肾炎
10 小肠肉瘤
11 结肠腺癌
12 肺癌
13 精神病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
15 风湿热
16 糖尿病
17 支气管哮喘
……
第二章 外科
第三章 妇科
第四章 儿科
第五章 眼科
第六章 皮肤科
第七章 肿瘤科
第八章 肛肠科
第九章 泌尿科
第十章 针灸科
病名索引
编写说明

前言/序言


《悬壶济世:百年医道传薪》 本书并非某部具体医案精选的介绍,而是旨在展现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实践以及历代名医悬壶济世的精神传承。我们将从多个维度,带领读者走进中医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智慧。 一、 中医的理论基石:阴阳五行与脏腑经络 中医的理论体系,犹如一棵参天大树,其根基在于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本书将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些核心概念。 阴阳学说:揭示宇宙万物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普遍规律,并将其应用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让读者理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深刻含义。 五行学说:介绍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关系,并阐述其如何映射人体的五脏功能、情志变化以及季节气候等。我们将探讨五行理论在理解人体整体观念和疾病传变中的作用。 脏腑学说:详细介绍中医对人体内脏(心、肝、脾、肺、肾等)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每一脏腑不仅是生理功能的载体,更是情感、精神活动的中心。我们将解析肝主疏泄、肾藏精等关键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体的健康。 经络学说:阐述经络系统如同人体内的交通网络,负责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我们将介绍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主要循行路线和功能,以及针灸、推拿等疗法为何能通过刺激经络而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二、 中医的诊断艺术:望闻问切的智慧 与现代医学的仪器检查不同,中医诊断的核心在于“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本书将详细剖析这四种诊断方法,展现中医对人体细微变化的洞察力。 望诊:包括观察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等。我们将重点讲解舌诊的奥秘,不同舌质、舌苔的形态和颜色所代表的身体信息,以及面色、眼睛等其他望诊要点。 闻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来了解病情。如听呼吸、咳嗽的声音,辨别患者身上或排出物的特殊气味,都是重要的诊断线索。 问诊:这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情志变化等。本书将列举一些典型的问诊问题,展示如何通过问诊收集全面信息。 切诊:主要指脉诊和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的经典,我们将介绍脉象的基本分类(如浮、沉、迟、数等)及其临床意义。按诊则包括触按身体特定部位,了解温度、湿度、压痛等情况。 三、 中医的治疗手段:源远流长的疗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既有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的经典疗法,也有不断创新发展的现代应用。 中药:这是中医最核心的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将介绍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原则(君臣佐使),并以几个经典方剂为例,阐述其组方思路和临床应用。我们还将探讨中药的炮制工艺对疗效的影响。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我们将介绍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原理,并提及不同病症常用的针灸方法和穴位。 推拿按摩: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体表,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本书将介绍推拿在缓解颈肩腰腿痛、改善消化功能等方面的应用。 拔罐与刮痧:这两种疗法常用于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我们将讲解它们的具体操作方法和适用病症。 食疗与养生:中医强调“治未病”的理念,食疗和养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介绍如何根据季节、体质选择适宜的食物,以及一些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 四、 中医的哲学智慧:天人合一与整体观念 中医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诊疗技术,更在于其背后深邃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规律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地域环境等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顺应自然来养生保健。 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疾病的发生并非孤立的局部问题,而是整体功能失调的表现。我们将以此理解中医为何不拘泥于单一症状,而是从整体上辨证施治。 辨证论治: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针对同一疾病,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其病因、病机可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证候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本书将通过实例展示辨证论治的严谨与灵活性。 五、 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是一门活的科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并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寻求创新与融合。本书将简要回顾中医发展的辉煌历程,并展望其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与未来。 通过《悬壶济世:百年医道传薪》,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初步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认识中医诊断的智慧,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并最终体会到中医“治未病”的深远意义,以及其中蕴含的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这并非一本医学教科书,而是一扇通往中医文化殿堂的窗口,期待与您一同探索这份宝贵的民族瑰宝。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在学校里学习了大量中医理论知识,但始终觉得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座桥梁,将我从理论的世界拉回了充满烟火气的临床实践。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中的每一篇医案,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真实案例,都凝聚了广安门医院各位专家的心血和智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个病例的详细记录,包括病史采集、舌脉象辨识、证候分析、治法方药的制定,以及随证变化的调整过程。这些细节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的医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学习资料。我常常会对照书中的医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思考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临床诊疗中。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看到了中医的严谨性、系统性和人文关怀,也让我对未来从事中医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

作为一个常年被各种慢性疾病困扰的中年人,我尝试过很多方法,西医、理疗,效果总是治标不治本。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带着一丝期待又一丝怀疑翻开了它。没想到,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巨大的。它所展示的医案,并非只是针对单一的疑难杂症,而是涵盖了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领域,并且关注点往往是那些西医难以完全解决的“亚健康”问题,比如长期失眠、疲劳乏力、消化不良等。书中专家们的治疗思路,非常注重从整体出发,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长期腹泻的医案,医生并没有简单地止泻,而是通过温中健脾、益气固涩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体质,疗效令人惊叹。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个成功的治疗案例,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治未病”的理念,以及对人体自身修复能力的充分信任。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找到了新的希望,也更加坚定了尝试中医治疗的决心。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医药历史和文化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一直以来都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深入了解中医临床实践的书籍。这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专家医案精选》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所收录的医案,不仅是成功的治疗案例,更是中医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生动体现。通过阅读这些医案,我得以窥见名老中医们是如何将几千年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临床实际相结合,如何运用辨证论治的思维,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书中对药方的解释,以及对病程演变的分析,都非常细致,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中医治疗的精妙之处。我尤其喜欢书中一些对经典方剂的化裁运用,这充分展示了中医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参考书,更是一份宝贵的中医文化遗产,它让我对中华传统医学的智慧和魅力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也激励我更加深入地学习和传承这份宝贵的知识。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道听途说,对“中医博大精深”这句话,更是有点半信半疑。直到我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我才真正开始认识到中医的魅力。这本书不像一些科普读物那样,只是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真实医案,展现了中医的强大之处。我被书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病,在中医手中却能得到如此精妙的调理而折服。比如,书中有个医案是关于长期失眠的,医生并没有给病人开安眠药,而是通过调理脾胃,疏肝解郁,最终让病人恢复了健康的睡眠。这种“治本”的思路,让我觉得中医真的与众不同。而且,书中的语言并不晦涩难懂,很多地方都解释得很清楚,让我这个普通人也能读懂其中的道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相信中医在改善生活质量,解决一些慢性问题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宝藏!作为一个对中医一直充满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打开了我认识中医的一扇窗。它收录了广安门医院各位专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每一个医案都经过精心筛选,力求展现最典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每个病例的分析,不仅仅是罗列症状和处方,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维过程,比如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剂,药材的配伍有何深意,以及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的调整思路。这种详实的讲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医案。书中的语言也很精炼,没有过多的学术术语堆砌,读起来既有深度又不失可读性。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与自己或家人的身体状况联系起来,虽然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但至少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这本书不仅仅是医学著作,更像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中医科普读物,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中医的兴趣。

评分

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评分

内容全面,积累作者多年心血,医案类证候齐全

评分

8 糖尿病

评分

第七章 肿瘤科

评分

6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评分

第十章 针灸科

评分

11 水肿

评分

速度很快,不到24小时就到了

评分

15 风湿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