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25
本书是西班牙国民作家、被誉为“西班牙的肯·福莱特”的伊德方索·法孔内斯继《海上大教堂》后又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巨作,讲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王国,一个年轻的摩尔人,卷入到一场宗教和权力的火热斗争中,在两种文化、两份爱情之间徘徊……善良与邪恶、信任与背叛、爱情与仇恨、信仰与抗争,在这里一一上演。
16世纪下半叶,此时距离天主教国王和王后占领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王国——格拉纳达王国已过去半个世纪,曾在这片土地生活了八百多年的摩尔人被课以高额赋税,生活困顿不已,甚至不得不改变习俗和信仰。那些被迫改宗的摩尔人又称为摩里斯科人。
1586年底,阿尔普哈拉斯山区的摩里斯科人揭竿而起。年轻的埃尔南多被卷入这股洪流。他是私生子,是摩尔人母亲遭天主教神父玷污后所生,这一出身让他既受到摩尔人继父和族人的排挤,也不被天主教徒所接纳。一开始,埃尔南多负责押送物资,随起义队伍而走,在其他脚夫、起义士兵与领导层、海盗与土匪之间周旋,几次遇险,而在此期间与摩里斯科女孩法蒂玛的相遇、相爱,让他渴望过上安定、平和的生活。
起义失败后,埃尔南多、法蒂玛与其他摩里斯科人一起被驱逐至科尔多瓦。在这里,目睹摩里斯科人再次置于天主教治下的遭遇,埃尔南多开始投入另一场斗争:消融两种文化之间的分歧……
本书是西班牙历史小说家伊德方索·法孔内斯继《海上大教堂》后又一部跌宕起伏、令人窒息的史诗巨作,用翔实的历史细节、令人难忘的人物将摩尔人与天主教徒的冲突描绘得栩栩如生,再现了当年西班牙南部的民族纠纷与世俗风情。
伊德方索·法孔内斯
Ildefonso Falcones
西班牙备受推崇的“国民作家”。
2006年,他历时五年写作的处女作小说《海上大教堂》在西班牙出版后,随即引爆一股全球畅销旋风,售出近40个国家、地区版权,荣获多项国际文学奖项,包括西班牙“巴斯克文学奖”*佳小说、意大利薄迦丘文学奖*佳外国作家等。
2009年,他经过多方查阅史料及考证,以四百年前西班牙摩尔人与天主教徒之间的纷争为背景,创作了第二部长篇历史小说《法蒂玛之手》。该书出版后,再度在西班牙风靡。2010年,获得意大利罗马奖*佳外国文学。
2016年,他出版《海上大教堂》的续篇《大地的继承者们》。
伊德方索·法孔内斯还有一个身份:执业律师,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都有律师事务所。目前他与妻子、四名儿女住在巴塞罗那。
这本书有力地唤醒了那段历史、那个时空。
——《出版人周刊》
一本令人兴奋、可读性强的冒险小说,情节生动,描述栩栩如生。
——英国《独立报》
谨以这本书献给这世上所有曾经经历过以及依然还在遭受着苦难的孩子们——这个世界上的许多问题,我们还无力解决。
——伊德方索·法孔内斯
第一部 以安拉之名 1
第二部 以爱之名 201
第三部 以信仰之名 427
第四部 以我主之名 579
终章 717
