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122261854 9787111447962 9787111529361 9787111500346
图说蜜蜂养殖关键技术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4月1日)
平装: 15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22261859, 9787122261854
条形码: 9787122261854
商品尺寸: 20.6 x 14.6 x 0.8 cm
商品重量: 281 g
定价:22.8
本书详细介绍了蜜蜂养殖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蜜源的调查、蜂场场址的选择、蜂箱排列以及选购蜂群和蜂群检查等养蜂的基本操作,春、夏、秋、冬—年四季蜂群的管理办法及注意事项,中华蜜蜂的活框饲养技术,花期和产浆期的蜂群管理及相关蜂产品的采收技术,以及蜂群饲养过程中出现的—些主要病虫害及其有效防治方法。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实用性较强,可供养蜂人员、养蜂科技工作者及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特别是养蜂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章 养蜂的基本操作001
第—节 我国蜜蜂的种类002
第二节 蜜源调查006
第三节 蜂场场址选择006
第四节 蜂箱排列008
第五节 选购蜂群010
第六节 蜂群检查011
第七节 调整蜂群014
第八节 迁移蜂群016
第九节 收捕分蜂群017
第十节 防止盗蜂019
第十—节 预防蜂蜇020
第二章 蜂群春季管理021
第—节 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技术022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024
—、治螨024
二、蜂箱和巢脾的消毒025
三、换脾025
第三节 放王产卵026
第四节 促蜂排泄027
第五节 紧脾保温027
—、箱内保温028
二、箱外保温028
第六节 早春喂饲029
—、喂糖029
二、喂花粉030
三、喂水031
第七节 加脾扩巢031
—、扩大子圈032
二、加空脾032
三、加继箱033
四、强弱互补034
第八节 组织双王群035
第九节 控制分蜂热036
第十节 王种选育038
—、人工育王的条件039
二、育王用具039
三、培育种蜂群040
四、育王的方法041
五、组织交尾群044
六、介绍新蜂王046
第十—节 人工分群046
第三章 蜂群夏季管理049
第—节 长江以北有主要蜜源的地区050
第二节 在江浙等只有辅助蜜源的地区054
第三节 长江以南无蜜源的地区054
第四章 蜂群秋季管理055
第—节 更换蜂王056
第二节 培育越冬蜂057
第三节 贮备越冬饲料057
第四节 预防盗蜂058
第五节 适时断子058
第六节 防治蜂螨059
第七节 秋季茶花期管理060
第五章 蜂群冬季管理063
第—节 越冬期蜂群的特点064
第二节 越冬蜂群的基本条件065
第三节 越冬蜂巢的布置065
第四节 调整越冬群势065
第五节 越冬包装066
第六节 蜂群室内越冬069
—、入室时间及方法069
二、入室后的管理069
三、蜂群出室070
第六章 中蜂的活框饲养071
第—节 中蜂过箱072
—、过箱的条件和时间072
二、过箱前的准备074
三、过箱的方法074
四、过箱后的管理078
第二节 中蜂蜂场基本操作技术079
—、养蜂场地选择079
二、蜂群的排列080
三、蜂王和王台的诱入技术081
四、工蜂产卵和咬脾的处理083
五、防止盗蜂083
六、防止蜂群飞逃084
第三节 中蜂蜂群的管理085
—、早春繁殖085
二、流蜜期管理088
三、越夏期管理090
四、秋季蜂群管理091
五、越冬期管理091
第七章 花期蜂群生产管理093
第—节 饲养强群094
—、饲养强群的条件094
二、饲养强群的方法094
三、保持强群的主要措施095
第二节 培育适龄采集蜂095
第三节 组织采蜜群096
第四节 采蜜群的管理097
第五节 蜂蜜的生产098
—、采蜜前的准备098
二、分离蜜的采收工序099
第六节 蜂花粉的生产102
—、蜂花粉的采收工序102
二、采粉蜂群的管理103
第七节 蜂胶的生产104
—、蜂胶的采收工序104
二、采胶蜂群的管理105
第八节 雄蜂蛹的生产106
第九节 蜂毒的生产107
第八章 产浆期的蜂群管理109
—、产浆群的选育110
二、产浆群的组织111
三、补粉奖糖112
四、产浆群温湿度的调节112
五、王浆的生产112
第九章 蜜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17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养蜂路上的“及时雨”!作为一个新手,之前对着几箱中蜂,心里总是没底,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影响了蜜蜂的健康和产量。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很多复杂的理论,而是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一步步地教我如何观察蜜蜂的行为,如何判断蜂群的强弱,如何识别常见的蜂病症状。那些插图真的太实用了,比文字描述更加直观,我甚至可以对照着书上的图,去观察我的蜜蜂,然后对照着书里的讲解,去理解它们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尤其是在蜂群分蜂期,我之前总是束手无策,这次看了书里详细的分蜂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感觉心里有了底气,知道该什么时候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书中关于越冬管理的部分也讲得特别细致,从蜂箱的保温措施,到饲料的准备,再到越冬期间的观察要点,都一一列举,让我对如何让我的蜜蜂安全过冬不再感到迷茫。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一点点地打消我的顾虑,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快速入门,感受到养蜂的乐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样的“纠结症”患者量身定做的!我每次养蜂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总是在网上搜集零散的信息,效率很低。而这本书的“你问我答”环节,就像是一本“养蜂百科全书”,把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囊括其中,并且给出了清晰、专业的解答。我最欣赏的是,它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还会深入地解释背后的原理,让我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对养蜂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更有信心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且,书中关于“蜂病防治”的章节,也提供了非常实用的鉴别和治疗方法,让我不再对蜂病感到恐惧。这本书就像一个随身的“养蜂顾问”,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我提供最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让我的养蜂之路更加顺畅。
评分作为一名对蜜蜂养殖充满热情但缺乏经验的新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带领我入门,并且不至于让我感到压力的书籍。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圆了我的梦!它采用了“图说”的方式,把复杂的养蜂技术变得生动形象,我完全可以跟着图片一步步地学习。最让我感到安心的是,它不仅讲授了养殖的基本技术,还非常注重“关键技术”的提炼。它让我明白,在养蜂过程中,哪些环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书中关于如何选择健康的蜂王、如何判断蜂群的适宜分蜂时间、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采蜜,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高效养蜂”的理念,让我明白养蜂不仅仅是为了收获蜂蜜,更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生产过程。这本书让我对养蜂的信心大增,感觉自己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养蜂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上,或者过于专业,对我这样的普通养蜂爱好者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这本书,从“图说”这个标题就能看出它的特点,大量的图片配合文字说明,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技术要点。无论是蜂箱的构造、巢础的放置,还是蜜蜂的行为观察,都有详细的图解,让我感觉就像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学习一样。