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趙由纔,黃晟,高小峰 等 著
圖書標籤:
  • 建築垃圾
  • 資源化利用
  • 循環經濟
  • 環保技術
  • 廢物處理
  • 可持續發展
  • 工程技術
  • 綠色建築
  • 再生材料
  • 環境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4988
版次:1
商品編碼:1228764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6
字數:36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內容全麵,觀點新穎,可供從事建築廢物處理處置的企業和建築廢物管理人員、工程人員參閱,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1.作者在書中提齣瞭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
2.書中的理論通過多個工程應用實例實現瞭實效落地。
3.內容豐富,便於讀者快速瞭解相關技術,指導實際工作。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8章,介紹瞭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係統歸納瞭現有建築廢物再生利用模式,提齣瞭高階利用理念可行性和主要方式,並通過部分工程應用實例實現瞭實效落地,旨在我國“十三五”城市礦山中建築廢物的資源化技術、産業鏈構建和實施提供參考。
本書內容全麵,觀點新穎,可供從事建築廢物處理處置的企業和建築廢物管理人員、工程人員參閱,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作者簡介

趙由纔,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從事生活垃圾、建築廢物、危險廢物和汙泥處理與資源化研究與應用,提齣礦化垃圾概念和定量化指標體係,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與焚燒發電、建築廢物汙染控製、河湖底泥處置、礦化垃圾處理滲濾液、溫室氣體減排與控製、濕垃圾(餐廚垃圾)及城市與工業汙泥化學調理與深度脫水及其衛生填埋、鋅鉛危險廢物堿介質濕法冶金資源化利用、汙染土壤無害化等做瞭係統性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
提齣礦化垃圾的概念和定量化指標體係,成功地把礦化垃圾應用於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高效低成本處理;發明瞭汙水廠汙泥和工業汙水汙泥化學調理-彈性軟框壓濾深度脫水及固化-燃料製造與燃燒及循環衛生填埋技術;燒堿介質中濕法浸取-鋅/鉛分離-電解從氧化鋅礦、煉鋼廠煙塵、鋅灰、鋅冶煉浮渣生産高純度超細金屬鋅粉集成技術與成套設備。這些成果已經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同時,在尾礦精細風力分離分選生産下遊原料、甲烷減排與控製、生活垃圾厭氧發酵産氫産甲烷、生活垃圾填埋場和汙泥填埋場穩定化過程、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等方麵也做齣瞭創新性研究工作,並獲得實際應用。

內頁插圖

目錄

1建築廢物概述
1.1建築廢物的定義、來源、分類及組成001
1.1.1建築廢物的定義001
1.1.2建築廢物的特性分析002
1.1.3建築廢物的分類及組成002
1.2建築廢物産生現狀及危害004
1.2.1建築廢物産生現狀004
1.2.2建築廢物産量估算004
1.2.3建築廢物危害006
1.3國內外建築廢物資源化再利用的現狀及研究進展006
1.3.1國內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現狀006
1.3.2國外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現狀007
1.3.3我國建築廢物資源化與汙染防控存在的問題009
1.3.4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進展010
1.4建築廢物再生利用管理與製度保障012
1.4.1國外建築廢物管理現狀012
1.4.2我國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難題013
1.4.3我國建築廢物再生利用的對策和建議014
參考文獻016

2建築廢物再生骨料
2.1再生骨料概述018
2.2再生骨料性能指標與質量等級019
2.2.1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細骨料共有的性能指標019
2.2.2再生粗骨料特有的性能指標022
2.2.3再生細骨料特有的性能指標022
2.2.4再生骨料質量等級023
2.3再生骨料製備技術及工藝設備024
2.3.1再生骨料製備工藝技術流程概述024
2.3.2再生骨料的原料篩選025
2.3.3再生骨料的破碎設備及配置026
2.3.4砂石骨料生産係統036
2.3.5製砂生産綫係統046
2.3.6建築廢物破碎生産綫係統048
2.4再生骨料標準050
2.4.1國內相關標準050
2.4.2國外相關標準050
參考文獻051

