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效阅读意味着什么
第1章
节省时间从今天开始
高效阅读是一项技能;成功的技能学习;大龄学员都做到了;好的读者是灵活的读者;你将学到什么;如何开始高效阅读;练习1
第2章
测试阅读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
计时阅读;自测;计算你的阅读速度;评估你的记忆力;不断更新你的进步文件;评估你目前的阅读技能;确保你做好开始的准备;如何控制眼睛运动
第3章
开始使用你的内在阅读加速器
阅读时眼睛在干什么;回读会显著减缓阅读速度;你应该知道的阅读条件;阅读姿势;阅读时如何用手;练习2;练习3
第4章
消除回读,加速前进
怎样读书才快;下一个关键的步骤;消除回读;练习4;一直用你的手指;更进一步
第5章
通过实践训练了解你的阅读速度
默读的三个阶段;适当的练习是关键;如何学习快速识别信息;练习5;练习6;更进一步
第6章
弄懂一个简单问题,开始提高你的理解能力
当你个错误认识;第二个错误认识;第三个错误认识;读完一遍还不够;练习9;练习10;设定具体阅读目的;有了阅读目的,阅读就轻松了;利用这些问题来设定你的阅读目的;确定你的阅读目的
第8章
成为世界上阅读速度快的人
快速阅读的秘诀;新练习能进一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练习11(拓展练习);阅读过程中也要提高速度;练习12;达到目标很容易
第9章
使用神奇之线培养更好的回忆能力
严格的理解能力测试;神奇之线;练习13;理解能力与速度;练习14;更进一步
第10章
通过不同的训练拓展阅读速度
高效线性阅读范围;你的阅读速度有所变化;双倍/三倍练习;练习15;阅读与练习阅读;你在做标记吗;如何更快地移动手指
第11章
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助于阅读
非小说文学的基本形式;练习16
第12章
别让翻页减慢你的速度
“刷页”;练习17;雨刷的神奇妙用;解决非阅读问题;快速翻页;练习18;更进一步;第三周实践训练
第13章
让有难度的阅读变得简单
抽象的文章如何影响你的理解;写作与说话方式;抽象程度;“测试”问题;练习19;练习20
第14章
怎样才能快速阅读
伊芙琳伍德的惊人发现;慢速读者与快速读者的不同之处;如何看眼睛运动;眼睛能看多少内容;为何一次理解不了多个单词;开始步;练习21
第15章
学会以你想象的速度阅读
速读给你不同的感受;快速阅读时如何理解;不是每个单词都有意义;不按顺序阅读;练习22;让手动适应你的阅读;练习23
第16章
快速阅读时如何理解
限制阅读速度与理解的三条规则;回到1年级水平;尽可能多地练习;练习24;练习25
第17章
阅读时不要默读每个词
确保做好了继续学习的准备;“分段法”:新的手动方法;戴上耳塞练习;成功练习的两把钥匙;练习26;你自己的方法是好的方法;练习27
第18章
目前进展如何
再次进行自测;期中阅读测评;准备好下一步的学习了吗;必须自我测评;第四周实践训练
第19章
信号词助你提高阅读速度
信号词如何助你阅读;不同种类的过渡词;练习28;练习29;练习30;较难材料的快速阅读;掌握如何阅读信号词,提高阅读速度;快速练习有助于慢速阅读
第20章
阅读方法不止一种
过时的快速阅读法;练习31;扫读,另一种阅读方法;练习32;四种阅读方法;把内疚感抛诸脑后
第21章
提前组织有助于理解
从整体到部分;找出作者写作的“地图”;难读的书通常简单;非小说预习;没有明显的“地图”时;练习33
第22章
改变态度,提高速度
篮球实验教会我什么;阅读速度停滞不前或者下降时如何进步;记住练习阅读的价值;我“好”的学生;单独完成每天的练习;练习34
第23章
小说通常预习得很快
利用扫读来预习小说;为消遣而读;了解阅读问题;回顾:第三步;练习35
第24章
不同手动法有助你的理解
学习新的手动方法的充分理由;两种手动方法;用两根手指画线;“Z”形手动法;交叉回交法;交叉回交法的手势;练习36;为什么不直接垂直向下移动;第五周实践训练(后面6个章节进行补充训练)
第25章
像游戏一样学习阅读
学习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大脑不能同时处理接收到的全部信息;集中注意力是诀窍;学习的两大法则;提高注意力的方式;测试你的学习方式;积极地阅读;“好好利用”学到的信息;练习37
第26章
带着明确的目的阅读
阅读目的差异甚大;读书的目的是消遣;证券经纪人发现除了速读外还有方法;以聪明的方式快速阅读;不能让你的阅读目的任其自然;阅读与学习的层次;学习时如何确定目的;不确定的时候;提前画出回忆模式图;如何获得正确信息;高效的学习方法都是对的;练习38
第27章
制订阅读计划,让你的学习更高效
花更少的时间学更多的东西;高效的阅读;学习计划;阅读不是为了记住;练习39
第28章
创造视觉图形助你记忆
回忆模式图与大纲的价值;第二步;回忆模式可以不同;练习40
第29章
使用经过验证的技巧,记住更多阅读信息
改善记忆力的三个步骤;创造性地组织材料;大幅度关联信息;比较与对比;更多记录诀窍;练习41;应用这一技巧;总结
第30章
以简单的方法阅读复杂的文章
阅读某一新领域的材料;阅读抽象的材料时;成功不总是意味着100%;你的阅读速度有多快;阅读测验材料;练习42;第六周实践训练
第31章
通过特殊训练培养快速阅读
助你放松;老师不同,结果不同;杯子是半满还是半空;练习43;练习44;练习速度三倍于你的阅读速度
第32章
即时阅读报纸
用简单的材料练习你的新技巧;熟悉度让阅读更快;新闻类文章的体裁简单;报纸阅读的新方法;窄栏手动法;练习45
第33章
不要浪费时间阅读信件
规则1:只阅读一次;立时评估信件的重要性;练习46
第34章
养成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
首先决定你想阅读什么;如何阅读更多的书;每天一本书的阅读方法;帕特里克布坎南在往返的航班上读3本书;小说体裁;《警察与赞美诗》的结构回顾;练习47;名字是个问题;为什么阅读小说
第35章
保持杂志与资讯性阅读
科学地利用闲暇时间;不要再强迫自己;发现阅读速度放慢时;练习48;以相同的方式处理非小说书籍;尝试去杂货店练习;练习49
第36章
确认你现在达到的阅读速度
设置为期6个月的计划;托马斯伍尔夫如何成为速读者;一些建议
附录A
如何保持一定的阅读练习速度
附录B
进步文件