而且,书中的“你问我答”部分,更是把养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梳理了一遍,让我觉得作者真的非常了解我们的实际需求。我曾经遇到的很多困惑,比如如何判断蜂王是否健康,如何处理越冬蜂群的饲喂问题,都能在书里找到清晰易懂的解答。这种“图文并茂”加上“问答互动”的模式,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趣,也更容易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最近我的蜂群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状况,有些蜜蜂精神不振,有些则出现畸形,我心里非常焦急,但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更不知道如何处理。幸好这本书里有专门的“蜂病防治”章节,而且内容详尽。它不仅列举了中外常见的蜜蜂病虫害,还配有清晰的图片,让我能够对照着辨认。更重要的是,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病害的发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最关键的——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书中对于一些传统疗法和现代防治技术都进行了介绍,让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生物防治”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在不使用化学药物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希望。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让我这个对蜂病感到头疼的养蜂人,一下子有了应对的策略和信心,感觉不再是孤军奋战。
评分我一直对中蜂的独特魅力充满好奇,但市面上关于中蜂的养殖资料相对较少,而且很多都比较笼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填补了我的一个大空白!它专注于“高效养中蜂”,深入地剖析了中蜂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养殖策略。书中关于如何根据中蜂的特点,优化蜂箱的结构和布局,如何利用中蜂的群体优势来提高产量,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蜂王培育”的技巧,这对于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至关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科学的饲喂,来促进中蜂的健康生长和产蜜,这让我对如何获得高品质的中蜂蜂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感觉,对中蜂的养殖,不再是“凭感觉”,而是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实践方法。
评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养蜂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用他多年的养蜂心得,在与我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从“高效养蜂”的理念出发,它不只是教你如何养蜂,更是教你如何“聪明地”养蜂。书中对于蜂群的周期性管理,从春季的复苏到秋季的越冬准备,都有非常细致的规划。我特别欣赏它关于“蜂群健康管理”的章节,它强调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并提供了多种自然、绿色的防治方法。这让我深感赞同,毕竟,我们追求的是安全、健康的蜂蜜。书中的“你问我答”环节,就像是作者提前预知了我的所有疑问,并且给出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养蜂的方方面面,让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本“私人定制”的养蜂指南,总能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最需要的答案。它让我看到了高效养蜂的可能性,并且一步步地教我如何去实现。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全面了,简直是我期待已久的“养蜂宝典”!我一直对高效养蜂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资料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讲皮毛。这本书却不同,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蜂群的繁殖能力和产蜜量。书里关于蜂群结构、繁殖周期、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分蜂和组建强群来增加产量的方法,都讲得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你问我答”的章节,很多我平时养蜂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如何应对盗蜂、如何选择合适的蜂箱,甚至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清晰的解答。这种问答形式的设计,非常贴合养蜂人的实际需求,感觉作者非常了解我们的痛点。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养蜂重点也进行了区分,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调整养蜂策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一种养蜂理念的传达,让我明白,要想获得高效的养蜂成果,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管理,而这本书正好给了我实现这一切的钥匙。
评分我是一名中蜂爱好者,一直觉得中蜂养殖有很多独到之处,但相关资料却相对较少。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喜出望外!它专门针对中蜂的养殖特性,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中蜂的生活习性来制定养殖计划。从蜂箱的选择、蜂群的培育,到中蜂在不同季节的饲养管理,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里关于“仿自然”养殖的理念,强调顺应中蜂的天性,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这让我更加理解了如何与蜜蜂和谐共处,而不是一味地去“控制”它们。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如何利用中蜂的特点来获取高品质的蜂蜜,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关于中蜂的常见病害防治,也有专门的章节进行介绍,包括如何预防和治疗,让我对中蜂的健康更有信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就像一个老蜂农在娓娓道来,没有太多生涩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读懂,并且学到实用的知识。
评分我本身就养蜂有几年了,但总觉得自己的技术有些瓶颈,产量也一直上不去。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高效养蜂”和“蜂饲养管理参考书”这些字眼,就觉得很吸引我。拿到书后,发现里面的内容确实让我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饲养指南,更侧重于如何通过科学的管理来提升养蜂的效率和效益。书中关于蜂群的生命周期管理,从蜂王培育、幼虫哺育到成蜂管理,都有非常细致的讲解,并且强调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动性。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蜂群营养”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蜜蜂对营养的需求,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饲喂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提高蜂王的产卵率和工蜂的采集能力。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科学分蜂、如何利用蜂箱结构优化通风和保温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之前容易忽视但又非常关键的细节。感觉这本书让我对养蜂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让我能够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去探索更高效的养蜂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