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速记巧解

中公版·2018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速记巧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 著
图书标签:
  • 事业单位考试
  • 江西省考
  • 2018年
  • 综合基础知识
  • 教材
  • 中公
  • 速记
  • 巧解
  • 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2324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09691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8
字数:202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速记巧解》专为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量身打造,虽然只有“小身材”,却有“大容量”,方便考生随身携带,也可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帮助考生节约备考时间,快速识记知识点。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速记巧解》根据江西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涉及的学科,我们将本书体系分为十部分,分别是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生活、人文历史、管理、事业单位概况、公民道德建设与公共礼仪、公文和主观题。每一部分设置了“内容导读”,在重要知识点处标注下划线,还对知识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等,这一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考生消除复习阻力,方便考生把握重点,夯实理论基础。

目录

第一章江西省情(2)
一、省情概况(2)
二、历史人文(3)
第二章国情地理(4)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4)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6)
三、我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9)
四、自然地理概况(10)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14)
一、哲学概述(14)
二、物质(15)
三、意识(16)
四、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6)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7)
六、马克思主义认识论(19)
七、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21)
八、社会基本矛盾运动(21)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2)
一、商品(22)
二、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23)
三、价值规律(23)
四、资本(24)
五、剩余价值(24)
六、利润和平均利润(25)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25)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25)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条件(25)
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26)
四、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27)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9)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9)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2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0)
四、改革和对外开放(30)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1)
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1)
七、“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32)
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2)
九、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2)
第五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33)
一、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33)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34)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35)
四、其他重大会议及文件要点(38)
第一章市场经济(42)
一、市场经济体制(4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2)
三、我国经济建设(43)
第二章微观经济(45)
一、市场体系(45)
二、市场机制(45)
三、市场结构(46)
四、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7)
第三章宏观经济(47)
一、国民收入核算及国内生产总值(47)
二、总供给与总需求(47)
三、宏观调控目标(47)
四、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48)
五、货币政策(49)
六、通货膨胀(49)
七、通货紧缩(50)
第四章国际经济(50)
一、国际贸易(50)
二、国际金融(51)
三、世界经济组织(52)
四、其他组织(52)
第一章法理学(54)
一、法的特征(54)
二、法的作用(54)
三、法律关系(54)
四、法的运行(55)
第二章宪法(55)
一、国体(55)
二、政体(56)
三、其他基本制度(56)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6)
五、国家机构(57)
第三章民法(59)
一、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59)
二、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59)
三、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59)
四、法人(61)
五、人身权(61)
六、物权(62)
七、债的发生根据(63)
八、知识产权(63)
九、民事法律行为(63)
十、代理的分类(63)
十一、表见代理(64)
十二、民事责任(65)
十三、遗产的范围(65)
十四、法定继承(66)
十五、遗嘱的有效要件(66)
十六、无效婚姻(66)
十七、夫妻共同财产(66)
第四章刑法(67)
一、犯罪构成要件(67)
二、犯罪的故意(68)
三、犯罪的过失(68)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69)
五、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70)
六、主刑与附加刑(70)
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71)
八、侵犯财产罪(72)
九、贪污贿赂罪(73)
第五章行政法(74)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74)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74)
三、行政许可的范围(75)
四、行政复议的范围(75)
五、行政复议的管辖(76)
第六章经济法(77)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7)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77)
第七章诉讼法(78)
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78)
二、民事诉讼适用级别管辖的案件(78)
三、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78)
四、代理人(79)
五、撤诉、缺席判决和延期审理(80)
六、诉讼中止和终结(80)
七、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的区别(80)
八、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81)
九、刑事诉讼的专门管辖(81)
十、强制措施(81)
十一、第一审程序(83)
十二、行政诉讼的管辖(83)
十三、行政诉讼被告的确认(84)
第一章高新技术(86)
一、通信技术(86)
二、计算机高新技术(87)
三、新能源技术(87)
四、生物工程技术(89)
