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有机化学(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分纸质教材和网上资源两部分,吸纳近年教学改革的成果,形成内容互补,构成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书分6篇18章。第1篇有机化学概论,第2篇烃及卤代烃,第3篇含氧有机化合物,第4篇含氮、硫、磷、硅有机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第5篇天然有机化合物,第6篇有机合成基础。每章末设习题,书后列索引。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有机化学电子教案》(第三版)与该书配套发行,三者功能互补,方便教学。
该书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与化工相近的专业选作教材和参考书。
作者简介
高占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获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曾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大连市劳动模范”“宝钢优秀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和奖励。主持首批国家精品课程、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首批国家教学团队建设;主编、参编《有机化学》等纸质教材教辅及电子教材近20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教改项目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主持多项研究课题,获中国、美国、日本发明专利近2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5项,发表各类研究论文100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篇 有机化学概论
第1章 结构与性能概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1.1 有机化合物
1.1.2 有机化学
1.2 结构特征
1.2.1 共价键的形成——价键法、分子轨道法
1.2.2 共振论简介
1.2.3 共价键的基本属性
1.2.4 构造式表示法
1.2.5 键的极性在共价键链上的传递——诱导效应
1.3 反应类型和反应试剂的分类
1.3.1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反应类型
1.3.2 反应中间体的概念
1.3.3 反应试剂的分类
1.4 两类控制反应
1.5 酸碱的概念
1.5.1 质子酸碱理论
1.5.2 电子酸碱理论
1.6 溶剂的分类及溶剂化作用
1.6.1 溶剂的分类
1.6.2 溶剂化作用
习题
第2章 分类及命名
2.1 分类方法
2.1.1 按碳架分类
2.1.2 按官能团结构分类
2.2 命名方法
2.2.1 化学介词、表示链结构的形容词和基
2.2.2 命名法概述
2.3 系统命名法
2.3.1 基本方法
2.3.2 烃的命名
2.3.3 烃衍生物的命名
2.3.4 混合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2.3.5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见14.1.2节)
习题
第3章 同分异构现象
3.1 构造异构现象
3.1.1 骨(碳)架异构现象
3.1.2 官能团位置异构现象
3.1.3 官能团异构现象
3.1.4 互变异构现象
3.2 构象异构现象
3.2.1 链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
3.2.2 环烷烃的构象异构现象
3.3 几何异构现象
3.3.1 含双键化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3.3.2 碳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
3.4 对映异构现象
3.4.1 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3.4.2 手性碳原子的构型表示与标记
3.4.3 费歇尔投影式与分子构型
3.4.4 非碳原子为手性中心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3.4.5 含手性轴及手性面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3.4.6 碳环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
3.4.7 构象对映体和构象非对映体
3.5 化合物的旋光性与旋光性化合物的拆分及合成
3.5.1 旋光性的测定
3.5.2 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性
3.5.3 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性
3.5.4 分子结构与旋光性
3.5.5 外消旋体的拆分
3.5.6 不对称合成概念
习题
第4章 结构的表征
4.1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本程序