作者后记 727
格拉纳达王国,阿尔普哈拉斯,胡维莱斯镇
1568年12月12日,星期日
早晨十点,召集弥撒的钟声敲碎了冰封着小镇的阴冷。这个小镇坐落于内华达山系中一座山峰的峰顶。金属质感的钟声顺着山势而下,撞击着孔特拉维耶萨山脉的裙裾。孔特拉维耶萨山脉从南边包裹着肥沃的山谷,山顶的融雪顺流而下,丰沛的雪水滋养着穿越山谷的三条河流:瓜达尔菲欧河、阿德拉河和安达拉克斯河。阿尔普哈拉斯的土地跨越了孔特拉维耶萨山脉,一直绵延到地中海。冬日微薄的阳光下,近两百名男女老少拖着步子,静默地迈向教堂,会集在它的门前。
教堂用赭石色石块建造,不带任何外饰,呈简单的长方形。教堂的一侧倚着粗壮的钟塔。挨着教堂开辟了一方广场,广场建在溪流之上,溪流错综通向山谷之中。从广场向山脉望去,能看见许多狭窄的小路,小路两边镶着一座座低矮的平房。房子的墙是用石灰抹的,一两层高,门窗很小,平坦的屋顶上竖着圆柱形的烟囱,烟囱带着罩子,远远望去像朵朵蘑菇。屋顶上摊晒着辣椒、无花果和葡萄。小路顺着山坡向上迂回,下层房屋的屋顶和上层房屋的地基一般高,就仿佛是一幢叠一幢搭起来的一样。
教堂门前的广场上,几个孩子和几个旧天主教徒——镇上约莫有二十来个旧天主教徒吧——正凝视着一位老妇。老妇被推上了教堂前高耸的楼梯;她战战兢兢地用手扶着栏杆,嘴里仅剩的几颗牙咯咯作响。受过洗礼的摩里斯科人纷纷进了教堂,甚至没有瞥一眼他们这位教友姊妹。一清早她就被推到这里,绑在最高的那根横梁上,没有外衣的她独自承受着严冬的寒风。钟声不停地响着,随着钟舌敲击而不停战栗着的老妇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一个男孩伸出手来指向她,一阵笑声打破了现场的寂静。
“老巫婆!”欢笑中传出一声喊叫。
几个人拿起石块掷在了老妇身上;一时间,楼梯下唾满了痰迹。
钟声停了,还在外头的天主教徒们赶忙涌进了教堂。教堂里,距祭坛几步远的地方,一位皮肤被日头晒得黝黑的高大男子正对着信徒们跪在那里;他一头黑发,没戴披肩也没穿外套,颈上绑着一根麻绳,双臂交叉成十字,两手各握着一支点燃的蜡烛。
几天前,这个男人曾把一件衬衣交给刚才楼梯上的那位老妪。衬衣是他妻子的,他妻子患了顽疾。他把衬衣交给那位老人,是为了让她把它带到传说中有治病神力的一汪清泉中洗一洗。那泉水隐藏在崎岖陡峭的石崖中,人们几乎从来不在那里洗衣服。赶巧不巧,老妇去洗衣的那一天,恰好被镇上的神父堂·马丁给撞上了;见她不远千里只为洗那一件衬衣,堂·马丁神父断定这事必与巫术有关,处罚便如期而至:周日的整个上午,那位老妇都得被绑在高悬的楼梯上,接受民众的嘲笑和奚落,而求她施展巫术的那位天真的摩里斯科人则不得不跪在祭坛前,让所有前来祷告的人们都可以看到他一边忏悔一边接受训诫的样子。
进了教堂,男人们就得与他们的妻子分开,妻子们带着女儿站在最前面的几排。那个摩里斯科人就跪在女人们的脚前,眼神涣散。所有的女人都认识他:他是个好人,耕着自己的地,养着自己的几头奶牛。他只是想要帮帮他那生病的妻子呵!慢慢地,男人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有序地排在女人们的后面。待所有人都站定之后,神父堂·马丁、受俸教士堂·萨尔瓦多以及教堂司事安德列斯一齐走向了祭坛。