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89)
第二章生活常识(91)
一、物理常识(91)
二、化学常识(94)
三、生物常识(98)
四、医学常识(101)
五、安全常识(102)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04)
一、计算机发展史(104)
二、计算机组成(104)
三、计算机网络(105)
四、Word2010(106)
五、Excel2010(107)
第一章文化常识(110)
一、中国传统文化(110)
二、中国文学(113)
第二章历史常识(122)
一、中国古代史(122)
二、中国近现代史(126)
第一章管理学基本理论(136)
一、管理概述(136)
二、决策(136)
三、组织(137)
四、领导(137)
五、控制(138)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138)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138)
二、公共管理的职能(139)
三、公共政策(139)
四、公共决策(140)
五、公共危机管理(141)
第三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142)
一、政府职能(142)
二、行政组织(142)
三、行政领导(144)
四、行政执行(144)
五、行政监督(146)
第一章事业单位概况(14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148)
二、事业单位的特征(148)
三、事业单位存在的社会基础(149)
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149)
五、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149)
六、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52)
第二章公民道德建设(152)
一、公民道德规范(152)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153)
三、社会公德(153)
四、家庭美德(154)
五、职业道德(155)
第三章公共礼仪(156)
一、会务礼仪(156)
二、会见、会谈格局(157)
三、迎送礼仪(158)
四、宴会礼仪(159)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162)
一、公文概述(162)
二、公文的特点(162)
三、公文的种类(162)
四、公文行文规则(163)
五、公文格式(165)
第二章公文处理(168)
一、公文拟制(168)
二、公文办理(169)
三、公文管理(169)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71)
一、决定通知(171)
二、公告通告(172)
三、报告请示(173)
四、函意见(174)
五、通报批复(175)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178)
一、题型概述(178)
二、归纳概括主要内容(179)
三、归纳概括主要问题(180)
四、归纳概括部分内容(182)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187)
一、题型概述(187)
二、词句阐释(189)
三、启示型分析(190)
四、评论型分析(192)
第三章议论文(193)
一、题型概述(193)
二、文章结构(197)
三、立意和论证(197)
四、标题的写法(201)
五、开头的写法(202)
六、主体段落的写法(204)
七、结尾的写法(205)
江西省事业单位笔试课程简章(207)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08)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
  综合近几年江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来看,地方概况与国情地理部分考查频率较高,主要为识记型的基础题目。省情部分的考查内容多集中在江西历史人文、名胜古迹等,个别试题常常结合其他学科进行考查;国情地理部分,我国的自然环境、资源和自然地理属于考查重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意抓住常考知识点,打牢基础,可以结合图表进行辅助记忆。另外,考生应该将基础知识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复习,以应对综合性试题。
  第一章江西省情
  一、省情概况
  1.地理位置与地貌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500余万,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全省共38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为回族和畲族。
  2.气候
  江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全年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天气复杂多变,春季阴冷多雨,常出现大风、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性天气;4至6月降水集中,是江西的雨季,易发生洪涝灾害;雨季结束后全省进入盛夏高温季节,常伴有伏旱发生,但有时受台风影响,也会出现较明显降水;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适宜,是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但常伴有秋旱发生;冬季湿冷,冷空气影响频繁,常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3.自然资源
  (续表)
  4.旅游资源
  二、历史人文
  1.历史名人
  (续表)
  2.名胜古迹
  第二章国情地理
  一、我国的自然环境
  1.我国的地势和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五种基本类型:山岭、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我国的山脉
  3.我国的河流与湖泊
  (1)主要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中部,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约5500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河。
  (2)湖泊
  我国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4.我国的气候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季风气候显著,加之我国幅员辽阔、跨纬度大、地形复杂,故有多样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分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
  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
  二、我国的资源、能源与自然灾害
  1.我国的资源
  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1)水资源
  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兴修水库;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土地资源
  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分布:①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②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3)矿产资源
  特点:①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③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例如铁矿)贫矿多、富矿少。我国三大伴生矿是:四川攀枝花的钒钛、铁矿、甘肃金昌的镍铜矿、内蒙古白云鄂博的稀土铁矿。
  ④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一方面人均占有量少;另一方面,采富弃贫,滥采滥挖,破坏环境、破坏矿山,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主要矿产的分布状况:
  2.我国的能源
  地热能:我国的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2000多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藏、云南一带,有许多温泉和热泉,是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的最重要方式。高温地热流体应首先应用于发电。
  太阳辐射能:青藏高原日照时间及辐射量均居全国之冠。大西北的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一带因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是我国第二个辐射能量高值区。
  3.我国的自然灾害
  (1)我国的地质灾害
  (2)我国的气象灾害
  (续表)
  
