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高级教程简编(2018版)

SOLIDWORKS高级教程简编(201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其登 著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机械设计
  • CAD
  • 工程制图
  • 三维建模
  • 装配
  • 钣金
  • 模具
  • 教程
  • 2018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96011
版次:9
商品编码:1235827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 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书配有500分钟高清语音视频和3D立体模型,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免费观看。

4大特点
● SOLIDWORKS公司官方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原版培训教程
● 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
● 迄今为止科学而体系完整的一套SOLIDWORKS系列培训教程
● 丛书累计销量超45万册,多次荣登同类书排行榜榜首

5大改进
● 增加高清语音教学视频
● 修正部分素材文件和教程不对应的问题
● 修正部分模板不匹配问题
● 修正按操作步骤执行无法达到教程中效果的问题
● 修正个别术语和软件不匹配的问题

配套资源:
● 典型实例,手把手教您SOLIDWORKS操作技能
● 配套练习素材免费下载,满足学习、练习需要
● 配套高清语音教学视频,名师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内容简介

《SOLIDWORKS高级教程简编(2018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 2018:SOLIDWORKS Advanced Topics》编译而成的,本书汇集了2018版高级系列教程的精华内容,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高级设计的技巧和相关技术。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教程提供3D模型和500分钟高清语音教学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查看。
本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胡其登 现任DS SOLIDWORKS公司亚太区技术总监
胡其登先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获得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专业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3D CAD/CAM/PDM/PLM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软件开发、企业技术培训与支持、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应用与推广等工作,经验丰富,先后发表技术文章20余篇。在引进并消化吸收新技术的同时,注重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在给数以百计的企业进行技术交流、方案推介和顾问咨询等工作的过程中,对如何将3D技术成功应用到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总结出了推广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佳实践方法,帮助众多企业从2D平滑地过渡到了3D,并为企业推荐和引进了 PDM/PLM管理平台。作为系统实施的专家与顾问,以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知识体系,帮助企业成为3D数字化企业。
胡其登先生作为中国早使用SOLIDWORKS软件的工程师,酷爱3D技术,先后为SOLIDWORKS社群培训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工程师,目前负责SOLIDWORKS解决方案在大中国区全渠道的技术培训、支持、实施、服务及推广等全面技术工作。

目录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第1章自顶向下的装配体建模1
1.1概述1
1.2处理流程1
1.3重建模型尺寸2
1.4实例:编辑和建立关联的零件2
1.5添加关联特征3
1.5.1编辑零部件3
1.5.2编辑零部件时的装配体显示4
1.6在装配体中插入新零件5
1.6.1定位新零件6
1.6.2虚拟零部件6
1.7编辑关联特征7
1.7.1常用工具7
1.7.2在装配体外部建模9
1.8传递设计修改11
1.9保存虚拟零件为外部文件11
1.9.1关联特征12
1.9.2更新夹12
1.10外部参考12
1.10.1非关联参考12
1.10.2恢复关联13
1.11断开外部参考13
1.11.1列举外部参考13
1.11.2外部参考报告14
1.12“Machine_Vise”设计意图15
1.13删除外部参考17
1.13.1删除外部参考的原因17
1.13.2编辑特征并移除引用18
练习1-1建立关联特征20
练习1-2自顶向下的装配体建模21
第2章装配体特征、智能扣件和智能零部件23
2.1概述23
2.2装配体特征23
2.2.1孔系列24
2.2.2孔系列向导24
2.3实例:装配体特征24
2.3.1时间相关特征27
2.3.2使用现有孔的孔系列27
2.4智能扣件28
2.4.1扣件默认设置29
2.4.2智能扣件配置30
2.4.3孔系列零部件30
2.4.4修改现有扣件30
2.5智能零部件32
2.6实例:创建和使用智能零部件32
2.6.1制作智能零部件33