堂·马丁身材丰硕、面色白皙、脸颊红润、身着一袭绣金神袍。他走到那些虔诚的教徒面前,在尊座上坐了下来,教士和司事分立在他的两侧。有人关上了教堂的大门;没有风,烛火也不再闪摆。教堂顶上五彩的伊斯兰装饰光辉闪耀,与祭坛及侧墙上天主教受难画的节制与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司事是一个高挑的年轻人;他身着黑服,身材瘦削,脸庞是和大多数信徒一样的棕黑色。他打开一本册子,清了清嗓子。
“弗朗西斯科·阿尔瓜西尔。”司事念道。
“到。”
证实了声音的来源之后,司事在册子上做了记录。
“何塞·阿尔梅尔。”
“到。”
司事继续记录。“米拉格洛斯·加西亚、玛丽亚·安布罗斯……”每叫到一个名字,都有相应的人以“到”回应,随着安德列斯的名单越念越往后,回答的声音也越来越像一声嘟哝。司事只管对照着每个人的面孔,做好自己的记录。
“马尔科斯·努涅斯。”
“到。”
“你上周日没来做弥撒吧。”司事诘问道。
“我那天是在……”那个男人试图辩解,但又想不出合适的西班牙语用词。他仓促地用阿拉伯语完成了后半句,同时挥起一份文件。“你过来。”安德列斯命他上前。于是马尔科斯·努涅斯挤过人群,来到祭坛下面。“我那天到乌希哈尔去了。”这会儿他算是完成了那句解释,同时把那份文件交给司事。
安德列斯瞄了一眼那张纸,便把它交给神父;只见神父拿起那文书细细端详,验证过签名以后,做了个同意的表情:乌希哈尔教堂神甫证明,胡维莱斯镇居民、新天主教徒马尔科斯·努涅斯于1568年12月5日在本市参加了教堂弥撒。
司事的脸上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他在册子上写了两笔,又接着念那份无尽冗长的新天主教徒名单——所谓新天主教徒,就是那些被西班牙国王强迫进行洗礼从而皈依天主教的穆斯林——作为新天主教徒,必须证明自己每个周日和训诫日都参加了相应的宗教仪式。念到名字没有答“到”的人员都被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有两个妇人无法说明自己为什么没有参加上周日的弥撒;她们不像马尔科斯·努涅斯那样带有乌希哈尔教堂颁发的证明,只是慌乱地辩解着。安德列斯任由她们解释,眼神却偷偷瞄向了神父。堂·马丁用专横的手势示意她们闭嘴,其中一个妇人立刻安静了下来,而另一个却还在奋力申辩,称上个周日自己是病了。
“你们可以去问我老公!”她一边嚷着,一边焦急而紧张地在最后几排人里寻找她的丈夫,“他会跟你们……”“安静,你这个魔鬼的追随者!”神父堂·马丁一声怒吼把那个摩里斯科人妇女吓得哑口无言,她低下了头,同时那位司事也记下了她的名字:这两个女人都要支付半个里亚尔作为惩罚。漫长的点名之后,神父开始了弥撒。在此之前,他又命司事让那个摩里斯科忏悔者把手里握着的蜡烛举高了些。“以圣父、圣子以及圣灵的名义……”仪式继续着,尽管真正能够理解这些神圣话语、或是真正能够跟上这种语速的人实在很少,甚至整个布道过程中夹杂着的神父的那些训斥都很少有人能够明白。
“难道你们认为一口破泉里的水就能帮你们祛病消灾吗?”神父用颤抖的食指怒指着那个跪着的人,脸皱成一团,“这就是你们的榜样。正因为你们如此堕落腐化、亵渎神明,基督才要惩罚你们,让你们的生活充满苦难;也只有基督才能拯救你们脱离苦海!”