2018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综合基础知识速记巧解 内容简介 本教材旨在为2018年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的考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高效的学习解决方案。考试涵盖综合基础知识,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人文、地理、时事政治等多个领域。为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点,提升应试能力,本教材特别强调“速记”与“巧解”的教学理念,力求让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教材特色与结构 本教材的编写紧密围绕2018年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并结合近年来的考试真题,深入分析考点、难点和热点。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方便考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第一篇:政治理论与时事政治 核心要点提炼: 重点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全面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以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时事政治热点: 精选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热点,包括国家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精神(如十九大、两会)、区域发展战略、国际形势变化、科技创新成就、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等。 速记方法: 运用思维导图、关键词联想、口诀记忆等方法,帮助考生快速记忆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复杂的时事信息。 巧解策略: 针对政治理论题目的出题规律,讲解如何分析题干、识别选项、快速定位考点,以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第二篇:经济常识 微观经济学: 深入讲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价格机制、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及效率。 宏观经济学: 重点阐述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详细介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及传导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 金融基础知识: 掌握货币的职能、信用、利率、汇率、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基本概念。 速记方法: 针对经济学中的公式、原理和图表,提供图表化、公式化、案例化的记忆技巧,如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供求曲线变化,用生活化的比喻解释宏观经济概念。 巧解策略: 教授考生如何快速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如何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以及如何解读与经济相关的图表数据。 第三篇:法律常识 法学基本理论: 介绍法的一般概念、特征、渊源、分类,法律关系,法律责任,依法治国等基本概念。 宪法: 深入学习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主席、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的产生和职权。 行政法: 重点掌握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责,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法律制度。 民法: 学习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为,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合同(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侵权责任等基本内容。 刑法: 掌握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常见犯罪的认定(如盗窃罪、诈骗罪、故意伤害罪等)。 其他重要法律: 了解与事业单位工作相关的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等。 速记方法: 运用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重要概念的词汇表、典型案例与法律条文的对应关系等进行记忆。 巧解策略: 训练考生快速识别法律问题,准确运用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分析,理解法律逻辑,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第四篇:科技常识 信息技术: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技巧,互联网基础知识(网络协议、浏览器、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生物技术与医学: 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药等基本概念,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学习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航天航空与能源: 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航天技术基本原理,以及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的发展应用。 速记方法: 运用图文结合、概念拆解、类比记忆等方法,将抽象的科技概念形象化、易于理解。 巧解策略: 针对科技常识题目的特点,注重理解科技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学会从概念出发,推导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五篇:人文与地理 中国历史: 重点梳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和发展阶段,特别是与江西相关的历史文化。 中国地理: 掌握中国陆地、海洋、气候、河流、山脉、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我国的省区市划分、主要城市、交通网络。 江西省情: 深入学习江西省的区划、历史沿革、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文化特色、重要城市和发展规划,以及与江西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世界历史与地理(基础): 了解世界主要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情况,以及全球性地理现象(如板块运动、洋流、气候带)。 文化常识: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儒释道、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节日),以及一些重要的文学、艺术、哲学流派。 速记方法: 运用时间轴、地图、人物关系图、文化符号联想等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巧解策略: 掌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地理现象的成因,以及人文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回答问题。 第六篇:数学与逻辑推理(针对部分岗位) 数学基础: 复习小学、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运算、分数、百分比、比例、平均数、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数据分析: 学习如何解读表格、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和分析。 逻辑判断: 掌握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基本逻辑方法,学习识别和分析逻辑谬误。 图形推理: 训练对图形的规律性识别、组合、变化等方面的能力。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岗位也包含此项): 掌握阅读理解、词语理解、句子填空、片段阅读等技巧。 速记方法: 针对数学公式,提供公式推导和应用场景结合的记忆方法;针对逻辑题目,总结常用推理模式。 巧解策略: 教授考生快速审题、定位关键信息、运用排除法、代入法等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学习方法指导 本教材不仅提供知识点,更注重方法的传授。 “速记”篇: 针对每一个知识模块,都设计了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例如,政治理论中的重要会议精神,可以通过提炼会议主题词和关键决策来记忆;经济学中的复杂公式,可以通过图示化或情景化来理解记忆;法律条文,可以通过总结其核心原则和适用范围来记忆。 “巧解”篇: 针对每个部分的常见题型,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例如,在政治题目中,如何分析题干的指向性,如何识别选项的迷惑性;在经济题目中,如何运用图表分析市场变化,如何判断政策效应;在法律题目中,如何运用法律思维分析案情,如何找到关键的法律依据。 真题精析: 每章的最后都附有该部分知识点的历年真题及详细解析,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并进一步理解命题规律。 适用人群 本教材适用于所有参加2018年江西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且考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的考生。无论您是初次备考还是有一定基础,本教材都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结语 备考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需要系统学习、高效记忆、精准答题。本教材正是基于这些需求而精心编写,希望能够成为您备考路上的得力助手,助您顺利通过考试,实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梦想!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个人对这本书的“综合基础知识”部分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尤其是在涉及到公共基础知识中的法律常识和管理学原理时,它给出的内容深度,明显是按照一个“应届生必须掌握的最低标准”来设置的,没有太多超纲或者偏难怪的知识点,这对于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是个福音,意味着你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最核心、最容易拿分的部分。但是,这种“保险”的策略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对于那些想要冲刺高分的考生来说,可能略显保守。我记得在讲解某个特定的法律条文时,它只给出了最核心的法条内容和最直接的案例应用,对于近年来法条的最新修订或者一些微妙的司法解释,提及得比较少。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为了确保“基础分不会丢”,而不是为了帮你“争取到顶尖名次”。如果考场上出的题目稍微灵活一点,比如考察对新规的理解,这本书提供的知识点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再拓展一些外部资料来补充。所以,作为一本基础教材,它合格且可靠,但如果期待它能提供独家内幕或者前沿信息,那可能就有点强人所 ছুর了。