2.6.2插入智能零部件34
2.6.3插入智能特征34
2.6.4使用多重特征35
2.6.5使用自动尺寸37
练习2-1异形孔向导和智能扣件39
练习2-2水平尺装配体41
练习2-3创建智能零部件(1)43
练习2-4创建智能零部件(2)44
第3章编辑装配体46
3.1概述46
3.2编辑任务46
3.2.1设计更改47
3.2.2查找和修复问题47
3.2.3装配体中的信息47
3.3实例:编辑装配体47
3.4转换零件和装配体50
3.5修改和替换零部件51
3.5.1在多用户环境下工作51
3.5.2替换单个实例52
3.6修复装配体错误53
3.6.1配合错误53
3.6.2配合的实体54
3.6.3过定义配合和零部件54
3.6.4MateXpert55
3.7使用另存为替换零部件57
3.8重装零部件58
3.9零部件阵列60
3.10镜像零部件62
练习3-1装配体错误功能练习65
练习3-2镜像零部件66
第4章大型装配体67
4.1概述67
4.2轻化零部件67
4.2.1建立轻化的零部件68
4.2.2打开装配体后的零部件处理68
4.2.3轻化状态标志68
4.2.4最佳打开方法68
4.2.5零部件状态的比较69
4.3大型装配体模式69
4.4实例:运行大型装配体69
4.4.1卸装隐藏的零部件73
4.4.2滚动显示所选项目73
4.5使用SpeedPak74
4.5.1在ConfigurationManager中使用SpeedPak74
4.5.2在顶层装配中使用SpeedPak74
4.6在大型装配体中使用配置75
4.6.1压缩零部件75
4.6.2简化的配置75
4.6.3高级打开76
4.7大型设计审阅76
4.8创建快速装配体的技巧78
4.9配合方面的考虑80
4.10绘制工程图方面的考虑80
练习4-1有显示状态和SpeedPak的大型装配体81
练习4-2简化配置82
第5章多实体86
5.1概述86
5.2隐藏/显示设计树节点86
5.3多实体设计技术86
5.3.1创建多实体的方法88
5.3.2合并结果88
5.4实例:多实体技术88
5.5实体文件夹90
5.6局部操作92
5.7特征范围92
5.8镜像/阵列实体93
5.9工具实体技术94
5.9.1插入零件94
5.9.2外部参考94
5.9.3实体转移94
5.9.4找出零件和移动/复制实体95
5.10组合实体97
5.11实例:保护网板99
5.12实体相交102
5.13实例:碗102
练习5-1局部操作103
练习5-2定位插入的零件105
练习5-3负空间建模107
练习5-4组合多实体零件108
练习5-5压凹109
第6章样条曲线112
6.1草图中的曲线112
6.2使用草图图片113
6.3实例:吉他实体114
6.4样条曲线概述116
6.4.1标准样条曲线116
6.4.2保持样条曲线简洁116
6.4.3创建和控制样条曲线117
6.4.4样条曲线解析118
6.4.5样条曲线工具118
6.5添加样条曲线关系118
6.5.1样条曲线控标基础118
6.5.2样条曲线控标关系119
6.6更改样条曲线的形状119
6.6.1控制多边形120
6.6.2操作样条曲线控标120
6.7完全定义样条曲线121
6.8评估样条曲线121
6.8.1样条曲线评估工具121
6.8.2曲率122
6.8.3使用曲率梳形图评估曲线质量123
6.8.4样条曲线的参数124
6.8.5其他样条曲线修改工具124
6.9实例:两点样条曲线126
6.9.1相等曲率126
6.9.2使用曲率梳形图评估连续性126
6.10实体几何体分析127
6.10.1显示曲率127
6.10.2斑马条纹128
6.10.3曲面曲率梳形图129
6.11样式曲线130
6.12实例:喷壶手柄130
6.12.1样式曲线类型130
6.12.2样式曲线工具131
6.13套合样条曲线133
6.14实例:咖啡杯133
6.14.1套合样条曲线参数134
6.14.2套合样条曲线公差134
6.14.3样条曲线总结135
练习6-1百合花135
练习6-2可乐瓶139
练习6-3咖啡杯手柄141
第7章扫描144
7.1概述144
7.2实例:创建高实木门板145
7.3使用引导线进行扫描146
7.4实例:创建塑料瓶147
7.4.1穿透关系148
7.4.2显示中间部分150
7.4.3多厚度抽壳150
7.5SelectionManager151
7.6实例:悬架152
练习7-1创建椭圆形抽屉把手153
练习7-2拆轮胎棒155
第8章曲线158
8.1曲线特征158
8.2实例:创建一个弹簧158
8.3沿3D路径扫描159
8.4绘制3D草图159
8.4.1使

前言/序言

DS SOLIDWORK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三维机械设计、工程分析、产品数据管理软件研发和销售的国际性公司。SOLIDWORKS软件以其优异的性能、易用性和创新性,极大地提高了机械设计工程师的设计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成为主流3D CAD软件市场的标准,在全球拥有超过500万的用户。DS SOLIDWORKS公司的宗旨是:to help customers design better products and be more successful——让您的设计更精彩。
“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最新发布的SOLIDWORKS 2018软件的配套英文版培训教程编译而成的,也是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本套教程是DS SOLIDWORKS公司唯一正式授权在中国大陆出版的原版培训教程,也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最为完整的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
本套教程详细介绍了SOLIDWORKS 2018软件和Simulation软件的功能,以及使用该软件进行三维产品设计、工程分析的方法、思路、技巧和步骤。值得一提的是,SOLIDWORKS 2018不仅在功能上进行了600多项改进,更加突出的是它在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与创新,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师的设计需求,带给新老用户更大的实惠!