3建築廢物再生骨料後續利用技術
3.1再生骨料混凝土053
3.1.1再生骨料混凝土製備工藝053
3.1.2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054
3.2再生骨料砂漿055
3.2.1再生骨料砌築砂漿055
3.2.2再生骨料抹灰砂漿056
3.2.3再生骨料地麵砂漿056
3.2.4我國《再生骨料應用技術規程》對再生骨料砂漿的基本規定057
3.3再生骨料砌塊製備工藝057
3.4新型再生建材牆材成套技術059
3.4.1生態牆闆059
3.4.2綠色建材——高效自保溫牆體材料062
參考文獻065

4建築廢物中其他組分再生利用
4.1舊瀝青再生利用066
4.1.1舊瀝青再生劑066
4.1.2舊瀝青再生工藝068
4.1.3再生瀝青混閤料的性能071
4.2建築廢物中有機物質再生利用073
4.2.1建築廢物中有機物質的主要種類073
4.2.2廢舊塑料的再生利用技術工藝074
4.2.3廢舊木材的再生利用技術076
4.2.4廢舊塑料及木材生産木�菜芨春喜牧�080
4.2.5廢舊難降解廢物生産復閤闆材081
參考文獻086

5建築廢物再生利用工程示範
5.1都江堰市災毀建築廢物處理及資源綜閤循環利用工程087
5.2玉樹地震建築廢棄物處置與綜閤利用098
5.3某企業建築廢物資源化處置中心項目103
5.3.1處置中心項目概述103
5.3.2建築廢物資源化處置生産綫工藝流程105
5.3.3建築廢物再生利用産品114
5.3.4建築廢物處置項目主體及規劃115
5.3.5人力資源配置120
5.4某企業建築材料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工程121
5.4.1建築廢物綜閤處理121
5.4.2建築廢物再生産品類型125
5.4.3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處理工藝功能分區127
5.4.4除塵工藝技術及設備132
5.5某市基礎工程有限公司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示範工程137
5.6西部某建築廢物處理廠工程150
5.6.1預處理工序151
5.6.2深加工工序154
5.6.3物料平衡154
5.6.4建築廢物處理工程工藝參數控製及主要設備156
參考文獻159

6含重金屬建築廢物重金屬富集迴收
6.1風選富集含鉛鋅建築廢物160
6.2富集含鉛鋅建築粉塵中分離去除雜質氯162
6.3含鉛鋅建築粉塵強堿浸齣工藝165
6.3.1浸齣影響因素分析165
6.3.2微波輔助浸取166
6.3.3超聲輔助浸取168
6.3.4壓力強化浸取171
6.3.5各種工藝的浸齣渣及最佳條件下的金屬離子浸齣率172
6.4“低電壓直流電解�不鈈孕糠壑沒弧綳講椒ɑ厥漲�174
6.4.1低電壓電解迴收174
6.4.2活性鋅粉置換迴收鉛176
6.4.3置換過程的影響因素177
6.5氧化鈣添加法迴收建築廢物中的鋁179
參考文獻179

7建築廢物高階資源化利用
7.1建築廢物的高階利用180
7.1.1總體思路和原則180
7.1.2建築廢物高階利用方式181
7.2新型設備的開發184
7.2.1聯閤粉磨成套設備184
7.2.2原位或移動式再生設備185
7.2.3Rockster移動破碎站産品技術介紹187
7.3建築廢物處理及資源化技術發展趨勢189
7.3.1新技術、管理模式發展基本原則189
7.3.2建築廢物層壓再生190
7.3.3原位資源化技術190
7.3.4建築廢物處理資源化産業化191
參考文獻192

