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是专门研究探讨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的著作。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参考借鉴了国内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新研究成果。全书共分八章。第1章概述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第二章概述水生态污染;第三章研究探讨湖南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第四章概述水处理方法;第五章研究探讨农村水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利用模式及技术;第六章研究探讨农村水环境污染过程处理利用模式及技术;第七章研究探讨农村水环境污染终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第八章介绍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专利技术。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可供从事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的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环境概述
第二节 生态学基础
第二章 水生态污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第三节 水体主要污染物
第四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
第五节 水污染防治的目标任务与原则
第六节 水质与水质标准
第三章 湖南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第一节 湖南农村水资源现状
第二节 湘江水资源污染状况
第三节 湖南农村水生态环境的问卷综合调查
第四章 水处理方法
第一节 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物理处理法
第三节 化学处理法
第四节 物理化学处理法
第五节 生化处理法
第五章 农村水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利用模式及技术研究
第一节 农药、化肥污染源头控制
第二节 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
第三节 农村生活污染源头控制
第四节 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水环境污染过程处理利用模式及技术研究
第一节 蚯蚓生态滤池系统
第二节 土地处理系统
第三节 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水环境污染终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第一节 湿地处理系统
第二节 稳定塘处理技术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专利技术
第一节 复式生态塘系统
第二节 畜禽粪便沼气处理系统
第三节 人工蚯蚓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第四节 泉水消毒净化系统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4 生态系统系统的平衡
4.1 生态系统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平衡(生态平衡)是指某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它们内部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相互适应、相互制约、协调统一的效果,维持一种恒定状态。也就是说,生态平衡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结构上的平衡和功能上的平衡两个方面。结构平衡主要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功能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相对恒定,循环保持正常;能量输入和输出接近相等,流动基本守恒;信息网络完整,传递通畅。综合起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各子平衡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生物环境中的物种产生、变化以及种群的组合与改变永远处于变动状态,生物的进化就是为了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物系统长期与地质、大气、温度等外在理化因素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就非生物环境而言,由于地球在运动之中,太阳能给予地球的能量会随之改变,因而总有气候、温度、降雨量等的变化,使得非生物环境诸因素也随之改变,并作用于生物,最后使生态系统发生演替。演替的趋势是生态系统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建立起更加稳定的优良生态系统。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结构、功能随着时间而改变,不断地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运动着,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和非稳态的平衡,即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表明,当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而引起不平衡时,具有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使其进入新的平衡状态,即自身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有关。例如,热带雨林和海洋分别是岩石圈和水圈内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区域,具有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而我国青藏高原和干旱缺水地区,以及寒冷的南、北极地域,由于生物种类稀少,食物链单调,生态系统非常脆弱,轻微的干扰就会引起严重的失调。虽然生态系统对外界的干扰有很强的调节能力,但干扰超出其承受能力,即一定的限度,达到破坏生态规律的程度,调节就不再起作用,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4.2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自身调节的能力是保持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主要功能。如果这种自身调节能力中的某一环节出现缺损,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的强弱是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影响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4.2.1 生物多样性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链的环节越多,自身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自身调节能力越弱。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网,缺一不可,否则营养结构会缺损,导致生态系统的衰退和破坏,甚至系统可能会崩溃。因此,若要维持稳定的食物链,必须保持一定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例如,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若只由植被、山羊和狼构成简单食物链,当狼群数量过多时,会使山羊数量急剧减少,狼群数量就会因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整个系统遭到破坏;若山羊消失,这个系统就可能崩溃。如果狼的食物除了山羊外,还有野兔、鹿和其他食草动物等种类,那么狼的食物就有了更多的选择,狼群数量不会因山羊数量减少而减少,同时,山羊数量又得以恢复,生态系统保持了生物物种的相对平衡。这些表明,生物多样性结构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
4.2.2 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生态系统的功能在生物生理机能的控制下能得到合理的运转称为生态功能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合理运转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在各种生物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相对平衡,信息网络工作通畅。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如果入不敷出,系统就会衰退;若输入多、输出少,则生态系统有积累,也处于非平衡状态。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越合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果能量流动在某个营养层上受阻或者物质循环和信息沟通正常途径中断,则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例如,向河流中排人大量的酚,若该系统生存着许多对酚有很强降解能力的微生物和水葱等高等植物,酚就会很快得到降解,那么物质平衡不会遭到破坏;反之,这个系统的物质平衡就可能失调,生态平衡就会受到破坏。
……
前言/序言
湖南广大农村,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污系统和污水治理设施,多方面的污染源不断向河流湖泊排放氮磷等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自净能力丧失,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这些污染源含有大量的农业生态系统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是可被再生利用的资源。
造成农村水体污染的污染物,从资源的角度看,都是可被再利用的肥料、饲料或燃料,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每年这些资源的流失量是巨大的: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有50%~70%随农田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进入水体,农药的流失率则达到80%~90%.生活污水及粪便污水有95%直接排放到地下或江河中。而农村的生产及生态环境决定了农村内部系统对水资源和肥料资源的大量需求。据统计,农业用水量已占总用水量的70%,是第一用水大户。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种类及数量的需求不断提高,粮食产量需提高,肉类产品的供应量要提高,因此需对农作物追施大量的化肥、农药,对畜禽喂食大量的人工饲料。
由此可见,农业生产急需的物质资源,一方面在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在造成污染,可谓是“一举两失”。因此,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实质可归纳为:肥料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大量流失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成为水体的污染物,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造成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要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建立肥料资源利用方式的良性循环模式,提高其利用率,把造成水污染的“污染物资源”争回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营养物资源”。
长期以来,对农村水体污染的治理,注重的是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单一强调污水处理的效果,而缺少对污染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研究,强调处理工艺运行费用的经济化,而没有考虑与农业经济、农村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所创造的更大的经济效益。
国外发达国家对农村水体污染的治理,全面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基本做到对污染物的资源化再生利用。
本书从湖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探讨多方位综合治理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
本书针对现有解决农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研究的不足,突破农村水污染治理以“去污”为核心的传统思路,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结构功能及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根据农村的具体自然条件,采用人工湿地等生态工艺及必要的小型化生物工艺,对各类污染物从源头、过程、终端进行农村内部的循环利用。
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环境与生态学基础;第二章水生态污染;第三章湖南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第四章水处理方法;第五章农村水环境污染源头控制利用模式及技术研究;第六章农村水环境污染过程处理利用模式及技术研究;第七章农村水环境污染终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第八章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专利技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书后所列参考文献中的部分内容,也参考和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文献,在此谨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衷心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农村水环境生态治理模式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