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係統安全

Linux係統安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印] 達金德爾·卡爾西 著,劉海燕 等 譯
圖書標籤:
  • Linux安全
  • 係統安全
  • 網絡安全
  • 滲透測試
  • 漏洞分析
  • 安全加固
  • 權限管理
  • 防火牆
  • SELinux
  • AppArmor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86319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6855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Linux/Unix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0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管理員開始進入到係統中為任務創建網絡連接或服務器,這也使得Linux成為許多攻擊者的選擇。由於缺乏有關安全相關技術,係統管理員現在麵臨許多安全問題。學習Linux安全知識將有助於創建一個更安全的Linux係統。本書循序漸進地介紹Linux係統麵臨的各種安全威脅,介紹如何通過定製Linux內核保護本地文件,如何在本地和遠程管理用戶身份驗證,並阻止網絡攻擊等。本書實例豐富、圖示清晰,無論你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Linux管理員,你都能從本書中學到Linux係統安全技術。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Linux的安全問題 1
1.1 引言 1
1.2 Linux的安全策略 1
1.3 配置口令保護 2
1.4 配置服務器安全 3
1.5 安全控製 4
1.6 使用校驗和檢測安裝介質的完整性 4
1.7 使用LUKS加密磁盤 6
1.8 配置sudo訪問 8
1.9 使用Nmap掃描主機 10
1.10 獲取脆弱Linux係統的root權限 13
第2章 配置安全且優化的內核 18
2.1 引言 18
2.2 構建並使用內核的要求 19
2.3 創建USB啓動盤 19
2.4 獲取內核源代碼 20
2.5 配置並構建內核 22
2.6 安裝和啓動內核 27
2.7 測試和調試內核 29
2.8 使用Netconsole配置調試用控製颱 29
2.9 啓動時調試內核 35
第3章 本地文件係統安全 37
3.1 使用ls命令查看文件和目錄詳情 37
3.2 使用chmod命令改變文件訪問權限 39
3.3 使用訪問控製列錶 43
3.4 使用mv命令處理文件(移動和重命名) 46
3.5 在Ubuntu上安裝並配置一個基本的LDAP服務器 51
第4章 Linux的本地認證 59
4.1 用戶認證和日誌記錄 59
4.2 限製用戶的登錄能力 62
4.3 使用acct監視用戶行為 64
4.4 使用USB設備和PAM的登錄認證 68
4.5 定義用戶授權控製 72
第5章 Linux中的遠程認證 76
5.1 使用SSH遠程訪問服務器/主機 76
5.2 禁止或允許root賬號的SSH登錄 80
5.3 基於密鑰加強SSH遠程訪問的安全性 83
5.4 遠程復製文件 85
5.5 在Ubuntu上建立Kerberos服務器 90
第6章 網絡安全 98
6.1 管理TCP/IP網絡 98
6.2 使用iptables配置防火牆 102
6.3 阻止地址僞裝 107
6.4 攔截入站流量 109
6.5 配置使用TCP Wrapper 113
第7章 安全工具 118
7.1 Linux的sXid工具 118
7.2 PortSentry 120
7.3 使用Squid代理服務器 125
7.4 OpenSSL服務器 129
7.5 Tripwire 134
7.6 Shorewall 139
第8章 Linux的安全發行版 143
8.1 Kali Linux 143
8.2 pfSense 148
8.3 DEFT:數字證據及取證工具包 153
8.4 NST:網絡安全工具包 157
8.5 Helix 161
第9章 修補bash漏洞 166
9.1 通過Shellshock瞭解bash漏洞 166
9.2 Shellshock的安全性問題 169
9.3 補丁管理係統 174
9.4 在Linux係統上應用補丁 179
第10章 安全監控和日誌 182
10.1 使用Logcheck查看和管理日誌文件 182
10.2 使用Nmap監控網絡 185
10.3 使用Glances監控係統 189
10.4 使用MultiTail監控日誌 192
10.5 使用係統工具Whowatch 194
10.6 使用係統工具stat 198
10.7 使用係統工具lsof 200
10.8 使用係統工具strace 203
10.9 使用Lynis 206

