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身份識彆、授權與訪問管理

OpenStack身份識彆、授權與訪問管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Steve,Martinelli,Henry,Nash,Brad ... 著
圖書標籤:
  • OpenStack
  • 身份認證
  • 授權
  • 訪問控製
  • Keystone
  • 雲安全
  • IAM
  • 雲計算
  • 權限管理
  • OpenStack管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清華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247344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289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1
字數:15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中文簡體翻譯版由O'ReillyMedia,Inc.授權清華大學齣版社於2018年齣版發行。
  版權所有,未經書麵許可,本書的任何部分和全部不得以任何形式復製。

內容簡介

  《OpenStack身份識彆、授權與訪問管理》由OpenStack社區Keystone組件的幾位核心成員編寫。首先介紹Keystone的基本概念與工作原理,並通過簡單直觀的實例嚮讀者展示瞭Keystone的日常維護與使用方法。接著重點介紹瞭LDAP相關知識及其在Keystone中的使用。最後介紹瞭Keystone組件的發展方嚮與工作方嚮。

目錄

第1章Keystone基礎1
1.1Keystone相關概念1
1.2Identity5
1.3認證9
1.4訪問管理與授權12
1.5後端與服務13
1.6問答13
第2章使用Keystone15
2.1獲取DevStack15
2.2使用OpenStackClient進行基本的Keystone操作16
2.3使用Horizon進行基本的Keystone操作29
2.4小貼士、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31
第3章token格式33
3.1Keystonetoken幾種格式的曆史33
3.2UUIDtoken35
3.3PKItoken35
3.4Fernettoken37
3.5小貼士、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39
第4章LDAP41
4.1LDAP集成方法41
4.2配置Keystone與LDAP集成42
4.3多domain與LDAP51
4.4使用多個domain和Keystone的實際操作指導59
4.5project、role和來自LDAP的指派66
4.6小貼士、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67
第5章聯閤身份70
5.1聯閤認證的方法71
5.2將user屬性轉換為Keystone的概念72
5.3身份認證流程77
5.4單點登錄78
5.5IBMWebSphhreLiberty以及Bluepages聯閤身份指南79
5.6使用Google設置SSO的實用指南85
5.7小貼士、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90
第6章工作展望91
6.1多因子認證91
6.2整閤Horzion支持多regionK2K聯閤91
6.3使用LDAP作為聯閤身份提供者92
6.4X.509證書替代服務賬戶與Barbican的集成92
6.5策略的集中與分發92
6.6與其他技術集成93
術語錶95

前言/序言

  感謝Dini,因為你永無止境的支持和愛;感謝我的父母和祖父的耐心、無私和堅定不移的支持。
  —SteveMartinelli
  感謝我的妻子蘇珊,因為她令人難以置信的愛和支持(及多年來對我瘋狂想法的支持),以及努力以新的思維方式打破現狀的每個人。記住,如果很容易,彆人早就已經做到。
  —HenryNash
  我把這本書奉獻給我的妻子Janet、女兒Morgan和兒子Ryan。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如果沒有你們的愛和支持,我不能完成。
  —BradTopol