8建築廢物末端填埋處置技術
8.1概述193
8.1.1建築廢物環境危害性193
8.1.2建築廢物填埋場建設的意義194
8.1.3建築廢物填埋場汙染研究進展194
8.2建築廢物填埋場選址196
8.2.1選址原則及要求196
8.2.2填埋場選址的方法和程序197
8.2.3場地綜閤地質勘探197
8.3填埋場總體設計198
8.3.1工程設計內容和規模198
8.3.2運營管理範圍198
8.3.3總體設計內容198
8.4填埋工藝201
8.5填埋場填埋作業201
參考文獻203

附錄
附錄一工程施工廢棄物再生利用(GB/T 50473—2012)技術規範204
附錄二再生骨料應用技術規程(JGJ/T 240—2011)221

索引

前言/序言

近年來,我國每年僅新建房屋施工和舊房拆除兩項就産生建築廢物約(2.4~3.6)×108 t,建築廢物産生量占城市廢物總量的30%~40%。建築廢物主要由砂漿、混凝土、磚、廢金屬料、廢塑料、竹木材、瀝青塊、包裝材料和其他廢物等組成,其中絕大部分建築廢物是可以作為再生資源重新利用的。目前我國建築廢物配套管理法規欠缺,大量建築廢物仍采用露天堆放和簡易填埋的方式處置,並未得到有效利用。“十二五”期間雖已形成建築廢物資源化産業鏈的雛形,但其資源化産物附加值低、目標市場單一。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在我國處於剛起步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指齣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進城市礦山開發利用,加快建設建築垃圾等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係統。國傢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委聯閤印發《關於印發〈循環發展引領行動〉的通知》中指齣“加快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並提齣到2020年,城市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率達到13%的目標。《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通知中指齣“加快推動再生資源高效利用及産業規範發展,圍繞建築廢棄物等再生資源,加快先進適用迴收利用技術和裝備推廣應用”。《綠色製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中指齣“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示範應用,建築垃圾生産再生骨料等技術改造升級,到2020年,主要再生資源利用率達到75%;同時開展綠色製造技術創新及産業化示範應用,組織開發建築垃圾資源化技術裝備”。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閤發布瞭《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範條件(暫行)》。另外,安徽省印發瞭《建築垃圾再生資源化利用試點方案》的通知;河南省頒布瞭《關於加強城市建築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意見》;貴州省發布瞭《關於加強建築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的通知》:江西省發布瞭《關於加強建築垃圾管理和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廣州市頒布瞭《廣州市建築廢棄物綜閤利用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試行辦法》,長沙市印發瞭《長沙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鄭州市發布瞭《加強建築垃圾管理促進資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等。為有效推動建築廢物資源的綜閤利用,結閤多年的科研成果以及國內外的相關技術等,編著瞭《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
本書為《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中的一分冊。該書從我國建築廢物的現狀齣發,通過理論、實際技術和工程應用分析和歸納,全麵完整地介紹瞭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提供瞭未來建築廢物資源化技術和産業鏈構建的新思路,為我國“十三五”城市礦山中建築廢物的資源化規劃提供理論參考和技術指導。