《SOLIDWORKS高级教程简编(2018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 2018:SOLIDWORKS Advanced Topic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高级设计的技巧和相关技术。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使其变得直观、通俗,让初学者易上手,让高手的设计效率和质量更上一层楼!
本套教程由DS SOLIDWORKS公司大中国区技术总监胡其登先生担任主编,由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杨负责审校。另外,DS SOLIDWORKS公司亚太区资深技术总监陈超祥先生对本套教程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承担编译、校对和录入工作的有陈志杨、张曦、王绍清、叶伟、胡智明、刘红政、李鹏等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杭州新迪数字工程系统有限公司是DS SOLIDWORKS公司的密切合作伙伴,拥有一支完整的软件研发队伍和技术支持队伍,长期承担着SOLIDWORKS核心软件研发、客户技术支持、培训教程编译等方面的工作。本套教程的操作视频由SOLIDWORKS高级咨询顾问李伟制作。在此,对参与本书编译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胡其登
2018年3月
SOLIDWORKS 高级教程:设计精炼与实践指南(2018版) 献给每一位渴望在三维设计领域深度探索、追求卓越的工程师、设计师与技术爱好者。 在日新月异的工程技术浪潮中,三维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产品开发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SOLIDWORKS,作为业界领先的CAD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直观的操作界面以及高效的设计流程,赢得了全球无数用户的信赖。然而,掌握SOLIDWORKS的基础操作仅仅是起点,真正将软件的潜力发挥到极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提升设计效率与创新能力,则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与更精湛的技巧。 《SOLIDWORKS 高级教程:设计精炼与实践指南(2018版)》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精心编撰。本书并非一份机械的操作手册,而是深度剖析SOLIDWORKS核心功能与高级应用场景的智慧结晶。我们旨在引领读者超越基础,触及SOLIDWORKS软件的灵魂,掌握那些能够显著提升设计质量、缩短开发周期、优化产品性能的关键技术。本书将为您揭示如何运用SOLIDWORKS进行复杂曲面造型、精密装配建模、高级工程图绘制、运动仿真分析,乃至定制化设计与自动化流程的构建,让您从“会用”SOLIDWORKS,迈向“精通”SOLIDWORKS。 本书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核心领域: 一、 精深曲面造型:突破形态限制,实现流畅设计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曲面造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航空航航天器的流线型设计,还是消费电子产品的优雅外观,都离不开精妙的曲面处理。本书将带领您深入探索SOLIDWORKS中强大的曲面建模工具集,从基础的扫描、放样、圆角、边界曲面,到更高级的填充曲面、自由曲面、曲面分析等。您将学习如何精确控制曲面的连续性(G0, G1, G2, G3),如何利用曲率分析诊断曲面质量,如何通过“曲面复制”、“曲面缝合”、“曲面剪裁”等操作,构建出满足严苛工业设计要求的光滑、自然的曲面。此外,本书还将深入讲解如何处理复杂交汇的曲面,如何将二维草图或现有模型转化为高质量的三维曲面,以及如何通过与实体建模的结合,实现复杂产品的整体造型设计。通过大量的实例演示,您将掌握构建复杂曲面模型的系统方法,将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转化为现实。 二、 高级装配建模:构建复杂系统,优化产品性能 大型、复杂的装配体是工程实践中的常态。本书将聚焦于SOLIDWORKS高级装配技术,帮助您高效管理和构建庞大的产品结构。您将学习如何运用多种配合类型,并深入理解其优先级和约束求解机制,以确保装配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我们将探讨“高级配合”的应用,例如“配合驱动”、“距离”、“角度”配合,以及如何利用“测量”和“干涉检测”来提前发现潜在的设计冲突。 本书还将重点介绍“子装配”、“骨架模型”、“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等高级装配策略,指导您如何从整体概念出发,逐步细化零部件,实现各部件之间的协同设计。您将学会如何创建“轻化零件”和“轻化装配体”,以显著提升大型装配体的性能和加载速度。同时,我们还将深入讲解“智慧零件”、“零件库”、“配置”等功能,帮助您管理重复使用的标准件,并快速生成同一产品的不同变体。通过优化装配结构,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功能实现,为后续的仿真分析和制造成本控制奠定坚实基础。 三、 精准工程图:规范表达,提升协作效率 高质量的工程图是产品设计信息传递的关键,也是确保生产制造准确无误的生命线。本书将超越基础的视图创建和尺寸标注,深入讲解SOLIDWORKS工程图的高级功能。您将学习如何创建标准的“三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异形视图”,并掌握如何精确控制视图比例、显示风格和细节层级。 重点内容将包括: 高级尺寸标注与公差: 学习如何运用“自动化尺寸”和“智能尺寸”,以及如何添加“几何尺寸和公差”(GD&T),确保零件的精度和互换性。 