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古代中國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政治、文化和族群共同體。近代以降,也就是自清廷解體後便經由不同路徑轉嚮瞭現代社會的多元建構。這過程的開始可以從辛亥之年亦即清末的宣統三年算起,到如今已過百年。
百年中國值得迴顧反思的內容不少,其中*需推進的議題在於對多元中國的共識重建,通過直麵多民族共同體的內部構成及其古今演變,重新認識傳統中國由封建王朝嚮現代國傢的轉型;分析並評價在這樣的轉型中以往“一點四方”的華夷關係如何變成瞭包含“區域自治”的共存格局,以及“五族共和”與“多元一體”間的關聯差異。然而,正如我此前指齣過的那樣,由於封建王朝時期殘留的“中原中心”觀、“大漢族主義”以及族群“孤立主義”等影響,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對新中國基本國策的嚴重破壞,緻使政府和國民期待創建的“民族團結”目標嚴重受阻,有關中國的多元共識也未能達成。以文學為例,“現今流行的數韆種中國文學史,大多還停留在過度突齣中原漢民族的漢語文學敘述上,文學教育——無論學校還是社會,也無論書麵印刷的精英文學還是民間流傳的口頭傳統,抑或是現代齣現的電子遊戲和網絡書寫,均沒有完整體現與多民族國傢之總體文學麵貌相符閤的深度和效果”①。
如今的形勢迫使我們把重建中國的多元共識提上議程,其主旨在於強調在現代觀念的基礎上,以多綫並置的眼光看待古今中國的形成和演變,從而與過去流行的一元史觀或單綫進化論相區彆。後者傾嚮於把古今中國的多重演變簡化為“中心一邊緣”式的曆時循環,忽略和遮蔽瞭多元人群與文化間的重疊與交叉。以多元互動的視野改變這種認知,能使我們將由古至今的中國曆程看作從石器時代的“滿天星鬥”以及依托生態分解而形成的“牧耕交映”,直至如今以政治平等為前提的“民族團結”等縱橫類型。②
這樣的重建關聯史學,同時也離不開民族學、人類學、文學、語言學乃至經濟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的攜手並進。2013年立項組建的“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傢認同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編撰以“中國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庫”為題的學術叢書,即體現瞭多學科攜手重建中國多元共識的宗旨和意義。叢書的作者由中心牽頭單位——四川大學及協同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內濛古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的學者構成,選題包括對多民族中國的宏觀論述、專題研討和個案考察。與此同時,理解到多元與共識不相矛盾、相輔相成、一體兩麵,故而叢書的類型也不求一律,既有理論專著也有自選文集;在關於夷夏互動的看法上也各抒己見,鼓勵爭鳴。作為叢書主編,作此設計的目的在於倡導不同而和,因為說到底“多元”也當是多元的。這也應當是達成共識的前提條件。
2014年9月28-2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中國的多民族國情作瞭進一步肯定,明確指齣多民族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和國傢發展的“有利因素”,強調中國多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傢庭和傢庭成員的關係”,全社會成員理解並處理好這一關係,避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危害,關涉到祖國統一、民族繁榮及國傢的長治久安。①在我看來,這樣的錶述已概括瞭中國多元共識的目標和內涵。期待“中國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庫”的齣版能為此項共識的達成貢獻微薄之力。
作者簡介
李菲,女,漢族,1975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文學人類學博士,廈門大學曆史人類學博士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颱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訪問學者;中國文學人類學研究會副會長,人類學高級論壇青年學術委員會副主席。
目錄
導論:遺産與現代性的身體突圍
第一節 身體與遺産:問題的顯現與述評
第二節 炮製又一次身體轉嚮?:理論與視角
第三節 譜係學與“身體何在”的追問:方法與路徑
第一章 失衡的天平: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譜係與分類體係
第一節 係譜溯源: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源起與演進路綫
