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9世纪的首都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瓦尔特·本雅明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译者前言
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5年提纲)
巴黎,19世纪的首都(1939年提纲)
波德莱尔笔下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
一、 波希米亚人
二、 闲逛者
三、 现代主义
附录
波德莱尔的几个主题
附录
波德莱尔论丹蒂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是瓦尔特·本雅明德“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德国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受阿拉贡小说的启发,决定通过对大城市异化景观——巴黎拱廊的研究,来展现19世界“资本文化盛事”的风景。在这几篇完成稿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对波德莱尔的诗歌进行了诠释,同时又敏锐地发现了拱廊在空间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地新变化。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人与自身异化所做的斗争。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缺乏足够的巴黎历史和文学背景的我来说,这本书有一半读起来相当的枯燥和无趣

评分

##其实没怎么看懂。。。关于一些拱廊街的知识,巴黎之前还出现过全景画廊,应该满好玩的。。。貌似对奥斯曼的城市规划评价不高

评分

##作為波德萊爾的reference

评分

##本雅明写波德莱尔,不囿于诗作本身,而是把诗人放在社会大环境里还原一个时代的精神,表现不同诗人于城市转型时代变革中的迷惘和选择。大开大阖,文思敏捷,带出了整个十九世纪巴黎的气象变迁。尤其喜欢序里的《拱廊研究计划》,很通透了,担得起“字字珠玑”四个字。「每个时代都幻想着下一个时代。」「城市居民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还是要感慨一下波德莱尔可怜,如今他盛名远扬,墓碑日日有人亲吻鲜花不绝。而在世时全部作品也不过买了15000法郎,而且被欺负的毫无版权任人翻印。末了还要同他憎恶了一辈子的继父死同穴。命运啊。

评分

选目与排序不同于张、王译本,反映出版界新成果,约30页新篇,另附波德莱尔论丹蒂短章。修正大量专名尤其史学译误,更因网络检索条件改善,译注丰富,精准到位。波德莱尔诗文精心比对钱春绮、郭宏安。增加数十幅旧照片、肖像、书影、风情插画,补回原稿不少着重格式。

评分

##和本雅明其它的书一样,第一遍我完全没看懂,可是我对他谈的话题太感兴趣了,他本人的气质也吸引了我。第二遍重读居然看懂了,呵呵。翻译不错,难得。

评分

##比张、王译本看着靠谱多了,好气。

评分

##开文便是从拱廊街入手分析巴黎都会的形成,其背后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是钢铁开始成为剪裁进入建筑当中,架构了拱廊的华丽空间,一方面是纺织贸易的繁荣,很难想象大革命之前服饰制度的严格规定。解严后加上政府的扶持,服饰业迅猛发展成为法国最重要的产业。拱廊被百货公司取代也与巴黎的城市改造和万国博览会的举行有着直接关系。十九世纪奥斯曼进行的巴黎城市改革,交通网络的开拓,地下水道及卫生设备的完善等,奠定了一个大都会所需的基本要件。第二帝国时期的法国政府不仅着手基础设施,也透过鼓励消费辅助奢侈品业发展带动消费,透过万国博览会的屡次举办,使巴黎从闭锁型的城市一跃成为开放式的世界型大都会。识字率的提高和大众媒体的发展,使得讯息得以快速传播。这些十九世纪中期形成的条件,正提供了崭新消费空间形成的契机。

评分

##又爱又恨…… 记几个没有写的点:麻痹(麻醉),震惊,辨证意象,constellation,侦探小说,全景画…… (于是元气大伤需要休息一阵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