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中永远的英雄致敬
——沙克尔顿南极探险100周年纪念
2014年至2016年, 是沙克尔顿史诗航程100周年纪念。
谨以此书,
向100年前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沙克尔顿致敬,
向所有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科学前辈致敬,
向从古至今,为了实现梦想和追求,在艰难险阻中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每一个人致敬。
人们对英雄有很多种定义。一般来说,英雄是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深受感动
这册书是一个关于英雄的励志故事。
它的图画,像迷宫的冰面图、震撼的暴风雪图、黑夜中翻山越岭图……每一幅都扣人心弦、值得收藏。这是一个发生在100年前的真实探险故事。原书名叫做《沙克尔顿的旅程》,讲述了1914年8月至1916年8月,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名队员探险南极遇险,在通讯断绝、食物耗尽、气温抵达零下57℃的恶劣环境下,沙克尔顿带领队员奋力求生,终于将所有队员救出,没有一人牺牲的故事。人们对此次探险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的典范。”
致敬英雄
现在,这本书即将上市。每个看过这个故事的人,无不被探险队员们的坚定信念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是他们的领导者沙克尔顿,在全队生存希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他以临危不惧的坚毅与诚信,保持了队员士气,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带领全部队员成功脱险,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的奇迹。这次探险虽然失败,但留给我们的南极探险精神,100年来激励着无数人为南极科考前赴后继。
其实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天生的英雄,对于我们平凡人而言,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因为绝大多数人,在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这些挫折会带给我们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无助、痛苦、绝望,纷至沓来。当我们遭受这些痛的时候,才会明白,要实现目标是多么不容易。
在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可能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希望本书中沙克尔顿团队那超强的励志精神能够激励我们,永不放弃,征服它,zui终成为它的主人,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极地重生》是一册精美的富有艺术气息的科普图画书,是为沙克尔顿南极探险100周年纪念而作。它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2014年《纽约时报》儿童图画书、2014年《华尔街日报》童书、2015年凯特·格林纳威奖等。这次人类史上传奇的极地探险是一次永载史册的坚忍探险,也是一场绝境重生的励志传奇。让孩子拥有史上伟大探险家一样的信念与探索力,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放弃的励志精神。
书中讲述了1914年8月至1916年8月,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名队员探险南极遇险,在通讯断绝、食物耗尽、气温零下57℃的恶劣环境下,沙克尔顿激励队员奋力求生,保持了队员士气,以强大的精神意志,带领全部队员成功脱险。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的典范。
同时,作者为想要了解这次探险的人奉上了一次迷人的图画解说。书中比叙事本身更突出的特色,是丰富的细节和戏剧化的插图。这些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美丽图画,如果装裱起来,完全就是一幅幅专业的装饰挂画。而本书极大的亮点,就是它以纹理布料和优质的纸张进行装帧设计,这样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的图书,绝对会为书房或孩子的书架增添光彩。
【英】威廉·格利尔/著绘
威廉·格利尔毕业于英国法尔茅斯大学学院,本书是他的第一部出版作品。他是作家中的一名新人,却非常有天赋,已经获得多个国际奖项。他在作品中采用鲜艳的色彩和活泼的构图,使图书充满了生命力,展现了一场永载史册的南极探险之旅!目前出版了2部作品:《极地重生》和《喀伦坡之狼》。
★2014年国际插画师协会童书新秀奖
★2015年布拉迪斯拉法国际插画双年奖提名
★2015年凯特·格林纳威奖得主(《极地重生》)
★2017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大奖得主(《喀伦坡之狼》)
这本图画书通过精美、震撼的插图,生动简洁的文字,刻画了沙克尔顿100年前的这次南极史诗探险,向人们展现了科考先驱们勇敢的探索精神和无比强大的毅力!这次探险虽然失败,但留给我们的南极探险精神,100年来激励着无数人为南极科考前赴后继。
单看书名,我就觉得这绝对是一本充满力量和智慧的书。《极地重生: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仅仅几个字就足以让我的想象力驰骋。我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冰封万里、风雪交加的南极世界,也仿佛听到了探险队员们在极端环境下发出的坚毅呐喊。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次地理上的探险,更是一次关于人性、关于生存、关于团队合作的深刻体验。沙克尔顿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传奇,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深入了解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是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力挽狂澜。书中的“重生”二字,更让我对故事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它描绘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幸存,更是精神上的升华。对于5-14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扇通往宏大世界的大门,它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拓展他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在阅读中,深刻体会到坚持、勇气、智慧和友谊的可贵。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沙克尔顿的船员们是如何在极端的困境中,保持彼此的信任和支持,如何用集体的力量战胜自然灾害,最终谱写出这段永垂不朽的史诗。
