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學基礎·論述題》是“長孫博曆史學考研係列”之三,是專門指導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科目的必考題型——論述題的輔導書。在研究統考前30餘所重點高校曆史學考研真題、2007—2018年曆史學統考真題和2013—2018年50多所自主命題高校真題的基礎上,以shou chuang 的“層次法”編寫而成。
2019年版《曆史學基礎·論述題》相較於2018年版做瞭較大幅度的修改,新解析論述題200多個,增加真題論述題來源900多道,全書的修訂率高達35%。
與普通輔導資料相比,本書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重視真題
本書精選的1900道論述題及解析的近600道論述題精選自1995—2018年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40餘所重點高校的曆史學考研真題。因此,本書的試題100%來自真題。
二、方法獨特
本書在解析每道論述題時,采用瞭長孫博shou chuang的“層次法”。本書還采用瞭長孫博總結的“重復真題標識重點法”,於論述題題乾前以*號標識瞭210個論述題,並在題乾後羅列瞭該知識點的重復真題,以幫助讀者勾勒論述題的重點。
三、溝通學術
為適應自主命題呈現齣的越來越重視考查考生學術能力的趨勢,本書做瞭以下努力:一是整理常考的學術研究真題,作為本書的第一章“史學研究與動態”,供廣大考生初試與復試時參考;二是在每道論述題的“參考答案”中盡可能地體現該知識點的*新研究成果,並在其後增加“參考著作或論文”供讀者參閱。
著名曆史學考研輔導書作者,主編有深受考生歡迎的“長孫博曆史學考研係列”,包括《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中國史大綱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世界史大綱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論述題》《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名詞解釋》《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曆年真題解析》《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曆史學基礎·真題模擬30套》。
層次法:曆史學論述題高分技巧
一、敘述與分析:論述題與簡答題的根本區彆
二、從不迴避重點:論述題的考查範圍
三、四要素:論述題的題乾構成
四、三分法:論述題的三大類型
五、層次法:論述題的解題方法
六、字數多少為宜?考場時間的限製
七、史學語言:論述組織評分標準分析
第一章 史學研究與動態
第二章 中國古代史
一、中國古代史綜閤
二、先秦
三、秦漢
四、魏晉南北朝
五、隋唐五代
六、宋、遼、西夏、金、元
七、明、清(前期)
第三章 中國近現代史
一、列強的對華侵略
二、清統治的衰落
三、近代化的啓動
四、清末改革與社會變遷
五、辛亥革命
六、民初政局
七、五四運動與國民革命
八、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和蘇維埃革命
九、抗日戰爭
十、國共和平談判與全麵內戰
十一、共和國史
第四章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一、史前人類
二、古代西亞諸文明
三、古代埃及文明
四、古代印度文明
五、古代希臘文明
六、古代羅馬文明
七、中世紀的西歐
八、伊斯蘭文明的興起與擴張
九、中世紀的東歐
十、中世紀的東亞與南亞
十一、古代美洲文明
第五章 世界近現代史
一、近代初期的歐洲
二、歐美主要國傢的社會轉型
三、近代的亞非拉
四、近代歐洲國際關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五、俄國革命與共産國際
六、凡爾賽�不�盛頓體係
七、兩戰之間的世界
八、第二次世界大戰
九、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
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國傢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與東歐
第六章 史學史與史學理論
緻謝與參考書目
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其對“論證的藝術”的極緻追求。論述題的得分高低,往往取決於論點的精妙和論證的嚴密性。書中提供的範例和結構分析,簡直就是一本高級的議論文寫作指南,隻不過載體是曆史事件。它細緻地拆解瞭如何構建一個強有力的中心論點,如何選擇最具說服力的史實作為支撐,以及如何通過過渡句實現論點間的流暢銜接。這種對寫作技巧的重視,在許多隻注重知識點堆砌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我特彆喜歡它對“反駁”的探討,如何預見考官可能提齣的質疑並提前進行論證上的布局,這簡直是“心機”與智慧的結閤。讀完後,我不再害怕那些需要大篇幅闡述的難題,因為我已經掌握瞭如何有條不紊地將腦中的混亂思緒,轉化為一篇結構完整、論據充分、邏輯嚴密的學術短文。
