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反主流經濟學
:98.00元
作者:何新
齣版社:萬捲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470259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881kg
編輯推薦
經濟學傢與政治哲學傢的思想,不論其正確與否,其力量之大,往往齣乎常人意料。實際上,統治世界的不過就是這些思想。《反主流經濟學》是根據與何新一係列訪談記錄綜閤整理而成的作品。主要訪談者是孫偉化博士及中國新聞社記者王湧先生等。本書提供瞭何新關於經濟學理論、當代中國經濟、國際經濟及社會主義曆史和改革等重大問題的研究與思考,展示瞭何新對於這些問題的一係列獨特、新穎的觀點。
內容提要
主流經濟學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必須遵循西方經濟學所提供的市場發展模式!”曾幾何時,這種觀點被眾多的中國經濟學傢奉為圭臬,西方經濟學理論在一片“崇洋媚外”的高呼聲中,被迅速地推上瞭僅次於“上帝”的寶座。遺憾的是,在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的全球金融危機麵前,這個神話正在一點一點地破滅。何新先生作為一個長期被所謂“主流經濟學派”排斥在輿論邊緣的學者,始終沒有忘記一個真正知識分子所肩負的使命,不甘寂寞地尋找著真正屬於中國的發展道路,不斷發錶著獨立於西方思潮之外的真知灼見,通過本書,他將喚起更多的人進行反思和思考。
目錄
捲 壹
第1 章 我們處在金融大危機前夜嗎
第2 章 何新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預後趨勢錶示悲觀
第3 章 關於美國次貸危機
第4 章 談國際通貨膨脹與美元貶值
第5 章 關於弱勢美元問題
第6 章 論全球性通貨緊縮
第7 章 人民幣升值與物價上漲
第8 章 人民幣升值隱伏的國際金融危機
第9 章 關於離岸金融市場
第10 章 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幾點看法
第11 章 對我國金融領域問題的分析與建議
第12 章 “宏觀調控”與房價——緻中央某領導同誌的一封信
第13 章 關於房地産暴利和地租
第14 章 對於我國農業問題及政策的幾點思考
第15 章 解決中國農業及糧食問題的一種新戰略設想
第16 章 論“地租”
第17 章 我國工業進入WTO 麵臨的嚴峻形勢及對策
第18 章 外資專賣我國煤礦控股權危及國傢能源安全
第19 章 論股市泡沫、統計失真與下崗問題
第20 章 中國:走嚮未來
第21 章 關於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上)
第22 章 關於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下)
第23 章 談近期中國經濟
第24 章 我國經濟改革指導理論的失誤(上)
第25 章 我國經濟改革指導理論的失誤(下)
第26 章 論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問題
第27 章 十五年前針對弗裏德曼的一場政策辯論
第28 章 我曾試圖阻遏私有化運動
第29 章 市場原教旨主義必將搞垮經濟改革
第30 章 對走過的改革道路必須作反思
第31 章 重新評估計劃經濟
第32 章 現代資本主義危機的主要形態是金融危機
第33 章 與美國未來學傢阿托夫勒的談話
第34 章 論價值規律與當代世界經濟
第35 章 馬剋思所提齣的市場“實現”問題(劄記)
第36 章 論通貨膨脹的基本概念
第37 章 論流通梗阻型經濟危機
第38 章 關於通貨緊縮問題
第39 章 論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第40 章 關於滯脹
捲 貳
上篇 理論與方法
第41 章 論混閤經濟
經濟學被某些專傢神秘化瞭
脫離實際的“模式”和“理念”會毀掉國傢
當前國民經濟中存在不容忽視的隱憂
現代資本主義與古典資本主義具有重大的不同
發達國傢資本主義的當代形態是“混閤經濟”
中國的國情為什麼與西方發達國傢不同?
現代英美經濟並不是純粹私有製的資本主義
德國的“新自由主義”與美國不同
關於德國的“社會市場經濟”
凱恩斯經濟思想的關注焦點是失業問題
第42 章 論“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是意識形態而不是科學
美英一直試圖用“經濟學”意識形態誤導中國改革
新自由主義的“鐵律”和“聖誡”
為什麼急於用新自由主義為中國人洗腦?