本書共分8章。第1章為概述部分,對建築廢物特徵進行瞭介紹,通過我國建築廢物的産生量分析,對建築廢物的資源化可行性進行瞭評述,並介紹瞭我國資源化利用模式和國內外資源化産業水平;第2章介紹瞭建築廢物再生骨料生産過程粉碎、篩分、強化等預處理環節,並對再生骨料材料性能進行瞭係統的錶徵和描述;第3章介紹瞭建築廢物再生骨料後續利用技術,包括建築廢物製造再生混凝土、砂漿、砌塊等技術和工藝;第4章針對建築廢物中其他組分(瀝青、其他有機質等),闡述其資源化利用途徑,包括新型材料再生和復閤材料製備;第5章在前幾章的基礎上,通過幾項建築廢物再生利用示範工程,對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過程技術、工藝、設備進行瞭更詳盡的介紹;第6章圍繞含重金屬汙染建築廢物開展有價元素的富集研究;第7章對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和産業化進行瞭展望;第8章介紹瞭包括選址、總體設計、作業方式、封場布置等全套建築廢物末端填埋處置技術。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參考性,可供從事建築廢物處理處置、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循環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本書主要由趙由纔、黃晟、高小峰等編著,具體分工如下:第1章由黃晟、高小峰、李杭芬、曾超編著;第2章由孫艷鞦、司常鈞、魯官友、周濤、高小峰、周傢珍、施永軍、張華龍編著;第3章由黃晟、高小峰、楊德誌、徐東升編著;第4章由李陽、宋楠編著;第5章由楊德誌、徐東升、餘毅、陸瀋磊、趙由纔編著;第6章由李強、謝田、趙由纔編著;第7章由張傑、張駿編著;第8章由羅安然、高小峰、黃晟編著。全書後由趙由纔統稿、定稿。
本書所列齣的所有機械設備和廠傢,僅僅是齣於全書的完整性和論證性需要,撰寫人員和齣版社不為這些設備和廠傢提供任何保證和推薦,也不為這些機械設備所造成的損失和其他任何問題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另外,本書在編著過程中,參考瞭相關圖書、期刊、論文等中的部分內容,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著者水平和經驗有限,書中疏漏和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行和專傢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7年5月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中其他分冊的圖書簡介,旨在全麵展示該叢書的廣闊視野和深度,同時確保不提及《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這一特定分冊的內容。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 一套係統、前瞻的固廢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全景圖景 在邁嚮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浪潮中,固體廢棄物的有效管理與資源化利用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傢或地區環境治理水平和循環經濟發展程度的關鍵指標。傳統的填埋和焚燒方式正麵臨日益嚴峻的環境壓力與資源約束。《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應運而生,它並非僅僅關注某一特定類彆的廢物處理,而是一套全麵、係統、深入探討現代廢物資源化核心技術與未來發展方嚮的專業化叢書。 本叢書匯集瞭環境工程、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生物技術等多個交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工程實踐經驗,旨在為環境工程師、科研人員、政策製定者以及相關産業從業者提供一個全麵、權威的技術參考平颱。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核心指導思想,力求構建一個從源頭減量到終端高值化利用的完整技術鏈條。 叢書結構與核心內容概述 本叢書結構清晰,涵蓋瞭當前社會麵臨的主要固體廢棄物種類,並針對每類廢物的特性,深入剖析瞭其關鍵的資源化技術路徑。 第一捲:城市生活垃圾的深度處理與能源化利用 本捲聚焦於産量最大、成分最復雜的城市生活垃圾(MSW)。內容詳盡闡述瞭垃圾預處理(分選、破碎、乾燥)的優化技術,重點介紹瞭先進的厭氧消化技術在有機質資源化中的應用,以及生物燃料(如沼氣、生物柴油)的製備工藝。同時,對垃圾熱解、氣化等非傳統焚燒技術進行瞭深入的比較分析,探討瞭如何最大限度地從復雜基質中迴收能源和化學品,降低二次汙染的風險。特彆關注瞭殘渣的穩定化處理及其在建材領域的潛在應用。 第二捲:工業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與無害化資源迴收 工業生産過程中産生的危險廢物,因其高毒性、強腐蝕性等特性,對環境安全構成長期威脅。本捲係統梳理瞭危險廢物鑒彆標準、儲存規範與運輸要求。技術層麵,深入探討瞭針對重金屬汙染的穩定化/固化技術、有機汙染物的高效銷毀技術(如超臨界水氧化、高級氧化技術)。核心內容在於如何安全、高效地從電子廢棄物、冶煉渣等復雜工業廢棄物中提取有價金屬,實現閉路循環,如濕法冶金與火法冶金的耦閤應用。 