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是“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之三,是专门指导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科目的必考题型——论述题的辅导书。在研究统考前30余所重点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2007—2018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和2013—2018年50多所自主命题高校真题的基础上,以shou chuang 的“层次法”编写而成。
2019年版《历史学基础·论述题》相较于2018年版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新解析论述题200多个,增加真题论述题来源900多道,全书的修订率高达35%。
与普通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重视真题
本书精选的1900道论述题及解析的近600道论述题精选自1995—2018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0余所重点高校的历史学考研真题。因此,本书的试题100%来自真题。
二、方法独特
本书在解析每道论述题时,采用了长孙博shou chuang的“层次法”。本书还采用了长孙博总结的“重复真题标识重点法”,于论述题题干前以*号标识了210个论述题,并在题干后罗列了该知识点的重复真题,以帮助读者勾勒论述题的重点。
三、沟通学术
为适应自主命题呈现出的越来越重视考查考生学术能力的趋势,本书做了以下努力:一是整理常考的学术研究真题,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史学研究与动态”,供广大考生初试与复试时参考;二是在每道论述题的“参考答案”中尽可能地体现该知识点的*新研究成果,并在其后增加“参考著作或论文”供读者参阅。
著名历史学考研辅导书作者,主编有深受考生欢迎的“长孙博历史学考研系列”,包括《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中国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大纲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论述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历年真题解析》《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模拟30套》。
层次法:历史学论述题高分技巧
一、叙述与分析:论述题与简答题的根本区别
二、从不回避重点:论述题的考查范围
三、四要素:论述题的题干构成
四、三分法:论述题的三大类型
五、层次法:论述题的解题方法
六、字数多少为宜?考场时间的限制
七、史学语言:论述组织评分标准分析
第一章 史学研究与动态
第二章 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史综合
二、先秦
三、秦汉
四、魏晋南北朝
五、隋唐五代
六、宋、辽、西夏、金、元
七、明、清(前期)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二、清统治的衰落
三、近代化的启动
四、清末改革与社会变迁
五、辛亥革命
六、民初政局
七、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
八、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
九、抗日战争
十、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十一、共和国史
第四章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史前人类
二、古代西亚诸文明
三、古代埃及文明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五、古代希腊文明
六、古代罗马文明
七、中世纪的西欧
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九、中世纪的东欧
十、中世纪的东亚与南亚
十一、古代美洲文明
第五章 世界近现代史
一、近代初期的欧洲
二、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三、近代的亚非拉
四、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五、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六、凡尔赛�不�盛顿体系
七、两战之间的世界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第六章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
致谢与参考书目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那近乎苛刻的史料支撑所震撼。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时间线和人名,而是如同一个经验老到的历史学家在向你展示他的研究档案。许多我们以往模糊带过的历史细节,在这里被细致地挖掘出来,并附上了清晰的出处。例如,在讨论某个政策的推行过程时,书中不仅仅介绍了政策本身,还引用了当时的官方文告和私人信札的片段,这让抽象的制度变得鲜活可感。这种对“文本细读”的强调,无疑是针对论述题这种对证据要求极高的考试形式量身打造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次“田野调查”,而不是在应付考试。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信息密度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压迫感,需要极强的自我消化能力来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否则很容易迷失在浩如烟海的细节之中。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训练绝对是未来学术研究的基石。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场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大扫除”。我发现自己过去记忆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在这本书面前暴露无遗,迫使我必须进行彻底的修正和重构。它对于概念的界定极其严谨,每一个关键的历史术语都配有详尽的溯源和界定范围的说明,这有效避免了我们在答题时陷入语义不清的泥潭。尤其是在处理那些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潮变迁的论题时,书中展现出的宏观视野和细腻的笔触令人印象深刻。它引导我们关注历史的“潜流”,那些不易察觉但却深刻影响历史进程的文化基因和心理结构。对我来说,这本书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应试工具的范畴,它正在塑造我未来分析任何历史问题时所依赖的基本框架和批判性思维的“骨架”。
评分这本厚重的考试用书,拿到手里首先感觉到的就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和沉甸甸的责任感。内页的排版清晰明了,尤其是在关键史料的引用和对史学思潮的梳理上,看得出编纂者是下了大功夫的。我尤其欣赏它对于不同学派观点的平衡呈现,比如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时,它不会简单地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将支持和反对的几种主流观点并列,配以精炼的原文摘录。这种做法极大地拓宽了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再是机械地记忆结论,而是真正学会了历史学的“辩证法”。对于一个备考者来说,这意味着你需要准备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逻辑构建和论证深度的较量。书中的一些专题解析,比如对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入剖析,其详实程度甚至可以媲美一些专业研究的综述,读来令人大呼过瘾,也让人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虽然篇幅浩大,但只要你沉下心来仔细研读,你会发现每一页都蕴含着对历史学研究方法的启示,绝非是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应试材料可比拟。
评分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其对“论证的艺术”的极致追求。论述题的得分高低,往往取决于论点的精妙和论证的严密性。书中提供的范例和结构分析,简直就是一本高级的议论文写作指南,只不过载体是历史事件。它细致地拆解了如何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中心论点,如何选择最具说服力的史实作为支撑,以及如何通过过渡句实现论点间的流畅衔接。这种对写作技巧的重视,在许多只注重知识点堆砌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我特别喜欢它对“反驳”的探讨,如何预见考官可能提出的质疑并提前进行论证上的布局,这简直是“心机”与智慧的结合。读完后,我不再害怕那些需要大篇幅阐述的难题,因为我已经掌握了如何有条不紊地将脑中的混乱思绪,转化为一篇结构完整、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的学术短文。
评分这份资料的结构安排,体现了极高的教学智慧。它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死板地排列知识点,而是巧妙地将那些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史学议题进行捆绑和对比。例如,相邻的章节可能会对比两个不同朝代在土地制度上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制度性根源。这种“跨时空比较”的训练,正是论述题考察的核心能力——识别历史发展中的共性与特殊性。当我按照书中的章节顺序进行学习时,我发现我的思维模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个事件,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宏大的历史图景中去审视。书中对一些经典史学论著的解读也十分到位,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被理解的”,这对于构建个人成熟的历史观至关重要。这本教材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了我如何像一个历史学者那样去组织和呈现论点。
评分内容齐全,没有缺少,我很满意
评分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评分历史考研历史学基础,希望有用。
评分书很好 赶上京东活动 很优惠
评分长孙博老师的书非常非常非常不错
评分老师推荐的,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包装好,送货速度快,赶上活动价格便宜很多。
评分很好,之前买的书疑似盗版退货后就来京东自营了。非常值得信赖。晚上十一点左右下的单,早上六点就有物流信息显示到附近了。八点多发的消息。很赞了。不用等待
评分很好的历史的复习资料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第二次买了,就是没有打折,有点小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