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24
一段東林史,說盡清流事,聽軍一席話,正史正三觀
一個國傢之所以能進步,關鍵在於主流人群的不腐與進取,這種人群現代稱之為“精英”,古代稱之為“士大夫”。
迴顧古代中國史,常見一股通稱“清流”的士人群,他們有信仰、有理想、有節操,每每在國傢麵臨重大危機的時刻敢於挺身而齣,與他們認定的各種邪惡勢力作鬥爭,但是,結果卻鮮有能改變國傢命運者,往往功敗垂成,進而劫後發生令人痛惜的異化,由“擔道義”淪為“謀稻粱”,甚至成為政壇爬蟲、無恥之尤。這是為什麼?
本書以大明王朝最後五十年為主綫,詳述一段跌宕起伏的東林沉浮史,以獨特視角還原晚明黨爭及甲申之變真相,揭示清流士人群的本質,以及一個國傢的興亡與士大夫節操有著怎樣的依存關係。或許可以給讀者提供一份關於士大夫節操的深度答案。
程萬軍,資深媒體人、曆史學者。
1968年生於內濛古庫倫旗,1991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外文係,2001年步入北京傳媒界。曆任中央報刊評論員、主編,湖南教育颱《湖湘講堂》主講人,新浪“網上大講堂”主講嘉賓,並在新浪、搜狐、鳳凰、網易、騰訊、今日頭條等門戶網開設文史專欄自媒體平颱,年點擊量數韆萬。
著有《逆淘汰》《誰主東洋》《長進》等,主講電視係列節目《大明纔子解縉》等,自創“聽軍一席話,正史正三觀”之“雜文說史”十餘部。主張“駕禦故事深度思想” “用通俗語言錶達不俗思想, 為無解之題探索有解答案”,作品力現“理想與憂患並存,激情與鋒芒永在”之獨特文風。
現為司法部《法律與生活》雜誌社官網執行總編、中央電視颱《法律講堂(文史版)》主講人。
前言
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筆者登上央視《法律講堂》文史版是2014年的事,而播齣《東林沉浮》則是兩年後,迄今為止《東林沉浮》已經播齣兩次,分彆是2016年、2017年新舊不同的兩個版本,而這裏奉獻給大傢的,是第三個版本,內容充實瞭三倍,可謂全本,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東林全傳”瞭。我們知道,在當下車載鬥量的說史熱潮中,明史是一大熱門,但在諸多明史分野中,東林史記隻占一小部分,現代明史學者在涉及東林黨時,大多泛泛而論,關於東林的係統史書,隻有一本清代學者陳鼎所著《東林列傳》可參照,但此作忠奸概念先入為主,過於臉譜化,亦難道足史實真諦。我以為這是個憾事,其空白值得填補。為什麼東林黨的曆史值得細說呢?我之所以關注他們,並不是僅僅因為史學熱議的黨爭,而是因為他們是中國一類士大夫的典型代錶——清流。
關於清流的是非,曆史上存有兩種結論,一是“正義論”,二是“誤國論”,近年來,後者聲浪壓過前者。而我由東林沉浮,更多聯想到的,是士大夫的節操問題,素以節士著稱的清流們,說好的節操卻在國傢存亡與個人生死的緊要關頭齣瞭問題。其中最觸動我心靈深處的一段史記,是明王朝滅亡時,齣現的這樣一首絕命詩:
三百年來養士朝,如何文武盡皆逃;綱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留命一條!
這是公元1645年,南明都城南京城破前夕,一首乞丐所寫的絕命詩。在國傢滅亡之際,目睹殘明百官焚香跪迎清軍入城,他感嘆,為什麼沒有人殉國?他不解,這個政權養瞭那麼多士大夫,到頭來為什麼他們全作鳥獸散,紛紛嚮外敵投降,其氣節竟不如像他們這樣的乞丐?難道三綱五常,禮義廉恥,隻能留在田間地頭?這些國傢精英為什麼如此不爭、如此無恥?
乞丐留下瞭一連串疑問和憤懣,寫瞭此詩之後,他從百川橋一躍而下,投秦淮河自盡。
他的疑問和憤懣,可謂韆年一嘆。
一個國傢之所以能進步,關鍵在於主流人群的不腐與進取,這種人群現代稱之為“精英”,古代稱之為“士”。迴顧中國古代史,確有一股股以讀書人為主的士人中堅群體,他們有節操有理想,也敢於擔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傢命運。但是到瞭兩宋以後,中國士大夫卻漸漸不堪,不僅無力救國,甚至成為政治蠹蟲、無恥之尤。這是為什麼?
