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电动汽车
  • 充电站
  • 设计规范
  • GB50966-2014
  • 国家标准
  • 工程建设
  • 电气工程
  • 新能源
  • 基础设施
  • 安全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朵朵象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36002
商品编码:1351849647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名称:  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SBN:  9158024236002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9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定价:  13.00

商品编号:137238  定价:¥13.00  一口价:¥11.70  折扣:90%折  立即节省:¥1.30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整车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2014-10-01实施。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规模及站址选择

4 总平面布置

5 充电系统

6 供配电系统

7 电能质量

8 计量

9 监控及通信系统

10 土建

11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2 节能与环保







RMB:34.20
 
RMB:48.00
 
RMB:13.50
 
RMB:22.50
 
RMB:102.40
 
RMB:12.75
 
RMB:25.50
 
RMB:17.85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手册》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素。旨在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从业者、企业投资者以及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一份权威、实用的操作指南。 第一篇 规划与政策指引 本篇详细阐述了国家及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最新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及发展目标。内容包括: 国家政策解读: 深入剖析国家在推广新能源汽车、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方面的顶层设计、补贴政策、税收优惠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重点解读《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帮助读者理解政策导向及市场机遇。 区域规划策略: 分析不同区域(如城市、乡村、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停车场等)充电设施布局的特点与挑战。提供城市群、重点区域充电网络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包括需求预测、空间选址、配套电网协调等。 技术发展趋势: 展望充电技术(如快充、超充、无线充电、V2G技术等)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智能充电、有序充电、车网互动等前沿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 标准体系概述: 简要介绍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所遵循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体系,强调标准的规范性、兼容性与安全性。 第二篇 设计与工程建设 本篇聚焦充电设施的具体设计与工程建设环节,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与实践建议。 选址与布局: 公共充电场站: 针对大型商场、公共停车场、交通枢纽等场所,提供详细的选址原则(如交通便利性、人流密度、用电负荷等)及充电桩(站)布局优化方法,考虑用户体验和车辆流线。 专用充电场站: 涵盖出租车、公交车、物流车等专用充电站的设计要点,如高频次、大功率充电需求,以及智能化调度管理。 居住区充电设施: 针对住宅小区,详述新建和既有住宅小区的充电设施建设要求,包括产权界定、电力接入、消防安全、物业协调等关键问题。 高速公路服务区: 重点研究服务区充电设施的规模配置、技术选型、与加油站的协同布局等。 设备选型与配置: 充电桩类型: 详细介绍交流慢充桩、直流快充桩、大功率超充桩等的特点、适用场景及技术参数。 充电站监控与管理系统: 阐述智能充电管理系统(CMS)的功能模块,如用户管理、支付结算、故障监控、数据分析、远程升级等。 配电系统设计: 强调充电站的电力接入与配电设计,包括容量核算、变压器选型、低压配电柜设计、电缆敷设等,确保供电可靠性与安全性。 消防安全设计: 深入讲解充电设施的防火防爆设计要求,包括防火间距、消防器材配置、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等。 安全防护设计: 涵盖防雷接地、防触电保护、防碰撞设计、防水防尘等方面的措施。 工程施工与验收: 施工流程: 详细列明充电设施建设的各项施工步骤,从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到电气连接、系统调试。 质量控制: 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控制要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竣工验收: 提供充电设施工程验收的详细流程和技术要求,包括设备性能检测、安全性测试、系统联动测试等。 第三篇 运营与维护管理 本篇着重于充电设施建成后的日常运营、维护以及智能化管理。 运营模式探讨: 分析不同的充电站运营模式,如自营、合作运营、特许经营等,并提供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 用户服务体系: 介绍如何建立高效的用户服务体系,包括在线预约、支付结算、故障报修、客服支持等。 收费与结算: 阐述充电收费的定价策略、计费方式(如按电量、按时长、套餐等),以及多元化的支付结算方式(如扫码支付、APP支付、ETC支付等)。 日常巡检与维护: 制定详细的充电设施日常巡检计划和维护保养规程,包括设备外观检查、电气参数监测、散热系统清洁、连接器维护等,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故障诊断与抢修: 提供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快速响应的故障抢修机制,最大程度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智能化运营管理: 数据分析与优化: 如何利用运营数据(如充电量、使用率、用户行为等)进行分析,优化设备配置、提升运营效率、预测维护需求。 远程监控与管理: 介绍如何通过云平台实现充电站的远程监控、参数调整、故障预警和固件升级。 充电负荷管理: 探讨基于电网负荷、用户需求和电价信号的智能充电调度策略,实现削峰填谷,降低运营成本。 安全管理: 消防安全管理: 强调充电站的消防安全日常检查、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 用电安全管理: 规范用电行为,定期检查电气设备,防范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 网络安全: 关注充电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第四篇 案例分析与未来展望 本篇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充电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成功案例解析: 精选国内不同类型(如城市公共充电站、高速服务区充电站、商场配套充电设施、小区充电桩等)的成功建设和运营案例,深入分析其亮点、挑战及解决方案。