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國際財務報錶分析(CFA協會投資係列圖書) | 作者 | (美)羅賓遜,湯震宇,潘亮,紀慧誠 |
| 定價 | 149.00元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11461128 | 齣版日期 | 2015-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為CFA協會投資係列的一部分,《國際財務報錶分析》(第2版)可以幫助並懷有遠大理想的金融專業人士對當今全球市場上的財務報錶進行有效分析。財務報錶分析是獲得公司財務狀態信息的重要工具,可以使讀者在進行投資、藉貸或者兼並過程中對目標公司做齣準確估價。經過全新修改和更新的本書(第2版)新增瞭後危機世界中財務分析的新標準和新方法。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推薦序 前言 緻謝 關於CFA協會投資係列叢書 譯者序 第1章 財務報錶分析:引言 1.1 引言 1.2 財務報錶分析的範疇 1.3 主要財務報錶與其他信息來源 1.4 財務報錶分析框架 1.5 小結 習題 第2章 財務報告機製 2.1 引言 2.2 商業活動的分類 2.3 賬戶與財務報錶 2.4 會計過程 2.5 權責發生製與價值調整 2.6 會計係統 2.7 在證券分析中使用財務報錶 2.8 小結 附錄2A 藉貸會計係統 習題 第3章 財務報告準則 3.1 引言 3.2 財務報告的目標 3.3 準則製定機構和監管機構 3.4 財務報告準則的全球趨同 3.5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框架 3.6 高效財務報告 3.7 IFRS與其他報告體係的比較 3.8 監控財務報告準則的發展 3.9 小結 習題 第4章 解讀利潤錶 4.1 引言 4.2 利潤錶的組成部分及格式 4.3 確認收入 4.4 確認費用 4.5 非常條目和非營業條目 4.6 每股收益 4.7 利潤錶分析 4.8 綜閤性收益 4.9 小結 習題 第5章 解讀資産負債錶 5.1 引言 5.2 資産負債錶組成部分及其形式 5.3 流動資産和流動負債 5.4 非流動資産 5.5 長期負債 5.6 權益 5.7 資産負債錶分析 5.8 小結 習題 第6章 解讀現金流量錶 6.1 引言 6.2 現金流量錶的組成部分和格式 6.3 現金流量錶:聯係和編製 6.4 分析現金流量錶 6.5 小結 習題 第7章 財務分析技術 7.1 引言 7.2 財務分析過程 7.3 分析工具及技巧 7.4 財務分析中常用的比率 7.5 權益分析 7.6 信用分析 7.7 業務和異地區劃 7.8 建立模型以及進行預測 7.9 小結 習題 第8章 財務報錶分析:應用 8.1 引言 8.2 應用:評估過去財務狀況 8.3 應用:預測財務業績 8.4 應用:評估信貸風險 8.5 應用:篩選潛力股權投資 8.6 財務報錶調整 8.7 小結 習題 第9章 存貨 9.1 引言 9.2 存貨成本 9.3 存貨估值方法 9.4 後進先齣法 9.5 存貨估值方法變更 9.6 存貨調整 9.7 衡量存貨管理效率 9.8 小結 習題 第10章 長期資産 10.1 引言 10.2 長期資産的購買 10.3 長期資産的摺舊和攤銷 10.4 價值重估模型 10.5 資産減值 10.6 撤銷承認 10.7 列示和披露 10.8 投資性房地産 10.9 租賃 10.10 小結 習題 第11章 所得稅 11.1 引言 11.2 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收入的區彆 11.3 資産和負債稅基的決定 11.4 課稅利潤和會計利潤間的暫時性和性差異 11.5 未使用的稅項虧損和稅收抵免 11.6 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的確認和衡量 11.7 列報及披露 11.8 IFRS和U.S.GAAP的比較 11.9 小結 習題 第12章 非流動(長期)負債 12.1 引言 12.2 應付債券 12.3 租賃 12.4 養老金與其他退休後雇員福利 12.5 評估償付能力:杠杆率與覆蓋率 12.6 小結 習題 第13章 員工福利計劃:養老金與股權激勵 13.1 引言 13.2 養老金及其他退休福利計劃 13.3 股權激勵 13.4 小結 習題 第14章 公司間投資 14.1 引言 14.2 基本的公司投資項目類彆 14.3 金融資産投資 14.4 聯營公司投資 14.5 閤資公司 14.6 企業閤並 14.7 可變更權益實體和特殊目的實體 14.8 小結 習題 第15章 跨國業務 15.1 引言 15.2 外幣交易 15.3 換算以外幣計價的財務報錶 15.4 小結 習題 第16章 評估財務報告質量 16.1 引言 16.2 會計係統中的自由裁量權 16.3 財務報告質量:定義、項目以及總計度量方法 16.4 確定低質量財務報告的框架 16.5 公允價值報告對財務報告質量的潛在影響:一個簡略的討論 16.6 小結 習題 第17章 財務報錶分析技術集閤 17.1 引言 17.2 案例學習1:長期權益投資 17.3 案例學習2:經營租賃的錶外杠杆 17.4 案例學習3:預測會計準則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17.5 小結 習題730術語錶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在實操層麵的深入分析讓我印象深刻。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講解財務報錶分析方法時,那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邏輯。從最基礎的財務比率分析,到復雜的現金流摺現模型,再到對非經常性損益的辨析,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鞭闢入裏。書中關於“盈利質量分析”的章節,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看似光鮮的利潤數字感到睏惑,不確定其真實性。這本書則教我如何通過觀察收入確認政策、成本費用核算、資産減值準備等細節,來判斷一個企業的盈利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和真實性。此外,書中關於“財務杠杆效應”和“經營杠杆效應”的分析,也讓我對企業的風險管理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作者通過大量的實證數據和圖錶,清晰地展示瞭杠杆如何放大企業的盈利,同時也加劇瞭其風險。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如何識彆財務造假”的章節,作者列舉瞭多種常見的財務造假手段,並教授瞭識彆這些手段的技巧。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雙“火眼金睛”,能夠更好地辨彆財務報錶中的“陷阱”。
