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人称宗圣。《曾子辑校》是对曾子言行事迹相关材料的辑录、点校和注释。全书分《曾子十篇》、《曾子全书》、《曾子补遗》和附录四部分。其中,《曾子十篇》为汉代戴德所辑,收录于《大戴礼记》;《曾子全书》为南宋汪晫辑录,收文分为内篇和外篇,内篇收文两篇,外篇收文十篇,共收文十二篇;《曾子补遗》则为整理者新辑,材料来源主要是历代经、史、子相关文献;附录部分主要收录相关序跋、考证等,共分六篇。
高尚举,又名高尚榘,1953年生,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著述有《论语歧解辑录》、《古典文献学》 、《汉语言文字文献学》等,点校整理有《论语义疏》等。
王永辉,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对儒家文献研究颇深。
前言
曾子十篇
曾子立事第一
曾子本孝第二
曾子立孝第三
曾子大孝第四
曾子事父母第五
曾子制言上第六
曾子制言中第七
曾子制言下第八
曾子疾病第九
曾子天圆第十
曾子全书
内篇 仲尼闲居第一
内篇 明明德第二
外篇 养老第三
外篇 周礼第四
外篇 有子问第五
外篇 丧服第六
外篇 第七
外篇 第八
外篇 晋楚第九
外篇 守业第十
外篇 三省第十一
外篇 忠恕第十二
曾子补遗
论语
大戴礼记
礼记
韩诗外传
孔子家语
孔丛子
荀子
新语
盐铁论
说苑
中论
庄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尸子
金楼子
颜氏家训
白虎通义
论衡
琴操
博物志
曾子书补遗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晏子春秋
列女传
孝子传
附录一 曾子十篇叙录
附录二 曾子子思子全书原序三篇
附录三 曾子子思子全书进表
附录四 褒赠指挥节文
附录五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附录六 大戴礼记“曾子十篇”研究综述
这部《曾子辑校》的“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版本,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那厚重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排版,这对于阅读古籍来说至关重要。我本身对先秦诸子学说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曾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一直是我研究的重点。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系统、权威的资料来源。 从整体的编纂上看,我能感受到编纂者在考据上的严谨和用心。每一章节的引文、注释都力求准确,并且对于一些原文中可能出现的歧义,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和参考。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福音。它大大降低了我们理解和深入研究的门槛。 我特别欣赏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古籍堆砌,更融入了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在序言部分,编纂者对曾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流派演变,以及历代学者的研究观点都进行了梳理和评价,这为我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曾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 再者,这本书的附录部分也极具价值。包含了相关的年表、人物关系图谱,以及对重要概念的解释,这些都为我深入研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翻阅附录来查阅一些背景信息,这样可以避免中断思路,提高阅读效率。 总而言之,我认为《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是一部值得收藏和反复研读的学术著作。它不仅是对曾子思想的一次重要整理和呈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次宝贵贡献。我期待能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更深入地探究曾子思想的精髓,并从中汲取智慧,以应对当下的挑战。
评分拿到《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系统性”。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哲学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一套能够系统梳理和解读诸子学说的工具书,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这一需求。 这本书的书页质感很好,印刷也相当清晰,让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尤其注意到,在每一部分的开头,编纂者都对相关的文献背景和曾子在其中的地位做了简要的介绍,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能够帮助我快速进入状态。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在原文的解读上非常扎实。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语句,编纂者都给出了详尽的注释,并且常常会引用多个版本的对照,来力求准确。这种细致的工作,让我能够对原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减少了因为文字障碍而产生的困惑。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续编”的属性。它似乎在整理曾子文献的基础上,还收录了一些可能被忽视或者散逸的材料。这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有更多学习和探索的机会,能够接触到更全面的曾子思想。 另外,书中对于曾子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编纂者并非孤立地讲解曾子的思想,而是将其置于其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土壤和对后世的影响。这种宏观的视角,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曾子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总而言之,《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学术著作。它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的编纂方式和深入的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曾子思想的绝佳途径。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关于《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我的初印象是其内容的“深度”。我一直认为,对于经典的解读,越是深入,才越能体会其精髓。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暗示了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翔实性。 