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
定价:38.00元
作者:王忠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1114657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更多精彩: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关于写意梅兰竹菊的绘制临本,共8章,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进行学习。其中,部分是对写意梅兰竹菊的常用笔法、调色以及构图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图文结合,分析透彻,且文字通俗易懂;第二部分是分别对梅兰竹菊的花头、叶子等绘制方法进行深入讲解;第三部分则是通过欣赏、临摹的形式引导作画者进行独自创作。
本书不仅适合初学写意梅兰竹菊者临摹、学习,还适合想提升绘画技法的梅兰竹菊爱好者使用。
目录
章 梅兰竹菊概述
文化寓意
相关诗句
第2章 工具介绍
笔
颜料
墨
纸
砚
镇纸
笔洗
调色碟
第3章 技法介绍
笔法
调色
技法的分类
技法的表现
构图
常用构图
墨法
第4章 梅花的画法
花头
枝干
梅花
第5章 兰花的画法
叶子
花头
兰花
第6章 竹子的画法
竹干
竹叶
竹子
第7章 菊花的画法
花头
叶茎
菊花
第8章 名作欣赏与临摹
欣赏
临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写意画爱好者的福音!作为一名初学者,我一直苦于找不到一本能真正带我入门的教材,很多书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晦涩。而《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则恰到好处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它从最基础的执笔、运墨开始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这样一个对水墨画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跟得上。尤其是在讲解画兰的部分,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兰叶的姿态,从“龙胆草”式的飘逸,到“马蹄”式的劲挺,再到“倒垂”式的婀娜,都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演示。我之前总觉得兰叶画起来千篇一律,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一根兰叶的起笔、行笔、收笔,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韵味。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兰叶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及如何巧妙地构图,让画面既有疏朗之美,又不失饱满之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写意兰花如何才能画出“空灵”和“清雅”的气质,这正是很多初学者难以把握的。通过对书中的练习,我感觉自己画出的兰叶已经有了几分神韵,不再是死板的线条。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是“气韵生动”,而《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梅花的讲解。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画出梅花的形状,而是深入挖掘了梅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神态。比如,严寒中傲雪而立的梅花,书中就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枯笔、飞白来表现其瘦劲的枝干,以及如何通过淡墨、破墨来渲染其冷艳的花朵。书中还提到了“宿墨”的运用,使得画出的梅花仿佛带着冰霜的质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清冽的香气。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如何通过“留白”来表现梅花的意境,通过空白处来暗示梅花的背景,例如皑皑白雪,或是幽深的竹林,从而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这让我意识到,中国画的妙处,不仅仅在于“画”,更在于“不画”,在于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读完这部分,我再看其他人的画作,就会多了几分对“意”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兰花的笔墨技巧上,可以说是一种“化繁为简,又化简为繁”的典范。我之前总觉得兰叶的线条很难画出飘逸感,要么过于板滞,要么过于飘忽。而《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这本书,则用了非常系统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书中从兰叶的基本形态入手,详细讲解了“一笔兰”的画法,如何通过对兰叶起笔、行笔、收笔的控制,来表现其挺拔、舒展的姿态。然后,又进一步讲解了如何通过“二笔兰”、“三笔兰”来组合出更加丰富的兰叶形态,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兰叶的向背和层次。让我茅塞顿开的是,书中对于“飞白”的运用,如何通过笔锋的断裂来模拟兰叶在风中的飘动感,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晕染来表现兰叶的质感,让画面生动起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来区分不同状态下的兰叶,例如含苞待放的青涩,或是即将凋零的苍劲,都得到了细致的描绘。
评分菊花的写意画,这本书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而且超越了单纯的技法层面,更深入到对菊花精神内涵的理解。我一直觉得画菊花最难把握的是那种“重瓣”的感觉,如何才能用最简洁的笔墨,画出层层叠叠、饱满而又不失疏朗的花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从菊花的基本形态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点”、“圈”、“挑”等笔法,来组合出不同形态的菊花花瓣,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花瓣的卷曲、翻转和质感。让我茅塞顿开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破墨”和“积墨”的技法,来表现菊花花瓣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及如何通过“飞白”来模拟花瓣的边缘,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整体构图,来突出菊花的“傲霜”之美,例如搭配几片落叶,或是留白处理,都能够烘托出菊花高洁孤傲的气质。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一定写意画基础的业余爱好者,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在画竹方面存在瓶颈,总觉得画面显得僵硬,缺少生命力。《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这本书,特别是关于竹子的讲解,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书中对竹的描绘,从竹竿的挺拔,到竹叶的飘逸,再到竹节的坚韧,都进行了极其深入的剖析。我一直以为竹竿的画法就是简单地画圆柱,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竹竿的粗细、弯曲、以及竹节的形态,都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竹竿的质感,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来刻画竹节的生长痕迹。而对于竹叶的描绘,书中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勾勒竹叶的形状,而是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风雨下竹叶姿态的观察和描绘,让你领会到竹叶的动态美。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竹叶的疏密关系来营造画面的空间感和呼吸感,以及如何通过竹叶的掩映来表现竹子的层叠和深度。我按照书中的方法练习,感觉自己画出的竹子终于有了“风中摇曳”的动感,也更加富有生命力。
