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錄》是我國古代第X部總結屍體檢查經驗的法醫學名著,也是上X早的一部較為完整的法醫學專著。自南宋後,《洗冤集錄》成為曆代官府屍傷檢驗的藍本,曾定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檢驗的準則,是刑、法官必讀之書,在中國古代司法實踐中起過重大作用。本書曾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深受各國重視,在法醫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書底本采用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元刻《宋提刑洗冤集錄》,對術語、名詞作瞭科學的注釋、有助於讀者閱讀、理解,一探中國古代科技之謎。
四時變動①
春三月,屍經兩、三日,口、鼻、肚皮、兩脅、胸前,肉色微青。經十日,則鼻、耳內有惡汁流齣,胖(匹縫切,脹臭也。)脹②。肥人如此,久患瘦劣人,半月後方有此證。
夏三月,屍經一、兩日,先從麵上、肚皮、兩脅、胸前肉色變動。經三日,口鼻內汁流,蛆齣,遍身胖脹,口唇翻,皮膚脫爛,皰疹起。經四、五日,發落③。
暑月罨屍,損處浮皮多白,不損處卻青黑,不見的實痕。設若避臭穢,據見在檢過,往往誤事。稍或疑處,浮皮須令剝去,如有傷損,底下血蔭分明。更有暑月九竅內未有蛆蟲,卻於太陽穴、發際內、兩脅、腹內,先有蛆齣,必此處有損。
鞦三月,屍經二、三日,亦先從麵上、肚皮、兩脅、胸前肉色變動。經四、五日,口鼻內汁流,蛆齣,遍身胖脹,口唇翻,皰疹起。經六、七日,發落。
鼕三月,屍經四、五日,身體肉色黃紫,微變。經半月以後,先從麵上、口、鼻、兩脅、胸前變動。
或安在濕地,用薦席裹角埋瘞,其屍卒難變動。更詳月頭月尾,按春鞦節氣定之。
盛熱,屍首經一日即皮肉變動,作青黯色,有氣息。經三、四日,皮肉漸壞,屍脹,蛆齣,口鼻汁流,頭發漸落。
盛寒,五日如盛熱一日時,半月如盛熱三、四日時。
春鞦氣候和平,兩、三日可比夏一日,八、九日可比夏三、四日。
然人有肥瘦老少,肥少者易壞,瘦老者難壞。④
又南北氣候不同,山內寒暄不常,更在臨時通變審察。
【注釋】
①四時變動:指屍體在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變化。
②胖脹:腫脹。
③發落:屍體腐敗,毛發脫落。
④然人有肥瘦老少,肥少者易壞,瘦老者難壞: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性。
驗未埋瘞屍
未埋屍首,或在屋內地上,或床上,或屋後露天地上,或山嶺、溪澗、草木上,並先打量頓屍所在四至、低,所離某處若乾。在溪澗之內,上去山腳或岸幾許,係何人地上,地名甚處。若屋內,係在何處,及上下有無物色蓋簟。訖,方可屍齣驗。
先剝脫在身衣服,或婦人首飾,自頭上至鞋襪,逐一抄劄;或是隨身行李,亦具名件。訖,且以溫水洗屍一遍瞭,驗。未要便用酒、醋。
剝爛衣服,洗瞭,先看其屍有無軍號①,或額角、麵臉上所刺大小字體,計幾行或幾字,是何軍人。若係配隸②人,所配隸何州。軍字亦須計行數。如經刺環③,或方或圓,或在手背、項上,亦計幾個;內是刺字或環子,曾艾灸或用藥取,痕跡黯漤及成疤瘢,可取竹削一篦子,於灸處撻之,可見。辨驗色目④人訖,即看死人身上甚處有雕青⑤、有灸瘢,係新舊瘡疤,有無膿血,計共幾個;及新舊官杖瘡疤,或背或臀;並新舊荊杖子痕,或腿或腳底;甚處有舊瘡癤瘢,甚處是見患,須量見分寸;及何處有黯記之類,盡行聲說。如無,亦開寫。打量屍首,身長若乾,發長⑥若乾,年顔若乾。
【注釋】
①軍號:宋代在士兵手背或臉上刺的軍隊番號。
②配隸:配役。犯人被發配至邊遠地服役。
③刺環:視犯人罪行程度在其特定部位刺字或刺環,永遠無法去除。
④色目:職業、身份。
⑤雕青:即文身。
⑥發長:估量頭發的長度。
驗已殯屍①
先驗墳係何人地上,地名甚處。土堆一個,量及長闊,並各計若乾尺寸,及屍見殯在何人屋下,亦如前量之。
次看屍頭腳所嚮,謂如頭東腳西之類;頭離某處若乾,腳離某處若乾。左右亦如之。對眾爬開浮土,或取去磚,看其屍用何物盛簟。謂棺木,有無漆飾?席,有無沿緣②及簣簟之類?齣開拆,取屍於光明處地上驗之。
【注釋】
①殯屍:待葬的屍體。
②沿緣:這裏指席子的邊飾。
宋慈,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傢硃熹同鄉,生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南宋法醫學傢。其祖上為唐朝宰相宋璟。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1235年開創瞭“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法醫學鼻祖。
洗冤集錄序
捲一
一、條令
二、檢復總說上
三、檢復總說下
四、疑難雜說上
捲二
五、疑難雜說下
六、初檢
七、復檢
八、驗屍
九、婦人
十、四時變動
十一、洗罨
十二、驗未埋瘞屍
十三、驗已□殯屍
十四、驗壞爛屍
十五、無憑檢驗
十六、白僵死瘁死
捲三
十七、驗骨
十八、論骨脈要害去處
十九、自縊
二十、打勒死假自縊
二十一、溺死
捲四
二十二、他物手足傷死
二十三、自刑
二十四、殺傷
二十五、屍首異處
二十六、火死
二十七、湯潑死
二十八、服毒
二十九、病死
三十、針灸死
三十一、劄口詞
捲五
三十二、驗罪囚死
三十三、受杖死
三十四、跌死
三十五、塌壓死
三十六、壓塞口鼻死
三十七、硬物癮店死
三十八、牛馬踏死
三十九、車輪拶死
四十、雷震死
四十一、虎咬死
四十二、蛇蟲傷死
四十三、酒食醉飽死
四十四、築踏內損死
四十五、男子作過死
四十六、遺路死
四十七、仰臥停泊赤色
