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吴慧平,罗伟香主编9787117188968人民卫生出版社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吴慧平,罗伟香主编9787117188968人民卫生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慧平,罗伟香 著,吴慧平,罗伟香 编,吴慧平,罗伟香 译
图书标签:
  • 护理技术
  • 操作规范
  • 并发症
  • 预防
  • 处理
  • 临床护理
  • 护理学
  • 吴慧平
  • 罗伟香
  • 人民卫生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新世纪布克礼品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88968
商品编码:17145018468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6-01
页数:4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作  者: 定  价: 63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6-01 页  数: 428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117188968 上篇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章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及静脉解剖与生理

一、皮肤解剖与生理

二、皮下组织解剖与生理

三、肌肉解剖与生理

四、静脉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皮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疼痛

二、局部组织反应

三、注射失败

四、虚脱

五、过敏性休克

六、疾病传播

附1-1皮内注射法操作规程

附1-2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操作规程

第三节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出血

二、硬结形成

三、低血糖反应

四、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附1-3皮下注射法操作规程

附1-4迷你(MINI)胰岛素泵操作规程

附1-5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诺雷得)腹前壁皮下注射操作规程

第四节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疼痛

二、神经性损伤

三、局部或全身感染

四、针眼渗液

五、臀筋膜间室综合征

六、针头堵塞

附1-6肌内注射法操作规程

第五节静脉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一、药液渗出和外渗

二、静脉穿刺失败

三、血肿

四、静脉炎

五、过敏反应

附1-7静脉注射法操作规程

附1-8股静脉注射操作规程

附1-9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节静脉解剖与生理

第二节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三、静脉炎

四、空气栓塞

五、静脉血栓形成

六、疼痛

七、败血症

八、神经损伤

九、静脉穿刺失败

十、药液渗出和外渗

十一、导管堵塞

十二、注射部位皮肤损伤

十三、血肿

十四、穿刺处感染

附2-1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操作规程

附2-2开放式静脉输液法操作规程

附2-3静脉留置输液法操作规程

附2-4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三节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

一、误入动脉

二、糖代谢紊乱

三、输液发热反应

四、静脉穿刺失败

附2-5头皮静脉输液法操作规程

第三章静脉输血法操作并发症

**节血液的基本知识

……

第四章采血法操作并发症

第五章口腔护理操作并发症

第六章喂饲法操作并发症

第七章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第八章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

第九章备皮法及伤口换药操作并发症

第十章冷疗法与热疗法操作并发症

第十一章导尿术操作并发症

第十二章洗胃法操作并发症

第十三章灌肠法操作并发症

第十四章吸痰法操作并发症

下篇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

第十五章胸外心脏按压术操作并发症

第十六章气管切开术和气管插管术后操作并发症

第十七章机械通气操作并发症

第十八章置管术操作并发症

第十九章血液净化技术操作并发症

第二十章髋部骨折术后翻身操作并发症

第二十一章耳鼻喉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第二十二章光照疗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十三章换血疗法操作并发症

第二十四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

内容简介

吴惠平、罗伟香主编的《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内容分为两篇二十四章。上篇为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共十四章;下篇为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共十章。每章内容分为本操作涉及的器官或系统的解剖生理、易出现的并发症、有关护理操作技术规程三部分,其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以详细论述,使护理人员清楚地知道在进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易发生哪些并发症、应如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生操作并发症时该如何正确处理。本书力求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解剖、生理、操作规程等内容,使读者易于理解,并加深记忆。

吴惠平,主任护师,现任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从业三十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曾主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4项,主持省护理学会立项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近10项。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广东省护理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著作5部、副主编4部、参编著作6部。兼任广东省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高职院护理实习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杂志》编委、《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委、《护理管理杂志》编委。曾荣获“三八”红旗手、抗非典**个人、很好人大代表、很好兼职教授等称号。
罗伟香,主任护师,现任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主要专业为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与护理管理。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3部、参编著作3部。获湖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或参与省级、市级课题3项;在各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兼任深圳市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护理学杂志》编委、《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审稿员、《护理管理杂志》审稿员。所带领的集体曾荣获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广东省优质护理示范集体、深圳市优质护理很好集体,本人多次荣获深圳市很好护士长、很好兼职教授等称号。

