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笔试全真题库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直击考试要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真题和模拟试题,形成了“以题串知识,以题传方法”的体例。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精简知识要点,帮助考生快速了解相关基础知识,熟悉解题技巧。
2.精挑历年真题,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把握命题规律。
3.细选经典试题,契合考试真题特点,给考生提供充足的实战训练,科学备考。
4.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辅导教材:笔试全真题库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包括言语运用、数量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常识判断五部分内容,每部分下均设置“考点直击”“真题再现”“实战模拟”三个板块。其中,“考点直击”部分精简总结相关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真题再现”部分精选历年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帮助考生把握命题特点;“实战模拟”部分根据真题特点,筛选部分经典试题,并给出详细的解答过程,帮助考生提升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解题能力。
目录
第一部分言语运用
考点直击(2)
考点一词语填空(2)
考点二语序排列(3)
考点三句子填空(3)
真题再现(4)
实战模拟(32)
第二部分数量分析
考点直击(78)
考点一数学运算(78)
考点二资料分析(83)
真题再现(86)
实战模拟(101)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考点直击(128)
考点一图形推理(128)
考点二定义判断(129)
考点三类比推理(130)
考点四逻辑判断(133)
真题再现(135)
实战模拟(164)
第四部分综合分析
考点直击(200)
真题再现(201)
实战模拟(221)
第五部分常识判断
考点直击(254)
考点一人文与历史(254)
考点二国情与地理(256)
考点三科技与生活(257)
考点四法律(258)
考点五政治(260)
考点六经济(262)
真题再现(264)
实战模拟(279)
全国事业单位招聘分类统考辅导课程体系(B类)(30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04)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言语运用
一、把握辨析实词的角度
常见的实词辨析的角度包括词语的理性义、词语的色彩义、词语的语法语用三个方面。以下是实词的核心要点一览表。
二、把握辨析成语的角度
成语的辨析可从以下五个角度着手:
1.适用对象不同。如“汗牛充栋”只能形容藏书;“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萍水相逢”只能形容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朋友之间等。
2.程度轻重不同。如“惨无人道”与“惨绝人寰”都指极残酷,但后者程度更重;“信口开河”与“信口雌黄”二者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后者语义比前者重。
3.侧重点不同。如“画饼充饥”与“望梅止渴”,二者都有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的意思。前者侧重用根本不能兑现的办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后者侧重用对前途的预想来慰藉人们。
4.感情色彩不同。如“夸夸其谈”含贬义,“侃侃而谈”含褒义;“处心积虑”含贬义,“殚精竭虑”含褒义。
5.语法功能不同。如“天壤之别”为名词,一般接在“有”后作宾语;“截然不同”为形容词,一般作谓语、定语,而不能接在“有”后作宾语。
解答语序排列题的过程也就是对各分句进行排序的过程。此类题目难度较大,从选项入手进行排除是有效的方法。确定分句顺序时有五个切入点:首尾句、关联词、指代词、逻辑顺序、承启关系。以下是语序排列题的核心要点一览表。
句子填空题的破题点是立足文段,分析选项与文段的联系。话题统一和前后照应是高频考点,句式一致和意境协调也常有涉及。以下是句子填空题的核心要点一览表。
1.相关部门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传统村落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古书,很多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保护传统村落成了的事情。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首当其冲B.责无旁贷
C.一触即发D.迫在眉睫
2.我们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但绝不能把产业分成优劣,把人类生存必需的中低端消费品生产视为产业。离开了中低端消费品,我国产业几乎没有可言。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保守前景B.低级动力
C.落后优势D.基础突破
3.人眼的光学系统跟传统的照相机是十分类似的。但照相机只是把外界景物的图像映在照相软片上,人眼却并不是把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图像地传给大脑,而是先对图像进行信息加工,抽取线段、角度、弧度、色度和明暗对比等包含重要信息的简单特征,并把它们成神经信号,再传送给大脑。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滴水不漏翻译B.原封不动转换
C.纤毫毕见组合D.完整无缺换算
4.大多数人都是围绕要做的事情而非身体的自然节奏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天的工作任务、上下班的交通、社交活动和孩子的日程安排经常了我们,我们的时间安排不可避免地与人体生物钟发生。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支配冲突B.干扰矛盾
C.影响混淆D.主宰混乱
5.无论以信息和言论发布为核心的微博,还是类似以“圈子”交流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都是以一种
的人际关系为中心的网络形态。它们引发了传播方式以及议题和议程设置方式的深刻转移,原来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已经转变为多中心的、式的传播形态,原来往往由纸媒或电子媒体引发议题并引导议程的状况发生改变,常常出现微博引发一个议题,之后电子媒体跟进的现象。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交互集约B.动态互动
C.模拟传导D.虚拟发散
6.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减少行政、砍掉繁文缛节,保证待遇与贡献相匹配,科技人员才能解除后顾之忧,把更多时间与精力用到研究上,让创新,为提升综合国力注入强大推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干涉改天换地B.干扰改弦更张
C.干预蔚然成风D.干政蔚为大观
7.从2010年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发生重要转型,在教育市场化和城镇化的冲击下,小微学校的生存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善。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然而B.虽然但是
C.即使但是D.虽然然而
8.惩治腐败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非职能部门唱“独角戏”。因此,公开官场“地震”信息,是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尊重,不能,遮遮掩掩。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敷衍了事B.守口如瓶