零件明细表(BOM)的定制与应用: 深入理解BOM的生成规则,学习如何自定义BOM的列项,添加自定义属性,以及如何利用BOM生成报价信息。 符号与注解的规范使用: 掌握焊接符号、表面粗糙度符号、形位公差符号的正确应用,以及如何添加详细的工艺注解,指导生产制造。 复杂工程图的组织与管理: 学习如何利用“图纸集”、“图层”、“链接”、“块”等工具,组织和管理大型、多图纸的工程图文件。 视图关联与更新机制: 深刻理解模型与工程图之间的联动关系,学习如何高效地进行模型修改和工程图更新。 通过精通SOLIDWORKS的工程图功能,您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减少沟通障碍,提高生产效率。 四、 运动仿真与有限元分析基础:优化产品性能,验证设计可行性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其力学性能和运动规律进行仿真验证至关重要。本书将为您揭示SOLIDWORKS Motion Study和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础有限元分析)的强大功能。 在运动仿真方面,您将学习如何为装配体添加“马达”、“弹簧”、“力”、“阻尼”等运动驱动和载荷,如何设置仿真时间、帧率,并观察和分析组件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参数。您将能够通过仿真来验证机械结构的运动逻辑,发现潜在的碰撞和干涉问题,并对运动参数进行优化。 在有限元分析(FEA)基础部分,本书将引导您了解SOLIDWORKS Simulation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材料定义”、“载荷施加”、“约束设置”、“网格划分”和“结果分析”。您将学习如何对零件或装配体进行“静态分析”,评估其在承受外部载荷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从而判断设计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解读,您将能够发现设计的薄弱环节,并据此进行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结构损坏。 五、 定制化设计与自动化:提升效率,赋能创新 在追求高效工程实践的今天,自动化和定制化设计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书将为您介绍SOLIDWORKS中实现这些目标的高级工具和理念。 您将学习如何利用“设计表”(Design Table)和“配置”(Configurations)功能,快速生成同一零件或装配体的多种变体,实现参数化驱动的设计。对于重复性高、结构相似的设计任务,您将掌握如何利用“宏录制”和“SOLIDWORKS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基础知识,开发简单的自动化脚本,实现特征的批量创建、修改或工程图的自动生成,从而极大地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本书还会触及SOLIDWORKS 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基础概念,帮助您理解如何有效地管理设计数据,实现团队协作,确保设计流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本书特色: 深度解析: 聚焦SOLIDWORKS核心高级功能,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技巧。 实践导向: 大量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供清晰易懂的操作步骤和解决方案。 精炼内容: 去除冗余的初级内容,直接切入高级应用,最大化学习效率。 版本契合: 针对SOLIDWORKS 2018版进行内容设计,确保软件版本的适配性。 结构严谨: 内容组织逻辑清晰,章节循序渐进,便于读者系统学习。 《SOLIDWORKS 高级教程:设计精炼与实践指南(2018版)》将是您在SOLIDWORKS设计道路上迈向精通的理想伙伴。它将助您解锁软件的深层潜能,提升设计工作的专业度和效率,为您的职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无论您是希望进一步提升现有技能的资深用户,还是渴望挑战更高设计境界的新晋力量,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与实践指导,引领您在三维设计的广阔天地中,创造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高密度信息输入”。它不是那种可以轻松翻阅的休闲读物,而是需要你全神贯注,边学边练的案头工具书。我发现,每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建模难题,翻开这本书的对应章节,总能找到比我原来方法更优雅、更稳定的解决方案。它对于异形结构件的特征重建和修复能力的讲解非常到位,这对于处理从其他软件导入的带有破损曲面的旧模型时尤其有用。作者似乎对SOLIDWORKS的各个模块之间的联动关系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很多操作都是跨模块协作的结果,比如如何利用Simulation的结果反过来指导Design Table的参数修改,这种高级应用范例在其他教程中是极其罕见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资深结构设计师的深度对谈,他不仅告诉你工具怎么用,更告诉你什么时候该用、为什么这么用。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基础教程的重复劳动,渴望在复杂产品的设计制造链条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那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能满足你对“高级”的期待。