很多史學愛好者都說大明王朝時的中國,是有血性的,沒有像宋朝那樣用土地、金錢換和平的恥辱記錄,而且這個王朝還層齣以氣節著稱的清流節士。但是,此漢族王朝最終卻還是亡於滿族之手——和北宋敗於女真部落軍之手一樣。而且,輸得比北宋還慘——北宋是失去長江以北半壁河山,大明朝則是失去瞭整個中國。北宋亡國時留下的是一時之痛:靖康恥,明朝亡國時留下的則是永久之痛:剃發易服。泱泱大國,亡於東北少數民族部落之手,在幾個清兵的剃刀下,成百上韆的文人士大夫紛紛排隊,更換具有被徵服象徵的外族指定發型,反抗者寥寥,這又是為什麼?史料記載,公元1644年,清攝政王多爾袞藉明內亂趁火打劫,率八旗入關時,隻有區區六萬軍隊,最後卻徵服瞭擁有百萬大軍的大明王朝。可見,明廷沒落到瞭何種地步!而沒落之首,當屬堂上之士。早在清入關前,投降清朝的明朝大員就有十幾人,中下級官吏降清的更是不可勝數。到瞭1645年,清軍渡過長江後南明都城南京城破,文武百官幾乎悉數降清,之後,南逃的南明第一任皇帝弘光帝硃由菘,再遭群臣變節,本人被手下重臣劫持獻於清兵。
這些士大夫,在朝為官時,正氣凜然,滿口忠義,但是明亡時,“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農民起義的大順軍和遊牧民族的清軍,誰來降誰。明朝士大夫的無恥之舉,連他們的新主子也看不過眼。多爾袞曾當麵譏笑這些人是“明朝罪人”。
而後來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編瞭一本《貳臣傳》,對那些賣主求榮的士大夫大加羞辱,這本《貳臣傳》,一次就收錄瞭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自我標榜為“十全老人”的乾隆,高舉道德大棒,指責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授命”,實在是“大節有虧”。
所謂“大節有虧”,就是氣節與操守齣瞭大問題。一個擁有億萬人口的天朝上國,冷兵器時代敗給瞭總人口隻有50多萬的女真人分支——建州女真,一方麵,建州女真創建的滿洲八旗兵強馬壯是事實,另一方麵,明朝士大夫迂腐,貪腐也是事實。兩個事實對對碰,此消彼長。前者一到,後者就像老鼠見瞭貓,再多也是被食的貨。
南明滅亡前夕,此時殘明已經是士氣殘缺,沒有血性的國傢。而反觀日本、越南(古稱安南)、朝鮮等原中國藩屬國、準藩屬國,此時仍奉南明為宗主,派使者入貢。其中朝鮮還厲兵秣馬,翹首盼望明師北伐,而且,清朝立國後的很多年,朝鮮仍著明服。屬國如此,主國卻不堪。後來朝鮮等來的,是身著滿人衣冠的漢族士人,他們非常失望,形容此時中國士大夫,說他們“文明程度高,但無氣”。誠哉斯言。氣節一失,再無上國!世界史學界在評價一個國傢行不行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參照物,那就是看這個國傢在國難時期有多少精英人物投敵。明亡前,給敵齣主意的是明士大夫,引狼入室的也是明士大夫,幫敵衝鋒的還是明士大夫,在清軍入主中原後期,可以說都是大明降將在幫著清軍掃平全國。
為什麼他們在外敵麵前一觸即潰,卻又在幫外敵打自己人時那麼賣力?為什麼明亡前很少齣現偉岸的士大夫?我們說一個王朝將要滅亡,常用這樣一個詞:氣數已盡。什麼是氣數?首先就體現於“士氣”,即士大夫的信仰、氣節與操守。曆史反復證明,士氣盛,則國傢旺;士氣衰,則國傢敗。大傢隻知道,明朝對外沒有割地賠款,但卻不知這個王朝的精神本質。從政治到文化,在很多領域明朝的統治者開瞭先河,但很多是開瞭壞頭。如果一個王朝統治者用恐怖棒殺打摺瞭知識分子的“脊梁骨”,那麼,風雨來時,這個王朝當然就會被斷瞭“脊梁骨”的他們放棄支撐。
寫下悲壯詩歌的南明乞丐,隻知朝廷養瞭士大夫三百年,文人士大夫錶麵活得很有樣兒,但他卻不知,在明朝皇帝腳下,那些士大夫實質上是不是活得比乞丐更有尊嚴?那是一種怎樣的養,是包養、圈養、馴養,還是三者兼而有之呢?縱觀明史,最慘烈的士大夫時代莫過於萬曆、天啓、崇禎三代,因為其間齣現瞭有明一朝規模最大的清流集團——東林黨,以及虐殺他們的“天敵”——史上最大閹黨集團。那麼,就讓我們以之為樣本,看看他們的生生死死、起起落落,體味一下離我們並不太遠的那三百多年前中國節士的境遇,從“鐵肩擔道義”,到“節操碎一地”,這中間究竟發生瞭什麼事,從而,或許對近代中國士大夫的失魂喪氣“窺一斑而知全豹”,進而以史為鑒痛定思痛,甚至於現代士魂——中華精英精神之重建,也大有裨益吧!
東林沉浮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東林沉浮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很不錯的
評分不錯 挺喜歡的 還會迴購!
評分反腐搞成黑吃黑,明朝的知識分子爭當精英人渣
評分書印刷很精美,包裝很精緻,紙質很考究,物流很快速。
評分送貨師傅速度很快,態度很好,書本包裝很好
評分書質量不錯,內容也很通俗易懂。值得購買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很不錯的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東林沉浮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