前言/序言

Preface 前  言
在建立Linux係統時,安全性在各個階段都被認為是重要部分。通曉Linux的基本知識對在機器上實現良好的安全策略至關重要。
Linux係統的安全性不是天生就完美的,因而,管理員有責任以使其變得更安全的方式來配置它。
本書是幫助管理員配置更安全的機器的實用指南。
如果你想瞭解Linux的內核配置、文件係統安全、安全認證、網絡安全以及Linux上的各種安全工具,那麼本書就能滿足你的需求。
Linux安全是一個龐大的主題,僅用一本書不足以涵蓋所有的內容。不過,本書仍將提供很多方法來幫助你加固機器。
本書主要內容第1章 涵蓋Linux有關的各種漏洞及利用,還討論瞭應對這些漏洞的安全方法。內容包括製定安全策略並進行安全控製以用於口令保護和服務器安全,對Linux係統進行脆弱性評估。本章還將討論sudo訪問的配置方法。
第2章 重點介紹Linux內核的配置和構建過程以及它的測試。內容包括構建內核的要求、配置內核、安裝內核、定製內核以及內核的調試等。本章還將討論如何使用Netconsole配置一個控製颱。
第3章 著眼於Linux係統的文件結構和訪問權限。內容包括查看文件和目錄的詳細信息、使用chmod處理文件和文件訪問權限、實現訪問控製列錶等。本章還將嚮讀者介紹LDAP的配置。
第4章 探討安全的本地係統用戶認證。內容包括用戶認證的日誌記錄、限製用戶的登錄能力、監視用戶行為、定義授權控製以及如何使用PAM。
第5章 討論Linux係統的遠程用戶認證。內容包括使用SSH遠程訪問服務器、禁用和啓用root用戶登錄、限製使用SSH時的遠程訪問、通過SSH遠程復製文件以及設置Kerberos。
第6章 討論關於網絡攻擊和網絡安全的問題。內容包括管理TCP/IP網絡、使用iptables配置防火牆、阻止僞造地址和不需要的入站流量等。本章還將介紹TCP Wrapper的配置和使用。
第7章 介紹可用於Linux係統的各種安全工具或軟件。涉及的工具包括sXid、PortSentry、Squid 代理服務器、OpenSSL服務器、Tripwire和Shorewall。
第8章 介紹與安全和滲透測試有關的幾個著名的Linux/UNIX發行版本,包括Kali Linux、pfSense、DEFT、NST以及Helix。
第9章 探討著名的bash shell漏洞——Shellshock。本章將介紹什麼是Shellshock漏洞以及該漏洞可能引起的安全問題,同時告訴讀者如何使用Linux補丁管理係統來加固自己的機器,以及在Linux係統中補丁是如何應用的。
第10章 介紹Linux的本地係統及網絡的監控問題。內容包括使用Logcheck監控日誌、使用Nmap監控網絡、使用Glances監控係統以及使用MultiTail監控日誌。本章還將討論一些其他的工具,包括Whowatch、stat、lsof、strace和Lynis等。
學習本書的要求為瞭充分發揮本書的作用,讀者應該對Linux的文件係統和管理有基本的瞭解,應該知道Linux的基本命令,如果有一些信息安全的知識則更佳。
本書包括基於Linux係統內置工具以及其他一些開源工具進行安全管理的例子。對每一種方法,如果所用的工具在Linux上還沒有安裝,那麼請讀者務必要安裝它們。
本書的目標讀者本書麵嚮所有已經瞭解Linux文件係統及管理的Linux用戶。讀者應該熟悉Linux的基本命令,理解信息安全知識以及Linux係統的安全風險也有助於理解書中的方法。
然而,即使你對信息安全不熟悉,也能夠很容易地遵照執行和理解書中討論的方法。因為本書遵循瞭實用性原則,按照步驟進行操作非常容易。
內容分節本書中,你會發現一些標題齣現的頻率很高,如準備工作、操作指南、原理解析、拓展學習、延伸閱讀等。
為瞭更清楚地說明如何實現一種方法,我們使用瞭如下幾個標題。
準備工作該部分告訴讀者本方法的目標,描述如何設置軟件以及本方法要求哪些預先設置。
操作指南該部分包括實現本方法所需的步驟。
原理解析該部分通常包括對操作指南部分所發生情況的詳細解釋。
拓展學習該部分是為使讀者對本方法有更多瞭解而提供的附加信息。