评分我还没有真正阅读这本书,但单凭书名《极地重生: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种混合着敬畏、激动和一丝丝的恐惧的情感。想象一下,在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孤寂而又壮丽的南极大陆,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沙克尔顿的故事,我之前隐约有所耳闻,总觉得那是一段近乎神话般的传奇。我猜测,这本书将带领读者们穿越时空,置身于那艘名为“坚毅号”的探险船上,感受每一次冰块的挤压,每一次风雪的咆哮,以及在绝望边缘挣扎求生的船员们内心的煎熬与渴望。书中的“重生”二字,更是点睛之笔,它暗示着,这并非仅仅是一次记录,而是一次从毁灭边缘的回归,一次对生命意义的重新诠释。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沙克尔顿是如何凭借非凡的领导力、坚定的信念以及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将一群身心俱疲的船员,从茫茫冰海中一步步拉回生的彼岸。这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定能给年轻的读者们带来深刻的启迪,让他们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希望之火也从未熄灭,只要信念不灭,生命就能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极地重生”,光是这两个字就充满了故事感和希望。我还没有打开书,但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许多画面:浩瀚无垠的冰原,刺骨的寒风,还有在这样极端环境下,人类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这几个字本身就自带史诗感。我猜想,这本书讲述的不仅仅是一次探险,更是一次关于生存、关于毅力、关于勇气和智慧的传奇。我想象着,沙克尔顿一定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领导者,他如何在绝境中稳定军心,如何激发船员们的潜能,如何带领他们克服一系列的灾难。这本书对于5-14岁的孩子来说,一定是一个绝佳的读物,它不仅仅能满足孩子们对冒险的好奇心,更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宝贵的品质,比如坚持不懈、团队合作、以及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描绘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是如何展现人与自然搏斗的壮烈场面,又是如何刻画沙克尔顿和他船员们之间深厚的情谊的。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一次涤荡,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勇敢面对挑战。
评分我之所以会对这本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完全是被它所传递出的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阅这本书,但“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这几个字,在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我想象着,在那个遥远的、寒冷彻骨的南极,一群勇敢的人们,是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我猜测,书里一定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情节,也许有船只被冰封,也许有食物紧缺,也许有无数次的生死考验,但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们,一定是用一种超乎寻常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这本书的名字也让我联想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南极”,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那些让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刻。而沙克尔顿的故事,我想,就是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只要我们心中还有希望,只要我们愿意去战斗,就一定能找到通往“重生”的道路。这种精神力量,对我来说,是比任何物质财富都宝贵的财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心灵上的启迪,让我学会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一切挑战,最终实现属于自己的“重生”。
评分这本书我完全没读过,但是从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极地重生:沙克尔顿南极史诗之旅”,光是听名字就让人热血沸腾。我想象着,在茫茫的南极冰原上,面对着极端恶劣的环境,沙克尔顿和他英勇的船员们,是如何在那片孤寂的白色世界里,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书写了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史诗。我猜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记录一次探险,更像是一堂关于生命韧性和团队精神的生动课程。那种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绝望中创造奇迹的故事,总是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我特别好奇,沙克尔顿是如何带领他的船员们,在食物匮乏、寒冷刺骨的情况下,保持士气,互相扶持,最终活下来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定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我设想,书中描绘的南极风光,一定也是壮丽而又充满挑战的,冰山、浮冰、雪崩,还有那些可能出现的、令人心惊胆战的危险。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感受到那种原始的力量,体会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伟大。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力量,我坚信它所讲述的故事,也一定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够激发读者心中对冒险、对挑战、对生命无限的向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