C.大而化之D.语焉不详
9.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持续不断的破坏构成了如此严重和令人悲伤的威胁。这好比是诱人的进步和发展令人的另一面。我们可以成为强者,可以有高生产率,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是肆无忌惮地,地破坏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作为代价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敬畏耸人听闻B.生畏骇人听闻
C.不齿胡作非为D.心寒无法无天
10.把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归责于反腐败,是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无异于。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无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漠视削足适履
C.污蔑坐井观天
D.曲解本末倒置
11.在我国,核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因为日本发生福岛核电事故而
,停止对和平利用核能的探索。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听天由命B.因噎废食
C.患得患失D.杞人忧天
12.针对清王朝的人才禁锢政策,龚自珍提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观点。对当时腐朽黑暗的封建专制和的思想界而言,龚自珍的响亮呐喊,简直就是的狂言,它就像一声炸雷、一阵疾风,催人警醒,给人力量。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枯燥不可一世B.封闭耸人听闻
C.僵化如雷贯耳D.沉闷惊世骇俗
1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加入了全球竞争。与欧洲国家相比,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很多欧洲国家的企业将工厂开到这些地区,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欧洲国家失业状况的加剧,工人失业,创造财富的机会减少,进入社会救济体系,分享财富的人增加,使一些欧洲福利国家。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投资不堪重负
B.人才捉襟见肘
C.企业顾此失彼
D.关注黔驴技穷
14.平日里,你看一些人唱歌,那是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歌唱,他的欢愉和陶醉写在脸上、融在歌声里,着听到的人。而另一些人,拿腔拿调,从技术上来说也难以,可就是感觉那声音没有生命。因为唱歌的人自己没有感动,他只是想自己的嗓音和技巧而已。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感染挑剔炫耀
B.影响超越显示
C.打动描述展示
D.陶醉评价卖弄
15.坐在那里等条件,其实是懒惰思想在作怪,遇事推脱、消极怠工,工作;同时,也是畏难情绪在作怪,害怕失败,害怕承担责任。如果总以这样的心态面对人生,则可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循规蹈矩劳而无功
B.推三阻四一败涂地
C.安于现状一事无成
D.按部就班一蹶不振
《2018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教材:笔试全真题库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社会科学专技类)》 本书内容介绍: 本书是为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社会科学专技类)科目量身打造的笔试全真题库。旨在帮助广大考生在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各类题型,熟悉考试脉络,有效提升答题技巧和应试能力,最终顺利通过笔试。 一、 考试概览与命题趋势分析 1.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概述: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利用国家提供的资源、根据国家需要设立的,承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或者政府及其授权的机构委托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组织。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是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公开招聘,旨在为事业单位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服务效能,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能。 2.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科目特点: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的公共科目之一,主要考察考生从事事业单位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B类试卷主要面向社会科学专技类岗位,这类岗位通常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推理、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处理等能力。因此,B类试卷的侧重点与A类(综合管理类)或其他类别有所区别,更强调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及跨学科的分析能力。 3. 2018年命题趋势预测与解析: 根据历年考试情况及国家政策导向,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科目上,预计将呈现以下命题趋势: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试题将更加注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的能力。 综合性与应用性增强: 题目类型将更加多样,涉及的知识面更广,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时政热点融入: 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社会热点、科技前沿等,将相关内容融入题目中,考察考生的信息敏感度和宏观视野。 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突出: 对考生的逻辑推理、信息分析、归纳演绎、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 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深化: 考察考生对复杂信息的理解、提炼、概括及清晰表达的能力,尤其是在文字理解和言语表达方面。 数据分析与图表解读能力: 针对社会科学专技类岗位,对考生理解和分析统计数据、图表信息的能力有更高要求。 情景模拟与决策判断: 出题形式可能包含一定的情景模拟,考察考生在特定工作场景下的决策和判断能力。 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题型详解与解题策略 本书根据2018年考试的特点,对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的常见题型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系统性的解题策略。 1.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分析: 片段阅读: 考察考生对文章主旨、关键信息、作者意图、推断、逻辑关系的理解。题型包括主旨概括、细节判断、推理判断、代词指代、词语理解等。 