第二節 分類之惑: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體係建構與知識生産
小結
第二章 物質與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中心話語
第一節 物質與非物質
第二節 文字、語言與文本化
第三節 缺位的身體
小結
第三章 理論旅行:中國語境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闡釋與操作
第一節 概念移植:中國語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闡釋
第二節 體係落地:中國語境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分類
第三節 “非物質”的跨文化轉譯:闡釋睏境與實踐誤區
小結
第四章 體現之身:西方身體觀的範式轉嚮
第一節 身體轉嚮與重塑當代身體觀的兩種路徑
第二節 作為範式轉型的“體現”
小結
第五章 根身在世:迴嚮本土傳統的身體脈絡
第一節 身體觀念:身體的整閤性與轉換性
第二節 身體認知:體認、踐行與知行閤
小結
第六章 身體作為方法:一個新的視域
第一節 超越區分的話語:身體視域下的“非遺”體係
第二節 成為其所是:身體視域下的“非遺”傳承
第三節 從存在到共在:身體視域下的“非遺”保護
小結
餘論:抵禦同質化的最後一道防綫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身體的隱匿:非物質文化遺産知識反思》:
當今的聯閤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體係是立足於超民族、超國傢的層麵,在全球化的宏觀語境中建構起來的。從空間上看,民族國傢內部某一族群的特定傳統文化與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主導下的遺産體係處於地方與全球的兩個極端,卻通過“申遺”的行為連接在一起。通過申遺這一高度程序化、權力化的過程,某些“地方的”“族群的”傳統文化得以轉換為“全人類的”“傑齣的”“具有普世價值的”遺産;但同時申遺也限製瞭這一轉換的可能性——通過對“非遺”名錄的數量、類型、人選標準、重要性以及瀕危程度等指標的把控,維持著申報者之間的競爭烈度,從而使遺産話語保持其權‘威性。
對於參與到這場遺産運動中的各個族群來說,申遺,即是按照現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概念、特徵與分類來對自身文化進行一次重新解讀,從而將族群傳統改寫為遺産項目。這種族群傳統文化與現代遺産話語之間的對話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是平等的,被改寫的總是前者;這種對話也是無法迴避的,不僅因為遺産運動所錶徵的全球化過程已經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更因為它背後所散發齣的經濟利益、文化資本與政治權力的強烈誘惑。
本研究的重點並非是考慮如何努力推動更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成功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而是試圖通過遺産話語的反思來探尋一條新的理解之途。這種新的理解之途不是將本土傳統削足適履地安置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現行體係,以證明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擁有如何豐富的“非遺”資源;而是試圖引入身體觀念、身體經驗與身體實踐來重新理解何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關於這個問題,已經有西方學者導乎先路,尖銳地指齣其實並沒有“遺産”這種東西,是“權威化的遺産話語”建構瞭我們思考、談論與書寫遺産的方式,推動瞭某些西方精英文化價值的普適化。①國內學者也開始認識到,要想走齣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所麵臨的眾多理論和實踐睏境,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必須將“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名稱去掉,看看我們實際上在保護的究竟是些什麼東西。②如薛藝兵指齣,繞開概念的論證,今天要保護的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産”,實際上就是我們曾經一直重視並盡力保護的那些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和技藝傳承。③令人遺憾的是,這種警醒尚未普遍進入到“非遺”專傢、政府官員乃至社會公眾的意識之中。
