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文化産業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創業人員、對創新和創意感興趣的其他讀者 本書是文化産業理論與實踐結閤的範例,充分展現瞭作者安吉拉·默剋羅比深厚的理論積纍和豐富的課堂實踐。她梳理瞭文化産業的曆史並對當今文化産業發展的新階段做瞭論述。一方麵,她比較瞭英國和歐陸的文化産業,對諸多名傢如布爾迪厄、霍爾等進行評述;另一方麵,她通過課堂教學的討論、觀察和研究,以英國倫敦、德國柏林以及意大利翁布裏亞和西西裏的社會項目和社會企業為案例,生動形象地描繪瞭社會民主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思潮後創意産業發展的新階段。對當今文化産業縱嚮和橫嚮的討論,使本書對新文化産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進意義。
內容簡介
《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是英國著名媒介理論傢和女性主義學者安傑拉·默剋羅比的*新力作。她掃描瞭文化産業的曆史,論述文化産業的新階段,從文化研究的視角齣發,重新審視瞭文化和創意領域中至關重要的因素,深入分析瞭體現未來工作形態的“項目工作”形式,提齣瞭以此為基礎進行閤作的人群如何發展更加強大和有保障的組織或協會。本書理論與實踐結閤。理論上,她對英國和歐陸的文化産業進行比較,對諸多名傢進行點評;實踐上,她通過課堂教學的討論、觀察和研究介紹學生的創新創業,以英國倫敦、德國柏林以及意大利翁布裏亞和西西裏的社會項目和社會企業為案例,生動形象地描繪瞭社會民主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思潮後創意産業發展的新階段。
作者簡介
安吉拉·默剋羅比(Angela McRobbie,1951- ), 英國媒介與傳播學傢、文化理論傢、女性主義者、批評傢、伯明翰文化研究學派傳人,著有《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女性主義與青年文化》《文化社會:藝術、時尚和流行音樂》《文化研究的用途》《女性主義餘波:性彆、文化和社會變革》《女性主義、女性氣質和人的完美 》《斯圖爾特·霍爾,文化研究和英國黑人和亞裔藝術的崛起》《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等。
目錄
譯者前言
謝辭
緒論 教育學問題與創意經濟
第一節 十年教學迴顧與反思
第二節 中産階級化
第三節 不安穩的生活?
第一章 從俱樂部到公司:創意世界加速,政治文化衰減
第一節 新文化經濟裏的“藝術實驗室”
第二節 上瞭嘉賓名單嗎?俱樂部文化的社交性如何起作用?
第三節 獨立設計師的消亡?
第四節 遠程孵化人纔的寂寞
第二章 解析創意勞動的政治
第一節 創意生活的浪漫色彩
第二節 在創意勞動中再造中産階級
第三節 佛羅裏達效應:“一切都是玫瑰色的”
第四節 潮人經濟的政治?
第五節 數字工匠
第六節 無産階級的夜晚
第三章 作為人力資本的藝術傢:新工黨,創意經濟,藝術世界
第一節 作為勞動改革的創意
第二節 作為人力資本的藝術傢
第三節 藝術傢主體的“類型”
第四節 介入社會的藝術傢
第五節 “全球藝術傢”的作為
第六節 地位不安穩的藝術傢
第四章 後福特主義的性彆:“激情工作”、“風險階級”和“自己的生活”
第一節 風險階級和性彆流動
第二節 伯明翰對博洛尼亞:工人主義與階級鬥爭的成敗?
第三節 情感性勞動
第四節 工作錶現的性彆差異
第五章 柏林時尚:城市空間,女性職業生活,初創的社會企業?
第一節 導語
第二節 柏林:不是購物城?
第三節 暫用空間製度
第四節 後福特主義之後的時尚生産
第五節 “為工作而工作”
第六節 時裝藝術
第七節 創造就業機會的沙龍?初創的社會企業
第八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乾得好的工作?理查德·桑內特和新工作模式
第一節 平凡工作禮贊
第二節 櫃颱背後的故事
第三節 城市自傳式研究路徑
第四節 “沒有長久的關係”
第五節 藝術傢、工匠、母親、城市居民
第六節 新手工藝人
第七章 結語:歐洲的視角
第一節 工作方式的變化
第二節 兩個培訓計劃:巴勒莫項目和斯波萊托項目
第三節 為人人的工作項目?
第四節 社會企業故事:按績效計酬?
第五節 創意商學院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精彩書摘
《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
在《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裏,我用所謂“達米恩·赫斯特①運動”來指保守主義,同時指齣,在“占領華爾街運動”的餘波中,激進的行動主義又在抬頭。齣乎意料的倒是,作為教育學的文化研究成瞭特權的管道,為這一兩麵性的和吊詭的工具化和政治化運動服務。莎拉·桑頓(sarah Thornton)所謂的“亞文化資本”的商業價值萬不能低估,但這絕不意味著,在其影響所及的場域裏,政治價值蕩然無存,雖然我曾在授課中有所保留。在《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裏,我迴歸這一兩難睏境。在英國流行文化傳統的核心裏,存在著更深一層的譏諷:通常,年輕的創意實踐人如音樂人、藝術傢、平麵設計師來自工人階級傢庭,在藝術學校的直接軌道裏(如披頭士、洛剋西音樂、性手槍等樂隊),他們提供素材,讓迪剋·赫伯迪格之類的作傢據此提齣精緻的理論模型。沒有這些人的努力,我們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斯圖爾特·霍爾等人是對的,他們強調,工人階級文化派生齣青年文化;同理,赫伯迪格和吉爾羅伊也強調種族和族群的作用,這個因素與白人勞工階級的構成交叉(Hall et al,1976)。在意大利或德國,這樣的現象不容易産生,因為那裏的工人階級文化沒有機會確立自己的身份,而英國的工人階級文化是經過鬥爭確立的。意大利社會學傢阿維德森和馬洛西(Arvidsson&Malossi)迴眸並“重讀”青年亞文化,將其視為與後福特主義新消費可能性有關聯的泡沫,僅此而已。相反,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初期強調的是工人階級政治(Arvidsson and Malossi 2010)。
……
創意生活:新文化産業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