經濟民族主義與經濟世界主義的對峙
美國應該給一些經濟術士授大奬
一套誤導中國的改革方案
新自由主義在中國遭遇重大挫摺
失業問題不容忽視
中國必將走嚮的民族復興
第43 章 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
“主流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
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謬誤的
自由市場機製的代價是周期性危機
主流經濟學的理論簡史
主流經濟學的數理模型很可疑
主流經濟學是一種精緻包裝的意識形態
完美的市場隻是一種倫理性空想
原理錯則數學模型也必然錯
馬剋思為什麼說主流經濟學是庸俗的
現代經濟學並沒有形成可操作的科學方法
警惕僞裝成科學的經濟意識形態
第44 章 迴看馬剋思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學起源於經濟對策論
關於“經濟學”一詞的語源
經濟分析終不能離開利益歸屬的分析
曆史和實證的經濟學方法論
關於新國傢主義的經濟原則
不同時代需要選擇不同的經濟製度
20 世紀主義試驗的四次失敗
原生形態的主義淵源久遠
西方人權理論的四個內容
理想主義不可能完全丟棄
主義是對人性異化的調解
“價值”的語根及語義
“價值”的語言歧義
馬剋思的哪些經濟原理具有現代性?
庸俗經濟學的辯護性
馬剋思所提齣的“實現”問題
重新研究馬剋思
第45 章 我的經濟研究之路
中國至今未形成自己的經濟學體係
經濟學理論具有多元類型
實踐是檢驗經濟理論的有效標準
我是如何研究經濟學的
作為一個闖入者
“何新鏇風”發錶內幕及風波前後
1990 年與日本S 教授談生産過剩與失業
1990 年與日本教授談農業與海外市場
必須麵對新的現實
第46 章 從重商主義到國有製社會主義
宏觀經濟學起源於“重商主義”
“重商主義”之名是一個錯誤
論重商主義的政策取嚮
重商主義與民族主義
曆史學派與發展經濟學
民族社會主義的形成
兩種類型的國際分工
李斯特認為斯密“國際分工論”是陰謀
熊彼特諷刺斯密崇拜
中國加入WTO 是在鑽圈套嗎?
不同的利益體係形成不同的經濟學派
近代工業化的兩種模式
德國、日本經濟快速起飛的秘密
蘇聯工業化模式的理論來源
關於社會主義為其經濟成就付齣的代價
社會主義道路對於中國的曆史意義
下篇 關於社會主義經濟改革的理論與問題
第47 章 20 世紀的“主義”實驗為什麼必然失敗
布哈林創立瞭錯誤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體係
恩格斯對未來社會主義的烏托邦設想
列寜認為十月革命後俄共乾瞭什麼“蠢事”?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與農民發生尖銳矛盾
主義實驗在十月革命中遭遇瞭重大失敗
由雇傭製嚮徭役製轉變是曆史的倒退
革命在一個時段內可以創造非理性的奇跡
列寜親自實施嚮資本主義的轉軌
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建立國傢資本主義的混閤經濟
列寜對於國傢資本主義的具體設想和規劃
列寜的建設性“文化革命”思想
第48 章 斯大林體製的成敗得失
新經濟政策是黨執政下的資本主義實驗
布哈林對列寜“新經濟政策”的批判
列寜為什麼主張與資産階級閤作?
為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展開的辯論
“斯大林模式”是怎樣齣現的
斯大林模式與蘇聯工業化道路的評價
彼得大帝的重商主義與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運行特點
第49 章 毛經濟思想的失誤與文化革命
失敗使毛認識到“需要研究政治經濟學”
毛論中國的工業革命
陳伯達廢除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激進觀點
斯大林誤解《資本論》
1958 年的風
毛隻注重實物經濟
毛關注所有製和社會分配問題
所謂“限製資産階級法權”
以“四因論”分析
關於社會主義體製內的分化問題
導緻權力高度集中於個人
釣魚政策
中國工業化的兩條路綫爭論
曆史的悲劇性
第50 章 馬剋思的經濟決定論
辯證的經濟決定論
中國改革曆程濃縮重現資本主義近代史
自由與必然
曆史中的偉人與英雄
社會主義不可能在落後的經濟基礎上建造
列寜的辯證決定論
與革命是對違背曆史規律的懲罰
社會分工與社會階級
第51 章 我國經濟當前遇到什麼問題
中國需要適應本國國情的經濟學
社會主義經濟中的經濟周期及發生原因
中國威脅論的經濟含義
股市的奧秘
金融突擊和掠取成為當代資本集聚的新形態
中國發展需要尋找正確的理念
安國務求治本
股市是一種虛擬經濟
較理想的經濟模式是“混閤經濟”
附錄
中國應當製訂自己的全球戰略
附1 何新:我對全球金融危機的預後趨勢錶示悲觀
附2 實用經濟學大綱
附3 何新1991 年對全球九十年代遭遇經濟危機的預測
附4 金融局與美國金融奇跡
附5 零利率時代美聯儲可能將無限地印製鈔票
附6 墨子論貨幣及價值規律
附7 弗裏德曼:對中國經濟改革的幾點意見
附8 迴顧與反思
附9 股市黑洞揭秘
附10 “ 精英”對“無賴”的戰爭
附11 關於商品過剩與市場危機
附12 工業再生産危機問題的重新研究
附13 我國經濟中的“生産過剩”問題
附14 經濟劄記
附15 何新著作年錶
附16 何新《新國傢主義經濟學》理論要點
作者介紹
何新,係中國學者、曆史學傢、經濟學傢;政論傢、戰略問題評論傢;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任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現中央財經大學)教師,1980年以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擔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現任職於全國政協,從事研究工作。已齣版專著、譯著50餘種,60多捲冊。他涉研領域寬廣、學境立意高遠、觀點坦豁新銳、見解獨到達觀。
文摘
序言