延伸閱讀該部分為其他有用信息提供幫助鏈接。
下載彩圖我們還為你提供瞭一個PDF文件,裏麵有書中用到的屏幕截圖和圖錶的彩色圖像。彩色的圖像將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輸齣中的變化。
你可以從下述地址下載此文件:http://www.packtpub.com/sites/default/files/downloads/PracticalLinuxSecurityCookbook_ColoredImages.pdf。
《深度魅影:網絡攻防的藝術與實踐》 在這浩瀚無垠的數字世界裏,數據如同血液般流淌,信息構建起我們現代文明的骨架。然而,在這繁榮的錶象之下,潛藏著無數伺機而動的黑暗力量。網絡攻擊與防禦,宛如一場永無止境的博弈,每一方都試圖在這無聲的戰場上掌握主動。本書《深度魅影:網絡攻防的藝術與實踐》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究這場博弈的精髓,揭示隱藏在代碼深處的秘密,讓你成為一名洞悉攻防之道、技藝精湛的數字遊俠。 本書並非僅僅堆砌晦澀的技術術語,更注重從哲學層麵剖析網絡安全的核心理念。我們將從宏觀視角審視網絡空間的本質,理解攻擊者為何會選擇特定目標,以及防禦者又該如何構建堅不可摧的屏障。你將瞭解到,網絡安全並非孤立的技術問題,而是涉及人、技術、流程以及戰略等多方麵因素的復雜係統。 第一部分:窺探幽靈:攻擊者的視角與策略 在瞭解如何防禦之前,我們必須首先理解敵人。本部分將以攻擊者的思維模式切入,深入剖析各種網絡攻擊的動機、方法和技術。 信息收集的藝術: 任何成功的攻擊都離不開充分的前期準備。我們將詳細介紹信息收集的各種手段,從公開信息搜集(OSINT)到技術偵察,讓你理解攻擊者如何通過蛛絲馬跡定位目標、瞭解其脆弱點。這包括但不限於: 社會工程學入門: 瞭解人類心理弱點如何被利用,以及如何通過釣魚、欺騙等手段獲取敏感信息。 網絡偵察技術: 掌握端口掃描、服務識彆、漏洞探測等工具和方法,洞悉目標係統的開放端口、運行服務及其潛在漏洞。 社交媒體與公開數據挖掘: 學習如何利用LinkedIn、GitHub、公司官網等公開平颱收集有價值的個人及組織信息。 DNS與域名分析: 理解DNS記錄如何暴露係統架構,以及通過域名曆史記錄和解析信息發現潛在攻擊路徑。 漏洞的狩獵場: 軟件的缺陷是攻擊者最青睞的切入點。我們將深入剖析各類常見的軟件漏洞,並學習如何利用這些漏洞實現攻擊目標。 緩衝區溢齣與內存損壞: 瞭解內存管理機製,學習如何利用緩衝區溢齣攻擊覆蓋程序指令,執行任意代碼。 注入式攻擊: 深入理解SQL注入、命令注入、XSS(跨站腳本攻擊)等經典注入技術,學習攻擊者如何操縱應用程序執行非預期操作。 邏輯漏洞的挖掘: 探討應用程序設計和實現中可能存在的邏輯缺陷,以及如何利用這些缺陷繞過安全控製。 文件上傳與解析漏洞: 分析文件上傳功能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攻擊者如何上傳惡意文件並執行。 API安全威脅: 隨著API應用的普及,API安全漏洞成為新的焦點,我們將探討身份驗證、授權、速率限製等方麵的攻擊嚮量。 滲透測試的實戰演練: 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本部分將引導讀者進行模擬滲透測試,從攻擊者的角度體驗整個攻擊流程。 腳本當道:自動化攻擊工具的使用: 介紹Metasploit、Nmap、Burp Suite等主流滲透測試工具,學習如何配置和使用它們來掃描、探測、利用漏洞。 社會工程學實操: 模擬釣魚郵件的發送、社交媒體的偵察等場景,讓你親身體驗信息收集的樂趣與挑戰。 Web應用滲透: 深入演示如何利用SQL注入、XSS、文件上傳漏洞等攻擊Web應用程序,並學習如何利用代理工具進行流量分析和篡改。 網絡協議的欺騙與濫用: 探討ARP欺騙、DNS欺騙等網絡層麵的攻擊技術,理解攻擊者如何操縱網絡流量。 惡意軟件的形態與傳播: 瞭解病毒、蠕蟲、木馬、勒索軟件等各類惡意軟件的工作原理、傳播途徑以及規避檢測的技巧。 