《雲端守護者:分布式係統中的身份、信任與安全邊界》 簡介 在數字時代,信息如同奔湧的河流,其流動速度、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而在這股信息洪流中,最為關鍵的則是確保正確的“人”能夠訪問正確的信息,並且其行為受到有效的管控。無論是企業內部的私有雲,還是麵嚮全球的公共雲服務,抑或是滲透到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物聯網設備,都離不開一個核心的議題:身份識彆、信任建立與安全邊界的構建。 《雲端守護者:分布式係統中的身份、信任與安全邊界》並非一本探討特定開源項目(如OpenStack)內部組件如何運作的技術手冊。相反,它是一部深入剖析分布式係統中身份管理、信任傳遞以及安全策略落地這一宏大命題的哲學與實踐指南。本書的目標讀者是那些在分布式架構設計、係統安全、DevOps實踐以及高級運維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他們渴望超越具體工具的局限,理解並掌握分布式係統在身份、信任和安全方麵所麵臨的本質挑戰,並能以此為基石,構建更為健壯、可信賴的分布式係統。 核心理念與視角 本書將分布式係統視為一個由眾多獨立節點組成,通過網絡進行通信和協作的復雜實體。在這個實體中,每個節點(無論是一個服務、一個用戶、一個設備,還是一個進程)都需要被清晰地識彆,並且其與係統中其他實體的交互都需要遵循預設的規則。這種識彆和規則的遵循,構成瞭分布式係統安全的基礎。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一種更加抽象和普適的視角來審視這些問題。我們不會花費大量篇幅去講解如何配置某一個認證模塊,或者某個授權API的具體參數。相反,我們會深入探討: 身份的本質與演化: 身份不僅僅是一個用戶名和密碼。在分布式環境中,身份可以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它可以是代錶一個用戶的憑證,也可以是一個代錶一個服務進程的密鑰,甚至可以是代錶一個物聯網傳感器的唯一標識符。本書將追溯身份概念的演變,從傳統的單體應用中的用戶身份,到現代分布式係統中服務的身份、設備身份,以及它們之間如何被識彆、驗證和管理。我們會探討靜態身份與動態身份的區彆,一次性身份與周期性身份的特性,以及如何在分布式係統中實現高效、安全的身份注冊、發現與撤銷機製。 信任的基石與傳遞: 分布式係統之所以能夠協同工作,依賴於係統內部各個節點之間相互信任。然而,信任並非天然存在,它需要被主動建立和管理。本書將深入分析信任的來源:是從根證書頒發機構(CA)的信任鏈,還是從預共享密鑰(PSK)的機製,亦或是從分布式共識協議中湧現齣的信任?我們將探討信任如何在分布式係統中進行傳遞,例如通過令牌(Token)的頒發與驗證,OAuth/OIDC等協議在不同服務間的信任代理,以及利用PKI(公鑰基礎設施)構建的信任網絡。本書還將討論如何量化信任,如何對不可信節點進行製約,以及如何在高度動態的環境中維持信任的有效性。 安全邊界的繪製與守護: 在一個由無數個節點組成的分布式網絡中,清晰地界定“內部”與“外部”,以及不同“內部”之間的界限至關重要。本書將超越傳統的防火牆和VPN概念,探討在分布式係統中如何構建多層次、精細化的安全邊界。這包括: 網絡層麵的隔離: 除瞭基本的網絡訪問控製,本書還會探討如服務網格(Service Mesh)中的mTLS(雙嚮TLS)在服務間建立加密通信和身份驗證,以及網絡策略(Network Policies)如何實現更細粒度的流量控製。 應用層麵的授權: 如何設計和實現一套靈活、可擴展的授權模型,使得係統能夠根據不同身份(用戶、服務、設備)及其所處的角色、上下文,對其可訪問的資源和可執行的操作進行精確控製。本書將討論RBAC(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ABAC(基於屬性的訪問控製)等模型在分布式係統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策略即代碼(Policy as Code)的方式來管理這些復雜的授權規則。 數據層麵的保護: 如何在數據存儲、傳輸和處理的各個環節,確保隻有經過授權的實體纔能訪問敏感數據,並防止數據泄露和篡改。 內容架構與深度 本書的內容將圍繞以下幾個核心闆塊展開,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理解: 第一部分:分布式係統中的身份映射 身份的通用模型: 探討分布式係統中各類身份(用戶、服務、設備、API密鑰等)的抽象錶示,以及它們如何被唯一地標識和管理。 身份的生命周期管理: 深入研究身份的創建、更新、禁用、刪除等全生命周期流程,以及在分布式環境中如何實現高效、安全的自動化管理。 跨係統身份聯邦: 分析SAML、OAuth 2.0、OpenID Connect等標準如何在不同身份提供商(IdP)和信賴方(RP)之間實現身份信息的安全傳遞與互信。 服務的身份: 重點關注服務(微服務、容器化應用等)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中獲得可信的身份,以及如何利用服務身份進行服務間的認證與授權。 設備身份與物聯網安全: 探討在物聯網場景下,海量設備的身份注冊、認證與安全管理麵臨的挑戰,以及常見的解決方案。 第二部分:信任的建立與鏈式傳遞 信任的根源與錨點: 剖析PKI、CA、HSM(硬件安全模塊)等在建立信任根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構建可靠的信任錨點。 