四十八、蟲鼠犬傷屍
四十九、發塚
五十、驗鄰縣屍
五十一、闢穢方
五十二、救死方
五十三、驗狀說
附錄
說明
檢驗總論
驗傷及保辜總論
屍格
驗屍
洗罨
復檢
辨四時屍變
辨傷真僞
驗婦女屍、胎孕、孩屍
白僵
驗已爛屍
驗骨
檢骨
檢骨辨生前死後傷
翻開這本《洗冤集錄》,首先震撼我的是它的裝幀和紙張質量,完全符閤“中華國學經典精粹”這個定位。那種沉甸甸的手感,配閤著典雅的字體排版,讓人在捧讀時就油然而生一種敬畏之感。我過去買過不少國學經典的小開本,拿在手裏總覺得少瞭點“儀式感”,但這本的開本和裝幀,非常適閤在書房裏靜下心來細細品讀。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注釋的選取上非常考究。它不僅僅是簡單的字麵解釋,更像是融入瞭對整個宋代社會背景、官僚體係乃至古代醫學常識的深度理解。比如,書中對某些特定傷情的描述,注釋者會引經據典,指齣這與當時的驗傷標準有何關聯,而不是生硬地套用現代的概念去評判古人。這種尊重曆史語境的注釋方式,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場穿越時空的田野調查,極大地豐富瞭我對宋代司法實踐的認知,遠超我預期中一本普通注釋本的水平。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沉浸在這本書的細節之中,最讓我感到佩服的是它對“實證精神”的保留和強調。雖然我們現在擁有更先進的科技,但宋慈在《洗冤集錄》中錶現齣的那種嚴謹的觀察、細緻的記錄和邏輯推理,即便是放在今天也是無可挑剔的案例研究範本。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似乎也考慮到瞭這一點,原文和注釋的對比閱讀非常方便,我常用一支鉛筆在頁邊做筆記,標注齣那些我認為是“石破天驚”的推理步驟。例如,關於水試、火試等早期檢驗方法的描述,注釋部分並未進行全盤否定,而是客觀地分析瞭它們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可能起到的作用和局限性。這種平衡且批判性的解讀,使我對中國古代的科學思維有瞭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它不再是教科書裏被簡單定義的“落後”,而是充滿著早期理性光芒的探索。
評分對於任何一個對法學、曆史或者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古代的司法手冊,更是一部承載著古代社會倫理與技術水平的百科全書。我欣賞它對細節的執著,書中的許多注釋都對古代的度量衡、植物藥理甚至是地理環境做瞭補充說明,這些細微之處,極大地還原瞭宋代案件發生時的真實場景。我甚至覺得,光是研究這本書中的注釋體係,就能對古代文人的治學態度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它的紙質印刷質量穩定可靠,即便是經常翻閱,文字和圖錶也不會模糊不清,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工具書來說至關重要。總而言之,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購買體驗,它不僅是書架上的鎮物,更是隨時可以打開汲取古代理性光輝的源泉。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我隻是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購買的,畢竟曆史文獻類的書籍很容易讀著讀著就睡著瞭。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性和條理性齣乎意料地強。作者(宋慈)的寫作風格,雖然是公文性質,但卻帶著一種現代人都能理解的“破案”節奏感。這本書的注釋工作做得極為細緻,它成功地將原本晦澀的“捲宗”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故事”。我特彆喜歡它對那些疑難雜癥的案例解析,那些關於如何辨彆他殺與自殺、如何通過屍斑和氣味判斷死亡時間的細節,讀起來比很多現代推理小說還要過癮。這些注釋清晰地指齣瞭每一個檢驗步驟背後的邏輯支撐,讓讀者不僅知道“怎麼做”,更明白瞭“為什麼這麼做”,這種層層遞進的閱讀體驗,實在是一次絕佳的國學啓濛。
評分這本精裝版的《洗冤集錄 原文+注釋 中華國學經典精粹》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一直對古代的司法製度和刑偵技術抱有濃厚的興趣,市麵上相關的書籍大多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然而,這本選本的編排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沒有簡單地羅列原文,而是巧妙地將原文與詳盡的現代白話注釋穿插在一起。對於那些佶屈聱牙的古代法律術語和醫學描述,注釋部分都做瞭深入淺齣的解讀,即便是初次接觸宋慈這部偉大著作的讀者,也能毫無障礙地領會其精髓。特彆是對於那些涉及屍體檢驗、痕跡比對等關鍵環節的描述,注釋者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不僅解釋瞭古人的做法,還常常會對比現代法醫學的一些基本原理,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和實用價值。可以說,它成功地架起瞭一座連接古代智慧與現代讀者的橋梁,讓這部古代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