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慧灯之光》 | 出版社 | 西藏人民出版社 |
书号 | 慧灯之光(1-6)978-7-223-02977-3 | 定价 | 198.00 |
慧灯之光(柒)978-7-223-03568-2 | 定价 | 35.00 | |
慧灯之光(捌)978-7-223-03567-5 | 定价 | 31.00 | |
作者 | 慈诚罗珠堪布 |
版次 |
2016年1月第1版第2次印刷 |
《慧灯之光》 |
内容简介: 对大小乘显密经典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为一切有缘人从理论至实修打开了通往佛学圣殿的方便之门。它如灯塔,又以向导,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在近代出版的佛字典籍中,《慧灯之光》堪称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来检验、人心去证悟的佛学经典之作。
|
出版背景: 慈诚罗珠,1962年出生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1984年于藏区之佛法重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并依止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精通了显宗五部大论及密宗之续部,并获得堪布学位。20多年来,于学院担任教学重任,培育出为数众多的僧才。20世纪90年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弘法。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积极于藏区建立图书馆、创办学校,并邀请五省藏区专家学者编纂汉藏英新词辞典,负责主编工作。弘法之余,仍勤写不辍。有藏文版《堪布慈诚罗珠全集》,《解开藏传佛教的神奇密码》、《慧灯之光》系列丛书行世。 |
【编辑推荐】
这是当今时代*伟大的心灵巨著,如实回答了“我们生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如何面对和对治你的痛苦。全套书为我们的心灵幸福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通路。因为它是:
一块叩开佛教宝库的敲门砖
一把获取窍诀宝典的金钥匙
来自真正善知识的心灵食粮
*具心灵震撼力的佛学百科
【内容推荐】
慈诚罗珠堪布精通古代传统的显密经论,又懂得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精心撰写的《慧灯之光》系列论著凝结了他多年的教言精华。作者从佛教基础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了三乘佛法的见修行果等,并将世界观、物种起源等命题纳入视野。不仅给专业人士介绍各种实修方法,同时也为一般读者了解和丰富佛法提供了方便。
《慧灯之光》系列对大小乘显密经典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为一切修行者打开了通往佛学圣殿的方便之门。它如灯塔,又似向导,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在近代出版的佛学典籍中,《慧灯之光》堪称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来检验、人心去证悟的佛学经典巨著。
【作者简介】
慈诚罗珠,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炉霍县。1984年于藏区之佛法重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并依止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精通了显宗五部大论及密宗之续部,并获得堪布学位。
近十年来,他更着力于深入研究西方科学、哲学,期以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弘扬佛教文化。
弘法之余,仍勤学不辍。有藏文版《堪布慈诚罗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轮回的故事》(台湾橡树林出版)、《解开藏传佛教的神奇密码》《佛教——迷信or智信?!》《揭开藏传佛教的神奇面纱》(台湾LR文化事业出版社出版)、《慧灯之光》系列丛书行世。
【目录】
《慧灯之光》 第一部
目 录
佛教的定义/1
佛教——迷信或者智信?
佛教的物种起源说/17
佛教的世界观/31
世界和平共处的窍诀/55
——平等生存
三个差别/61
浅谈因果关系/77
十二缘起支/89
——生命轮回的次序
三胜殊/107
——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135
目录
《慧灯之光》 第一部
佛教的定义
佛教——迷信或者智信?
