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人民出版社与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出版“子海精华编”丛书。现已有11册(《女诫·忠经集校·物理论·素履子校注》《朝野佥载辑校》《春秋繁露》《管城硕记》《挥麈录》《孔子集语集校》《避暑录话》《王子年拾遗记·金华子杂编》《西溪丛语》《夏峰先生语录·朱子白鹿洞规条目》《殷芸小说补证》)精装出版。“子海精华编”为王承略教授、聂济冬教授主编,系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委托山东大学实施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将子部珍稀文献、精华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整理、研究和译介,挖掘子部文献的价值,促进子学研究的发展。
《论语》系语录体的师生问答,言简意赅,寓意深邃。然孔子生平之语言行事,并未全备,难免挂一漏万,散见于其他文献者所在多有。宋朝薛据辑有两卷本《孔子集语》,惜缺漏较多,尚不完善。有鉴于此,孙星衍于晚年引疾归田之后,与其族弟孙星海、侄婿龚庆三人共同检阅群籍,从八十三种典籍之中采辑孔子言行记录凡八百一十三条,但不包含《易十翼》《礼小戴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语》《孟子》《孔子家语》《孔丛子》《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这些常见文献。其后模仿《说苑》体裁依类编排,凡十四篇十七卷,仍旧沿用宋朝薛据书名,命名为“孔子集语”。其中前十篇《劝学》《孝本》《五性》《六艺》《主德》《臣术》《交道》《论人》《论政》《博物》反映了孔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后四篇《事谱》《杂事》《遗谶》《寓言》则辑录孔子生平事迹以及寓言、传说、故事等。其初稿纂成之后,孙星衍曾请著名学者严可均进行审校,前后历时六年成书。
孙氏《孔子集语》辑录群籍而成,然其所采录亦有遗珠之憾。此后王仁俊撰《孔子集语补遗》增补七十七条,李滋然撰《孔子集语补遗商正》补充八十九条。郭沂先生曾以孙书未收的文献资料《左传》《孝经》(附《古文孝经》)、《易传》、出土文献马王堆帛书(《易传》《二三子》《易之义》《要》《缪和》《昭力》)、出土文献定县八角廊竹简《儒家者言》《孟子》《礼记》《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等九种予以增补成《孔子集语校补》一书,收录广泛,颇有学术参考价值。
今所整理《孔子集语集校》,所据底本为《续修四库全书》中收入的嘉庆二十年冶城山馆本《孔子集语》,其为存世*早*完善的刊本。本书参考校本和校文甚为广泛:《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二十二子》《中华书局》本《二十四史》;此外,本书还参考了孙氏《孔子集语》校语、王仁俊《孔子集语补遗》校语、李滋然《孔子集语补遗商正》校语、郭沂《孔子集语校补》校语、《诗经要籍集成》影印明《汉魏丛书》本《韩诗外传》、岳麓书社本《韩诗外传》、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艺文印书馆影印卢文弨《群书拾补》、洪颐煊《读书丛录》、孙诒让《札迻》、俞樾《诸子平议》、于鬯《香草续校书》、陶鸿庆《读诸子札记》、王重民《列子校释》、于省吾《列子新证》、陶光《列子校释》、任大椿《列子释文考异》、王叔岷《列子补正》、杨伯峻《列子集释》等。
最近在书架上注意到一本《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虽然我平常阅读的类型偏向于历史小说或者人物传记,但“孔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足够的吸引力。我对历史上的大人物总是充满好奇,尤其像孔子这样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人物。这本书听起来像是对孔子说过的话做了一个整理和校对,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读到的很多古代典籍,可能都经过了后人的整理和传抄,难免会有一些偏差或者错误。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真”的孔子语录挖掘出来,并且进行详细的考证,那对想要了解真实孔子的人来说,简直是一份宝藏。我尤其关心的是,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大家不太熟悉但却很有价值的孔子论述,或者是否会对一些耳熟能详的语句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揭示出其不为人知的侧面。一本好的历史解读书籍,不应该只是罗列史实,更应该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见解,能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思想的碰撞和启迪。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孔子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一个更鲜活、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那个刻板印象。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一本名为《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尤其是早期儒家思想有着持续关注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部著作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辨析孔子的言论。我们知道,孔子的思想主要散见于《论语》等经典之中,但这些文本的形成和流传历经复杂,存在不少异文和争议。