評分這份資料的結構安排,體現瞭極高的教學智慧。它並沒有完全按照時間順序死闆地排列知識點,而是巧妙地將那些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史學議題進行捆綁和對比。例如,相鄰的章節可能會對比兩個不同朝代在土地製度上的差異,並分析其背後的製度性根源。這種“跨時空比較”的訓練,正是論述題考察的核心能力——識彆曆史發展中的共性與特殊性。當我按照書中的章節順序進行學習時,我發現我的思維模式正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個事件,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宏大的曆史圖景中去審視。書中對一些經典史學論著的解讀也十分到位,它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被理解的”,這對於構建個人成熟的曆史觀至關重要。這本教材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教會瞭我如何像一個曆史學者那樣去組織和呈現論點。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被它那近乎苛刻的史料支撐所震撼。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時間綫和人名,而是如同一個經驗老到的曆史學傢在嚮你展示他的研究檔案。許多我們以往模糊帶過的曆史細節,在這裏被細緻地挖掘齣來,並附上瞭清晰的齣處。例如,在討論某個政策的推行過程時,書中不僅僅介紹瞭政策本身,還引用瞭當時的官方文告和私人信劄的片段,這讓抽象的製度變得鮮活可感。這種對“文本細讀”的強調,無疑是針對論述題這種對證據要求極高的考試形式量身打造的。我感覺自己仿佛在進行一次“田野調查”,而不是在應付考試。美中不足的是,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種信息密度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壓迫感,需要極強的自我消化能力來梳理齣清晰的脈絡,否則很容易迷失在浩如煙海的細節之中。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訓練絕對是未來學術研究的基石。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一場對自身知識體係的“大掃除”。我發現自己過去記憶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在這本書麵前暴露無遺,迫使我必須進行徹底的修正和重構。它對於概念的界定極其嚴謹,每一個關鍵的曆史術語都配有詳盡的溯源和界定範圍的說明,這有效避免瞭我們在答題時陷入語義不清的泥潭。尤其是在處理那些涉及意識形態和文化思潮變遷的論題時,書中展現齣的宏觀視野和細膩的筆觸令人印象深刻。它引導我們關注曆史的“潛流”,那些不易察覺但卻深刻影響曆史進程的文化基因和心理結構。對我來說,這本書已經超越瞭單純的應試工具的範疇,它正在塑造我未來分析任何曆史問題時所依賴的基本框架和批判性思維的“骨架”。
評分這本厚重的考試用書,拿到手裏首先感覺到的就是那種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和沉甸甸的責任感。內頁的排版清晰明瞭,尤其是在關鍵史料的引用和對史學思潮的梳理上,看得齣編纂者是下瞭大功夫的。我尤其欣賞它對於不同學派觀點的平衡呈現,比如在評價某一曆史事件的因果關係時,它不會簡單地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將支持和反對的幾種主流觀點並列,配以精煉的原文摘錄。這種做法極大地拓寬瞭我們思考問題的維度,不再是機械地記憶結論,而是真正學會瞭曆史學的“辯證法”。對於一個備考者來說,這意味著你需要準備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更是邏輯構建和論證深度的較量。書中的一些專題解析,比如對特定曆史時期社會結構變遷的深入剖析,其詳實程度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專業研究的綜述,讀來令人大呼過癮,也讓人對曆史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雖然篇幅浩大,但隻要你沉下心來仔細研讀,你會發現每一頁都蘊含著對曆史學研究方法的啓示,絕非是市麵上那些浮於錶麵的應試材料可比擬。
評分非常好考研用 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評分曆史考研曆史學基礎,希望有用。
評分書的質量很好,快遞員的態度非常好。
評分很好,希望好好用
評分物流超級快,上午下單下午就到瞭
評分很詳細的一本參考書,配閤教材看,甚好。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錯哦!
評分還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在用,很不錯的 考研加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