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20.00
著 译 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 版 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01
版 次: 第一版
标准书号: 1511214338
页 数: 114
开 本: 32开
装 帧: 平装
本标准共有8章和9个附录,规定了应该进行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检测和建筑结构性能检测所对应的情况,建筑结构检测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建筑结构的检测项目和所采用的方法,提出了适合于建筑结构检测项目的抽样方案和抽样检测结果的评定准则。同时,本标准提出了既有建筑正常检查和常规检测的要求。
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混凝土结构;5 砌体结构;6 钢结构;7 钢管混凝土结构;8 木结构。附录A 结构混凝土冻伤的检测方法;附录B f-CaO 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检测;附录C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附录D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附录E 结构动力测试方法和要求;附录F 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附录G 表面硬度法推断钢材强度;附录H 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验;附录J 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
这本《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的封面设计简洁而专业,字体清晰,予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拿到手中,厚度适中,纸张触感也相当不错,印刷质量也令人满意,翻阅起来很舒适。虽然我并非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但出于对身边建筑安全的好奇,我还是尝试翻阅了这本书。从目录来看,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从总则到各种检测方法,再到报告编制,似乎对建筑结构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特别是关于检测方法的章节,其中一些描述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但通过图示和简单的释义,也能大概理解其原理。比如,书中提到的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回弹法检测等,这些听起来就非常高科技,也让我对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内部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了解建筑结构“体检”过程的窗口,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建筑会定期进行检测,以及检测的目的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建筑健康管理的指南。虽然我无法深入理解其技术细节,但这本书传递的对建筑质量的重视和对安全的追求,已经让我对建筑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也对我们所处的建筑环境有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硬核”,绝对不是那种可以轻松消遣的读物。作为一个对工程技术领域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深入了解当下建筑结构检测的规范和要求,毕竟,我们居住的房屋,其安全性是首要的。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严谨的条文、详细的图表和精确的数值。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特定的检测对象或方法展开,比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以及相应的检测手段,如静载试验、动力试验、外观检查等等。书中对检测的步骤、仪器设备的使用、数据分析和结果判定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的部分,书中的描述非常具体,包括了所使用的试剂、操作流程以及结果的解读方式。这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混凝土,其质量评估却是如此精细和科学。虽然一些专业术语对我来说需要反复查阅资料才能理解,但这正是技术标准的魅力所在,它代表着行业的最高水准和最严谨的态度。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关于如何“看懂”建筑质量的知识,也更加理解了建筑工程师们在结构检测中所付出的专业努力。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表明了其内容聚焦于“技术标准”,这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显得有些枯燥。我购买它的动机,更多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些关于老旧建筑结构鉴定和加固的新闻,于是对建筑的“健康状况”产生了兴趣。翻开这本书,我发现它确实是一本非常专业的书籍,充满了各种技术性的描述和规范性的要求。比如,书中关于“裂缝宽度检测”的章节,就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如何测量裂缝的宽度,并对不同宽度的裂缝提出了不同的处理建议。我还注意到书中关于“沉降观测”的内容,详细说明了观测的周期、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要点。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建筑的“健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科学的监测。虽然很多内容我只能理解其大概意思,但我能感受到这本书在保障建筑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提供了一种科学、标准化的方法,来评估建筑结构的性能,从而为建筑的维护和加固提供依据。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对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不算轻松。它更像是为建筑行业的从业者量身定制的“工具书”或者说“参考手册”。我买它主要是因为工作中偶尔会接触到一些工程项目,希望了解相关的技术标准,以便更好地理解项目需求和技术文件。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检测的通用技术要求,到各类构件和材料的详细检测规程,再到检测报告的编制格式,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发现书中有很多章节详细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比如对钢筋锈蚀的检测,书中就列出了多种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这对于需要进行方案选择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我无法像专业人士那样去实践这些检测,但通过阅读,我能体会到建筑结构安全背后所依赖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它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建筑项目的安全,都需要经过多重、细致的检测和评估,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这种评估的“游戏规则”。
评分我拿到这本《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时,首先被其厚重感所吸引,这暗示着其内容的丰富性和专业性。作为一名对建筑工程略带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建筑结构检测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书中从总则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具体的检测项目,如主体结构、围护结构、构件等,并详细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例如,关于“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章节,我了解到除了传统的取样试验,还有诸如超声波法、回弹法等多种无损检测手段,这让我对现代建筑检测技术的进步有了初步的认识。书中严谨的语言和详细的数据,虽然对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有些晦涩,但却传递出一种极高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它让我意识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通过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来保障的,而这本书,正是这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建筑的“健康体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标准化的流程,让我对建筑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