4.2 红外光谱
4.2.1 基本原理
4.2.2 重要官能团的吸收区域
4.2.3 红外光谱图及其解析
4.3 核磁共振谱
4.3.1 1H-NMR的基本原理
4.3.2 1H-NMR的化学位移
4.3.3 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
4.3.4 1H-NMR的谱图解析
4.3.5 13 C-NMR谱简介
4.4 紫外光谱
4.4.1 紫外光谱图
4.4.2 基本原理
4.4.3 吸收带的分类
4.4.4 谱图的解析
4.5 质谱
4.5.1 基本原理
4.5.2 质谱仪和质谱图
4.5.3 烃化合物的质谱特征
4.5.4 谱图的解析
习题
第2篇 烃及卤代烃
第5章 饱和烃
5.1 烷烃的分类及结构
5.2 链烷烃的物理性质
5.3 烷烃的化学性质
5.3.1 卤代反应
5.3.2 其它取代反应
5.3.3 氧化反应
5.3.4 裂解及异构反应
5.4 小环烷烃的特殊性质
5.4.1 小环烷烃的结构及不稳定性
5.4.2 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5.5 多环烷烃
5.5.1 十氢化萘
5.5.2 金刚烷
习题
第6章 不饱和烃
6.1 分类及结构
6.1.1 烯烃的分类
6.1.2 炔烃的分类
6.1.3 烯烃的结构
6.2 烯烃的物理性质
6.3 烯烃的加成反应
6.3.1 加氢反应
6.3.2 亲电加成反应
6.3.3 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6.3.4 溴化氢自由基加成反应
6.3.5 羰基合成反应
6.4 烯烃的聚合反应与共聚合反应
6.4.1 聚合反应
6.4.2 共聚合反应
6.5 烯烃的氧化反应
6.5.1 氧化剂氧化
6.5.2 分子氧氧化
6.5.3 臭氧氧化
……
第3篇 含氟有机化合物
第4篇 含氮、硫、磷、硅有机化合物及杂环化合物
第5篇 天然有机化合物
第6篇 有机合成基础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本次修订是按高等教育出版社新形态教材的出版要求进行的,分两部分内容:一是修订纸质教材,二是重点建设网上资源。这些内容是近年教学改革的新成果。
对纸质教材做了以下修订:调整全书结构,删去第7篇有机化学教学资源,其部分内容改造后移到网上。删去绿色有机合成一章,简化成绿色合成原理,并作为有机合成基础的一节,有关绿色化学内容分散到有关官能团化合物章节中。增加含硫、磷、硅有机化合物一章,原分散在官能团化合物章节的相关知识点调整归类到本章。全书改用自制的数字化模拟分子模型,其中纸质教材中采用的是黑白标尺的模型;电子教案、网络资源中采用的是彩色标尺的模型。在官能团化合物各章中不介绍制备方法,而是分散在各章官能团化合物性质中和有机合成基础一章,且在配套的《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中归纳为专题集中介绍。本书淡化“官能团”概念,而强调“官能团结构”概念。局部章节简化了以下内容:官能团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通式与代表性反应式仅保留一种;类似的反应式做了删减;删去一些较高要求如哈密特方程及取代基的常数等内容;删除不常用的如烯丙位卤代烯烃的SN2反应分子轨道模型等内容;简化了一些重要理论如离子对机理、邻基效应等内容,而在教学资源网站上“内容拓展”中展开,使之得到强化和提高。增加了以下内容:增加自由基反应机理,如过氧化氢氧化烷烃反应、烷烃热裂解反应的机理;增加周环反应的例子,如苯基烯丙基醚重排反应的机理;增加了新试剂、新应用,如过氧化丙酮为氧化剂、LDA为强碱、青蒿素、烷烃脱氢制烯烃等内容;经典反应引入新方法,如配合物催化卤苯的偶联反应等内容。
重点建设网上资源,主要栏目包括: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制作、应用数字化模拟分子模型;强化有机化学构效关系及官能团间联系——用类比教学法串联官能化合物的特征反应;体现创新意识、科学素养教学内容——化学家、诺贝尔奖有关有机化学内容贯穿全书各章;突出现代有机化学发展——编写“内容拓展”;强化教学效果——微观分子原子运动宏观化描述的动画演示;加强实验的重要性——制作数字化演示实验;现代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方法——光波谱图的选编等。
本书第1~6章由高占先修订,第8~11章由陈宏博修订,第12、14、16、17章由姜文凤修订,第7章由于丽梅修订,第13章由殷伦祥编写,第15章由张秀红修订,第18章由刘迪修订。网上资源:数字化模拟分子模型、演示实验、动画演示等由于丽梅组织研制,获诺贝尔奖者、有机化学家由殷伦祥、高占先编写,内容拓展由高占先、陈宏博、李令东、吴志勇、刘建辉等编写,光波谱图由张秀红编写。全书由高占先策划、统稿、组织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岳延陆、翟怡对本书再次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资助;本书第二版的作者及有关人员,本书编写引用资料肖像等有关作者都是本书的贡献者,在此一并感谢!
与本书配套的《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第二版)、《有机化学电子教案》(第三版)构成了有机化学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新形态教材能有效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难免出现各种谬误,敬请读者指正。
有机化学(第三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