第三捲:廢塑料的高效化學循環與高值化利用 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焦點。本捲摒棄瞭傳統的機械迴收的局限性,著重介紹瞭顛覆性的化學迴收技術。內容涵蓋瞭聚閤物的解聚反應機理(如醇解、水解、氨解),如何將廢棄塑料高效轉化為單體或中間化學品,實現真正的“從塑料到塑料”的循環。此外,還詳細介紹瞭熔融/擠齣過程中的添加劑改性技術、反應性擠齣工藝,以及利用非晶態廢塑料製備特種碳材料和燃料的創新路徑。 第四捲:廢棄電子電氣設備(WEEE)的精細化拆解與稀有金屬提取 電子垃圾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礦山”。本捲係統介紹瞭WEEE的自動化拆解流程設計,包括無損、半無損拆解設備的技術規範。技術重點放在瞭貴金屬(金、銀、鉑族金屬)和稀有金屬(如稀土元素、鈷、鋰)的高效分離與富集技術。內容包括瞭從印刷電路闆(PCB)中浸齣液的優化、選擇性萃取劑的應用,以及電化學沉積技術在貴金屬迴收純化中的應用,力求將資源迴收率提升至極限。 第五捲:農業廢棄物與生物質能源的綜閤轉化技術 針對農業生産中大量産生的秸稈、畜禽糞便等生物質廢棄物,本捲著重探討瞭其環境友好的利用途徑。內容細緻地比較瞭不同生物質的預處理方法(物理、化學、生物),以提高其後續轉化的效率。核心技術包括瞭高效厭氧發酵生産沼氣、縴維素水解製備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以及利用熱化學方法將木質素轉化為高附加值化學品(如炭黑、芳香族化閤物)的技術方案。還涉及瞭生物質炭化技術在土壤改良中的應用。 第六捲:工業廢渣與副産物的多相態資源化利用 本捲關注的是在采礦、冶金、電力等行業中産生的大宗工業廢渣,如粉煤灰、鋼渣、冶煉爐渣等。重點在於如何剋服這些材料的穩定性與活性限製,將其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産品。內容涵蓋瞭渣料的礦化反應機理研究,在高性能混凝土、地質穩定劑、道路材料中的應用案例。此外,還探討瞭利用這些富含特定元素的廢渣作為催化劑載體或吸附材料的創新技術。 叢書的獨特價值 《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技術的廣度,更在於其深度和前瞻性。每一分冊都強調瞭技術經濟性分析(TEA)和全生命周期評價(LCA),確保所介紹的技術路綫不僅環保,而且具有實際的工程可行性和市場競爭力。本叢書緻力於打破不同行業間的技術壁壘,促進跨學科的協同創新,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無廢社會”建設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用的技術支撐。它代錶著當代廢物處理領域從末端治理嚮前端優化與循環經濟閉環構建的深刻變革。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拿到這本《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我第一眼覺得它應該會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畢竟,現在大傢都越來越重視環保,建築行業的“白色汙染”也是個大問題,我一直覺得這塊兒肯定有很多技術和方法可以挖掘。 我的職業是一名建築工程項目的現場管理人員,每天麵對的就是大量的拆遷垃圾、裝修剩餘物,這些東西怎麼處理,怎麼纔能變廢為寶,一直是我關心的問題。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裏能有詳細講解不同種類建築垃圾的成分分析,以及相應的迴收處理工藝,比如怎麼把廢棄的混凝土塊兒變成高質量的再生骨料,怎麼處理那些舊的玻璃、塑料、金屬等等,最好是能有圖文並茂的說明,像操作手冊一樣。 我之前也零星地瞭解過一些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概念,比如再生磚、再生混凝土什麼的,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也缺乏深入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把這些分散的知識點整閤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能夠讓我理解其中的技術原理,掌握具體的工藝流程,甚至瞭解不同技術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 可惜的是,當我翻閱這本書時,我發現它更像是對這個領域的一個宏觀概覽,更多的是在探討政策導嚮、市場前景以及一些研究方嚮。雖然這些內容也挺重要,能夠幫助我瞭解行業的大趨勢,但對於我急需解決的“如何做”的問題,這本書提供的具體指導似乎並不足夠。 我理解,任何一個技術領域的發展都需要理論指導和宏觀規劃,這本書可能在這方麵做得比較齣色。但作為一名基層技術人員,我更渴望的是能夠直接拿到“菜譜”,知道每一步該怎麼操作,每種材料的處理方法是什麼,以及最終的産物有什麼用,怎麼去應用。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贊嘆,但或許在“深挖”具體技術細節方麵,還有提升空間。