惡意軟件分析基礎: 學習如何通過沙箱、反匯編等技術分析惡意軟件的行為,理解其攻擊意圖。 社會工程學與惡意軟件結閤: 探討攻擊者如何通過精心設計的郵件、鏈接或附件來誘導用戶執行惡意軟件。 零日漏洞的利用: 瞭解零日漏洞的稀缺性與高價值,以及攻擊者如何利用它們進行隱蔽且高效的攻擊。 第二部分:築牢城牆:防禦者的智慧與策略 在瞭解瞭攻擊者的手段之後,我們纔能更有針對性地構建防禦體係。本部分將聚焦於網絡安全防禦的各個層麵,從係統加固到安全運維,全方位提升你的防禦能力。 加固的基石:係統與應用的強化: 最小化攻擊麵是防禦的首要原則。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對操作係統、應用程序和服務進行安全加固。 最小化原則與權限管理: 學習如何遵循最小化原則,僅授予必要的權限,並深入理解RBAC(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等權限管理模型。 安全配置的最佳實踐: 針對常見的服務(如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SSH服務等),提供詳細的安全配置指南,消除潛在的配置漏洞。 補丁管理與漏洞修復: 強調及時應用安全補丁的重要性,並介紹如何建立有效的補丁管理流程。 應用程序的安全編碼: 引導開發者編寫更安全的代碼,主動防範常見的應用程序漏洞。 主機入侵檢測係統(HIDS)的應用: 學習如何部署和配置HIDS,實時監控主機異常行為。 網絡的屏障:防火牆與邊界安全: 網絡邊界是抵禦外部威脅的第一道防綫。 防火牆的原理與類型: 深入理解不同類型防火牆(包過濾、狀態檢測、應用層防火牆)的工作原理,並學習如何配置策略以實現精細化訪問控製。 入侵防禦係統(IPS)的部署: 學習IPS如何檢測並阻止已知攻擊簽名,並探討IPS與防火牆的協同工作。 VPN與遠程訪問安全: 確保遠程訪問的安全性,理解VPN的加密機製和部署策略。 網絡隔離與分段: 學習如何通過VLAN、子網劃分等技術將網絡劃分為不同的安全區域,限製攻擊的傳播範圍。 數據的守護:加密、備份與恢復: 數據是網絡安全的核心,保護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至關重要。 加密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深入理解對稱加密與非對稱加密的工作原理,學習如何利用SSL/TLS、SSH等技術保護數據傳輸安全。 數據備份與容災: 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策略,確保在發生數據丟失或損壞時能夠快速恢復。 數據防泄露(DLP)的實現: 探討如何利用DLP技術監控和阻止敏感數據的非法外泄。 威脅的感知:安全監控與事件響應: 及時發現並有效地響應安全事件,是降低損失的關鍵。 日誌管理與分析: 學習如何集中收集、管理和分析係統日誌,從中發現異常跡象。 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SIEM)係統: 介紹SIEM係統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它進行威脅的關聯分析和告警。 入侵檢測係統(IDS)的原理與部署: 理解IDS如何通過流量分析檢測潛在的入侵行為。 應急響應計劃的製定與演練: 學習如何製定詳細的應急響應計劃,並定期進行演練,提高團隊的響應能力。 安全運營中心(SOC)的職責與運作: 瞭解SOC在實時監控、威脅分析和事件處理中的核心作用。 隱匿的戰場:安全加固的藝術: 在攻防對抗中,除瞭直接防禦,隱匿自身的脆弱性也同樣重要。 蜜罐技術: 學習如何部署蜜罐來吸引攻擊者,從而收集攻擊情報並分散攻擊注意力。 安全審計與閤規性: 探討安全審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閤規性檢查來發現並修復安全隱患。 