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现代汉语(2) **节现代汉语概述(2) 第二节汉语拼音(4) 第三节汉字(15) 第四节词语(23) 第五节句子(37) 第六节常见病句(45) 第七节标点符号(50) 第八节常用辞格(62) 牛刀小试(76) 第二章古代汉语(81) **节古代汉语概述(81)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83)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99)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101) 牛刀小试(103) 第三章阅读(106) **节古代诗词阅读(10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117)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25) 牛刀小试(135) 第四章写作(138) **节写作基础知识(138)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42) 第三节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49) 牛刀小试(155) **章中国古代文学(158) **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158)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169) 牛刀小试(197)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200) **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200) |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204) 牛刀小试(240) 第三章外国文学(246) **节外国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246)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250) 牛刀小试(273) 第四章文学理论(276) **节文学概述(276) 第二节文学创造(281) 第三节文学作品(284) 第四节文学鉴赏(289) 牛刀小试(295) **章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298) 牛刀小试(326)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331) **节中学语文教学方法(331)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评价(334)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39) 牛刀小试(34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344) **节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344)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348) 第三节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352)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356) 第五节板书设计(368) 第六节教案写作(373) 附录一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古诗文背诵篇目(378) 附录二教师招聘考试古诗词积累必背篇目(383)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体系(393)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39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95)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抓人眼球的,红蓝撞色的设计,配上醒目的“中公教育”字样,一看就知道是冲着教师招聘考试来的。我当时就是冲着它号称的“全科覆盖”才下的手。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充实。我主要关注的是语文和数学部分,毕竟这两科是主科,分量自然重。语文部分,我翻了下目录,结构梳理得比较细致,从基础知识到阅读理解,再到作文指导,脉络是清晰的。尤其是那个文言文的解析部分,我感觉讲解得还算到位,不像有些辅导书只是干巴巴地罗列知识点,它还会结合历年真题的考点来串讲。不过,说实话,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考生来说,可能前半部分的知识点回顾会显得有些冗余,希望能更侧重于高难度题型的突破技巧。数学方面,几何和代数的板块划分很明确,例题的选择也比较有代表性。但感觉对于一些新课标下的热点题型,比如与实际生活结合更紧密的数学应用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再加强一些,毕竟现在考试越来越注重考察实际应用能力了。总体来说,作为一套系统的备考资料,它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但想要冲击高分,可能还需要搭配一些更具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册来查漏补缺。这套书更像是给新手入门指路的一张大地图,清晰,全面,但细节处的“捷径”需要自己去挖掘。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评价会更偏向于使用体验和其“全国版”定位的匹配度。首先,装帧和纸张的选择相当可以,即使用荧光笔涂画很多次,后面的纸张也不会洇墨,这一点对于反复研读的考生来说非常友好。我特意对比了其中英语和地理两本的使用感受。英语部分,词汇量的覆盖面很广,但让我疑惑的是,它对听力和口语的考察部分,作为纸质材料,虽然提供了文本和解析,但缺乏配套的音频资源,这在当前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招聘趋势下,显得有些“掉线”了。备考外语,光靠看文本总觉得少了点实战感。地理这本,地图和图表的清晰度毋庸置疑,尤其是气候和地貌图的标注非常精细。然而,在处理人文地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等需要结合最新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的内容时,感觉深度和广度略显不足。比如,对我国重要经济带的最新规划解读,信息更新不够及时,这让习惯了紧跟时政热点的我感到一丝不便。总的来说,这套书更像是一份“标准范本”,它帮你建立了一个全国通用的知识基准线,但如果你所在的省份或者特定学区的考纲有细微的倾向性差异,这本书的“普适性”反而可能让你在某些细微之处失分,需要考生自己去辨别和取舍,并非一味照搬即可。
评分作为一名追求效率的备考者,我非常看重辅导书的“即战力”。这套【学科任选】教材中,体育和美术这两本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惊喜,一方面是遗憾。惊喜在于,它们终于把非主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要求给系统化了。体育这本,将体能训练标准、常见伤病预防与处理、以及体育教学法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这比我自己零散地从网络上搜集资料要高效得多。美术部分,对美术史的梳理清晰明了,对基础素描和色彩理论的讲解也颇为专业。遗憾之处在于,对于这两门学科的“教学设计”环节,探讨得还不够深入。教师招聘考试越来越强调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比如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一堂生动的体育课或者艺术欣赏课。这本书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点”的记忆,而对于“如何教”这个核心问题,提供的模板和案例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案例来启发思路。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像在准备知识竞赛,而不是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做准备。所以,对于这两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而言,这套书是合格的“知识库”,但远非“教学法宝”,还需要大量的试讲和教案演练来弥补其在实战指导上的缺失。
评分这套书的整体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稳健有余,锐气不足”。它像是那种循规蹈矩的优秀学生,知识点无懈可击,但总缺少一点点灵光乍现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在物理和政治这两本上,这种感觉最为明显。物理部分的力学和电磁学基础概念的阐述非常扎实,公式推导过程清晰,基本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参考。然而,在处理现代物理或者一些跨学科的前沿物理问题时,它的阐述就显得保守了许多,更像是对经典物理的再确认,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满足考试对创新思维的要求,略显不足。政治这本,对马哲、毛概、思政等理论知识点的概括总结得非常到位,考试重点标注得也很清晰,背诵起来效率很高。但是,在分析时事政治热点,尤其是如何将最新的中央精神与学科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论述时,给出的范例和分析深度不够,显得有点“僵化”。很多分析停留在对政策的简单转述,而非深层次的哲学或社会学思辨。这使得考生在面对需要高度理论素养的论述题时,会感到“有话不会说”或“说不到点子上”。总而言之,它是一套可靠的基石,能确保你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的遗漏而落榜,但若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需要依靠其他更具前瞻性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资源来补强自己的“思想深度”。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套书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一次性搞定六门学科的“中学信息(全国版)”,听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不小。我个人是想考生物和历史的岗位,所以自然重点关注了这两本。生物这本,图谱印刷质量非常出色,色彩还原度很高,这对于理解细胞结构、光合作用等复杂的生物过程图至关重要,这一点我给高分。讲解的逻辑性也不错,从宏观的生态系统到微观的分子层面,层层递进。但让我略感失望的是,对于近几年生物学科热点,比如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食品安全等社会前沿知识点的涉及略显保守,很多内容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教材深度,对于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教师招聘考试来说,这多少有点滞后了。再看历史,这本的材料引用量很足,尤其是对一些原始史料的摘录,很有历史的厚重感。但是,编排上似乎更偏向于传统的“史实罗列”,对于史学观点的分析和比较性论述的训练相对较弱。比如,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的功过时,它提供的分析框架比较单一,缺乏多角度的辩证思维训练,这对于需要撰写论述题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短板。整体而言,对于文综类学科,它提供了扎实的知识骨架,但“血肉”部分——那些能让你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深度见解和前沿视野——还需要考生自己去填充和打磨。
评分还行吧。够十个字吗,还行吧。够十个字吗,
评分不错
评分发货及时,资料很全,字迹清晰,纸张厚实,店家还送了些资料,非常满意。
评分质量非常还不错,值得推荐购买
评分大学生适用 内容很全的书籍
评分很不错,是正版的,支持,字迹清晰,重点突出,值得推荐,而且自己一直都是用中公,加油!
评分东西挺不错,质量很好,卖家的发货速度很快,物流也快
评分价格优惠,正品,很满意!
评分书是正版的 印刷字迹很清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