評分

當我在書店的角落裏看到這套《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特彆是其中一本關於“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書名時,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瞭。我一直對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建築垃圾的處理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我是一名正在攻讀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嚮就與建築材料的再生和再利用有關。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提供最新研究動態、前沿技術進展以及權威理論指導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各個方麵,包括但不限於:不同類型建築廢物的化學成分分析、物理特性研究,各種再生材料的性能評估,以及在新建工程中應用再生材料的技術要求和標準。 我尤其關注的是那些能夠帶來突破性進展的新技術,比如利用生物技術處理建築廢棄物,或者開發齣新型的建築材料,能夠更有效地吸收和轉化這些廢物。我也想瞭解,目前國際上在這方麵的研究進展和成功案例,有哪些值得我們藉鑒和學習的地方。 然而,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它更側重於對現有技術的梳理和對行業現狀的描述。雖然這本書涵蓋瞭許多基礎理論知識和政策法規,對於構建一個全麵的認知框架很有幫助,但對於我這種需要深入探究具體技術細節的研究者來說,似乎顯得有些“淺嘗輒止”。 我期待的書中內容,應該包含更詳盡的實驗數據、復雜的數學模型,以及對各種處理工藝的深入剖析。比如,針對某種特定類型的建築垃圾,應該有詳細的工藝流程圖,清晰地標明各個環節的參數設置,以及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案。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更像是一種“入門級的科普”,而不是“高級進階指南”。 總而言之,這本書在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宏觀層麵提供瞭豐富的見解,對於初學者或需要瞭解行業全貌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本不錯的選擇。但對於我這樣需要在前沿技術領域進行深入研究的研究生來說,這本書所能提供的支持,尚不足以滿足我對於深度和廣度的需求。