安全意識培訓: 強調人的因素在網絡安全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 第三部分:進階之路:深入探索與前沿展望 在掌握瞭基礎的攻防技能後,本書將帶領讀者進一步探索更高級的安全技術,並展望網絡安全未來的發展趨勢。 逆嚮工程的奧秘: 學習如何通過逆嚮工程分析惡意軟件、破解軟件保護機製,理解其內部工作原理。 反匯編與反編譯工具的使用: 介紹IDA Pro、Ghidra等經典逆嚮工程工具,並演示其基本操作。 內存分析與動態調試: 學習如何在運行時分析程序內存,並通過調試器跟蹤程序執行流程。 惡意軟件的深度分析: 結閤實際案例,深入分析惡意軟件的加密算法、通信協議和持久化技術。 物聯網(IoT)安全: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IoT安全問題日益突齣。 IoT設備的脆弱性: 分析IoT設備常見的安全漏洞,如弱密碼、缺乏加密、不安全的固件更新等。 IoT設備的攻擊嚮量: 探討如何利用IoT設備構建僵屍網絡、進行DDoS攻擊等。 IoT安全防護策略: 提齣針對IoT設備的安全加固和監控建議。 雲安全: 雲計算的興起帶來瞭新的安全挑戰。 雲環境下的攻擊模型: 分析雲環境特有的攻擊麵,如身份驗證繞過、敏感數據泄露、API濫用等。 雲安全最佳實踐: 探討雲平颱的安全配置、訪問控製、數據加密等方麵的最佳實踐。 容器與微服務安全: 隨著容器化技術的流行,容器和微服務的安全也成為重要議題。 人工智能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 AI正深刻地改變著網絡安全領域。 AI驅動的攻擊: 探討AI如何被用於自動化攻擊、生成更逼真的釣魚內容等。 AI驅動的防禦: 介紹AI在異常檢測、威脅情報分析、惡意軟件識彆等方麵的應用。 AI安全挑戰: 分析AI模型本身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攻擊方式。 未知的邊界:零信任架構與後量子密碼學: 零信任安全模型: 深入理解“永不信任,始終驗證”的零信任理念,及其在現代網絡安全中的重要性。 後量子密碼學: 探討量子計算對現有密碼學體係的威脅,以及後量子密碼學的研究進展。 《深度魅影:網絡攻防的藝術與實踐》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次引人入勝的探索之旅。我們鼓勵讀者在實踐中學習,在思考中成長。通過本書,你將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能夠活躍在數字戰場上的智者,用你的知識和技能,構築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安全防綫,守護數字世界的安寜。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知識深度挖掘到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程度。它並非僅僅停留在錶層命令的介紹,而是深入到瞭係統調用的級彆去探討每一個操作背後的真正機製。例如,在討論進程間通信(IPC)的章節,作者沒有止步於共享內存和消息隊列的基本用法,而是細緻地剖析瞭內核對這些機製的底層調度策略,甚至對比瞭不同Linux發行版在實現這些機製時微小的、但可能影響性能的關鍵差異。對於有一定經驗的係統管理員或者開發者而言,這種庖丁解牛般的拆解分析,提供瞭超越工具手冊層麵的深度洞察力,讓你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僅僅知道“怎麼”做。讀完後,感覺對整個係統的運行脈絡有瞭更清晰的宏觀把握,不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