一部优秀的“集语集校”类作品,不仅要能够尽可能地汇集相关的原始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资料进行精密的校勘,辨析文本的真伪、版本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可信的解读。我非常期待《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能够在此方面有所建树,它应该能够为读者提供详实的校勘证据,对于重要的异文能够给出有说服力的分析,甚至能够结合出土文献,为理解孔子思想提供新的证据和视角。一本真正出色的学术著作,不仅能解决现有的学术难题,更能激发新的研究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深入理解孔子思想,进一步探索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脉络的重要参考,它所展现的严谨学风和深刻洞见,必将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书店翻阅中,我看到了《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这本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书名“集语集校”这个关键词,我立刻联想到这是一部专注于文献整理和学术辨析的著作。对于任何对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感兴趣的读者而言,孔子的思想是绕不开的基石。然而,历经千年,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经过了无数次的传抄、解读和阐释,其中存在的异文、讹误以及理解上的偏差,无疑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了挑战。《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的出版,似乎正是为了回应这一学术需求。我设想,本书的作者必然具备扎实的古文献学功底,能够精细地梳理散落在《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众多先秦典籍中的孔子言论,并对其进行严谨的校勘。更进一步,我期待书中能够对重要的校勘结果进行详细的论证,解释为何采纳某一种文本,又为何否定另一种文本,其学术依据何在。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读者负责任的表现。我相信,通过这样深入的整理和辨析,这本书能够为我们呈现一个更加纯粹、更加可信的孔子思想原貌,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一条清晰的线索。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对古代思想史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试图寻找能够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中国早期哲学文献的著作。最近,我偶然接触到一本名为《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的书,虽然我尚未有机会深入研读其内容,但从书名和其所处的“子海精华编”系列来看,它无疑是致力于整理、校订和阐释先秦诸子经典的重要学术成果。一个优秀的“集语集校”类著作,不仅需要严谨的文献考据,更需要作者对原典有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它应该能够将散落在不同文献中的孔子语录进行系统性的汇集,并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异文、讹误进行精细的校勘,从而呈现出一个更为清晰、准确的孔子思想面貌。同时,深入的解读和辨析也必不可少,这能够帮助读者超越文本的字面意思,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校注,对重要的异文和疑难之处进行辨析,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基于最新考古发现的解读。一本好的学术著作,往往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更深邃的知识领域,激发更广泛的思考。我希望《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能做到这一点,为我理解孔子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全新的视角。
评分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普通读者,我对孔子的思想一直抱有敬畏之心,但常常觉得离现实生活有些遥远。最近无意间看到了《子海精华编:孔子集语集校》这本书,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学者,但“孔子集语”这样的词汇,让我感觉这本书也许能以一种更直接、更贴近文本的方式,让我感受到孔子思想的魅力。我理解“集语”是汇集,而“集校”则暗示了对这些语录的严谨考证和修正。这让我想到,我们平常接触的关于孔子的论述,很多都是经过多人转述和解读的,难免会有失真。如果这本书能够把孔子最原始、最准确的话语呈现出来,那对我们理解他的思想会是极大的帮助。我特别好奇的是,这本书在“集校”的过程中,是否会揭示出一些过去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或者对一些流传甚广但可能并非孔子本意的说法进行澄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展现孔子思想的智慧,而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我期待它能成为我了解孔子思想的一个窗口,让我从中汲取一些为人处世的智慧,或许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根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