評分

當我無意中翻到這本《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時,我內心還是挺期待的。畢竟,“廢物利用”這個詞,現在聽起來就充滿瞭潛力和環保意義,再加上“建築廢物”,感覺內容會非常貼閤當下社會發展的需求。 我是一名在建築設計行業工作多年的從業者,我一直關注著綠色建築和可持續設計的理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建築廢物在設計階段如何考慮和利用的思路。比如,在設計方案中,如何預先規劃好建築材料的迴收和再利用,如何選擇那些更容易被迴收的材料,以及如何設計便於拆解和分類的建築結構。 我也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新型環保建築材料的介紹,這些材料可能是由建築廢物加工而成,或者在生産過程中對環境影響較小。我希望能夠瞭解這些材料的性能、應用範圍以及在設計中如何運用它們,從而創造齣更具可持續性的建築作品。 然而,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發現它的內容似乎更多地聚焦在建築廢物“後期處理”和“再生利用”的技術層麵,而對於“設計源頭”的引導和“材料選擇”的策略,著墨不多。雖然這本書對各種再生材料的生産工藝、性能指標以及應用案例進行瞭詳細的闡述,這無疑是很有價值的,但它似乎忽略瞭在設計階段就介入,從源頭上減少廢物産生的重要性。 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更全麵地將設計理念、材料科學和廢物處理技術融為一體,提供一個更完整的閉環解決方案。比如,書中是否可以提供一些設計指南,列齣一些在設計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以及一些評估建築材料環境影響的工具或方法。 總的來說,這本書在技術層麵提供瞭豐富的信息,對於從事建築廢物處理和再生利用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來說,會非常有幫助。但對於我這樣的建築設計師而言,它可能無法完全滿足我對於“源頭控製”和“綠色設計”的深入探究需求。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沒有太多花哨的圖飾,主色調是沉穩的藍色和綠色,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感覺。我最初被它的書名吸引,因為“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這個大方嚮一直是我比較關注的領域,尤其當它具體到“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時,我就覺得這可能是一本非常貼近實際、解決行業痛點的著作。 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建築垃圾處理的新思路和新技術。我的工作涉及工程項目的後期收尾,經常會麵對大量的建築廢料,如何高效、環保地處理這些廢料一直是頭疼的問題。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建築垃圾分類、迴收再利用的具體操作方法,比如如何將拆除下來的混凝土、磚石轉化為再生骨料,又或者如何處理廢舊鋼筋、木材等材料。 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內容似乎與我最初的期待有所偏差。它更側重於宏觀層麵的政策解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以及一些理論性的技術探討。雖然這些內容也有其價值,但對於我這種需要直接解決實際操作問題的讀者來說,確實顯得有些“紙上談兵”。我期待的是能看到一些詳細的技術參數、工藝流程圖、甚至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能夠指導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落地執行。 我嘗試著去理解作者的思路,或許這本書的定位是為政策製定者、行業研究者或者技術研發人員提供理論基礎和宏觀指導。對於他們而言,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脈絡和關鍵技術瓶頸可能更為重要。但對我而言,更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說“知其所以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地如何“然”。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學術性、理論性較強,適閤對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的宏觀層麵有深入瞭解需求的人士。但如果讀者和我一樣,是需要從實際操作層麵尋找解決方案的技術人員或一綫從業者,可能還需要結閤其他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書籍來參考。我希望在未來的版本中,能夠看到更多貼近實際應用的技術細節和操作指南,那樣會更有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起得相當實在,一看就知道是講什麼的。“廢物資源綜閤利用技術叢書”,這個係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而“建築廢物資源化利用”更是直擊我這個行業痛點。 我是一名在建築施工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施工員,平時最頭疼的就是工地上的那些垃圾。拆下來的廢磚、廢混凝土、還有各種包裝材料,堆在那裏不僅占地方,處理起來也麻煩,還得花錢。我一直覺得,這些東西肯定有再利用的價值,隻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或者沒有閤適的設備。 我買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學到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能夠指導我們在工地上怎麼把這些建築垃圾分類,怎麼處理,怎麼變廢為寶。比如,能不能把廢舊的磚頭壓碎瞭,重新做成磚?那些拆下來的混凝土塊兒,能不能變成再生骨料,用在新工程裏?還有那些裝修剩下的木材、塑料、金屬,有沒有什麼好的迴收辦法?我希望書裏能有詳細的步驟說明,最好是帶點圖,一看就能懂的那種。 但是,當我打開書,快速瀏覽瞭目錄和部分內容後,我發現這本書好像更多的是在講一些大道理,比如國傢有哪些政策支持,這個行業未來會怎麼發展,有哪些宏觀的技術方嚮。這些東西聽起來挺高大上,但對我這個需要每天和泥土、磚塊打交道的人來說,幫助不是特彆大。 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更像是給那些領導、專傢看的,讓他們瞭解整體情況。而我們這些一綫工人,需要的是更具體的“怎麼做”。比如,怎麼辨彆不同類型的垃圾?怎麼操作機器?處理後的材料達到什麼標準纔能用?這些細節,書裏好像不太涉及。 所以,這本書對我而言,就像是一個“遠景規劃”,讓我看到瞭建築垃圾處理的未來,但卻沒有提供“當下就能用的工具”。我還是得繼續在實踐中摸索,希望能找到更接地氣的技術指導。

評分

東西很不錯,確實物有所值。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書本包裝的好,快遞很快。

評分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覺得幫助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物超所值!

評分

有點用,參考一下。。。。。

評分

書本包裝的好,快遞很快。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覺得幫助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物超所值!

評分

不錯的貨物,不錯的貨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