作为一个长期与书籍打交道的人,我深知阅读的乐趣,但也饱受阅读效率低下的困扰。这本书的名字《如何高效阅读+如何高效学习》听起来就如同我的救星一般。我尤其对“思维科学”这一板块感到好奇,我猜测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阅读技巧,而是会从更深层次的认知科学、心理学角度去解读高效学习和阅读的奥秘。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策略,帮助我训练我的大脑,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信息,从而提升我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我一直觉得,学习和阅读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应该是一场愉快的探索,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找到这份乐趣,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克服阅读疲劳,如何保持长期学习动力的实用建议。
评分说实话,在购买这本书之前,我经历了一番犹豫。市面上关于学习和阅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难做出选择。但当我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书时,它的标题和出版社立刻吸引了我。“如何高效阅读”和“如何高效学习”这两个主题是我当下最迫切需要的,而“机械工业出版社”和“思维科学”的标签则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技巧,而是更深入地触及了学习的本质。我特别关注它是否能提供一些能够帮助我克服拖延、提高专注力的具体方法。我经常发现自己明明想学习,但就是无法静下心来,或者看了很多内容却记不住。这本书的“费曼技巧”这个关键词让我眼前一亮,我知道这个技巧在物理学界很有名,能够帮助人深入理解概念,不知道它在这本书中是如何阐述和应用的。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让我能够一步步地掌握这些高效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人,但现实往往是,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学习,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高效”二字,直接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些“小技巧”,而是能够帮助我建立一套科学的学习体系。我对于“语言文字学”的提及也感到好奇,我不知道作者将如何把语言文字的理解与高效学习结合起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我期待书中能够解答我的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快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如何有效地进行笔记,以及如何将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我曾经尝试过一些速读方法,但总觉得会牺牲掉对内容的深度理解,而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种平衡的方法,既能提高速度,又能保证理解的深度,是我非常关心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有吸引力,纸质手感也很不错,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质感,翻阅起来的时候有种纸张特有的清香。封面上的图案和文字搭配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既专业又易于接近的感觉。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目录,感觉内容编排非常系统,从基础概念到进阶技巧,循序渐进,逻辑清晰。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思维科学”这个部分,竟然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图示和案例来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如何更好地学习和吸收知识充满兴趣,但常常觉得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特别期待它在“阅读技巧”这部分能够提供一些真正实用的方法,能够帮助我提高阅读效率,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籍内容。之前也尝试过一些方法,但总是收效甚微,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突破。
评分我是一名在职人员,工作之余想要提升自己,但时间总是被各种琐事挤占,学习效率不高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标题“如何高效阅读+如何高效学习”立刻吸引了我,它承诺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难题。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费曼技巧”的介绍,因为我听说过这个技巧,但一直没有找到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费曼技巧在实际学习中的应用,并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此外,我对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出版质量一向有信心,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严谨和有深度。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我提高专注力、克服惰性的方法,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我希望这本书能真正地改变我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