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探讨当前充电设施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如选址难、报建难、电网容量不足、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等,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行业发展展望: 展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技术创新(如换电技术、储能一体化)、商业模式创新(如充电聚合平台、能源服务)、政策支持的持续演进等。 本书力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集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领域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能源技术充满好奇心的普通市民,我一直想了解我们小区里正在建设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虽然是国家标准,但它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还是让我这个外行人也能大致理解。我特别关注到书中关于用户体验的部分,比如充电接口的规范化、充电桩的布局是否方便停车、支付方式是否便捷等等。虽然书中更多的是技术性的条文,但我从中能感受到,设计者们在努力让充电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易于使用。它让我意识到,一个看似简单的充电桩背后,其实有着非常复杂和细致的设计考量,包括如何保证用户的安全,如何提高充电效率,以及如何与其他公共设施协调等等。这本书让我对电动汽车充电站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期待未来充电设施的普及和便利。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电气工程师,我对行业标准的严谨性一直有着极高的要求。GB50966-201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恰恰满足了这一点。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安全要求的详尽阐述,这不仅仅是机械地引用国家法规,而是深入剖析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从电气安全、防雷接地,到消防设计、应急处置,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周全。书中对于高压设备、充电桩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十分明确,为我们进行设备选型和系统集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设计理念上体现了前瞻性,不仅考虑了当前的行业需求,也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了空间,例如对于智能化、网络化充电设施的探讨,就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为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和可靠的框架,确保了项目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性。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刚入行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一直对充电站的设计感到一片茫然,各种技术指标、安全要求、设备选型,看得我头晕眼花。但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规范化、系统化的设计并非遥不可及。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条条框框,而是从宏观的规划布局,到微观的设备安装、线缆敷设,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场地选择和布局的章节,作者细致地考虑了交通流线、用户便利性、消防安全等多个维度,甚至还列举了不同类型充电站(如公共快充站、小区慢充站)的设计侧重点,这让我立刻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之前那些零散的知识点都找到了归宿。而且,书中提供的图例和案例分析也相当实用,直接就能够套用,大大缩短了摸索的时间。对于想要快速上手充电站设计,又担心疏漏关键环节的工程师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评分

我是一名设备供应商,每天都要和充电站的建设方打交道。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们与客户沟通的“圣经”!过去,客户对充电站的设计概念模糊,提出的要求五花八门,我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解释和协调。但自从我开始深入研究这本《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能够清晰地向客户阐述我们产品的优势如何契合规范的要求,例如在安全性、可靠性、能效管理等方面,我们是如何达到甚至超越规范标准的。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技术标准和市场需求,让我们的产品介绍更加专业、有说服力。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整个充电站的运作逻辑,也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客户的痛点和期望。对于任何希望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有所作为的企业来说,理解并运用好这本书中的设计理念,是赢得市场信任的关键。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学校最近开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相关课程。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们这些学生量身定制的理想教材。它系统地梳理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全过程,从初步规划到最终验收,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类型充电站(如公共、专用、私人)的对比分析,以及不同功率充电设备的选型依据。这些内容让我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联系起来。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各种技术参数和设计要点,这对于我们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而且,这本书的语言虽然专业,但逻辑清晰,循序渐进,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逐步掌握其中的精髓。毫无疑问,这本书将是我未来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学习和工作的宝贵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