评分对于竹子的描绘,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我一直以为竹子画好了就是“一丛竹”,但《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让我看到了竹子的生命力所在。书中对竹竿的刻画,不仅仅是强调其挺拔,更在于表现其“节节高”的生命力。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笔墨的轻重缓急,来表现竹竿的粗细变化和生长痕迹,以及如何通过“破墨”的手法,让竹竿的纹理更加丰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竹叶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的“一笔叶”,而是通过对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竹叶的观察,来表现其“风吹竹叶”的动态美。作者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拖笔”、“点笔”等技法,来表现竹叶的飘逸和疏密,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竹叶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强调了竹子“虚实相生”的构图原理,如何在画面中留白,让竹子显得更加挺拔、有生气。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收藏爱好者,我对水墨写意画有着特别的偏爱,而梅兰竹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这本书,其内容之详尽,讲解之透彻,让我惊叹不已。书中对菊花的描绘,更是将写意画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一直觉得画菊花最难把握的是那种层层叠叠的花瓣,如何才能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同时又不失写意画的洒脱。这本书的作者在这方面给出了非常系统和详细的解答。它不仅仅是介绍了画菊花的基本笔法,而是从不同形态的菊花入手,例如盛开的、含苞的、以及在风雨中摇曳的菊花,分别讲解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书中对每一片花瓣的勾勒,都细致到笔墨的运行轨迹,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花瓣的卷曲和翻转。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菊花的整体造型来传达出高洁、傲岸的气质,以及如何通过配景,例如几片落叶,来烘托菊花的孤芳自赏。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画画,更是引导你去体会和感悟菊花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写意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梅兰竹菊这四君子,它们不仅是绘画的题材,更是文人精神的象征。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的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分量感,不是指物理上的厚重,而是内容上的充实。书中对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的描绘,从最基础的笔墨技法,到构图的巧思,再到意境的营造,都做了极其细致入微的讲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画梅的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如何勾勒花瓣和枝干,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形态的梅花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例如含苞待放的少女般的羞涩,怒放的梅花所展现的坚韧不拔,以及残雪中傲然挺立的孤高。书中不仅展示了丰富的范例,还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落笔的轻重缓急,到墨色的浓淡枯湿,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以前尝试画梅,总是觉得笔下梅花少了那股“傲骨”,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很多细节,比如枝干的转折处如何体现“铁骨铮铮”,花瓣的晕染如何表现“暗香浮动”,都有着精妙的讲究。书中的讲解不仅停留在“形似”,更着重于“神似”,引导读者去理解和体会梅花内在的精神,这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深入浅出的写意画教程,而《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无疑达到了我的预期,甚至超出了。在对兰花的讲解部分,这本书呈现了一种“移步换情”的独特视角。它并没有将兰花视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对象,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到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例如在山石旁,在水边,甚至是在风雨中。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不同墨色的运用,来表现兰叶在不同光照下的阴影和高光,如何通过笔墨的疏密对比,来营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兰花“气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画出兰花的“形”,更是引导你去体会兰花“空谷幽兰”的气质,以及其“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品格。书中通过对不同姿态兰花的描绘,例如昂扬挺立的,或是依依下垂的,都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这让我深深地被中国写意画的魅力所折服。
评分这本书对于写意画的理解,真的是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我一直觉得,画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而《中国写意画超细致讲解 梅兰竹菊篇》这本书,在讲解梅兰竹菊的同时,也传递了这种精神。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梅花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教你画出梅花的形状,而是通过对梅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的描绘,来展现其坚韧不拔、傲雪凌霜的精神。书中对梅花枝干的刻画,讲究“铁骨铮铮”,通过枯笔、飞白来表现其瘦劲的姿态,而对花朵的描绘,则讲究“暗香浮动”,通过淡墨、破墨来表现其冷艳和内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解了如何通过“宿墨”的运用,使得画出的梅花仿佛带着冰霜的质感,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清冽的香气。这种对意境的追求,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