下面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西班牙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用阿尔哈米亚语跟西班牙人沟通:那是一种混合了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的方言。但是不管怎样,所有的人都必须会用西班牙语背诵天主经、万福玛利亚、信经、圣母颂和戒律。那些受过洗礼的摩里斯科孩子有教堂司事给他们上课讲授,而一般的男男女女,每周五和周六都有相应的课程,所有的人都必须参加,否则就得接受罚款或是被禁止结婚;只有当他们能一字不差地背下那些祷告的时候,才能被准许不再参加此类课程。
弥撒还在进行,有些人祈祷了起来。孩子们在很认真地听司事讲课;他们读得很大声,几乎像叫喊一样——这是他们父母教的,因为只有这样,大人们才能趁教士来回走动监督的当儿偷偷地呼求真主安拉。很多人都闭着眼,如此默默而语,不住悲呼着。
作者后记
从天主教国王和王后占领格拉纳达直到摩里斯科人被完全逐出西班牙,到2009年,摩里斯科人的历史已走过了第四个百年。西班牙的历史长卷中,排挤外族的章节比比皆是,阿尔曼左尔袭击希伯来人和天主教徒,还有著名的天主教国王与王后驱逐西班牙犹太人事件,而摩里斯科人的遭遇无疑也在其中。格拉纳达王国投降时,对穆斯林设置的规定相当宽松: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语言、宗教、习俗、财产和权利;但八年后,西斯内罗斯枢机主教颁布了强迫摩里斯科人皈依天主教、彻底毁灭其文化、新设高额税赋和取消其自治权的命令。这些人被称为新天主教徒,一时成为了剥削和仇恨的对象,他们自古以来享有的权利被牢牢地限制住,这种转变来得过于突然。
阿尔普哈拉斯的摩里斯科人发动了暴乱。这片崎岖的山地风景奇伟。暴动是长久以来压迫欺凌的产物,编年史家路易斯·德·马尔默尔·卡尔瓦哈尔(《格拉纳达王国摩里斯科人之叛乱及惩罚》)和迭戈·乌尔塔多·德·门多萨(《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对摩里斯科人发动的格拉纳达战争及摩里斯科人的叛乱:四卷书写成的历史》)对这段历史做了详尽的描述。这场战争中,双方阵营都极尽残酷之能事,不过由于天主教编年史家们写作时的偏向性,我们对摩里斯科人的暴行了解得更多。尽管如此,也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站了出来,选择了实话实说而非巧言开脱,西班牙驻巴黎的大使就是其中最响亮的一个声音。本书第二章开头便引用了他写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信中说,摩里斯科人纷纷投诉神父,说神父强奸了他们的女人,所以生出来的孩子一个个都遗传了神父的蓝眼睛,本书的主角就是其中之一。而暴行也同样发生在天主教阵营中,加雷拉镇的大屠杀就是不可回避的明证。双方不约而同地对战败者施以了奴役和抢掠,所以上述编年史中的记述,无论是在胡维莱斯广场上殒命的一千多个妇女儿童,还是两边阵营在格拉纳达公开组织的人口拍卖都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大屠杀的制造者是一支特殊的军队,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并非正规军的成员,其唯一目的就是为自己大肆敛财。编年史中谈到这支军队的章节里,战利品的瓜分、对钱财贪婪的追求以及刚一填满钱袋就自动脱队的士兵充斥着字里行间。
此外,在这本小说中我还试着把起义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展示给读者。那些摩里斯科人被阿尔及尔人和土耳其人抛下,生死由命——以前是这样,之后也是一样——最终被西班牙的步兵们击溃。用大麻激起斗志,用乌头在箭尖涂毒的习俗,因好色而招致灾祸的阿本·倭马亚,恃才傲物的阿尔及尔近卫兵团,喜爱男色的海盗……这些都出现在编年史家的记述里。伍安·维尔内的著作《穆罕默德》中也指出,根据阿拉伯民俗的记载,先知穆罕默德使用过的几把佩刀流传到安达卢斯,我的小说也采用了这个情节。