评分

我使用这本书的过程中,发现它的排版和设计思路,更倾向于传统的教辅风格,而不是那种时下流行的“碎片化学习”工具书。每一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先是理论概述,接着是知识点细分,然后是例题分析,最后通常会有一个“知识点回顾与对比”的小结。这种结构非常适合需要建立完整知识体系的学习者。举个例子,在经济学部分,当它讲解供需关系和市场失灵时,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会用大量的篇幅来解释这些概念在实际公共管理中是如何体现的,比如价格管制的影响等等。这种结合实际应用的讲解方式,大大增强了知识的记忆深度,因为它不再是孤立的文字,而是有了场景感。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详细的阐述也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使得整本书的厚度显得有些惊人。对于那些习惯于使用电子笔记或者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把书本上的内容“提炼”成更适合自己快速复习的载体。它提供的是原料,但加工的过程还得自己来。

评分

从整体的阅读体验和使用感受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可读性”,尽管标题强调了“速记”,但内容上却保持了相当高的学术性与清晰度。它几乎没有使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晦涩术语,即使是对于文科基础薄弱的考生,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的社会学或管理学理论时,常常会使用生活化的比喻,这无疑是降低了学习门槛。然而,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的副作用,那就是在某些关键知识点的表述上,可能显得过于“安全”和“普适”,缺乏那种能让你瞬间醍醐灌顶的“神来之笔”。我期待那种能够一语道破天机的总结陈词,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详尽的“导览地图”,它会告诉你所有景点在哪里,路线怎么走,但不会帮你去攀登最高的山峰。因此,这本书非常适合那些需要一个全面、扎实、无死角的知识框架的考生作为入门教材,但如果你的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实现知识的“提纯和压缩”,那么这本书的详细程度可能会让你觉得有些“累赘”,需要读者自行进行高强度的二次加工。

评分

在做配套练习题的时候,我深刻体会到这本书的定位——它是一个知识点的“导读员”,而不是一个“命题模拟器”。书本后附带的模拟题或者章节测试题,其难度设置普遍偏低到中等,主要目的似乎是为了巩固读者刚刚学过的知识点,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本章内容,而不是去模拟真实考试的压力和陷阱。例如,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练习时,题目的选材非常贴合教材讲解的技巧,基本上只要你掌握了书本上教授的“主旨句定位法”或者“逻辑关联词识别法”,就能轻松选出正确答案。这在初期学习阶段非常建立信心,让人感觉“原来考试也没那么难”。然而,一旦我转去做市面上其他机构的真题模拟卷时,立刻就能感受到差距:真实考试的阅读材料更长、干扰项的设置更隐蔽、对背景知识的关联性要求更高。所以,如果完全依赖这本书的配套练习来评估自己的备考状态,可能会导致对实战难度的严重低估。这本书更像是为你打好了体能基础,但距离高强度的正式比赛,还需要额外的实战训练。

评分

这套书刚拿到手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儿心凉了半截。毕竟是冲着“速记巧解”这几个字买的,期待它能像武功秘籍一样,一拿起来就能打通任督二脉,直达考点核心。结果翻开来看,前几章的内容,尤其是那些理论性的部分,讲得还是挺中规中矩的,一点儿也不像那种“开挂”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教师,一步一步带着你把基础概念捋清楚。比如,在行政能力测试里的判断推理部分,那些逻辑题的解析,虽然步骤写得非常详尽,每一步的推理逻辑都掰开了揉碎了讲,但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找到“套路”的考生来说,略显冗长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针对某个高频考点,直接给出那种“看到这种题型,直接套用这个公式或口诀”的捷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严谨性,把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但缺点也恰恰在于这种严谨,让“速记”的体验打了个折扣。感觉作者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不是那种为了应试而生的“速成秘籍”。所以,如果指望它能让你一夜之间从小白变成大神,可能要失望,它更像是一块坚实的地基,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往上盖楼。

评分

就看这一发了,考到了就是好书

评分

纸质还不错,现在用的是学习用书,真题还没用。以后再补评价。

评分

都在京东买的 正版 很喜欢

评分

希望能起到帮助作用。

评分

物流很快,质量不错,活动买的划断。

评分

买错了,以为是书,结果全是真题

评分

教材不错

评分

很实用,物流也很给力,赞一个

评分

很不错,收到之后就很满意,始终支持京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