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對它抱有多麼大的期望,畢竟“反主流”這個標簽有時也意味著一些空洞的口號或者過於偏激的論調。但是,翻開第一頁,我還是被某種東西吸引住瞭。我發現書中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些驚世駭俗的結論,而是用一種比較溫和、但又充滿洞察力的方式,開始探討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經濟現象。比如,關於“價值”的定義,主流經濟學似乎總是傾嚮於用稀缺性和效用去解釋,但這本書會不會提齣,價值的形成,其實包含瞭更多人文的、情感的,甚至是一種集體共識的成分?我希望它能帶我跳齣純粹的功利主義視角,去理解為什麼某些物品,盡管在物質上並不稀缺,卻擁有超越其使用價值的巨大“情感價值”或“象徵價值”,而這種價值又如何影響瞭市場交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框架,讓我能用一種更寬廣的視野去審視經濟世界的構成。
評分拿到這本《反主流經濟學》,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夠打破我固有的認知壁壘。我們接觸的經濟學知識,很多時候是被一套既定的框架所塑造,讓我們很難看到問題的另一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經濟發展路徑的非綫性思考,比如,為什麼一些國傢或地區,在看似“不閤規”或者“不經濟”的模式下,反而實現瞭意想不到的繁榮?又或者,傳統經濟學對於“增長”的定義,是否過於狹隘,而忽略瞭其他形式的“發展”,比如社區的韌性、社會資本的積纍,或者環境的可持續性?我希望它能引導我思考,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更加關注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倫理考量。我期待它能夠用一種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方式,來解讀經濟世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那些單一的、標準化的解釋上。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對現有經濟學解釋力的不滿足感。感覺很多時候,我們學習到的經濟學原理,就像是一個精密的機器模型,運行起來順暢無比,但一旦放到現實世界這個充滿“雜質”的工廠裏,就常常卡殼。這本書的書名“反主流經濟學”讓我覺得,它可能提供瞭一種不同的觀察世界的視角。我希望它能跳齣那些陳詞濫調,比如“看不見的手”或者“理性人假設”,去挖掘一些更深層次、更具顛覆性的觀點。我猜想,書中會不會有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權力、曆史、文化等非經濟因素扮演角色的深入分析?我們都知道,經濟現象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和社會、政治、文化緊密交織在一起。那些被主流經濟學試圖“模型化”和“量化”的因素,可能恰恰是理解經濟現實的關鍵。我尤其好奇,這本書是否會討論那些在主流敘事中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經濟睏境,以及他們是如何被現有的經濟體製邊緣化的。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是齣於一種長久以來對經濟學解釋力的質疑。我們被教導的經濟學,往往是理性、效率、最大化的組閤,但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活動,似乎遠比這要復雜和混亂得多。我希望“反主流經濟學”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能夠解釋這些復雜性和混亂的視角。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那些在主流經濟學中經常被簡化甚至忽略的元素,比如,信息的不對稱是如何深刻地影響市場均衡的,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市場失靈”的特例存在?或者,那些根植於社會結構和權力分配的經濟不平等,是否纔是驅動經濟運行的一個根本動力,而不是簡單地歸結為個體能力或市場效率不足?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些紮實的案例分析,來佐證它的觀點,展示那些被主流理論所忽視的經濟現象,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地發生著,並且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反主流經濟學",聽起來就像是對我們從小到大所接觸到的那些“標準答案”的一次挑戰。我一直覺得,很多經濟學理論雖然聽起來邏輯嚴謹,但在現實生活中似乎總有些地方對不上號,或者說,它更像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而不是真實世界的寫照。這本書會不會探討那些被主流經濟學忽略的,或者是有意無意被邊緣化的視角呢?比如,那些關於個體行為的非理性因素,在經濟決策中到底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我們常常被告知要理性最大化,但現實中,情緒、習慣、社會規範,甚至道德考量,哪一樣不是深刻影響我們經濟行為的呢?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這些“非理性”的維度,用更貼近生活的例子來解釋它們如何運作,以及它們對宏觀經濟模式的塑造。我尤其期待能看到一些挑戰傳統供需模型,或者對價格信號的傳遞機製有全新解讀的章節。畢竟,一個健康的經濟體係,不應該隻建立在抽象的數字和完美的理性假設之上,而是應該包含著真實的人性,帶著它的復雜和矛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