佛教的物种起源说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和平共处的窍诀
——平等生存
三个差别
浅谈因果关系
十二缘起支
——生命轮回的次序
三胜殊
——行善修心的究竟方法
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
佛教徒的生活模式
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
居士五戒
戒杀放生的功德
略说八关斋戒
附录八关斋戒仪轨
如何转病苦为道用
素食的意义
关于放生
饶益有情九观察
《慧灯之光》 第二部
四谛
——脱离生死的出路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一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二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三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四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五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六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之七
《三主要道论》详解
金刚萨埵修法
阿弥陀佛修法
附录1 受戒行善的殊胜日
附录2 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慧灯之光》 第三部
菩萨的见、修、行、果
菩提心略修法
如何自受菩萨戒
《修心七要》略释
自他平等的修法
自他相换的修法
自轻他重的修法
《修心八颂》详解
《慧灯之光》 第四部
加行的修法
入座与出座
人身难得
寿命无常
轮回过患
因果不虚
解脱利益与依止上师
皈依
菩萨心的修法
金刚萨埵修法
——清净罪障之殊胜道
曼荼罗修法
——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上师瑜伽
前行念诵仪轨 开显解脱道
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加行修法
《慧灯之光》 第五部
二谛
——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中观的基本观点
无我的修法(上)
无我的修法(下)
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详解
浅谈“如来藏”
显宗与密宗之异同
《慧灯之光》 第六部
密宗概要
藏传佛教简介
显密异同
金刚乘的名词解释
黑蛇总义
如何学密
金刚上师与灌顶
密乘十四条根本戒
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密乘大幻化网之誓言
中阴的窍诀
中阴愿词
《慧灯之光》 第七部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如何面对痛苦和幸福
对初学者的教诲
佛法融入生活
梦幻的世界
幻化故事的启发
《华严经》净行品第十一
两种佛性
《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
《赞法界颂》略释
《慧灯之光》 第八部
四依法
《离四贪》浅释
饶益有情戒
菩萨戒浅释
如何接受灌顶
上师瑜伽的修法
破瓦法
寂止的修法
观心的窍诀
浅谈生起次第
圆满次第——证悟空性之方便
【编辑推荐】
这是当今时代*伟大的心灵巨著,如实回答了“我们生存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如何面对和对治你的痛苦。全套书为我们的心灵幸福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通路。因为它是:
一块叩开佛教宝库的敲门砖
一把获取窍诀宝典的金钥匙
来自真正善知识的心灵食粮
*具心灵震撼力的佛学百科
【内容推荐】
慈诚罗珠堪布精通古代传统的显密经论,又懂得现代科学理论知识,精心撰写的《慧灯之光》系列论著凝结了他多年的教言精华。作者从佛教基础理论入手,由浅入深地探讨了三乘佛法的见修行果等,并将世界观、物种起源等命题纳入视野。不仅给专业人士介绍各种实修方法,同时也为一般读者了解和丰富佛法提供了方便。
《慧灯之光》系列对大小乘显密经典全面、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诠释,为一切修行者打开了通往佛学圣殿的方便之门。它如灯塔,又似向导,为迷途者指路,助修行者前行。在近代出版的佛学典籍中,《慧灯之光》堪称是一部经得起时间来检验、人心去证悟的佛学经典巨著。
【作者简介】
慈诚罗珠,1962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炉霍县。1984年于藏区之佛法重镇——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出家,并依止当代*伟大的心灵导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潜心深入经藏,刻苦学习。经过多年努力,精通了显宗五部大论及密宗之续部,并获得堪布学位。
近十年来,他更着力于深入研究西方科学、哲学,期以更贴近现代人的方式弘扬佛教文化。
弘法之余,仍勤学不辍。有藏文版《堪布慈诚罗珠全集》四大本(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中文版《轮回的故事》(台湾橡树林出版)、《解开藏传佛教的神奇密码》《佛教——迷信or智信?!》《揭开藏传佛教的神奇面纱》(台湾LR文化事业出版社出版)、《慧灯之光》系列丛书行世。