阿尔普哈拉斯地区的起义最终以格拉纳达的摩里斯科人被驱逐到西班牙其他王国而终结,他们中有些人被赶到了科尔多瓦,就像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那样。根据胡安·阿兰达·顿塞尔的著作《科尔多瓦土地上的摩里斯科人》中的记述,这批被驱逐的摩里斯科人有近七分之一死在了被流放的路上。
摩里斯科人的战败与离散,以及使所谓同化政策变成一纸空文的歧视性法律,这些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摩里斯科人问题。许多当时的备忘录和意见书都证明了这一点,并提出了一些让人心寒的“最终解决办法”。对此,摩里斯科人多次密谋组织反抗,未果。这本小说中叙述的托加叛乱是其中最为猛烈的一次,却也因英格兰王在伊丽莎白一世亡故后寄给西班牙的那些信件以及英西友好条约的签订而终告失败。史学家亨利·查尔斯·雷亚在其著作《西班牙摩里斯科人;皈依与驱逐》中称,为确保法国国王对起义的支持,摩里斯科人承诺向其支付十二万杜卡多,这笔钱最终得以在波城交付;而多明戈斯·奥尔蒂兹和贝尔纳尔德·文森特在《摩里斯科人的历史;少数民族的生活和悲剧》一书中却坚称这笔款项最终未能支付;不管怎样,摩里斯科人的付款承诺应当属实。由于剧情需要,我在小说中采用了实际付款这个情节,并且这笔钱来自于伪造货币所得的收益。伪币是当时真实存在的一大经济毒瘤,这一顽疾在巴伦西亚王国体现得尤为突出。1613年,巴伦西亚市储蓄所宣告破产,在市场上流通的几十万杜卡多假币被迫收回,而人们把伪币问题的矛头直指摩里斯科人。曾有不少的柏柏尔人参加了托加会谈,但经济援助却未曾来自阿尔及尔或奥斯曼土耳其,反而恰恰来自那些天主教徒。
孩子们饱受苦难,我指的是那些摩里斯科人的孩子们,他们是这场民族悲剧中最无辜的受害者,值得深入研究。关于他们的遭遇,可以举出的例子不计其数:首先,尽管有皇家法令明令禁止,可在阿尔普哈拉斯战争中,那些不足十一岁的孩子还是被捉为了奴隶,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即使满了十一岁也远远未能被看作成年人。其次,战争一结束,即有成百上千名父母双双被流放的摩里斯科儿童被送给了天主教家庭;有文件证明,当这些孩子到了规定的年纪,纷纷向法庭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自己的自由。后来,在巴伦西亚山地地区(拉瓜尔谷和刃牙山)发生叛乱后,又有一批摩里斯科儿童被抓为奴。最后,有文件显示,当西班牙最终下达驱逐摩里斯科人的命令时,不足六岁的儿童都被法律强制留在了西班牙。据说,即使如此,一些摩里斯科人家庭还是成功把孩子送到了法国(他们被禁止进入柏柏尔海岸),还有一些人为了规避皇家法令的规定,把孩子送上了开往天主教国家的船只,船只一出海便随即转舵驶向了非洲海岸。这本小说写道,几百个摩里斯科孩子被强留在了塞维利亚,而在巴伦西亚,有近千名儿童被划归教会托管;连总督夫人都通过仆人劫持了一群孩子,对他们施以特别的照顾,只为防止他们落入魔鬼撒旦之手,而这所谓的魔鬼撒旦之手,就是指那片“摩尔人的土地”。
驱逐令下达之后,奥尔纳丘镇鲁钝却好战的摩里斯科人扎起营盘,占领了位于拉巴特边上的撒雷村。1631年,他们与西班牙国王交涉,有条件地归还土地,条件中便有一项:将他们被抢去的子女交还给他们。从王国到王国,从村镇到村镇,无数摩里斯科家庭被夺走了亲骨肉。
当谈及被从西班牙驱逐的摩里斯科人的数目,著书人众说纷纭,难以一一列举。最准确的数字,根据多明戈斯和文森特的计算,可能约为三十万人。此外,大多数对摩里斯科人有所研究的著者(哈内尔、雷亚、多明戈斯和文森特、卡罗·巴罗哈……)都提及了被流放到柏柏尔海岸的摩里斯科人所经历的屠杀。他们中有人称,根据腓力三世时期编年史家路易斯·卡布雷拉·德·科尔多瓦在《1599年至1614年西班牙宫廷大事记》一书的记载,被从巴伦西亚驱逐而逃到柏柏尔的摩里斯科人,有近三分之一在刚一登陆时即被杀害:“当(巴伦西亚的摩里斯科人)听说他们去到柏柏尔海岸的兄弟姐妹们中有三分之一都倒在了残忍的屠刀下时,他们都震惊了,很少再有人选择去往那里。”而正在此时,腓力国王借自己的宠臣莱尔马公爵与巴伦西亚女伯爵联姻之际,将从摩里斯科人那里夺来的价值十万杜卡多的财产都赠给了这位新郎。