評分這本書對於理解不同行業特性與財務分析的結閤,提供瞭極具價值的視角。在閱讀過程中,我最先感受到的是作者們對於不同行業財務特徵的精妙把握。比如,在分析高科技行業時,書中重點強調瞭研發投入、專利技術、以及無形資産的評估;而在解讀消費品行業時,則側重於品牌價值、渠道管理、以及消費者需求的分析。這種行業化的分析方法,徹底顛覆瞭我以往“一刀切”的財務分析模式。我之前總覺得財務分析就是韆篇一律的數字遊戲,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不同行業的商業模式、競爭格局、以及監管環境,都會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産生深遠影響。書中關於“金融行業的特殊性”的討論,也讓我豁然開朗。我之前在分析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財務報錶時,常常感到無從下手,因為它們的業務模式與非金融企業截然不同。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理解金融機構資産負債錶、利潤錶以及現金流量錶的關鍵框架,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其風險與收益。
評分初次接觸這本書,我被它宏大的理論框架深深吸引。作者們從宏觀經濟視角齣發,層層剖析瞭影響企業財務錶現的各種因素。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站在瞭一個高處,能夠更清晰地洞察整個經濟體係的運作邏輯,以及不同行業、不同國傢企業之間錯綜復雜的聯係。書中所闡述的經濟周期理論、利率變化對企業估值的影響、以及匯率波動如何侵蝕企業利潤等內容,都讓我受益匪淺。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全球化背景下的財務分析”這一章節,它詳細探討瞭跨國經營的企業在不同會計準則、稅務政策、法律法規環境下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分析師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書中舉的案例也相當經典,通過對一些知名跨國企業的財務報錶進行深度解讀,我得以理解理論是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的。雖然其中涉及的一些宏觀經濟模型略顯復雜,但我相信隨著閱讀的深入和對金融市場理解的加深,這些理論會逐漸變得清晰易懂。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構建瞭一個紮實的宏觀經濟與財務分析的理論基礎,讓我對投資決策有瞭更全局、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對我理解國際資本市場和跨國投資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書中關於“國際財務報錶準則(IFRS)”的講解,讓我認識到瞭全球會計準則趨同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準則下企業財務報錶可能存在的差異。我之前在分析國外上市公司時,常常會因為會計準則的不同而感到睏惑,這本書則為我提供瞭清晰的對比和分析方法。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不同國傢稅收政策對企業財務的影響”的章節,它詳細闡述瞭稅收籌劃、遞延所得稅資産/負債等概念,讓我對跨國企業的稅務復雜性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此外,書中關於“匯率風險管理”的分析,也讓我對企業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來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我之前總覺得匯率波動隻是一個宏觀經濟現象,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對企業實際經營和財務錶現的直接影響。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國際資本市場的大門,讓我能夠更自信地進行跨國投資分析。
評分這本書在培養批判性思維和風險意識方麵,給我帶來瞭深刻的觸動。在閱讀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財務報錶分析不僅僅是簡單的計算和套用公式,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顆審慎質疑的心。作者們通過大量的案例,展示瞭“粉飾報錶”和“財務欺詐”的種種跡象,讓我學會瞭如何透過數字的錶象,去探尋隱藏在背後的真實意圖。書中關於“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部分的解讀,讓我看到瞭企業管理層如何試圖影響分析師的判斷,以及如何識彆其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和誤導。我之前總是習慣性地相信報錶中的一切數據,但現在,我學會瞭更加審慎地去評估信息來源的可靠性,以及對管理層陳述進行獨立判斷。此外,書中關於“預測性分析”的章節,也讓我對未來潛在風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作者教導我如何基於曆史數據和當前趨勢,去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並識彆其中可能存在的“黑天鵝”事件。這本書讓我明白,一個優秀的分析師,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更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對風險的敬畏之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