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想簡史》完整描繪瞭經濟學思想的整個發展脈絡,涵蓋瞭所有主要的經濟學思想流派的精粹和學術人物,語言通俗易懂。無論對於從事經濟學研究的學者,還是學習經濟思想史課程的學生,抑或是想瞭解經濟學這一學科領域的普通大眾,《經濟思想簡史》都是一本很好的案頭讀物。
前言
第1章 完全信息靜態博弈
1.1 基礎理論:博弈的標準式和納什均衡
1.1.A 博弈的標準式錶述
1.1.B 重復剔除嚴格劣戰略
1.1.C 納什均衡的導齣和定義
1.2 應用舉例
1.2.A 古諾的雙頭壟斷模型
1.2.B 貝特蘭德的雙頭壟斷模型
1.2.C 最後要價仲裁
1.2.D 公共財問題
1.3 理論發展:混閤戰略和均衡的存在性
1.3.A 混閤戰略
1.3.B 納什均衡的存在性
1.4 進一步閱讀
1.5 習題與練習
1.6 參考文獻
第2章 完全信息動態博弈
2.1 完全且完美信息動態博弈
2.1.A 理論:逆嚮歸納法
2.1.B 斯塔剋爾貝裏雙頭壟斷模型
2.1.C 有工會企業的工資和就業
2.1.D 序貫談判
2.2 完全非完美信息兩階段博弈
2.2.A 理論:子博弈精煉
2.2.B 對銀行的擠提
2.2.C 關稅和國際市場的不完全競爭
2.2.D 工作競賽
2.3 重復博弈
2.3.A 理論:兩階段重復博弈
2.3.B 理論:無限重復博弈
2.3.C 古諾雙頭壟斷下的共謀
2.3.D 效率工資
2.3.E 時間一緻性的貨幣政策
……
《經濟思想簡史》這本書,簡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旅行!我一直對經濟學這門學科的起源和演變充滿興趣,但又覺得那些宏大的理論體係聽起來遙不可及。然而,這本書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經濟思想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從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到馬剋思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剖析,再到凱恩斯主義的宏觀調控,以及後來的貨幣主義、新古典經濟學等等,作者並沒有把它們變成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義,而是將它們置於各自的曆史背景下,解釋瞭為什麼這些思想會齣現,它們又解決瞭當時社會麵臨的哪些問題,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甚至相互批判的。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經濟學派代錶人物的生動描繪,仿佛能看到他們是如何在那個時代進行思想的碰撞和辯論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經濟學知識,而是能夠理解這些知識是如何形成、發展並最終影響我們今天的世界的。它讓我對經濟學有瞭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不再是單一的學派或理論,而是流淌著曆史的血液、充滿著智慧的河流。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一場思維的盛宴!我一直對人類行為背後的邏輯和決策過程感到著迷,而《博弈論基礎》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它不像我想象中那樣枯燥晦澀,反而用瞭很多生動有趣的例子,從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排隊買咖啡、朋友聚餐如何分攤費用,到更宏大的商業競爭、國際關係,都巧妙地融入瞭博弈論的核心概念。讀完之後,我纔真正理解什麼是“納什均衡”,為什麼有時候閤作比競爭更明智,又為什麼會齣現“囚徒睏境”這種看似不理性的結果。書中的推導過程也循序漸進,即使沒有很強的數學背景,也能逐步跟上作者的思路。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不隻是教我理解這些理論,更是教會我如何運用這些思維方式去分析問題。我現在看新聞、看電影,都會不自覺地套用博弈論的框架去思考,感覺自己的洞察力提升瞭不少。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我們以為是憑空産生的行為,背後都有著深刻的理性計算,隻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罷瞭。對於任何想要更深入理解社會運作和人類決策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啓濛讀物。
評分《經濟思想簡史》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經濟學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修正的動態體係。作者的敘述非常流暢,將浩瀚的經濟思想史梳理得井井有條,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不同經濟學派思想産生的社會背景的深入挖掘,比如解釋瞭古典經濟學是如何迴應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變革,又比如解釋瞭福利經濟學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迴應瞭市場失靈帶來的貧富差距問題。這種聯係曆史和理論的方式,讓我覺得經濟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而是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的實踐。書中的一些經濟學傢的思想,比如哈耶剋對自由市場的強調,或者塗魯尼安對國傢乾預的看法,都讓我引發瞭深刻的思考,並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經濟現象的理解是否片麵。這是一本讓我能夠跳齣單一視角,去理解經濟學復雜性的絕佳讀物。
評分這次購買的套裝,絕對是物超所值!尤其是《博弈論基礎》這本書,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博弈”的刻闆印象。我之前以為博弈論就是兩個人鬥心眼,或者是一些軍事戰略之類的,沒想到它竟然能觸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書中關於“閤作博弈”和“非閤作博弈”的區分,讓我對不同的情境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重復博弈”的章節,它解釋瞭為什麼在長期交往中,即使是自私的個體,也會傾嚮於采取閤作的態度,因為反復的博弈會建立起信任和聲譽。這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中的人際關係和商業閤作,原來背後都有如此精妙的博弈設計。而且,作者在講解一些復雜模型的時候,會穿插一些大傢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或者曆史事件,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生動起來,讓人豁然開朗。我甚至開始在生活中刻意地去識彆自己所處的博弈情境,並嘗試運用書中學到的策略去應對,雖然還不算熟練,但已經能感受到思維方式的轉變。
評分總的來說,這次的套裝購買體驗非常棒!《博弈論基礎》這本書,讓我對“理性”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前總覺得人做齣的選擇都是齣於某種情感或者直覺,這本書讓我明白,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是我們以為的“非理性”行為,如果從更長遠、更全局的視角來看,可能也是一種理性的選擇。比如,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為什麼會有“逆嚮選擇”的齣現,這本書給瞭非常清晰的解釋。而且,作者對於“信息”在博弈中的作用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瞭解到信息的重要性,不僅在經濟領域,在人際交往中,如何有效地傳遞和獲取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本書不僅拓展瞭我的思維邊界,也讓我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感覺自己變得更加“聰明”和“通透”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