我必须承认,在开始阅读之前,我对推荐者的光环有些顾虑,担心内容会带有过强的个人色彩或权威性。但读完之后,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这本书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它的“去中心化”倾向。作者似乎在刻意地将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将所有的智慧和光芒引向读者自身的探索。书中的引用和旁征博引,都服务于一个核心目的:激发你内在的潜力,而不是让你崇拜外部的导师。它更像是一面高精度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局限与无限可能。我尤其钟爱其中关于“时间和永恒”的章节,那段文字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宏大的尺度感,日常的琐碎和焦虑在那样的视野下显得微不足道。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生命质量的提升。它让你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世界和谐共存。它不是教你如何“成功”,而是教你如何“完整”。我把它视为一本可以常伴身边的“心灵地图”,每当迷失方向时,翻开它,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真正触动灵魂、激发深度思考的书籍,这套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每一册似乎都聚焦于人生的一个特定维度,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流动的联系,读起来不会有割裂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痛苦的意义”那一卷中的论述,他并没有试图美化痛苦,也没有一味地宣扬“积极向上”,而是极其坦诚地剖析了痛苦的本质——它是成长的催化剂,是觉知的契机。这种成熟且不失温和的视角,极大地减轻了我对生活中不如意事件的抗拒心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极强的普适性,它不针对特定的宗教或文化背景,而是直指人性的共通之处,这使得无论我的背景如何,都能从中找到强烈的共鸣。我常常读到某个段落,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韵味,仿佛每一次重读,都能挖掘出新的层次。它不提供速效的“心灵鸡汤”,而是要求你投入时间、精力和真诚,去雕琢自己的心性。对于追求精神富足而非物质喧嚣的人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带来的改变是缓慢而扎实的,如同春雨润物,润物细无声。
评分这套书简直是心灵的绿洲,每一次翻开,都像进行了一场深刻的内在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轻声点拨着那些我们平日里不愿正视的困惑。书中的哲学思辨深度令人赞叹,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让你在不经意间就领悟到新的视角。比如,书中对“放下”的阐述,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案例,展现了真正放下的状态,那种释然和轻盈感,读完让人如释重负。更难得的是,它鼓励读者去实践,去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里面的许多练习和反思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能有效地引导人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对于那些正在寻求内心平静,却又苦于找不到有效方法的人来说,这套书无疑提供了一盏明灯,它教会你的不是“该怎么做”,而是“如何更好地成为你自己”。书中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即便是探讨严肃的话题,读起来也丝毫没有枯燥感,反而充满了生命力和启发性。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阅读,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我成长之旅。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对于我这样习惯了碎片化信息输入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一次温柔的“戒断反应”。它要求你慢下来,去关注那些被现代生活高速运转所忽略的细枝末节。作者在介绍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的那部分内容尤其精彩,他没有简单地教你“忍让”或“反击”,而是引导你深入挖掘冲突背后的深层需求和恐惧。我尝试着将书中的建议应用到最近一次与朋友的误解中,结果非常显著——我不再仅仅关注表面的争执,而是去倾听对方话语下的脆弱,这种视角转换带来的和解,远比任何技巧性的沟通方法都来得持久和真诚。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塑造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框架”,一旦你接受了这个框架,很多原本让你困扰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是因为问题消失了,而是因为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变了。我给许多朋友推荐过,但需要提醒的是,它不是那种可以快速翻阅的书,它更像是一壶需要时间熬煮的茶,只有耐心等待,才能品尝出其醇厚的后味。那种经由自我反思而获得的觉醒,是任何外部赞扬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类偏向精神层面的书籍抱有过一丝怀疑,总觉得有些内容会过于玄乎或空泛。然而,这套书的实在感和落地性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的文字功底极深,他能够用极其清晰、精准的语言,去描述那些原本难以言说的内在体验。比如,书中关于“专注力”的探讨,它没有用太多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通过描述一个匠人如何全神贯注于手中的工作,来阐释什么是真正的当下。这种写实的手法,让我这个平时容易分心的人,立刻能够感受到那种心流状态的诱惑与力量。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体现出一种对读者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字体的选择,都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舒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阅读的体验。我发现,当物质上的舒适感到位后,我的心也更容易沉静下来,去接纳书中所传达的那些更深远的信息。它不是一本放在书架上炫耀的藏品,而是一本需要时常翻阅、在空白处写满笔记的“工具书”,用来校准我的人生航向。它给予我的,是一种基于清醒认知的自由,而非盲目的乐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