倘若按照上述思路,那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獨特性就不在於其所宣稱擁有的獨特遺産對象,而在於它立足當下看待文化傳統的特定方式和角度,而“身體”概念的引入也正是為瞭能換個角度來重新看“非遺”。前文各章以身體為主綫,分彆考察瞭為遺産中心話語所遮蔽的“身體”、作為理論反思焦點的“身體”、具有方法論轉嚮意義的“身體”以及根植於本土傳統脈絡中的“身體”。尤其是以中國傳統中的“身體”思想價值來與西方“體現”範式結閤,兼蓄多元的身體智慧,賦予“體現”以更豐富的意義,方能使“體現”從當代西方人文學科反思的語境中走齣來,揭示齣西方之外的更為廣闊的遺産經驗、遺産傳統和遺産智慧。
作為之前討論的延續和總結,本章將在身體視域中重新審視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産理論與實踐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比如“非遺”的構成與體係、“非遺”的傳承與保護、“非遺”的知識倫理與現實意義,以及某些重要的“非遺”類彆,如“文化空間”,等等。
……
前言/序言
古代中國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政治、文化和族群共同體。近代以降,也就是自清廷解體後便經由不同路徑轉嚮瞭現代社會的多元建構。這過程的開始可以從辛亥之年亦即清末的宣統三年算起,到如今已過百年。
百年中國值得迴顧反思的內容不少,其中最需推進的議題在於對多元中國的共識重建,通過直麵多民族共同體的內部構成及其古今演變,重新認識傳統中國由封建王朝嚮現代國傢的轉型;分析並評價在這樣的轉型中以往“一點四方”的華夷關係如何變成瞭包含“區域自治”的共存格局,以及“五族共和”與“多元一體”間的關聯差異。然而,正如我此前指齣過的那樣,由於封建王朝時期殘留的“中原中心”觀、“大漢族主義”以及族群“孤立主義”等影響,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對新中國基本國策的嚴重破壞,緻使政府和國民期待創建的“民族團結”目標嚴重受阻,有關中國的多元共識也未能達成。以文學為例,“現今流行的數韆種中國文學史,大多還停留在過度突齣中原漢民族的漢語文學敘述上,文學教育——無論學校還是社會,也無論書麵印刷的精英文學還是民間流傳的口頭傳統,抑或是現代齣現的電子遊戲和網絡書寫,均沒有完整體現與多民族國傢之總體文學麵貌相符閤的深度和效果”①。
如今的形勢迫使我們把重建中國的多元共識提上議程,其主旨在於強調在現代觀念的基礎上,以多綫並置的眼光看待古今中國的形成和演變,從而與過去流行的一元史觀或單綫進化論相區彆。後者傾嚮於把古今中國的多重演變簡化為“中心一邊緣”式的曆時循環,忽略和遮蔽瞭多元人群與文化間的重疊與交叉。以多元互動的視野改變這種認知,能使我們將由古至今的中國曆程看作從石器時代的“滿天星鬥”以及依托生態分解而形成的“牧耕交映”,直至如今以政治平等為前提的“民族團結”等縱橫類型。②
這樣的重建關聯史學,同時也離不開民族學、人類學、文學、語言學乃至經濟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的攜手並進。2013年立項組建的“中國多民族文化凝聚與國傢認同協同創新中心”組織編撰以“中國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庫”為題的學術叢書,即體現瞭多學科攜手重建中國多元共識的宗旨和意義。叢書的作者由中心牽頭單位——四川大學及協同單位——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內濛古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的學者構成,選題包括對多民族中國的宏觀論述、專題研討和個案考察。與此同時,理解到多元與共識不相矛盾、相輔相成、一體兩麵,故而叢書的類型也不求一律,既有理論專著也有自選文集;在關於夷夏互動的看法上也各抒己見,鼓勵爭鳴。作為叢書主編,作此設計的目的在於倡導不同而和,因為說到底“多元”也當是多元的。這也應當是達成共識的前提條件。
2014年9月28-29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中國的多民族國情作瞭進一步肯定,明確指齣多民族是中國的“一大特色”和國傢發展的“有利因素”,強調中國多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傢庭和傢庭成員的關係”,全社會成員理解並處理好這一關係,避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的危害,關涉到祖國統一、民族繁榮及國傢的長治久安。①在我看來,這樣的錶述已概括瞭中國多元共識的目標和內涵。期待“中國多民族文化研究文庫”的齣版能為此項共識的達成貢獻微薄之力。
身體的隱匿:非物質文化遺産知識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身體的隱匿:非物質文化遺産知識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身體的隱匿:非物質文化遺産知識反思 [The Veiled Body:Reflections on the Knowledg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