  
《现代康复医学基础与实践》 作者: 张华 李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654321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与临床应用,旨在为医学生、康复治疗师、临床医生以及相关医疗工作者提供一本权威、实用的参考著作。全书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康复医学的最新进展和国内的临床实践需求,力求在理论深度和操作实用性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 第一部分:康复医学总论与理论基石 本部分首先界定了康复医学的内涵、历史沿革及其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详细阐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康复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深入剖析了残疾、损伤、慢性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强调了从病痛到功能的全面评估与管理理念。同时,探讨了康复医学的伦理学基础、循证实践方法论,指导读者如何科学、合乎道德地开展康复服务。此外,对神经科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等与康复紧密相关的基础学科知识进行了梳理,为理解后续的康复技术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神经系统康复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聚焦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中风(脑卒中)康复: 详细介绍了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策略。内容覆盖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的步态分析与矫正、肌张力异常(痉挛)的评估与物理因子治疗、姿势控制训练的原理与方法。特别增设了“认知、言语与吞咽障碍的综合管理”章节,系统阐述了失语症、构音障碍的评估工具和跨学科的语言治疗干预方案,以及吞咽困难的风险分级和进食技巧指导。 脊髓损伤(SCI)康复: 深入解析了不同损伤平面和严重程度(ASIA分级)的临床特征。重点阐述了膀胱、肠道管理、体位性低血压、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D/反射性排汗)的早期识别与处理。运动功能重建部分,详细介绍了上肢功能恢复的阶梯训练,以及辅助技术(如轮椅适应性、站立架使用)的选择与训练流程。 脑损伤与运动神经元疾病: 针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和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的特点,分别构建了个性化的康复路径。帕金森病部分侧重于平衡训练、大步幅运动(LSVT BIG等)的应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部分则强调功能代偿、辅助生活技术(Assistive Technology)的引入和姑息性康复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肌肉骨骼康复与运动损伤 本部分专注于骨科术前、术后及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康复干预。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全面覆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活动指导、疼痛控制、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以及假体保护的长期教育。 脊柱相关疾病康复: 重点阐述了腰痛、颈痛的生物力学分析,牵引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如麦肯基疗法、普拉提原理)的应用时机与操作规范。 运动损伤与疼痛管理: 涵盖了韧带损伤、肌腱病变(如网球肘、肩袖损伤)的急性期处理、亚急性期的功能性康复训练和重返运动计划(Return to Sport Protocol)。特别强调了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模型及其在康复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特定人群康复 本部分关注特殊生理状态或疾病群体的康复需求。 心肺康复: 详细介绍了心脏康复的三个阶段,包括运动负荷试验的解读、安全有效的有氧和抗阻训练处方制定,以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的呼吸训练和脱困策略。 老年人康复与跌倒预防: 强调老年综合评估(CGA)的重要性,系统介绍平衡功能测试(如Berg平衡量表、Tandem Walk)和针对性干预措施,包括多因素干预模式在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中的应用。 妇女健康康复: 关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评估与生物反馈训练,以及妊娠期相关性疼痛的管理。 第五部分:康复治疗技术详解 本部分详细介绍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中的关键技术。 物理治疗: 深入讲解了电疗(TENS、NMES、FES的应用)、超声波、冲击波等物理因子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参数设定。手法治疗部分,系统介绍关节松动术(Mulligan, Maitland分级)和软组织放松技术在特定关节和脊柱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作业治疗: 聚焦于日常生活活动(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的评估与训练。内容包括:上肢精细动作训练、认知功能重塑、辅助器具的设计与适配(如穿衣辅助、厨房改造)以及居家环境改造的安全评估。 言语与吞咽治疗: 涵盖了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评估流程(如床旁评估、VFSS/FEES的指征),以及针对不同构音障碍的口面部肌肉训练和言语流畅性训练方法。 结语: 《现代康复医学基础与实践》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面向临床实践的工具书。它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强调跨学科合作,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精湛临床技能的康复专业人才,最终实现提升患者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本书图文并茂,配有大量临床案例分析和操作流程图,便于读者理解和模仿。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在接触到《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之前,我对一些护理操作的细节并没有那么重视,总觉得只要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来就行了。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细节和潜在的风险。例如,书中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章节,就详细地列举了不同类型药物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通过用药前的评估、用药过程的监测、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后的紧急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从一个“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思考者”。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平时的操作中,是否有忽略的环节,是否能做得更好。书中的一些案例,更是让我警醒,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护理技术操作的专业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以及作为一名护士,肩负着守护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

评分

我是一位有着十几年临床经验的资深护士长,平时除了日常的带教工作,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临床挑战。《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们这类临床一线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平台。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每一个环节可能潜藏的风险,并且将预防和处理这两个关键点紧密结合。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例如在进行导尿操作时,如何有效预防泌尿道感染,以及一旦发生感染,应该如何进行初步评估和干预,从而将感染的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此外,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到位,通过真实的临床情境,展示了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后果以及成功的处理经验,这对于我们培训新护士,提升整个护理团队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非常有帮助。它帮助我更系统地梳理了各种护理操作的潜在风险点,并在制定护理规范和培训计划时,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环节的指导和演练。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它成为了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升临床实践能力,并且树立风险意识的优质教材。《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一本。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术操作步骤,而是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作为核心内容,贯穿于每一个技术讲解之中。书中对于一些常用但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比如压疮的预防,都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分析,不仅指出了高危因素,还提供了多角度的预防策略,从体位管理到皮肤护理,再到营养支持,都给出了详实的指导。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书中的处理流程也非常清晰,结合了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性极强。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操作都进行了“关键点”的提炼,用醒目的方式提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这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我国护理人员的整体操作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

这本《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真的是一本宝藏!我是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精细的操作中,总担心会不小心引发并发症。这本书就如同我的“救命稻草”,详细地讲解了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实操性强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比如,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书里不仅列举了常见的渗漏、血栓等问题,还非常细致地描述了如何通过正确的穿刺技巧、选择合适的静脉、调整滴速等来规避这些风险。更让我惊喜的是,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书中提供的处理流程清晰明了,从初步判断到紧急干预,再到后续的观察和记录,都考虑得非常周全。我曾经遇到过一次输液滴速过快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当时我有点手足无措,但翻开书里关于“输液反应”的章节,里面的处理步骤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能够冷静而有效地应对,最终患者得到了妥善的救治。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很多操作步骤都有清晰的图解,非常方便我们理解和记忆。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时刻在我身边指导我,让我能更自信、更安全地为患者提供护理。

评分

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如何将理论转化为临床实践,并且在实践中规避风险,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本《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恰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操作的“风险分析”部分,它会提前告知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在进行伤口换药时,如果不注意无菌操作,可能会导致切口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性感染,书中就给出了详细的无菌原则和操作步骤,让我们在实践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是告知你“可能有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例如,在进行鼻饲喂养时,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正确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如何选择合适的喂养管,以及如何调整喂养速度和成分,这些细节都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已经对很多操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机械地模仿,而是能带着批判性思维去操作,思考每一步的意义和潜在风险。这本书让我对护理技术操作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临床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