第一次驱逐后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力图将依然可能滞留或返回西班牙的摩里斯科人驱逐干净。法令称,凡发现残存的摩里斯科人的,皆可按照发现者的意愿将其奴役或处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班牙境内各王国颁布的驱逐令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几乎是一样的。这本小说的情节参照的是巴伦西亚王国首次颁布的那条驱逐令。
当然也会有例外。其中,科尔多瓦做的一个决定特别耐人寻味,1610年1月29日,科尔多瓦市政府请求国王颁布许可,准许两名年迈且膝下无子的摩里斯科人马具商留在城内,“为了此举所能带来的益处,并能实践骑士精神”。我无法证明除了这两个得继续留在城里照顾马匹的摩里斯科老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申请法外开恩的例子,我也无法证实国王陛下最后究竟有没有同意科尔多瓦人的请求。
1682年,大主教佩德罗·德·卡斯特罗辞世,教皇伊诺森西奥十一世宣布圣山铅书和杜尔皮亚纳塔羊皮纸均系伪造。但对圣髑的真伪,梵蒂冈教廷未发一言。格拉纳达教会于1600年判定圣髑为真,直到现在,人们还在瞻仰着这堆骨骸。这与本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尤为相似:用来证明哪些骨骸和骨灰属于哪位殉道者的文字——即使是刻在铅片上——亦被梵蒂冈教廷判定为赝品,但相反地,其真实性恰恰是由这些文字来证明的那一堆堆骸骨——若不是那些铅板,在一个山中废矿里发现的骨灰又怎会被认为是圣塞西利奥和圣特西丰的遗骨?——却依然根据格拉纳达教会的判定而被认为是真的。
时至今日,大多数研究者都同意圣山铅书和杜尔皮亚纳塔羊皮纸系西班牙摩里斯科人伪造这个看法。那些摩里斯科人绝望地在两种宗教间寻找着联系,调和主义的幻想促使着他们在不放弃伊斯兰教义的前提下,努力去改变穆斯林在天主教徒眼中的形象。
同样的,研究者几乎一致将阿拉伯医生兼翻译阿隆索·德尔·卡斯蒂略以及米盖尔·德·卢纳看作是这种幻想的推进者;后者在《罗德里戈王的真实故事》一书中高度评价了阿拉伯的入侵对伊比利亚半岛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描述了天主教徒和穆斯林和平共处的美好前景。虽然我们的主角埃尔南多·鲁伊兹在其中所作的贡献都是出于我的虚构,但堂·佩德罗·德·格拉纳达·维内加斯却是实实在在参与到其中,有数份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但他最终还是将家徽上奈斯尔王朝那句骄傲的口号“除真主外别无胜者”改成了“侍奉天主即是为王”;且在驱逐开始之前、于1608年面世的、由学士佩德拉萨所著的《格拉纳达的历史与美谈》一书中也确实描绘了佩德罗的祖先、穆斯林王子席迪亚亚见到空中浮现十字架的神迹从而皈依天主教的故事。与维内加斯家族一样,有许多穆斯林贵族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融入了天主教社会。
路易斯·F.巴拿巴·庞斯在《反抗的机制:圣山铅书与〈巴拿巴福音〉》和《巴拿巴福音:西班牙的伊斯兰教福音书》两篇文章中称圣山铅书与《巴拿巴福音》之间互有关联,论断的依据源于1976年的一起发现。那一年,人们发现了一本十八世纪的部分手抄本——传说原件是用西班牙语撰写的,历史上也有相关记载,尤以突尼斯人记载为多——这本手抄本现由悉尼大学所藏。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圣山铅书不再只是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之间调和主义的产物。铅书之中有一卷圣母无字书,其内容无法辨认,但据其序言以及铅书中另一卷书——这卷书确是可读的——的内容称,一位阿拉伯国王会将圣母无字书的含义公之于众。这样来看,无字书的作者确实预见到之 法蒂玛之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法蒂玛之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法蒂玛之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法蒂玛之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