拿到手后,我立刻就被它的纸质和印刷所吸引,这是一种古朴而又不失精致的触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学术传承。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原文的呈现上非常用心,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经过了严谨的考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古籍中常见的模糊不清之处,编纂者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旁证,这让我能更安心地沉浸在文本之中。 这本书最让我受益的一点是其对曾子思想脉络的梳理。它不仅仅是罗列曾子的言论,更是在文本之间建立起联系,让我能够看到曾子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和演变的。这种“辑校”的工作,对于理解一个思想家的完整体系,至关重要。它让我不再零散地看待曾子的思想,而是能将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框架中去理解。 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编纂者通过对比不同文献的表述,以及引用历代学者的解读,对一些核心的儒家概念,比如“孝”、“仁”、“信”等,进行了细致的阐释。这种深入的探究,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理解,让我对曾子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是一部充满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著作。它不仅是一次文献的整理,更是对曾子思想的一次深入挖掘。对于每一个渴望理解中国传统智慧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宝藏。
评分对于《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我个人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的。我一直对儒家思想的源流特别感兴趣,而曾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总觉得还有很多未被完全挖掘的价值。这本书的书名就点明了它的性质——“辑校”,这暗示着它在整理和校对工作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拿到这本书后,我第一眼就注意到它那厚实的书页和精美的装帧,这给了我一种可靠的感觉,仿佛我手中握着的是一份经过时间沉淀的珍贵史料。翻开之后,我发现里面的文字清晰易读,字体大小适中,对于我这种需要长时间阅读的人来说,眼睛不容易疲劳,这细节上的考量着实令人赞赏。 在阅读内容方面,这本书的注释部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编纂者对于原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典故以及一些可能产生争议的解读,都给出了详尽的解释和引证。这对于我们这些对古文不太精通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它帮助我克服了理解上的障碍,让我能够更顺畅地进入曾子思想的世界。 此外,我注意到本书在引述不同学者的观点时,都做了明确的标注,这使得学术的溯源非常清晰。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对本书的权威性有了更高的信任。它不只是简单地呈现原文,而是将曾子思想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下进行展示,这对于我理解其思想的演变和发展非常有帮助。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它在整理和校勘曾子文献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对于任何对曾子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绝对是必备的参考书。它不仅仅是提供阅读,更是一种引导,引导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感悟古人的智慧。
评分收到《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这部书,我内心是充满期待的。一直以来,我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抱有极大的热情,而曾子作为儒家学派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这本书的“续编”身份,更是让我觉得它可能包含了一些我未曾接触过的珍贵资料。 刚翻开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严谨的学术风范。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沉静的学术气息。在阅读过程中,我尤其被其详实的校勘和注释所吸引。编纂者在处理一些原文的异文和讹误时,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通过引述大量的旁证材料,力求还原最接近原文的面貌。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曾子思想体系。它将曾子散见于不同古籍中的言论进行汇集,并进行了细致的整理,这使得我能够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内,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曾子的思想。这种“辑”的工作,对于梳理历史文献,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学术界研究成果的介绍。编纂者对于曾子思想的历代研究情况,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争鸣,都进行了简要的概述。这帮助我认识到,曾子思想的研究并非孤立的,而是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对我理解其思想的地位和影响,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的来说,《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它在整理曾子文献、阐释其思想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曾子思想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源,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思想探索。
评分包装完好,物流快。中华书局这个系列书很不错。“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评分把大戴记十篇和汪氏书弄一起,不错
评分书不错,物流很快,价格很便宜。
评分非常满意,好书还得去读!
评分书是原版,印刷好装订好,满减加券很便宜,值得阅读和收藏,快递及时迅速,服务态度也很好。
评分诸子续编都是好书,出来就买。
评分京东物流速度很快,包装完好,精装硬皮书建议用箱子?包装,用塑料袋包装的书书角都有磕伤。
评分孔夫子得意*之书非常值得一看
评分曾子辑校(新编诸子集成续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