令牌(Token)的藝術: 詳細解析JSON Web Token (JWT)、OAuth Access Tokens, Refresh Tokens等令牌的結構、生成、驗證與安全使用,以及它們在分布式身份驗證和授權中的核心地位。 授權代理與委托: 探討OAuth 2.0等協議如何實現用戶或服務的授權代理,允許第三方應用在用戶許可下訪問受保護資源。 可信計算與硬件安全: 介紹可信平颱模塊(TPM)和可信執行環境(TEE)等技術如何為分布式係統提供硬件級彆的信任保障。 分布式共識與信任的湧現: 探索在去中心化或分布式賬本技術(如區塊鏈)中,信任如何通過共識機製而非中心化機構來建立。 第三部分:安全邊界的動態繪製與邊界管理 網絡訪問控製的進化: 從傳統的IP白名單、端口限製,到微服務架構中的東西嚮流量控製,再到Kubernetes Network Policies的精細化管理。 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Architecture): 深入解讀零信任的核心原則,以及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中逐步落地零信任模型,實現“永不信任,始終驗證”。 API安全與網關策略: 分析API網關在身份驗證、請求過濾、速率限製等方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API安全策略來保護分布式服務的入口。 細粒度授權模型: 詳細講解RBAC、ABAC、ReBAC(基於關係的訪問控製)等授權模型在復雜分布式場景下的適用性與實現方法。 策略即代碼(Policy as Code, PaC): 介紹如何將安全策略(認證、授權、網絡訪問規則等)以代碼的形式進行定義、版本控製、自動化部署與審計,從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重復性。 動態策略執行與響應: 探討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中實現策略的動態更新與實時生效,以及如何對違反安全策略的行為進行實時告警和阻斷。 第四部分:實踐挑戰與未來展望 分布式身份管理的復雜性: 討論在多雲、混閤雲、容器化、Serverless等復雜分布式架構中,身份與訪問管理麵臨的實際挑戰,例如跨租戶隔離、身份漂移、密鑰管理等。 devsecops與自動化安全: 探討如何將身份、信任與安全邊界的構建集成到DevOps流水綫中,實現安全左移,以及自動化工具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新興技術與安全趨勢: 展望WebAuthn、去中心化身份(DID)、零知識證明等新興技術如何影響未來的分布式係統安全。 本書的價值 《雲端守護者:分布式係統中的身份、信任與安全邊界》並非提供一套現成的“銀彈”或特定的技術解決方案。相反,它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清晰的分析框架以及豐富的實踐洞察。通過閱讀本書,您將能夠: 深刻理解分布式係統安全的核心挑戰: 擺脫對具體技術的依賴,從本質上認識到身份、信任和邊界在分布式係統中的重要性。 掌握設計安全、可信分布式係統的通用原則: 學習如何構建一套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和安全威脅的彈性安全體係。 提升構建和管理復雜分布式係統的能力: 獲得在真實世界中解決身份、信任和安全邊界問題的指導思路和方法。 為架構設計和技術選型提供有力的支持: 能夠基於對這些核心概念的理解,做齣更明智的技術決策,避免潛在的安全風險。 構建麵嚮未來的安全觀: 能夠洞察行業發展趨勢,為應對下一代分布式係統的安全挑戰做好準備。 無論您是負責設計下一代雲原生應用的架構師,還是管理著海量物聯網設備的工程師,亦或是緻力於提升企業整體安全防護能力的CTO,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啓示和實用的指導,幫助您在紛繁復雜的分布式世界中,構建起堅不可摧的“雲端守護者”。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具現代感,散發齣一種專業而沉穩的氣息,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雲計算技術發展的IT從業者,我深知在搭建和運維一個大規模雲平颱的過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而身份管理和訪問控製又是安全的基石。這本書名直接點齣瞭其核心內容,讓人一目瞭然。我猜測,書中會詳細講解 OpenStack Keystone 的工作原理,包括它的 API 設計、服務組件之間的通信方式,以及它是如何處理用戶的注冊、認證和授權請求的。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大量實際操作的指導,例如如何通過命令行工具或 Horizon 儀錶盤來創建和管理用戶、項目和角色,如何編寫復雜的策略文件來精確控製對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的訪問,以及如何應對常見的安全挑戰,比如跨項目訪問控製、服務賬戶管理等等。對於那些在實際工作中遇到身份管理難題的開發者或運維人員來說,這本書無疑將成為一本不可多得的“救命稻草”。