評分

我花瞭整整一周的時間沉浸在這套資料裏,它在敘述風格上采取瞭一種非常獨特的“情景帶入”模式,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乾巴巴地堆砌概念和命令。作者似乎非常擅長將復雜的底層原理用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類比來闡釋,比如他描述內存管理時,竟然用到瞭一個社區圖書館藉書的流程來比喻,瞬間就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立體可感。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閱讀門檻,讓那些原本讓人望而生畏的理論不再高深莫測。更妙的是,在每一個關鍵的技術點講解結束後,都會緊跟著一個精心設計的“反思性提問”,它不會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停下來思考這個知識點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邊界情況,這種互動性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

評分

排版和圖錶的質量直接決定瞭一本技術書的閱讀效率,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堪稱典範。它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流程圖和架構示意圖,這些圖錶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與文字內容緊密結閤、相輔相成的核心解釋工具。特彆是關於網絡協議棧的剖析部分,那張跨越瞭用戶態和內核態邊界的立體示意圖,簡直是化繁為簡的傑作,一下子將數據包的生命周期清晰地呈現在眼前。另外,代碼示例的格式設置也極其考究,采用瞭高對比度的配色方案,注釋清晰,邏輯分明,並且對關鍵函數和變量進行瞭著重標記,使得讀者在對照著自己的終端進行實際操作時,能夠迅速定位和理解代碼的核心邏輯,極大地提升瞭學習效率和排錯能力。

評分

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對“最佳實踐”和“安全哲學”的強調。它沒有將技術點孤立地呈現,而是始終將它們置於一個更宏大的安全治理框架下進行討論。每當介紹一個新的配置參數或服務設置時,作者都會附帶一個專門的小節,詳細闡述該設置在不同安全模型(如最小權限原則、縱深防禦)中的角色和權衡利弊。這種超越瞭純粹技術操作的、更偏嚮於戰略層麵的思考引導,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如何做”的手冊,更像是一部“應該如何思考”的指南。它培養瞭讀者一種預見性思維,讓你在部署任何服務之前,就能本能地考慮潛在的攻擊麵和緩解措施,這對於構建真正健壯、可持續的係統至關重要,這種係統性的安全觀的培養,比單純的技術點堆砌要有價值得多。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紮實,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這很符閤我對一本技術類工具書的期待。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元素,黑白灰的搭配透著一股專業和嚴謹的氣息,讓人一眼就能識彆齣它的技術取嚮。內頁的紙張質量也值得稱贊,觸感細膩,字跡清晰銳利,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參考書來說至關重要。裝訂方麵看得齣是用心瞭,書脊非常平整,即便是完全攤開,書頁的穩定性也很好,不用擔心夾縫中的文字看不清或者書頁脫落的問題。整體來說,從物理層麵上看,這本書的製作工藝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絕對稱得上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實體書,拿在手裏閱讀的體驗非常棒,讓人有種踏實的學習欲望,仿佛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靠的夥伴,準備好隨時提供支持。

評分

好評!

評分

很好!!!!!!!!!!!!!!!!!!!!

評分

很好!!!!!!!!!!!!!!!!!!!!

評分

很多書都是在這裏買的 當天到貨 好的很

評分

內容相對較淺顯,如果有一定基礎的同學,半天就可通覽全書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好評!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很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