语句表达: 考察考生对语句流畅性、连贯性、逻辑性、准确性的把握。题型包括病句辨析、语句填空、衔接填空、语序调整等。 词语辨析: 考察考生对词语含义、用法、感情色彩、搭配的准确理解。 解题策略: 片段阅读: 强调“抓首尾句”、“找关键词”、“理清逻辑关系”,学会辨别“迷惑选项”。注意区分“表面意思”与“深层含义”。 语句表达: 遵循“语境优先”、“逻辑一致”、“语义连贯”的原则。病句辨析要抓住“语病”类型,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表意不明等。 词语辨析: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准确含义,注意近义词的辨析,尤其关注词语的褒贬色彩和适用范围。 2.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题型分析: 基础运算: 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等运算。 行程问题: 考察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涉及相遇、追及、流水行船等。 工程问题: 考察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 利润、折扣问题: 考察成本、售价、利润、折扣之间的计算。 概率问题: 考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列、图形规律: 考察数字或图形的排列规律。 经济、统计类应用题: 涉及指数、平均数、增长率等统计概念。 解题策略: 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读懂题意,准确设未知数(如未知数法、方程法)。 灵活运用特值法、代入排除法、比例法、尾数法等技巧。 学会画图辅助理解,尤其在行程问题中。 注重对题干信息的提炼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分析。 对于涉及经济、统计概念的题目,要理解其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 3. 判断推理: 题型分析: 图形推理: 考察图形的规律性,包括图形的相似、旋转、叠加、数量、属性变化等。 定义判断: 依据给出的定义,判断选项是否符合该定义。 类比推理: 考察事物之间关系的相似性,包括事物属性、功能、形态、种属等关系。 逻辑判断: 考察对命题的理解、推理、判断能力,包括真假话问题、假言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模态推理等。 解题策略: 图形推理: 归纳图形的“数量”、“形状”、“位置”、“属性”等变化规律,注意图形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变化。 定义判断: 抓住定义的“核心要素”和“限制条件”,将选项与定义进行严格比对。 类比推理: 找准题干词项之间的“关系”,并在选项中找出与题干关系最为相似的项。注意分析是“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还是“功能关系”等。 逻辑判断: 熟练掌握各类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真假话问题要学会“假设法”;假言推理要注意“逆否命题”、“充分必要条件”;模态推理要区分“必然”、“可能”、“偶然”。 4. 资料分析: 题型分析: 文字材料: 给出一段文字资料,要求考生根据信息进行分析。 图表材料: 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表格等,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数据进行分析。 综合材料: 结合文字、图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解题策略: “三步法”: 一阅: 快速浏览题干,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查: 浏览文字材料或图表,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三算/思: 根据找到的信息进行计算或推理。 “速算技巧”: 熟练掌握各类计算技巧,如估算、分数与百分比的转化、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的计算等。 “抓关键信息”: 快速锁定题干和材料中的数字、单位、时间、百分比等关键信息。 “注意单位和精度”: 审题时务必注意单位的统一和题目对精度的要求。 “优先选择直观信息”: 优先从图表中最直观、最易获取的数据入手。 三、 全真题库精选与模拟演练 本书收录了大量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B类,社会科学专技类)的真实试题,并根据最新命题趋势进行了精心筛选和分类。 海量真题: 覆盖历年考试中出现过的各类题型,让考生充分接触真实考题。 科学分类: 按照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四个模块进行科学划分,方便考生针对性复习。 精准解析: 每道题目都附有详细的解析,不仅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阐述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帮助考生理解“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易错点提示: 针对考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重点提示和归纳,帮助考生避免“踩坑”。 模拟演练: 包含若干套高质量的模拟试卷,紧扣2018年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帮助考生检验复习效果,熟悉考试流程,调整考试状态。 考场策略指导: 在模拟演练部分,提供考场时间分配、答题顺序、心态调整等实用的考试策略。 四、 备考建议 1. 系统梳理知识体系: 考生应首先对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的各个模块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2. 精做真题,深度分析: 做真题是检验和提升实力的最有效方式。务必仔细分析每一道错题,弄清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3. 掌握技巧,提高效率: 学习并运用各种解题技巧,尤其是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部分,可以显著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4. 模拟演练,熟悉考场: 按照考试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培养良好的考试节奏和应试习惯。 5. 关注时政,拓展视野: 积极关注国家政策、时事热点,这不仅有助于理解部分题目,也能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6. 保持良好心态: 备考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 本书的目标: 通过本书的学习,期望考生能够: 全面了解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B类,社会科学专技类)的考试形式、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势。 掌握各题型的核心考点和解题技巧,形成高效的解题方法。 通过大量的真题演练,熟悉考试难度和节奏,提高答题准确率和速度。 通过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发现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 最终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取得理想的笔试成绩。 适用人群: 参加2018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报考B类(社会科学专技类)岗位的考生。 希望系统性复习职业能力倾向测验(B类)科目的考生。 需要通过大量真题进行冲刺训练的考生。 愿本书成为您通往事业单位的坚实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