評分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其厚重的分量和精良的印刷所吸引。作為一名曾經在 OpenStack 生態中探索多年,尤其是在安全配置方麵屢屢受挫的工程師,我對於能夠係統性地解決身份識彆、授權和訪問管理難題的書籍,總是抱有極大的興趣。我推測,這本書一定深入淺齣地解析瞭 OpenStack Keystone 的核心架構,詳細闡述瞭領域、項目、用戶、角色和策略等關鍵概念是如何相互作用,構建起強大的身份認證和授權體係。我相信,書中不會僅僅停留在概念層麵,更會提供大量實用的配置示例和故障排除指南,幫助讀者解決在實際部署和維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棘手問題。例如,如何配置不同類型的身份認證後端(如 LDAP、SAML),如何實現精細化的訪問控製策略,以及如何應對可能齣現的安全漏洞和攻擊。這本書的存在,將大大降低 OpenStack 身份管理的學習麯綫,讓更多的技術人員能夠輕鬆掌握這一關鍵技術。

評分

我最近入手一本關於 OpenStack 身份管理的書籍,說是“OpenStack 身份識彆、授權與訪問管理”。這本書的包裝和排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相當專業。書中的內容,雖然我還沒能全部消化,但初步翻閱下來,感覺內容紮實,邏輯性很強。特彆是對於那些在生産環境中部署和維護 OpenStack 的工程師來說,能夠擁有一本如此詳盡地闡述身份認證、權限分配以及資源訪問控製的專著,實在是太重要瞭。想象一下,書中可能詳細介紹瞭如何配置和管理用戶賬戶,如何為不同的用戶或用戶組分配不同的角色,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角色來限製他們對特定 OpenStack 服務的訪問權限。甚至可能涉及如何集成外部身份認證源,比如 LDAP 或 Active Directory,以實現與企業現有身份管理係統的無縫對接。更進一步,書中或許還涵蓋瞭策略(Policy)的定義和應用,這是實現更細粒度訪問控製的關鍵。瞭解這些細節,將極大地提升我們在雲環境中管理安全策略的效率和準確性。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在雲計算這個復雜迷宮裏點亮瞭一盞明燈。作為一個曾經在 OpenStack 項目中摸爬滾打的用戶,我深知在部署和管理龐大集群時,身份識彆、授權和訪問管理(IAM)是多麼令人頭疼的關鍵環節。以往,我們常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文檔、查閱社區討論,甚至在實際環境中反復試錯,纔能勉強理清各個組件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配置纔能真正實現精細化的權限控製。這本書的齣現,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係統地梳理、整閤,並且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作者在實際應用場景中的經驗總結。我可以想象,書中詳細地解析瞭 Keystone 的架構,揭示瞭其核心概念,比如領域(Domain)、項目(Project)、用戶(User)、角色(Role)和策略(Policy)之間的聯動機製。並且,它很可能深入剖析瞭 OpenStack 身份認證流程,從用戶發起請求到最終獲得資源訪問權限的每一個步驟,都做瞭詳盡的解釋。這對於任何想要深入理解 OpenStack 安全體係,並希望構建一個安全、可靠、可控的雲環境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參考資料。

評分

閱讀這本書,猶如踏入瞭一個精心構建的安全知識殿堂,讓我對 OpenStack 的內部運作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的標題——“OpenStack 身份識彆、授權與訪問管理”,精確地概括瞭其核心價值,也正是我在實際工作中一直尋求解答的難題。我堅信,書中會對 OpenStack Keystone 這個核心服務進行全麵而深入的剖析,從其基礎架構到高級功能,都將一一呈現。我期待看到關於用戶生命周期管理、權限繼承與覆蓋機製、以及如何利用 OpenStack 的 API 和 CLI 工具進行自動化身份管理等方麵的詳細闡述。此外,這本書或許還會探討如何將 OpenStack 的身份管理與現有的企業安全策略相結閤,以及在多雲或混閤雲環境下如何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和訪問控製。對於任何希望構建一個安全、高效、可擴展的 OpenStack 雲平颱的技術團隊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能夠幫助他們規避風險,提升運維效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