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高级教程简编》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简编”两个字听起来总有点不够全面。但翻开目录后,那种感觉立刻就消失了。它并没有试图包罗万象,而是非常精准地挑选了SOLIDWORKS中最能体现设计水平和工程应用价值的功能点进行深入剖析。举个例子,讲解曲面建模时,它没有像很多教程那样只教你如何“缝合”曲面,而是重点讲解了如何控制曲面的G2连续性,这对于汽车外壳或者高端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再者,书中对设计自动化和参数化驱动的讲解非常到位,我过去都是手动修改尺寸链,效率低下。读了这部分后,我尝试用设计表和公式驱动模型进行快速迭代,简直是解放了生产力。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机器拆开,让你看清每一个齿轮是如何精确啮合的,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机器是如何运行的。对于那些目标是成为结构工程师或者产品开发专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深度绝对物超所值,它教的不是软件的“功能”,而是软件背后的“设计哲学”。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配图风格,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克制而专业”。它没有采用那种花里胡哨的、用大篇幅彩色图片堆砌起来的教程风格,而是选择了清晰、简洁的屏幕截图配合简练的文字说明。这种风格非常适合需要快速查找信息和对照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述复杂流程时的步骤划分,每一步的意图都写得清清楚楚,让你在执行操作的同时,脑子里也在同步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在讲解高级装配体性能优化时,它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使用“简化表示”,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层次的简化表示对计算资源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段(如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出工程图)应该采用何种策略。这种注重“为什么”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因为它直接建立了我对软件底层逻辑的认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操作的记忆上。对于需要经常处理大型项目文件、对电脑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优化技巧无疑是救命稻草。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想在设计领域更进一步的老手们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草图和拉伸操作上,而是直接切入了更深层次的机械设计思维。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CAD时,常常被各种复杂的装配体搞得焦头烂额,光是处理干涉和运动仿真就够头疼的。这本书,恰恰就在这些“没人愿意细讲”的地方下了大功夫。它没有过多地赘述那些在入门教程里翻烂了的“如何创建基准面”之类的基础操作,而是直接跳到了如何优化模型的拓扑结构,如何运用更高级的特征去处理那些现实世界中复杂的曲面和零件连接。尤其是在分析和仿真那一块,它给出的案例都是那种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比如如何通过拓扑优化来减轻结构重量,同时保证强度。阅读体验上,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直接,少了很多空泛的理论,多的是手把手的“跟着做就能明白”的实例。对于我这种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总觉得自己的设计还不够“工程化”的人来说,这本书就像是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设计流程中更精妙、更有效率的解决之道。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些“能用就行”的设计思路,真正开始追求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有效衔接理论学习和实际项目应用的SOLIDWORKS教材,市面上很多书要么太偏学术化,充满了晦涩的数学公式,要么就是流于表面的“傻瓜式”操作指南。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完美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它没有回避工程计算的严谨性,比如在讲解薄壁件的有限元分析(FEA)时,它会提醒你需要注意网格划分的质量和边界条件的设定对结果的影响,而不是直接给你一个“通过”的结果。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工程图标准的理解和应用也十分深入。很多教程会忽略工程图的细节,但这本“简编”却花了篇幅讲解如何规范地标注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GD&T),并且结合了SOLIDWORKS出图模块的实际操作,这对于需要将设计交付给制造部门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力。这本书的“简”体现在内容的聚焦,而非知识点的缺失,它聚焦的都是那些决定设计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